2021年2月24日 星期三

教會開始動搖

1.一個新紀元

 

    改教運動在「時候滿足」之時來到。它的開始並非由於一個名叫馬丁路德的人反對教會而來,乃是經過長期醞釀,直到各方面條件成熟,才發展出來的運動。

 

2.告解禮的重要性

 

    中世紀教會非常強調罪,以及罪所帶來在地獄和煉獄中的刑罰,當時教會和今日天主教均認為煉獄是在人死後,上天堂以前,靈魂被火煉淨的地方。在世期間,一個信徒越忠心遵守聖禮,將來死後在煉獄所受的苦刑也越短。

 

    根據羅馬天主教的規定,有四個聖禮是有關赦罪、除罪及免刑的。它們是洗禮(baptism)、聖餐禮(the  Eucharist)、告解禮(penance),和抹油禮(anointment of the sick)(原稱臨終膏油禮extreme unction)。

 

    在路德的時代,告解禮是教會最重要的聖禮。這項聖禮的重點,在於神父的宣赦(包括罪的赦免及永恆罪刑的解脫)。犯罪之人若要得赦罪,必須做三件事:

 

1)痛悔(contrition)。

 

2)向神父認罪(confession)。

 

3)因功補罪(satisfaction)。

 

    神父在看見悔罪者的痛悔又親聽他的認罪後,就可以宣赦。赦罪文的內容是:向悔罪者宣佈罪得赦免、永刑得解脫及恢復蒙恩的地位。

 

    然後,神父就要決定悔罪者當行之善功,以期能「因功補罪」。善功的方式很廣,也看所犯之罪的大小而定。大體上善功包括:念誦數遍禱告文、禁食、捐項、朝聖、參加十字軍及苦刑。

 

3.贖罪券(Indulgences

 

    經過一段時期後,告解制度有了新的發展。教會開始准許悔罪者,以償付某種款項來代替苦刑或善功。教會則開出一張正式的聲明書,宣告該悔罪者已藉付款方式,從刑罰中釋放。這樣一張公文,或「教皇票」(papal ticket),被稱為「贖罪券」。

 

    這種取代刑罰而付的錢,漸漸演變成所謂的「罰款」(fine)。一個人不但可以為自己買贖罪券,還可以為已故的親友購買贖罪券,以減少他們在煉獄中受苦的時間。

 

    天主教頒發贖罪券乃是根據「分外善功」(works  of  super erogation  )的教義而來。這種善功是指超過律法規定而做的額外善行,而且這些善行可以賺得賞賜。耶穌基督因為有完全聖潔的生命,已經做了超過拯救世人所需的善功,因此,基督在天上積聚了一個豐富的「功德庫」。

 

    歷代聖徒們也在這庫中加入了功德基金。教會教導信徒們說:「福音不但給人當守的誡命,也要人成為完全人。」這種教導是根據馬太福音十九章21節耶穌對那位已經遵守所有律法的青年官所說的話:「你若願意作完全人,可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教會教導說:「如果這個官遵照耶穌的勸勉而行的話,他就可以做到「分外善功」,並且因他的德行,得到報償。歷代聖徒們已經這樣做了,因為他們變賣了家產,送給窮人或教會,所以他們的功德積蓄在天上。」

 

    這個由「分外善功」積成的功德庫,已經交給基督在地上的代表——教皇所管。正如我們開支票從銀行提款一樣,教皇也可以為缺少功德的罪人,開出贖罪券,從天上的功德基金中,支取功德。

 

    這種制度推行下來,真是皆大歡喜。因為付錢總比受苦刑容易。人們寧可為死去的親人付錢,以減少他在煉獄中逗留的時間,而不願意為死人一遍又一遍地念誦禱告文。教會方面更加歡喜,因為贖罪券帶給教會龐大的進項,金錢滾滾而來,流進教皇的財庫。

 

    漸漸地,教皇的贖罪券越開越多。雖然贖罪券不斷漲價,購買的人卻更多。贖罪券「行業」越發達,所產生的弊端也越多。有一位道明會修道士帖次勒(Tetzel),善於辭令,是個高壓推銷員。他在薩克森邊界的威登堡城(Wittenberg)附近,以不正當手法,阪賣贖罪券,他誇大地說:「看哪,當你將金幣投入錢箱的一刹那,你母親的靈魂就跳出了煉獄」

 

    就因為帖次勒的行為,才使馬丁路德對贖罪券開始批評。這件事如何發生?以及馬丁路德如何成為改教運動的引人者?

