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會會議的角色
教會歷史中曾有過幾次重要的大會議,開會時,各教會領袖聚在一起,共同研討重要問題,周密思考,慎重發言,獲致結論。教會歷史中第一次大會議是使徒們在耶路撒冷所召開的,討論外邦信徒是否要遵守律法的問題。
大會議可依參加代表的多少而有不同:「省區會議」(provincial council)參加者是來自一省內各教會的代表。「國家會議」(national council)參加者是來自全國各教會的代表。由各國派教會代表出席的會議稱為「大會議」(general council)或「大公會議」(ecumenical council)。西元325年召開的尼西亞會議就是第一次大公會議。
在教會的鞏固及合一上,沒有一種工作比大會議的成就更大。下文將集中於四次重要會議:尼西亞會議(西元325年)、君士坦丁堡會議(西元381年)、以弗所會議(西元431年)、迦克墩會議(西元451年)。
2.尼西亞會議(Council of Nicea)
三百年來,最令教會困惑的問題是:到底聖子基督是否和聖父完全一樣,具有神性?為這問題爭辯得最激烈的兩位領袖是亞歷山大教會的兩位長老,亞流(Arius)和亞他那修(Athanasius)。
在激烈爭辯最高潮時,亞他那修不過是個年輕人,而亞流已是個愛主、敬虔、生活嚴謹、又有口才的長者。
由於異教信仰是多神的,亞流擔心如果聖子與聖父同樣有完全的神性,那就變成了兩位神,基督教信仰就會墮入異教信仰的錯謬裡;因此,他教導信徒聖子基督雖然像上帝,但他並不全然是上帝,基督乃是被造者中的首先與最高者,他不是永恆的,他與聖父並不同質。相反地,亞他那修強調聖子與聖父同質,他就是上帝。
這項有關基督位格的爭辯極其重要,因為它牽涉到人類救恩的問題。基督的工作和他的位格有不可分的關係,天使曾宣告基督的工作說:「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太一21)
基督救贖的價值全賴基督本身的位格。世人處於完全無助、無法自救的情況下,唯有上帝能施行拯救,如果基督不是上帝,基督就不能成為人類的救主。亞他那修深切體會這一點,他說:「我知道耶穌基督是我的救贖主,他決不能次於上帝。」
亞流派的教訓造成教會長期而痛苦的爭辯,最後是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出面召集大公會議,解決這項爭論。會議定於西元325年在尼西亞舉行,(尼西亞在小亞細亞,位居博斯普魯士海峽邊,離君士坦丁堡約四十五哩的一個小城。)有三百多位主教出席,他們在皇宮輝煌壯麗的大廳中聚會,好些主教帶著逼迫期間受過酷刑的傷痕前來參加。
尼西亞會議的結果是:亞流的看法被判為異端,基督位格的教義行諸文字,成為全體教會信仰的根據。這項聲明再經後來多次開會,用心修改,成為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教會經過了六、七十年的掙扎,才完全接納了這會議的決定。
尼西亞信經是第一個寫成文字的信經。在其中,教會承認:「耶穌基督,聖而上帝者,為父所生,並非被造,與父同質。」
如此,教會宣告了信仰最基本的信條:基督具有完全的神性。從尼西亞會議以後到今天,它一直成為希臘正教、羅馬天主教及復原教的基本信仰。
3.君士坦丁堡會議(Council of Constantinople)
尼西亞會議並未平息亞流派之爭。亞流和好些主教拒絕在尼西亞信經上簽字,仍然有不少人附從亞流,也有很多人批評大會所採用之詞不能完全表達基督教信仰,這批人得到皇帝和皇室的支持,因此,亞他那修必須不斷地、再接再厲地為尼西亞信經中基督神性的教義奮鬥、直到死日。
亞他那修死後,為正統信仰(orthodoxy)而奮鬥的領導責任落在三個人身上,他們被譽為「加帕多家三傑」(The three great Cappadocians)。三位均來自小亞細亞的加帕多家省,是初期教會的傑出人物,他們分別是:該撒利亞的巴西流(Basil of Caesarea),拿先斯的貴格利(Gregory of Nazianzus)和女撒的貴格利(Gregory of Nyssa),這三位弟兄為了護衛聖經的正確教導,不顧一切、勇敢地堅定奮鬥。
