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5日 星期一

教會在風暴中

 

1. 教會的英勇時代 

 

    基督早已預先告訴他的門徒說:「他們逼迫了我,也要逼迫你們。」

 

    教會的第一個三百年,信徒不斷經歷火煉的逼迫,這段時期被稱為「教會的英勇時代」。

 

2. 使徒教會遭受逼迫

 

    許多教會領袖及新興教會的信徒,為了信仰而受苦。新約聖經中可以看到早期逼迫的記載。彼得和約翰不止一次地下監受刑;司提反與雅各均遭殺害,以殉道者之身受死。

 

    有一次,保羅在哥林多的同工被猶太暴民拖進羅馬方伯迦流的公堂,迦流不願審問,要猶太人自己去處理;當猶太人仍不停地控告保羅,方伯生氣地把他們攆出公堂。

 

    基督徒最先所受的逼迫是來自猶太人,但過了不久,羅馬政府對基督徒的態度也有了改變。

 

    3.第一個逼迫基督徒的羅馬皇帝——尼祿

   

    西元64年,當羅馬皇帝尼祿(Nero)在位時,羅馬城發生一場大火,延燒了六天六夜,全城絕大部份焚為灰燼。謠言傳出,放火者是尼祿王本人,於是引起羅馬人對皇帝的憤慨;為了轉移百姓的怒恨,尼祿便嫁禍於人,將焚城巨禍歸咎於基督徒。雖然這是捏造的控告,卻有無數基督徒被捉,遭到殘酷的逼迫。有些人被縫在獸皮裡,任憑猛犬撕成碎片;有的女人被綁在野牛後面,拖曳至死;入夜以後,基督徒一個個被綁在尼祿庭院的火刑柱上焚燒,凡是恨惡基督徒的羅馬人可以自由進入庭院參觀。在這同時,尼祿王本人則駕著馬車在庭院中繞行,邪惡地享受這幅殘忍的景象。

 

    根據傳說,使徒彼得與保羅都在尼祿逼迫期間相繼於羅馬殉道。據說,彼得是倒釘十架而死,在行刑前,他要求將十架倒置,因為他認為自己不配與他的主以同樣方式去世。身為羅馬公民的保羅,則被斬頭而死。

 

    這時期對基督徒的殘殺,只局限於羅馬城,還沒有擴展成全國性的大逼迫。

 

3. 伊格那丟、游斯丁與坡旅甲

 

    接下來的一百年中(西元68161年),羅馬帝國尚沒有對基督徒作全國性的逼迫,只在某些地區分別處死基督徒。這期間最著名的幾位殉道者是:安提阿主教伊格那丟(Ignatius),士每拿主教坡旅甲(Po1ycarp),以及偉大的護教士游斯丁(Justin)。游漸丁勇敢地著書,竭力而有效地為基督徒辯護。

 

    依格那丟(西元67110年),是在皇帝的命令下被捕,被宣判投入羅馬的野獸籠。他早已渴慕這份將生命獻給救主的榮耀,因此他說:「願野獸急切地撲向我,否則我將激動它們。來吧,群獸們;來吧,撕裂和踐踏,碎骨與斷肢;來吧,惡魔兇殘的折磨;唯讓我得著基督。」

 

    坡旅甲是經使徒親自帶領的最後一位信徒。他被捕後,被帶到士每拿的競技場中,場內坐滿了觀眾。由於在基督徒的敬拜場所中,沒有神像的設置,異教徒認為基督徒不信上帝的存在,控告他們是無神論者。羅馬地方官提醒坡旅甲,既然他年事已高,不如藉著與重眾一同呐喊「除掉無神論者」以表示自己的悔悟,坡旅甲直視著眼前的群眾,用手指著他們喊著說:「除掉無神論者!」

 

    接著地方官對他說:「辱駡基督,我就釋放你!」

 

    但坡旅甲回答說:「八十六年來我事奉他,他未嘗虧負過我,我怎能咒駡這一位曾經拯救我的人?我是基督徒,他是我生命中的王!」

 

    於是地方官向群眾宣佈說:「坡旅甲承認他是基督徒了!」

 

    群眾喊叫說:「把他燒死!」

 

    立時,木材堆集了起來,坡旅甲請求不必將他捆在火刑柱上,他說:「就讓我這樣吧,因為那加給我力量的必能幫助我堅立在柱前,無須用釘子將我釘牢。」

 

    於是柴堆被點燃起來,當火焰吞噬坡旅甲之際,他大聲禱告說:「主啊,全能的上帝,基督的父,我讚美你,因你使我配在此時此地加入你見證人的行列,得以分嘗基督所飲的杯。」

 

    坡旅甲於西元156年殉道。

 