 

4.路德的早年

 

    馬丁路德於西元1483年十一月十日生在德國埃斯勒本城(Eisleben),在他繈褓時,全家搬到曼斯非(Mansfeld)定居。雙親都是敬虔信徒,父親是個辛勞的礦工,刻苦渡日,積蓄錢財,為了使他聰明的兒子可以受較高的教育。

 

    馬丁受完小學及中學教育後,進入耳弗特(Erfurt)大學就讀。西元1505年,獲得碩士學位,使他父親非常高興。為了迎合父親的願望,他繼續攻讀法律;半年後,一些事情的發生,使他突然放棄學業,進入耳弗特奥古斯丁修道院。

 

    路德的父親是個頑固而暴躁的人,他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看到自己兒子有一天成為有名的律師。現在,這個他所愛的兒子,竟然忘恩負義,使他多年的期望幻滅。他不僅失望,更是光火。

 

    然而,馬丁和他父親一樣,個性頑強;父親越生氣,他越堅持。半年考驗期過後,他正式宣誓為修道士。這時的他,一心認為自己將終身做個修道士。

 

    以後,他改攻神學。西元1507年被按立為神父;第二年,被派到威登堡擔任該大學教師。在那兒,他拿到第一個神學學位——聖經學士。

 

    一年以後,路德又被調回耳弗特。在那兒,他拿到第二個神學學位——修辭學碩士。以後,他被派教授當時的神學標準課本「彼得倫巴的句語」(Sentences)。這樣,路德以一個廿六歲的年輕人,在神學界占一重要地位。

 

    在耳弗特教書期間,他奉派陪同一位年長的修道士,到羅馬辦理一些修道院事務。這次旅行,使他有機會訪問所有著名聖地。他跪著攀登有名的聖梯(Sca1a  Santa)。這列階梯相傳是耶穌在被彼拉多審問前所攀登的殿階,後來被人自耶路撒冷搬到羅馬。又據傳說,當馬丁路德在聖梯上跪爬到一半時,他聽到心中有聲音說:「義人必因信得生。」於是,他站了起來,走下臺階。因此有人說,這是馬丁路德蒙恩得救的一刻。但事實並非如此。路德的歸正發生於西元1512年,在威登堡黑色修道院的個人斗室中,而非發生於西元1511年羅馬的聖梯上。

 

    當時羅馬的宗教與道德情況極其敗壞。路德在羅馬所見所聞,大大震撼他的道德觀。數年後,羅馬之行的記憶,加強了他對聖品階級的反對然而,此時他對羅馬教會的信念仍未動搖。回到耳弗特後,他仍然是個忠實的天主教徒。

 

    過不久,威登堡成為他的長居之地,在往後的年日中,他一直在威登堡大學講授聖經課。他也開始講道,並得到神學博士學位。從15121517年間,路德像其他教授一樣,一邊教學,一邊研究。

 

5.路德的歸正

 

    簡而言之,路德在表面上的成就,一直發展到1517年。然而,這段期間,他內心的發展又如何呢?

 

    路德生長在基督教環境中,自幼吸收教會的教導,塑造成非常敬虔的個性。他對自己靈魂的得救極其關切。根據教會的教導,他得到的結論是:人要得救的最佳途徑是逃避這個世界。這也就是為什麼他會如此不顧父親的忿怒與憂傷,毅然埋進修道院的原因。

 

    在修道院中,他過著最嚴格的禁欲生活。他竭盡己力,為了賺取靈魂的得救。他樂意承擔最卑下的工作,禱告、禁食、鞭打自己,甚至超過修道院最嚴格院規的要求,使他看起來形同一付骷髏。就是在最冷的寒冬,他的斗室也不設暖氣,他經常徹夜不眠,偶然或在席子上睡一下。

 

    他被自己極度的罪惡感及失喪的情況所壓,時常落入最深的幽暗和失望之中。不管作怎樣努力,他總覺得還賺不到自己的救恩。在歸正以後,他寫信給教皇說:「我經常忍受強烈的、類似地獄般的痛苦,如果這些魔力再延長一分鐘,我會就地死去。」

 

    然而,間或也有幾道光芒,射進他靈魂的暗處:他從克勒窩伯爾納的作品中,得到不少安慰,因為伯爾納強調基督白白的救恩;修道院的助理施道比次(Johann Von Staupitz)也常常鼓勵他;奥古斯丁的著作幫助他很多;更重要的是,他開始研讀聖經。

 

    約於西元1512年年底,他坐在威登堡的斗室中,展開聖經,開始研讀保羅寫給羅馬教會的書信,當他看到羅馬書一章17節「義人必因信得生」時,他一邊讀,一邊揣摩、深思。突然間,一股無法言喻的喜樂,充滿他的心中,靈魂的重擔刹那間完全脫落。在這以前,他一直努力行善,想賺取救恩,卻始終沒有「做夠」的感覺,現在,上帝親自告訴他:「人得救非藉善行,乃藉信心。」羅馬書一章17節成為路德的「天堂之門」。

 

    這就是路德歸正的經過。

 

6.九十五條

 

    現在我們終於明白為什麼帖次勒的行為會引起路德對贖罪券的攻擊。因為現在路德靈魂裡充滿了喜樂、平安與盼望,他開始用新的眼光來看他周圍的人、事和教會。他開始看到教會的許多錯誤,他越來越明顯地、大膽地說出他心中的不滿。

 

    贖罪券交易早已產生許多醜行。現在帖次勒竟然在威登堡城門口,以無恥方式,叫賣贖罪券,而路德親眼看見人們在受騙。

 

    他立刻走回黑色修道院的小室中,拿起筆來,寫下他對贖罪券的九十五條看法。西元1517年十月卅一日,約當正午時分,他將九十五條釘在威登堡教堂的門,使所有人知道他對贖罪券的看法。

 