尼西亞信經沒有提及聖靈的神性,為此,西元381年在君士坦丁堡召開了第二次大公會議。會議中,除再度確定尼西亞信經外,更宣告了「聖靈具有神性」的信仰。「三位一體」教義是基督教信仰的基本教義。至此,教會對聖父、聖子、聖靈為三而一之真神的信仰,才正式確立。這時教會才真正將亞流主義完全排除。此後,亞流主義逐漸消聲匿跡。
4.迦克墩會議(Council of Chalcedon)
然而,上述會議仍然沒有充份表達教會對基督位格的瞭解。根據聖經的啟示,基督不但是上帝,他也是完全的人。為了拯救世人,基督必須有「完全的人性」,這一點和他有「完全的神性」同樣重要。
教會對基督的神性曾意見分歧,如今對基督的人性以及人神二性之間的關係,也有許多不同的看法。要在這方面獲得一致的看法以及清楚的瞭解,需要更多的研討與思考,於是一場漫長而艱苦的爭辯再度展開。
終於,西元451年,第四次大公會議在尼西亞附近的迦克墩召開(第三次大公會議在以弗所舉行),約有600位主教參加會議。這次會議所制訂的信經和尼西亞信經同樣重要,教會除再度肯定基督有完全的神性外,又承認「基督有完全的人性」。教會宣告:「基督只有一個位格,但兼具神、人二性。」而這兩性之間的關係是:「不相混合,不相交換,也不能分割。」
尼西亞和迦克墩信經所表達的是基督教信仰中最基本的信條。十七世紀的改教運動雖然把西方教會分裂了,卻未曾拒絕這些信經,也未曾加以修改。至今這兩篇信經仍為希臘正教、羅馬天主教與大部份復原教所接受的信仰。
5.安波羅修(Ambrose)
第四世紀末至第五世紀初,西方教會的三位傑出領袖是安波羅修、耶柔米(Jerome)、奥古斯丁(Augustine)。這三位弟兄被譽為「拉丁教會之父」(Latin Church Fathers),在鞏固教會的事工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安波羅修(西元340一397年)生於今日德國西部,父親擔任羅馬政府要職。他自幼在羅馬受教育,很早便顯露才華,年輕時已被委任為義大利北部省長,住在省都米蘭。
安波羅修任職期間,米蘭教會仍有不少亞流派的人,當米蘭主教去世時,亞流派與正統派都決定再選一位作主教的繼承人。選舉新主教的會議非常混亂,於是年輕的省長安波羅修進入教堂維持秩序。突然,一個孩子的喊聲壓倒全場的喧囂,高呼:「安波羅修主教!」當時安波羅修還不是教會的會友,也未受洗,然而卻被選為主教。他認為這是上帝的呼召,於是把金錢濟助窮人,接受洗禮,並正式就任主教,時為西元374年。
安波羅修是尼西亞信經的全力支持者,寫了許多書,是一位博學之士、偉大教師、推廣聖詩的功臣、能幹的行政人員,他更勇敢地強調基督徒崇高道德的生活見證,這方面可以從他對皇帝的嚴格態度上看出。
羅馬皇帝狄奧多西(Theodosiu)脾氣暴躁,由於帖撒羅尼迦人暗殺了該地省長,狄奧多西一氣之下,屠殺了城中數千百姓。安波羅修為了這件事,不准皇帝領聖餐,除非他公開認罪並表示悔改。皇帝無奈,只有服在教會的懲戒之下,這件事的結果是皇帝與主教雙方均獲得眾百姓的嘉賞。
6.耶柔米(Jerome)
他是另一位偉大的教會領袖,約于西元340年出生於撻馬太(Dalmatia),他和安波羅修一樣,也在羅馬受教育。
耶柔米愛好旅行,足跡踏遍大羅馬帝國,晚年時(西元386~420年),他來到耶穌的出生地伯利恒,住在山侗裡過隱居默想的修道生活,直到去世之日。
西元前200多年,舊約聖經被譯成希臘文,稱為七十士譯本(Septuagent)因為據說是由七十位學者合力譯成的。希臘文的新約聖經,以及這本希臘文版的新舊約聖經,都曾被譯為拉丁文,但卻譯得很差。
當耶柔米住在安提阿及伯利恒時,他向猶太拉比學習希伯來文,因此他可以說是西方教會唯一懂得希伯來文的人。耶柔米著手進行聖經的拉丁文翻譯工作,舊約部份沒有採用七十士譯本,而是直接由希伯來文翻譯過來。這本耶柔米所譯成的拉丁文聖經被稱為武加大(Vu1gate),直至今日,該譯本的修訂本仍對羅馬天主教有極大的影響。
7.「用許多禱告托住的兒子必不失落」
教父中最偉大的一位要推奥古斯丁。西元354年,奥古斯丁出生於非洲北部的塔迦斯特(Tagaste),此時非洲已經出過兩位偉大的教會領袖:特土良(Tertullian)和居普良(Cyprian)。
