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8日 星期二
血腥瑪莉
亨利八世死後其子愛德華六世(Edward,
1547-53)繼位,在坎特伯理大主教克藍麥(Thomas
Crammer)的導引下英國教會與天主教漸行漸遠,在教義與禮儀上都有所變革。可惜愛德華十六歲就死了,由凱瑟琳的女兒瑪莉(Mary,
1553-58)繼位。
瑪莉一直都是天主教的支持者。她的青春期經歷了英國宗教改革使她成為私生女的恥辱,所以從來就不對宗教改革有好感。她致力於使英國回天主教,因此在瑪莉任內,天主教勢力得以捲土重來。她極力逼迫改革派,在1555一年之中就燒死了七十五人。其中最著名的兩位主教是克藍麥的同工喇提美爾(Hugh Latimer)和利得理(Nicholas Ridley),他們在牛津大學街上被燒死,喇提美爾將被火舌吞滅之時還對同伴說:感謝上帝,我們今天要在英國點起一盞永不熄滅的燈檯。
至於克藍麥,女王為了要攝服他,還強迫他觀看兩位同工被焚死。起初克藍麥向女王及教宗屈服,但女王決不饒過他,並且爲了打擊改革派,還威逼他簽署了一份否認抗議宗教義的宣言。最後女王仍然在1556年把他送上了火刑場,還想要他在受刑前公開承認過去的錯誤以打擊改革派。但臨終時克藍麥的勇氣突然湧出,堅定的宣告他的抗議宗信仰,拒絕教宗。他並且說他的手因爲寫下了違反他大內心所真正相信的文字,應當首先受到火刑。當他被焚時,他真地舉起他的手直到被火燒焦了。因著他的勇氣,許多人堅持了他們的抗議宗信仰。
瑪莉女王則因她治下燒死約有三百人而得到血腥瑪莉(Bloody Mary)之稱號。
瑪莉一直都是天主教的支持者。她的青春期經歷了英國宗教改革使她成為私生女的恥辱,所以從來就不對宗教改革有好感。她致力於使英國回天主教,因此在瑪莉任內,天主教勢力得以捲土重來。她極力逼迫改革派,在1555一年之中就燒死了七十五人。其中最著名的兩位主教是克藍麥的同工喇提美爾(Hugh Latimer)和利得理(Nicholas Ridley),他們在牛津大學街上被燒死,喇提美爾將被火舌吞滅之時還對同伴說:感謝上帝,我們今天要在英國點起一盞永不熄滅的燈檯。
至於克藍麥,女王為了要攝服他,還強迫他觀看兩位同工被焚死。起初克藍麥向女王及教宗屈服,但女王決不饒過他,並且爲了打擊改革派,還威逼他簽署了一份否認抗議宗教義的宣言。最後女王仍然在1556年把他送上了火刑場,還想要他在受刑前公開承認過去的錯誤以打擊改革派。但臨終時克藍麥的勇氣突然湧出,堅定的宣告他的抗議宗信仰,拒絕教宗。他並且說他的手因爲寫下了違反他大內心所真正相信的文字,應當首先受到火刑。當他被焚時,他真地舉起他的手直到被火燒焦了。因著他的勇氣,許多人堅持了他們的抗議宗信仰。
瑪莉女王則因她治下燒死約有三百人而得到血腥瑪莉(Bloody Mary)之稱號。
訂閱:
意見 (Atom)
Rowan Williams 的著作
Rowan Douglas Williams (羅雲・威廉斯) 不僅是當代安立甘宗最具影響力的大主教之一,更是當代最重要的 靈修神學家、詩人與神秘神學詮釋者 。 他的著作橫跨神學、靈修、文學、社會倫理與詩歌,文字深刻、語言詩意,融合了東方教父的靜觀傳統與西方理性神學...
-
羅雲‧威廉斯(Rowan Williams, 1950–)的生平 , Rowan Williams 的 靈修思想五大主題與經文對應表 , Rowan Williams 與其他安立甘靈修導師思想比較表 , Rowan Williams 靈修神學五大主題經文...
-
伊拉斯謨( Desiderius Erasmus )與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是宗教改革早期最重要的兩位人物之一,他們的互動關係 既是合作的起點,也走向深刻的分歧 。兩人都渴望教會改革、反對迷信與濫權,但在神學核心 —— 特別是「人的自由意志與上...
-
德國及瑞士的人物 , 英國人物 , 美洲人物 , 荷蘭人物 , 丹麥人物 , ...
-
📅 寫作時間與背景 成文於 1560 年 ,在蘇格蘭宗教改革的高潮時期。 在約翰 ‧ 諾克斯( John Knox )與其他五位改革者(合稱 “ 六位約翰 ” )的帶領下完成,於 蘇格蘭議會( Parliament of Scotland ...
-
馬丁路德論善功之序言 , 馬丁路德論善功之第一段 , 馬丁路德論善功之第二段 , 馬丁路德論善功之第三段 , 馬丁路德論善功之第四段 , 馬丁路德論善功之第五段 , 馬丁路德論善功之第六段 , 馬丁路德論...
-
他 為 使徒後時期 ( Post-Apostolic Age )的 基督教會 領袖之一,相傳曾接受使徒約翰直接的教導,是 安提阿教會 ( Patriarch of Antioch )第三位 主教 (前兩位分別是使徒彼得與 Evodius )。最終被 羅馬帝國 皇帝投入野獸的...
-
開西原位於英國的湖區,教會自 1875 年起,每年的七、八月時在此舉辦培靈會,起初是一個星期,後來變成兩個星期。大會每年仍然持續進行著,至今已經超過一百年的歷史,每年約五、六千人從世界各地來參加這屬靈的筵席。 1. 推動者 美國貴...
-
一、分辨修道主義與苦修主義 修道主義與苦修主義意思並非完全相同。前者泛指一般的遠離世俗負累,專注於某個宗教目標的生活形式,基督教的修道主義始於四世紀,多在群體中以固定形式進行。後者則指著某種對付罪惡與獲得善行的特殊操練方法,例如長時間禁食或遵守食物禁戒、完全沉默、...
-
荷蘭的宗教改革並不是突然爆發的,而是經歷了一個逐步傳入與擴展的過程,受到歐洲多股改革力量的影響。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層面: 1. 路德與人文主義的先聲( 1520s–1540s ) 馬丁 · 路德的著作 很快透過印刷網絡、商業貿易傳到安特衛普、鹿特...
-
哲學與神學不是相悖的而是有共通點的。田立克甚至以為哲學與神學同樣都處理存有 (Being) 的問題。對於哲學的功能,他說:「哲學是一種認知的努力,追問存有的問題」。 存有的問題並非指某些存在的東西,而是討論本體論的問題。本體論並非一套玄想,也不是世界背後另一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