    路德此舉並不代表改教運動,這只是帶進改教運動一連串活動中的第一個行動而已。

 

7.路德是博學之士

 

   有人說,當時的路德不過是個簡單純僕、藉藉無名的修道士。其實錯了,他雖然只有三十四歲,但已經有豐富的經歷,他的成就早已超過同時代的年輕人,他住過馬得堡、埃森納、耳弗特,他去過科倫、來比錫,也曾越過阿爾卑斯山,到過羅馬。他見過許多人物,也在羅馬親見教皇猶流二世。他也閱讀及研究過許多偉人的著作,

 

    他除了擔任自己修道院的副院長外,也擔任其他十一間修道院的區助理。他必須任命或解雇副院長。他必須教訓、輔導、安慰受試的修道士;責備、管教行為不檢的修道士。他必須管理建築的修繕;也要負責帳目的核查;還需要照顧修道院的法律事宜。

 

    他是文學碩士、神學博士,又是歷代最偉大的講道者之一。這時,他已經教書九年,在教學方面獲得崇高聲望。他是德國最先根據聖經新舊約原文授課的神學教授之一,也是德國最早用德文而不用拉丁文教學的教授之一。

 

    路德被選侯智者腓勒德力(the elector Frederick the Wise)所愛護,路德也與當時名人保持聯絡。

 

    誰說他是一個簡單純樸、藉藉無名的修道士?

 

8.路德是天主教好信徒

 

    我們必須記住,當路德公佈九十五條時,他仍是羅馬教會中一位標準的信徒。

 

    他在天主教中受洗、長大、堅信;他參加聚會、彌撒;經常地告解、購買贖罪券、朝聖、崇拜遺物;他向馬利亞及聖徒禱告,深信他們會為他代禱,並且深信他們會行神跡。

 

    路德是羅馬天主教會中:一個修道士、一個被封立的神父、一個講道者、也是一個教授。

 

9.張貼條文本為常事

 

    以當日習俗而言,路德把九十五條釘在威登堡教堂的門上,並非不尋常之舉。威登堡教堂的大門,就像大學的佈告欄一樣,因此,張貼條文在上面,本是一件常事。路德這樣做,是為要引起一些神學博士們的注意,說不定他們願意公開為贖罪券辯論,這樣,他可以達到澄清真理的目的。

 

10.          九十五條廣被傳閱

 

    當路德公佈九十五條時,他根本沒有意思說:「我要開始宗教改革!」沒有一個人比路德本人更驚訝於此舉所帶出來的後果。當時,沒有人出來接受路德的挑戰,直到兩年後,才出現對手。

 

    到底當時發生了什麼事?這卻是一段有趣的故事:威登堡城屬於撒克森郡,當時的選侯是智者腓勒德力,他是一個非常敬虔的天主教徒。他從世界各地收集了不下五千件遺物。為了放置這些遺物,腓勒德力蓋了這座威登堡教堂。

 

    路德將九十五條釘在威登堡教堂門上的那一天,正是萬聖節,按照慣例,要將教堂裡的神聖遺物展列出來,給來自遠近各地的人觀賞,並從其中獲得恩助。這些來賓很自然地看到教堂大門上張貼的大紙。他們駐足而讀,回家後,報告給鄰里四坊的人;這些人又傳給別人,於是這件新聞像野火般地傳開了。

 

    當時印刷術剛發明不久,這九十五條以拉丁文寫成的條文,立刻被譯成各種語言,付印,傳送,以令人無法置信的速度,傳到西歐各國。不到兩個禮拜,全德國都知道了路德的九十五條。四個禮拜後,全西歐的人都讀到了。這九十五條即時而巨大的影響是:幾乎停止了贖罪券的出售。

 

    買音慈大主教對這件事非常不悅,因為他可以從帖次勒所賺的錢中,分到一部份。他立刻送了一份九十五條的抄本去羅馬,給教皇利奧十世(Leo X)。教皇起先並不看為嚴重,只是叫威登堡修道院院長勸路德安靜下來。

 

    帖次勒和他的一些朋友們,另外印了一套為贖罪券辯護的論著。曼受利尼(Mazzolini)是一位道明會修士兼異教裁判所裁判員,他在羅馬寫了一本書,大大批判馬丁路德的結論。神學教授厄克(Eck)也著了一本小冊,回駁路德。路德立刻出版另一本小冊,再反駁他。路德的朋友們並不支援他這一點,因他們認為他對別人的批評,態度太過份;這件事令路德相當不舒服。

 

    西元1518年四月,所有奥古斯丁派修道院,在海得堡(Heidelberg)召開年會。在會中,路德發現反對的勢力比他預期的要強得多。無論如何,討論還是在坦誠和友善的氣氛中進行,把路德帶到較樂觀的境界。

 

    在回威登堡的路上,路德向所有反對者,寫了一本書,書名是「剖析」(Resolutions),該書一開頭是以教皇為受書人。在書中,路德很謹慎地,把他的九十五條,逐條解釋分析。

 

11.          九十五條的真正意義

 