奥古斯丁的母親摩尼加(Monica)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也是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母親。奥古斯丁於早年已顯露不尋常的才華,他的父母為使他成為偉人,不惜犧牲自己,供給他最好的教育。但奥古斯丁並未善用學習的機會,小時常為貪玩而疏忽課業,以致連希臘文也沒學好。年事稍長後,他常為這點深感懊悔,因為他無法閱讀許多迫切想讀的希臘文原文書籍,其中包括新約聖經。
十六歲時,父母將他送到北非最大的城迦太基,就讀最好的學校,然而迦太基是個腐化的城市,充滿罪惡引誘。奥古斯丁在那兒雖然用功讀書,卻也過著腐敗的生活。
摩尼加一刻不停地為這個兒子禱告。奥古斯丁不顧母親流淚懇求,毅然離開非洲,遠赴羅馬,好多次令摩尼加面臨幾乎絕望的境界。這時,只有一位基督徒朋友的話給她安慰,他說:「你用許多禱告托住的兒子必不至於失落。」
奥古斯丁的生活雖然敗壞,內心卻不斷尋求真理;開始時,他閱讀聖經,但毫無興趣,反而是異教詩人與哲學家的著作吸引他。這時,波斯人摩尼(Manes)所劊的摩尼教(Manicheism)風靡全國,那是一種將基督教和異教混合的哲學體系,奥古斯丁做了九年摩尼教徒。
奥古斯丁在羅馬一年後,被聘往米蘭擔任修辭學與演講學教授。那時,安波羅修正是米蘭主教。奥古斯丁非常喜歡演講術,常去聽安波羅修講道。起初他只欣賞他的演講口才和手勢,並不關心他的講道內容。
這時,他的母親摩尼加也來到米蘭,奥古斯丁漸漸看出摩尼教的許多錯誤,使他的看法有了很大的轉機,開始以新的心態去聽安波羅修講道。
有一個名叫波提納(Potitianus)的人,告訴奥古斯丁在埃及有幾千名修道士過著聖潔的生活,而他們大部份是沒有受過教育的。奥古斯丁聽了,心中非常慚愧,想到這些無知的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感情,自己身為受過高等教育的學者,卻做不到。他滿懷激動地沖進屋後的小花園,躺在園子的長凳上,將手上拿著的一本保羅書信放在旁邊;不久,又從凳上起來,倒在無花果樹下的草地上。這時,隔壁一個孩子唱著童謠:「拿起來讀!拿起來讀!」
他跳了起來,跑回長凳,拿起保羅的書信來讀,讀到羅馬書十三章13至14節:「行事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晝。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蕩,不可爭競嫉妒。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欲。」
這一刻成了奥古斯丁一生的轉捩點,他悔改了,從此以後成為一個新造的人。這位博學的教授兼成功的演說家謙卑地報名參加米蘭主教的教義初學班。此事發生於西元386年,第二年復活節主日,他受洗加入教會。
8.奥古斯丁衛護並解釋聖經
過不久,奥古斯丁成為北非希坡城(Hippo)主教。他全心全意投入教會事奉,直到西元430年去世之日。他在北非成立第一間修道院,公開地以辯論及文字術護教會真道,以對付異端及製造分裂的人。
他用許多時間及精力對付摩尼教、多納徒派(Donatists),及伯拉糾派(Pe1agians)的爭論。
多納徒派是因領袖多納徒(Donatus)而得名。此派並非異端,在教義上完全正統無誤,然而他們在教會中製造了分裂。在羅馬皇帝丟克理田可怕的逼迫期間,有許多基督徒否認了信仰,多納徒派認為這些人不得再回到教會;有些主教在逼迫中繳出聖經給政府官員焚毀,多納徒派認為這種主教沒有資格主持聖禮及按立別人為主教。這批多納徒派的人退出教會,組織自己的教會。當時在北非成立了不少多納徒派教會。
前文曾經提及,若有異端自教會分裂出去,自己成立教會,原教會則被稱為「大公教會」或「普世教會」。
在北非的希坡城,多納徒教會的數目多於大公教會,為了對付他們,奥古斯丁發展了教會與聖禮的教義,他主張:「大公教會是唯一的教會。」他將強大的權柄給與大公教會,他說:「若非藉著大公教會的權柄,我就不會相信福音。」
他針對伯拉糾派的爭論,完成了人類與救恩的教義。伯拉糾派因其創辦人伯拉糾(Pe1agius)而得名。伯拉糾是一位英國僧侶,他不接受人類因亞當而失落的教義,因此,他否認原罪、人類全然墮落及預定論。他主張人類並非生來敗壞,嬰兒是無罪的,他們逐漸變壞是由於別人壞榜樣的影響。奥古斯丁則主張世人都生在罪中,唯有藉著神在聖善的美意中所定的救恩,才能得救。