    殉道者游斯丁(西元100166年),是一位哲學家,他與另外六位基督徒一同在羅馬被鞭打後斬首,他以喜樂的見證面對死亡。他最後的話是:「我們不求別的,只求為主基督耶穌受苦;因為在基督審判台前,這將帶給我們救恩與喜樂。」

 

4. 馬可奧熱流繼續逼迫

 

    羅馬皇帝馬可奧熱流(Marcus Aurelius)下召將基督徒的產業歸給告發他們的人。這個召令帶來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凡想得到基督徒產業的人,立刻就向政府告發,逼迫也隨之成為全國性的行動。基督徒在各處被搜查出來,遭到嚴審及殺害,他們的財產也同時歸給了告發者。

 

    在高盧(今日法國)南部,里昂和維也尼教會也在馬可奧熱流統治下大受逼迫。政府使用各種酷刑,威逼基督徒否認信仰,但當那些逼迫者發現沒有任何刑罰可以叫基督徒否認信仰時,他們便將有羅馬公民身份的基督徒斬首,其他基督徒則拋給競技場內的猛獸。

 

    異教徒從遠近各地湧進競技場觀賞,歡樂地看著基督徒步向死亡。最後輪到的一位是白蘭地娜姊妹(B1andina),她已經親睹許多人殉道,也不斷鼓勵其他基督徒要至死堅定;最後她自己帶著感恩和喜樂,勇敢地走進競技場,立時,一面網子將她罩住,把她展露在兇悍的野牛面前,好幾次野牛用尖角將她拋上高空,終於把她蹂躪至死。

 

    他們將殉道者的屍首焚燒,把灰燼灑在隆河裡,並譏諷地說:「這下,且讓我們看看,他們的身體還會不會復活?」

   

     6.  風暴中的平靜

 

    馬可奧熱流去世後,逼迫平息,平靜約有七十年;其間除了西元200年至211年皇帝瑟維如斯(Septimius Severus)在位時的短期逼迫外,教會大致來講,都得享安息。

 

    這期間,在埃及的亞歷山大城曾掀起狂烈的逼迫,俄利根(Origen)的父親與許多殉道者一起被處死。俄利根在他父親殉道之時,仍是個年幼的孩子,他的母親費了好大的努力才攔阻他不走上殉道者之路;後來,他成為基督教最偉大的學者,這時期,另一位殉道者是一位偉大的教父愛任紐(Irenaeus),他曾以精彩的文筆寫了「駁異端書」。

 

    7.摧毀教會的努力

 

    第一位有計劃地要毀滅教會,而展開全國性大逼迫的皇帝是德修(Decius)幸虧他僅在位兩年(西元249251年)。經過七年喘息之後,教會又進入皇帝瓦勒良(Valerian)的逼迫;接下來,教會再度獲得四十年平靜。西元303年,羅馬皇帝戴克裡仙(Diocletian)又開始大肆逼迫,他的繼承人加利流(Galerius)也繼續逼迫之舉,直到西元311年。

 

    這時期基督徒所遭受的折磨,極其殘忍恐怖,非筆墨所能形容。教堂被毀、聖經被焚,無論殉道人數或刑罰的殘酷,此次逼迫都遠超過其他各次,因為這次逼迫是有計劃、全面的行動,存心要把基督教從帝國中連根剷除。傑出的教會領袖居普良(Cyprian)就是在此次逼迫中殉道;俄利根于受苦刑後不治,也死在這個時期。

 

    許多羅馬的基督徒在城郊的塋窟中找到避難所。這些塋窟乃是一大片深入地底的通道,由於羅馬城是建在較軟的石頭上,政府嚴禁百姓在城區內埋葬死人,因此,在羅馬城郊挖掘了許多又長又窄的隧道,彼此相連,長者可以蔓延五百哩,而且彼此跨越、轉接,形成一個垂直的迷魂陣,有些地方甚至深入地下三十尺。就在這些隧道的牆邊上,人們一排排地挖掘,安葬死人。一旦逼迫臨到,許多基督徒就躲進這些塋窟中;他們也將殉道的弟兄姊妹被剁剩的殘肢,埋葬在其中。

 

    戴克裡仙和加利流的逼迫,是所有逼迫中最厲害的一次,但也是最後一次,異教世界終於耗盡它的威力,發完它的狂暴。

 

    8 . 加利流宣佈停止逼迫

 

    西元311年,皇帝加利流突羅不治之症,痛苦萬狀,在病床上發佈了一項詔諭,准許基督徒恢復聚會,並請他們為皇帝及國會禱告。

 

    加利流這項詔諭不能算是基督教的完全得勝,因為加利流只是給予基督徒一部份容忍而已,雖然如此,教會全面的得勝已經近在眼前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