   路德的九十五條並未攻擊贖罪券本身,他所攻擊的是銷售贖罪券時所帶出的弊端與惡習。對這些弊端,威克裡夫和胡司早已提出抗議,然而路德的抗議所帶出的衝擊,遠超過前人所作的路德靠著聖靈的引導,提出對贖罪券的質問,他的手指,大膽地指向羅馬天主教最敏感的焦點上。

 

    教會和它的首腦人物教皇,因贖罪券的售賣,可以獲致大筆進項。尤有甚之的是:這時期,整個教會系統已經腐化到一個地步,把聖禮和聖職人員抬舉到最重要的地位上。羅馬天主教規定,只有神父可以主持聖禮;若沒有告解禮、宣赦及贖罪券,就沒有救恩。一個人的得救與否,全操神父手中。因此,教會對信徒產生了一種奇特的控制力量。

 

    這就是為什麼當路德提出對贖罪券的質疑時,他著實震憾了教會。九十五條所表達的意義,有將信徒自神父手中釋放出來的意向。這一下,教會不但只是略受震撼而已;事實上,路德所搖動的,正是當日教會的根基。

    

12.          改教運動的基本觀念

 

    在敘述改教運動時期所發生的重要事件前,讓我們先認清改教領袖們所強調的基本內容:

 

   1)改教領袖們主張回到使徒教會形態。他們深信使徒教會才是教會當有的形式與屬靈光景。初期教父們如耶柔米、居普良、俄利根、亞他那修的著作,重新出版,給改教者們很大幫助;奥古斯丁的著作,尤受偏愛。從這些聖徒的著作中,他們認識了早期教會的單純,和他們當日充滿繁複儀式的教會,截然不同。因此,改教領袖們致力於減少教會的儀式、習俗及傳統,而強調傳揚「真道」及「因信得救」的福音。

 

   2)他們也強調「信徒皆祭司」的看法。意思是:每個人可以直接與上帝交通。人得救不是藉著教會,只因信基督便可成為教會的一份子,羅馬天主教以祭司稱呼聖職人員,表明他們像祭司一樣站在上帝和人中間,代替人說話。改教者則著重每個信徒都是祭司,每個人都可以與上帝面對面交通,不需經過教會所扮演的「中保」的角色。

 

   3)改教領袖們認為教會是信徒的集合,而不是「聖品人員的階級組織」。這種觀念早於一百年前胡司時代就已提出。他們把教會看成一個「有機體」(Organism  ),信徒們在這個活的身體中彼此相屬;他們絕不認為教會是由聖品人員組成的「機構」(Organization)。在行政的功用上,改教者也承認教會「組織」是必要的,只是在救恩的獲得上,卻不需要經過這個組織。

 

   4)改教領袖們強調聖經是信仰與生活的最高權威。早在改教運動以前,已經有許多教會領袖主張將聖經分給一般信徒。威克裡夫將大部份「武加大」譯成英文;丁道爾(Tynda1e)也翻譯了聖經。但羅馬天主教嚴禁非官方的翻譯,以致丁道爾付出生命的代價,被火焚而死。路德翻譯了全本聖經;慈運理(Zwingli)將伊拉斯姆的希臘文聖經中的保羅書信手抄下來;賴非甫爾(Lefevre)將新約譯成法文,加爾文(Ca1vin)也翻譯了聖經。每一項改教原則是否被接受,全看這原則能不能從聖經中找到支持和印證。因此,聖經成為當日的試金石;聖經的研究和精讀,也成為一切宗教教育的基礎。

 

 

 

 

2021年2月21日 星期日

教會內部的困擾

 

1.掙扎與改變

 

    中世紀末期,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片腐化與混亂;這期間,摩擦與掙扎的最高峰是教皇和皇帝之間的權力鬥爭。而現在,神聖羅馬帝國已經衰微,在許多歐洲地區,代之而起的是新興的民族意識;因此,在政治結構上還是一片雜亂無章的情形。

 

    在權力鬥爭過程中,教皇制本身受到嚴重的創傷。原來中世紀教會是個龐大而有力的架構,它象徵著全面的合一,但這合一的標誌,卻被污穢的「大分裂」所粉碎,這是一般百姓所無法瞭解的事。

 

    十字軍東征不但破壞了封建制度,也刺激了西歐的經濟和文化。有些人開始散佈一些看法,反對教會所教導的教義,不滿教會組織。

 

    因此,教會不但外面受到搖撼,內部也產生騷動,影響遍及整個教會生活。

 

2.亞爾比根派(The  Albigenses

 

    摩尼教源自于波斯,後來傳遍羅馬帝國,甚至有一段時期,連奥古斯丁也深受影響。但後來奥古斯丁放棄了摩尼教信仰,並且極力反對他們;他的努力,使摩尼教在西方完全根除,然而在東方它卻繼續存在。十字軍東征時期,摩尼教又沿著十字軍新拓的貿易路線,自保加利亞傳回西歐。

 

    摩尼教的觀念滋長迅速,在法國南部尤然,亞爾比城(Albi)成為其溫床。接受這些觀念的人就稱為亞爾比根派;這批「新摩尼教徒」有一個更廣的稱呼——迦他利派(Cathari)。

 