伯拉糾的學說在西元431年以弗所大會中,被宣判為異端。西元529年的奧蘭治會議(Synod of Orange),將半伯拉糾派(Semi一pelagians)定罪,該派認為一個人可以有權決定接受或拒絕上帝的救恩。
奥古斯丁的神學成為中世紀羅馬天主教的主要體系,教會歷史中後來的偉人,如馬丁路德(Luther)及其他改教者,都從這位偉大的教父得到啟發。奥古斯丁最著名的兩本著作是:「懺悔錄」及「上帝之城」。在懺侮錄中,他赤裸裸地描繪自己早年的許多隱私以及他心靈深處的感受。上帝之城則寫出了他的歷史哲學觀。
9.省主教與主教長制
教會組織的發展,專制的主教漸漸普及至各教會,每個教會或每個地區都有了主教。起先所有主教是平等的,沒有一位主教高於另一位,然而,逐漸地,羅馬主教超過其他主教的權位,竟演變成為後來的教皇。
最初,大城市中大教會的主教被看為高於小教會的主教,漸漸演變而成省主教。
不久之後,羅馬帝國中的五個大城漸居重要地位,它們是:耶路撒冷、安提阿、亞歷山大、君士坦丁堡及羅馬。這五個大城的主教均被稱為主教長。前四座城在帝國的東部,主要語文是希臘文;唯獨羅馬屬於帝國西部,使用拉丁文。
耶路撒冷教會是第一間教會,又是第一次大會議地點,也是信徒第一次受逼迫之處,因此,一直被尊為母會。然而,漸漸有許多教會在別的城市設立,不知不覺淩駕耶路撒冷教會之上。加上西元70年,羅馬提多將軍攻毀耶路撒冷;西元132年及135年,羅馬皇帝哈德良(Hadrian)征討耶路撒冷,那裡的教會及所有在巴勒斯坦的教會從此沒落。然而由於耶路撒冷是基督教的發源地,雖然其教會極為衰微,只是荀延殘喘地拖了數世紀,一般教會仍尊它的主教為上教長。
安提阿教會的情況則完全不同。保羅往安提阿工作,信徒彼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開始,宣教工作也自安提阿開始,教會中心由耶路撒冷移到了安提阿,使耶路撒冷教會變成「祖母教會」,而安提阿教會卻成為小亞細亞及許多希臘教會的母會。安提阿出了好幾位偉大的主教,也是神學思想界重要學派的發源地,加上安提阿城又是羅馬帝國的第三大城,因此,安提阿主教也得到主教長的尊稱。
亞歷山大教會雖然不是使徒所設立的,但據傳說,馬可曾在此地工作並設立這個教會,亞歷山大城是羅馬帝國第二大城,是偉大的學府與文化中心地,有數世紀之久,它的輝煌都超越羅馬城;那兒也有箸名的神學院,當日教會最偉大的學者俄利根就是往該校執教,因此,亞歷山大主教為被尊為主教長。
君士坦丁堡原名拜占庭(Byzantium),是住居博斯普魯士海峽邊的一個古城。羅馬帝國第一位基督徒皇帝君士坦丁將他的首都自羅馬遷到拜占庭後,該城便改為君士坦丁堡。當地的教會既不是使徒所設立的,又沒有偉大的古跡,它的重要性全因皇帝的居所而得,因此,它的主教也被稱為主教長。
羅馬是帝國的第一大城,不但保羅曾在此地工作過,據天主教的傳統說法,羅馬教會是使徒彼得所設立的。因為耶穌基督曾將天國的鑰匙交付彼得,所以羅馬主教聲稱彼得將這鑰匙的權柄傳給了羅馬主教。
幾乎所有東西方教會中的爭論都向羅馬主教申訴。在為基督的位格及本性的爭論中,西方教會在羅馬主教的影響下,使正統信仰獲得全面勝利。至於東方教會方面,耶路撒冷教會早已衰微,在一些爭論中不能產生影響,而安提阿、亞歷山大與君士坦丁堡之間卻不斷為領導地位而爭。他們雖然沒有一位承認羅馬主教有超越地位,但在互爭領導地位之時,往往去找羅馬主教的支持。
西方教會方面,從來沒有一間教會想要與羅馬教會一爭高低。早於西元185年,愛任紐已在他的「駁異端」一書中就說:「所有教會都當贊同羅馬教會」。雖然羅馬教會的宣佈有時會遭到反對,但至終西方眾教會都承認羅馬主教的超越地位,也因此,導致教皇制的開端。羅馬主教漸漸被稱為教皇(Pope),此字源自拉丁文PaPa,是「爸爸」的意思。在教皇管轄下的眾教會,總稱為羅馬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教皇制的發展成為後來教會歷史中至為重要的部份。
教皇利奧一世(Pope Leo l)抗議迦克墩會議中所宣佈君士坦丁堡主教長與羅馬主教地位相等的決定,但是他的抗議無效。他死於西元461年,被稱為初期教會與中古教會承先啟後的一位教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