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5日 星期五

信經和亞他那修的負面影響


           雖然信經的內容大體正確無誤,但要經由君王的權勢,和主教們的共同努力,始得達成協議,還要由國家出面執行,這種程序無形中顯示帝國教會已經離開了聖經的原則。經由大公會議擬就並頒佈的信條教義,原希望從此止息爭端,確立真理,傳予後人以為明訓。

    但聖經給我們明示:真理不能光憑字句傳達,必須靠聖靈的傳輸;真理也不能單靠別人,必須每一個人直接透過心靈去領會吸取,並按照自己內心向上帝的心意去取用,還須在日常生活的爭戰中不斷持守,這纔能使人在真理中站立得穩。死的字句代替了心靈的領受,並且人的權力代替了聖靈的管理,這是頒佈信經始料所不及的負面影響。

        另一面,信經的主要維護者亞他那修,雖然他對基督神性的認識正確,並且因著他的擇善固執,得以確立了三一上帝的正統信仰思想,但在他的名著《論道成肉身》(Incarnation)一書中曾說:「祂(基督)成為人,為叫我們得成為上帝。」

    這句話的用意原在說明由於人類的墮落,人性被敗壞而失去了上帝的形像,如今上帝在基督裏成為人,帶著完全的神性和完全的人性,藉著我們人的相信接受,叫我們「既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就得與上帝的性情有分」(彼後一4)

    不料,那句話竟被後來一些基督教異端領袖們斷章取義地引用,作為他們提倡「人成為上帝」、「教皇無誤論」等邪說的根據,騙取附從者的敬仰,以為自己尚在變化成為「上帝」的過程中,而這些領袖們則已經屬靈到成為「上帝」的地步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