    迦他利派正如摩尼教徒一樣,相信二元論。他們相信有善、惡二神,凡屬有形的、物質的世界,均為惡神的工作。靈魂雖來自善神國度,卻被囚於這個物質的世界。

 

    有些亞爾比根信徒不接受全本本舊約聖經,因他們認為舊約是惡神的作為;另一部份人,則接受詩篇和先知書;所有亞爾比根派的人都相信新約是來自善神。他們既然相信物質是惡的,便認為基督一定不會有真正的身體,因此,基督沒有經過真正的死亡;他們不尊敬十字架,因為它是屬物質的;他們拒絕聖經,因為也是屬物質的;他們沒有教堂建築,因為教堂都建在物質上;亞爾比根派全然是異端。

 

3.瓦勒度派(The Waldenses

 

    亞爾比根派與教會對敵,瓦勒度派卻不然。原來有一批人跟隨里昂一位富商彼得瓦勒度(Peter  Walds),他相信聖經,尤其是新約,認為新約是基督徒生活信仰的準則。大約西元1176年,他變賣所有的家產,分給窮人,他和他的門徒把大部份新約背下來,兩個、兩個地,穿著簡單的衣服,赤著足,到處傳道。他們每個禮拜一、三、五都禁食;他們不起誓、不打仗、只用主禱文;他們不信煉獄,也不接受為死人禱告和彌撒;他們深信在房子裡或馬廄中祈禱和在教堂裡祈禱一樣有效;他們篤行信徒證道,而且不分男女。

 

4.教會訴諸逼迫

 

   亞爾比根派和瓦勒度派發展得非常迅速,吸引了無數信徒,造成對羅馬天主教會的強烈威脅。因他們的影響太大,教會便宣告他們是異端。為了反對他們所傳的道,道明會及方濟會的修道士們便組織了傳道部(Orders  of  Preaching Friars)。這兩個修道會,到中世紀末期已經發展成舉足輕重的團體,他們成為教皇的軍隊。

 

    然而,道明會和方濟會修道士們的傳講,只有一些作用,挽回了少數被異端迷惑的人。於是教會召開數次會議,決定根據奥古斯丁的教導,訴諸武力。從此,教會開始逼迫信異端者。異教裁判所也設立了起來,由道明會掌理大權。

 

    異教裁判所是羅馬天主教的法庭,它的使命是剷除異端,任何人若有異端嫌疑,就被帶到這個由道明會修道士掌權的法庭中。修道士先對嫌犯加以問話,若發現果然有異端思想,就要他公開撤銷或否認異端信仰;假如犯人撤銷了信仰,就可以自由離開法庭;如果不肯撤銷,反而堅持他的信仰時,則被教會棄絕,並送交屬世政府,加以刑罰,因為「教會是不流人血」。一般對異端的刑罰是將犯人綁在火刑柱上燒死。(注意:不要把中世紀的異教裁判所和後來的西班牙異教裁判所相混。)

 

    如果一個嫌犯不能清楚回答道明會修道士所給的問題,修道士往往用嚴刑拷問,直到對方認錯,或被折磨至死。

 

    無數亞爾比根派及瓦勒度派的信徒,成為異教裁判所的犧牲品。但是法國南部,信異端的人太多,異教裁判所無法面對這麼大的工作,教皇便改用別的方法,發起對付異端的「十字軍」征討。一些貴族們響應教皇的號召,他們帶軍進入法國南部,大肆殘殺,血流成河,達二十年之久,使法國這片原本美麗的省區,變成了荒野廢墟,亞爾比根派終於被剷除。

 

    瓦勒度派則在阿爾卑斯山高處的深谷中,找到避難之所,他們一直存留至今。在改教運動時期,他們接受了改教信仰,而成為復原教徒。中世紀與羅馬天主教會決裂的所有團體中,只有他們存到今天,而且仍在義大利一帶佈道,並有相當的成效。

 

5.威克裡夫(John  Wycliffe

 

    中世紀末期,興起不少勇士,敢於公開批評羅馬天主教的教義及組織。其中最重要的兩位是威克裡夫和胡司。

 

    威克裡夫於西元1320年生在英國,受教於牛津大學,後來成為該校教授。西元1376年,他開始批評聖職人員;他說:「政治與財富已經腐化了教會,這個教會需要徹底革新。」對於教會,他說:「教會必須回到使徒時代的貧窮與單純。」

 

    對於教皇,他稱教皇為「敵基督」。他宣稱:「只有聖經是信仰的根據,教會不是信仰的準則。」但是天主教會所用的聖經,是拉丁文寫的,一般百姓無法閱讀。因為當時教會所採用的譯本是武加大(Vu1gate),這是耶柔米自聖經原文(希伯來文及希臘文)譯成的拉丁文譯本。為了使英國的基督徒能夠自己讀聖經,威克裡夫將聖經譯成英文,他也寫了好些書。

 

    威克裡夫的門生將他的教導及新譯的聖經帶到英國各地,當然教皇和聖職人員對這件事非常不滿,他們用盡方法要摧毀威克裡夫;但英國大部份人民及許多貴族都全力支持威克裡夫,貴族們並保護他,使他不至落入逼迫者手中;西元1384年的最後一天,威克裡夫平安地離世。

 

    威克裡夫死後,他的教導繼續在英國散播,藉著他的著作,也透過門徒的努力,這批人後來被稱為羅拉得派(Lollards)。他們反對教皇和聖職人員,過貧窮的生活,以聖經為信仰的唯一標準。

 

    當威克裡夫門徒的影響越來越大時,從聖職人員而來的反對勢力也越來越大。最後,主教們通過一項法律,規定燒死傳異端者。於是,英國全地從南到北,都有羅拉得派的人在火焰中殉道。然而,要將他們連根剷除,並非易事,這股火焰一直延燒到十五世紀,才總算能逐漸抑止羅拉得派的發展。他們的人數越來越少,連最後一批也被逐消失。但,「羅拉得主義」卻默默存留,直到改教運動時期。

 

6.胡司(John  Huss

 

    威克裡夫的事蹟,遠揚到英國以外,在波希米亞(Bohemia)的胡司,熱切地接受他所有的報導。胡司大約生於西元1369年,曾經接受祭司訓練,後來成為波希米亞首都布拉格大學神學部主任,最後成為該大學校長。

 

    胡司讀完威克裡夫的書後,開始大膽地指責聖職人員的腐敗。事實上,在胡司出生以前,波希米亞早就已經歸展出一股強烈反羅馬教會的意識;瓦勒度派在波希米亞特別昌盛,因此,胡司一講道,立刻獲得一般民眾及貴族們熱烈的反應,他幾乎贏得全波希米亞人的心。

 

    胡司的許多言論,後來成為改教運動的主要教導。他說:「神聖教會包括所有預定得救的人。」他將「在教會裡]及「屬於教會」這兩種人加以分別,他說:「一個人可以在教會裡,但並不真正屬於教會。」「在宇宙教會中,唯獨基督是頭。」「教皇和紅衣主教不是教會組織的必要人物。」

 

    這時教會正處於「大分裂」時期,教會內部的摩擦紛爭達到頂峰,在位的兩個教皇是亞威農的約翰廿三世及羅馬的貴格利十二世。教皇約翰廿三世被教皇貴格利的保護者拿坡裡王逼得很緊,為了和拿坡裡王對抗,約翰廿三世將贖罪券頒給所有願意幫助他的人。過去,胡司非常相信贖罪券,他有一次甚至花盡所有的錢,為了購買一張贖罪券,現在,他大大譴責出售贖罪券的行為,認為這是違反聖經的可憎之學。

 

    教皇約翰廿三世立刻將胡司革除教籍,後者不但輕視這個革除教籍的宣告,甚至宣佈它無效,胡司轉而向教會的大公會議請訴。

 

    西元1414年底,由皇帝西基斯門(Sigismund)召集,在君士坦斯開了一次大公會議,目的在終止教會的分裂局面,並改革腐敗的教會。皇帝邀請胡司出席,並應允安全保證;胡司在得到皇帝安全保證之後,慨然應邀動身前往。但是,幾星期後,就被教皇約翰廿三世捕捉,以異端罪名關進監牢。

 

    波希米亞人及皇帝本人都激怒起來,抗議胡司的被捕。然而,教皇卻聲明他的行為完全合法,因為根據羅馬天主教條例:「傳異端者已失去所有權利,凡出賣他們、欺騙他們的行為都是敬虔的表現,所有向異端者給的應許,都可不必遵守。」

 

    經過八個月牢獄的折磨,胡司極其憔悴、瀛弱;他們完全不給他申辯的機會,於西元1415年七月六日,將他自獄中提出,帶到君士坦斯座堂,站在眾主教和皇帝面前,首先給他穿上全套祭司禮服,然後一邊咒詛他,一邊將禮服從他身上一件件脫掉,最後,為他戴上一頂紙制的尖帽,上面畫著三個醜陋的魔鬼,又寫著說:「這是異端之魁。」

 

    他們將胡司自座堂帶到城門口,這時火刑柱早已架起,木柴也堆滿四周,胡司被綁在入刑柱上,柴火點燃了起來,在熊熊烈焰中,火舌吞沒他的全身,終於,胡司以「殉道者之死」結束他的一生。

 

   「十字軍」再度組織起來,征討胡司的從眾,以至波希米亞歷經戰火蹂躪,達數年之久。然而,改革精神並不因此熄減,當改教運動在德國掀起時,這塊屬於胡司的土地,仍然強烈地反對羅馬教會。

 

7.三次大公會議

 

    從西元1409年到1449年間,教會舉行了三次大公會議:比薩會議(1409年),君士坦期會議(西元14141418年),巴塞爾會議(西元14311449年)。這些會議有三重目的:

 

1)彌合教會的分裂。

 

2)改革教會的腐敗。

 

3) 平息異端。

 

    在這段時期,大公會議被公認是「絕對無誤」,是教會的「最高權威」。

 

    比薩會議毫無成就。君士坦斯會議以選馬丁五世為合法教皇,成功地彌合了教會的大分裂。此外,又決定除了燒死胡司外,還把威克裡夫的屍體自墳中挖出,將它和威克裡夫的著作,一同焚燒。

 

    巴塞爾會議的目的之一是恢復波希米亞教會的合一。因為在波希米亞使用恐怖殺戮仍無法平息胡司派運動。終於西元1436年,與胡司派達成協議,根據此協定,他們可以獲得某些傳道的自由。該會議也答應嘗試改革聖職人員的生活,並且准許所有波希米亞教會信徒,在領聖餐時,不但可以領受「餅」,也可以有份於「杯」的領受。此次會議以平等地位與異端者交涉,並給予那些「公然反抗教會權威者」某些優惠。

 

    會議中也與東方教會代表們簽訂同意書,這份同意書似乎治癒了西元1054年以來東、西方教會分裂的創傷。東方教會代表們同意接受西方教會之教義,以換取西方對東方的援助,幫助東羅馬帝國及東方教會面對回教土耳其人的威脅。

 

    當同意書簽定的消息傳到東方後,引起強烈的反對;東方教會派去開會的代表們,被指責駡異端。十年之後,西元1453年,土耳其人攻取君士坦丁堡,終於結束了所有使東、西方教會再度合一的努力。

 

8.文藝復興

 

    當日爾曼蠻族征服羅馬西部省份時,古希臘羅馬文化幾乎被踐踏殆盡。但蠻族並未征服帝國東方各省,有一千年之久(西元4761453年),也就是整個中世紀時期,當西歐籠罩在無知和野蠻氣氛之下時,古希臘羅馬文化卻在東方(拜占庭帝國或東羅馬帝國)得以保存。

 

    當然,這期間西方的學術之燈,偶然也會得到一些燈油的供應,例如查理曼時期,曾有過一度學術的復興。從十字軍東征回來的人,由於接觸到東方的希臘人或西班牙的亞拉伯人,為西歐帶回一些古典文化。

 

    但真正的文藝復興,卻如下述:十字軍東征以後,商業與貿易有了快速的發展,歐洲一時興起許多城鎮。在忙碌喧囂的城市生活中,出現了一批熱愛學術文化的人,資本家們以金錢支持這些學者,經過學者們的努力,恢復了許多古代的珍貴檔。這些檔,原為希臘羅馬文化的一部份,卻一直未被中世紀之人所認知。

    學術的復興為歐洲帶來深遠的影響,「學習希臘文」和「以高雅拉丁文寫作」成為時尚,古典著作的出版,亦成為眾人矚目的大事。

 

    在義大利,文藝復興的早期人物,均以不敬虔、不道德著稱,整個文藝復興精神是反中世紀禁欲主義的,人們從壓制和無知中掙脫,尋求新的自由。

 

    但當文藝復興傳到北歐後,它原來的特性更改了,轉而進入宗教敬虔的層面。人們開始關心聖經的原文:希伯來文與希臘文。初期教會教父們的著作,也以新的印刷方式出版。這些新的文字裝備以及新的研經資料,使聖經的研讀,獲得更多新的亮光。

 

    文藝復興時期的學術研究,對改教運動領袖們有極重大的影響,它為改教運動者提供了整個教會背景的資料,使他們看清自己所處的教會已經與教父時期單純的教會大相逕庭,而教會裡所堆滿的各種宗教儀文、習慣與禮儀,都是使徒教會所沒有的。

 

    十五世紀後半期的教皇們也熱衷於文藝復興,他們用錢支持希臘、拉丁文學的學者、作者、畫家及建築師,使他們可以專心于文學藝術的創作,梵諦岡教廷就是於文藝復興時期在羅馬建成的,是教皇的豪華住處,裡面包括漂亮的花園、有名的梵諦岡圖書館、西斯丁教堂及宏偉的聖彼得教堂。

 

    這時期,許多致力研究古希臘及拉丁文學的學者們都是異教徒,他們的研討和著作導致異教信仰的大復興。而這段時期的教皇們,對異教文藝復興比對基督教更熱衷,他們多半是相當卑劣的人,亞歷山大六世尤然。教皇們住在堂皇、奢侈的宮廷中,由於他們對藝術、文學、大建築的愛好,需要許多開銷,就利用各種不正當的手段,使黃金從西歐各國流入教皇的銀庫。他們奢靡、不道德的生活及對各國的苛捐雜稅,引起許多人對教會與教皇制的不滿,尤其是阿爾卑斯山以北的國家,

 

    在義大利的佛羅倫斯,有一位名叫薩沃那柔拉(Savonarola)的修道士,大膽地在講道中指責當時的敗壞,教皇亞歷山大六世也被他斥責。他不是教會的改革者,他並未攻擊當時的天主教制度,只是指出當時道德的低落。西元1498年,他被絞死,屍體還用人焚燒。

 

9.共同生活弟兄派

 

    約於西元1350年,在荷蘭及德國一帶興起另一種改教運動,稱為共同生活弟兄派(Brethren  of  the Common  Life),由革若特(Gerhard  Groote)所創,他向許多渴慕的聽眾講道,帶起了偉大的宗教復興。

 

    共同生活弟兄派的信徒們,強調基督徒宗教教育,他們希望藉教育之法,帶出全教會的改革。從他們的學校中,造就了許多推動宗教教育的敬虔信徒。馬丁路德曾在他們設在馬得堡的學校就讀一年。另外幾位曾接受過共同生活弟兄派學校造就的偉人有:韋索的約翰(John of Wessel)、伊拉斯姆(Erasmus),及多馬肯培(Thomas a Kempis)。

 

    韋索的約翰是他那一代最偉大的學者及思想家。從西元14451456年,他執教於德國耳弗特(Erfurt)大學。四十九年以後,馬丁路德就是在這個大學拿到文學碩士的學位。許多人稱韋索的約翰為「世界之光」,因為他攻擊贖罪券,清楚地教導「因信稱義]的真理。他說:「一個人若以為自己可以靠善行得救,他就根本不明白什麼叫得救。」他也教導「惟獨因信得救」的真理,他寫著說:「上帝要拯救的人,即或所有祭司都革除他、定他罪,上帝也會親自賜他得救之恩。」韋索的約翰不接受羅馬天主教的「化質說」(transubstantiation)。所謂「化質說」,是相信當祭司用聖禮的詞句宣告後,聖餐的餅和酒就變成基督真正的身體和血。馬丁路德後來說:「如果我曾讀過韋索約翰的著作,則我的觀點,看起來真像全部抄自他的著作。」

 

    當然,羅馬天主教教會不會贊同韋索的約翰。他被帶到買音慈大主教前,以異端罪名受審。為了保全生命,他只得撤銷所有說法。但他仍被下入監牢,於西元1489年十月,死於獄中。

 

    共同生活弟兄派學生中,最出名的是伊拉斯姆,他與馬丁路德同時代。伊拉斯姆以其廣博的學識及尖銳的筆鋒,訕笑當時修道士的無知及教會的弊端。雖然他在改教運動中,一直未和馬丁路德在一起,但一般人都認為:「是伊拉斯姆下了蛋(改教運動),馬丁路德將它孵出來!」

 

    另外一位深受共同生活弟兄派影響的人是多馬肯培,他住在荷蘭,寫了一本偉大的書:「效法基督」(The Imitation  of Christ),這本書至今仍在屬靈文學著作中名列前茅,被譽為世界名著之一,教導人研讀聖經,逃避世界的虛浮。

 

10.          跨近改教運動的門檻

  

    三百多年之久,教會在許多方面遭到強烈摧殘。有亞爾比根派與瓦勒度派;也有十四世紀波尼法修八世的被辱;七十年的「巴比倫被擄」;又有教皇制「大分裂」。在英國,有威克裡夫及羅拉得派所造成的騷動。在波希米亞,有胡司及胡司派所掀起的振盪。道明會及方濟會掌握教會大權;異教裁判所的設立;異端者被焚,他們的家產被毀。十五世紀前期,連開三次大公會議。土耳其人征服東羅馬帝國,攻取君士坦丁堡,使偉大的聖蘇菲亞教堂變成回教寺,教堂頂上的十字架被回教的半月標誌所取代,希臘東方正教被迫倫入假先知的軛下。十二世紀後期,教皇們沉迷在異教化的文藝復興之中;同時,共同生活弟兄派栽培了韋索的約翰、伊拉斯姆這批人。

 

    從五旬節教會誕生以來,教會的習俗和崇拜儀式經過多次變遷。有些改變是基於自然的趨勢,例如禮拜儀式等;有些改變則具關鍵性,如:教義的改變,以及對教會使命和地位的看法等。

 

    一般人開始把教會看成是一個聖品人員的階級組織,從駐堂神父到主教,到紅衣主教,再到教皇,層層相屬;而且是一群統治者不但統治整個「教會組織」,也統治整個世界。他們自認是上帝和人的居間者,由前者指揮,讓後者遵命。

 

    從這樣的立場,他們不但擔任這個組織的行政人員,也假定自己有權更改或創立新的教義。於是產生了許多聖經中找不到的教導,這些教導只是根據所謂的「神聖博統」及教皇所宣佈的信條,其中包括化質說、贖罪券、教皇是使徒彼得直接繼承人等。

 

    文藝復興時代,人們開始回顧歷史,研讀早期教父的著作,他們發現早期教父根本沒有接受過這許多額外的教導。研究聖經原文的結果,也發現有許多教會所宣佈的基要真理,竟然與聖經本身完全抵觸。於是許多人心中產生強烈的懷疑,特別是那些大學的學者。他們經常表達對教會無法苟同的看法;但這種行為,往往需要冒相當的危險,因為教會有一支鋒利的寶劍,並非作為裝飾,乃是真正用來殺伐;凡持異議的人,不一會就可以感受到異教裁判所的劍鋒。

 

    改教運動爆發之際,正是歐洲在社會、政治、文化各方面都預備好接受改變的時機。就在這關鍵的一刻,馬丁路德躍上了舞臺,掀起了風潮雲湧的運動,把教會從根基震憾起來。

 

 

 

 

章伯斯簡介

      奧斯瓦德·章伯斯 1874 年出生於蘇格蘭,在倫敦的皇家藝術學院和愛丁堡大學接受教育。在他 22 歲那年,他感到上帝在呼召他成為一位傳道人,雖然他很有文藝天賦。在都倫的一所很小的神學院學習和教書之後,他搬到了一個宣教機構,這個機構的宣教範圍覆蓋英國、美國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