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8日 星期二
血腥瑪莉
亨利八世死後其子愛德華六世(Edward,
1547-53)繼位,在坎特伯理大主教克藍麥(Thomas
Crammer)的導引下英國教會與天主教漸行漸遠,在教義與禮儀上都有所變革。可惜愛德華十六歲就死了,由凱瑟琳的女兒瑪莉(Mary,
1553-58)繼位。
瑪莉一直都是天主教的支持者。她的青春期經歷了英國宗教改革使她成為私生女的恥辱,所以從來就不對宗教改革有好感。她致力於使英國回天主教,因此在瑪莉任內,天主教勢力得以捲土重來。她極力逼迫改革派,在1555一年之中就燒死了七十五人。其中最著名的兩位主教是克藍麥的同工喇提美爾(Hugh Latimer)和利得理(Nicholas Ridley),他們在牛津大學街上被燒死,喇提美爾將被火舌吞滅之時還對同伴說:感謝上帝,我們今天要在英國點起一盞永不熄滅的燈檯。
至於克藍麥,女王為了要攝服他,還強迫他觀看兩位同工被焚死。起初克藍麥向女王及教宗屈服,但女王決不饒過他,並且爲了打擊改革派,還威逼他簽署了一份否認抗議宗教義的宣言。最後女王仍然在1556年把他送上了火刑場,還想要他在受刑前公開承認過去的錯誤以打擊改革派。但臨終時克藍麥的勇氣突然湧出,堅定的宣告他的抗議宗信仰,拒絕教宗。他並且說他的手因爲寫下了違反他大內心所真正相信的文字,應當首先受到火刑。當他被焚時,他真地舉起他的手直到被火燒焦了。因著他的勇氣,許多人堅持了他們的抗議宗信仰。
瑪莉女王則因她治下燒死約有三百人而得到血腥瑪莉(Bloody Mary)之稱號。
瑪莉一直都是天主教的支持者。她的青春期經歷了英國宗教改革使她成為私生女的恥辱,所以從來就不對宗教改革有好感。她致力於使英國回天主教,因此在瑪莉任內,天主教勢力得以捲土重來。她極力逼迫改革派,在1555一年之中就燒死了七十五人。其中最著名的兩位主教是克藍麥的同工喇提美爾(Hugh Latimer)和利得理(Nicholas Ridley),他們在牛津大學街上被燒死,喇提美爾將被火舌吞滅之時還對同伴說:感謝上帝,我們今天要在英國點起一盞永不熄滅的燈檯。
至於克藍麥,女王為了要攝服他,還強迫他觀看兩位同工被焚死。起初克藍麥向女王及教宗屈服,但女王決不饒過他,並且爲了打擊改革派,還威逼他簽署了一份否認抗議宗教義的宣言。最後女王仍然在1556年把他送上了火刑場,還想要他在受刑前公開承認過去的錯誤以打擊改革派。但臨終時克藍麥的勇氣突然湧出,堅定的宣告他的抗議宗信仰,拒絕教宗。他並且說他的手因爲寫下了違反他大內心所真正相信的文字,應當首先受到火刑。當他被焚時,他真地舉起他的手直到被火燒焦了。因著他的勇氣,許多人堅持了他們的抗議宗信仰。
瑪莉女王則因她治下燒死約有三百人而得到血腥瑪莉(Bloody Mary)之稱號。
訂閱:
意見 (Atom)
10/25出生之基督教人物
🕊 ️ 一、約翰 ‧ 歐文( John Owen, 1616–1683 )【部分傳記記載為 10 月 25 日受洗日】 📍 出生地:英格蘭牛津郡 📖 身份:清教徒神學家、牧師、牛津大學副校長 貢獻: 改革宗清教徒中最具學術深度的神學家之一。 ...
-
十六世紀的歐洲,因著宗教版圖的重整,爆發了多次的戰爭。其中最後、也是最無意義的一場為1618至1648的「三十年戰爭」。戰爭分為四個階段,範圍從波希米亞、蒙羅維亞,一路擴大至整個歐洲,危害極甚。就德國而言,這次戰爭殺戮了全德2/3的人口,舉目所見田野荒蕪,工商摧毀殆盡,淒涼之...
-
📖 書名: Table Talk (德語: Tischreden ) ✍ 作者: 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1483–1546 ) 📅 成書時間: 約 1531–1546 年(死後由門徒整理出版) 📚 內容類型: 宗教對話、神...
-
黑暗時代產生的由來 在「 羅馬 和平」的盛世, 羅馬帝國 北邊的疆界,僅止於 萊因河 和 多瑙河 一線,廣大的中 歐 和北 歐 地區還住著許多野蠻民族,如 日耳曼 人( Germans )、 北蠻 人(Northmen) 和 斯拉 夫 人(Slavs)等。 到了西元四...
-
加爾文棄絕慈運理的聖餐看法,他認為慈運理的看法是「不尊敬的」。他也堅決棄絕路德所主張那 “ 基督真正臨在於聖餐之中 ” 的教導。他認為路德的聖餐論還是屬於教皇的 ( 簡單的說,還是屬於天主教的 ) 。他自己的看法是處在路德與慈運理之間。 他相信聖餐的奧秘...
-
在討論路德本人及其傳統之前,應該先明白他在歷史上的地位,並不是靠他的天才而有的;自聖保羅以來,在基督徒當中或者除聖奧古斯丁一人以外,路德是最偉大的人物,不過若要有正確的看法,我們就必須也認識當時的影響。 若說沒有路德其人,十六世紀就斷不會有任何宗教改革,這是錯誤的。若...
-
使徒約翰是伯賽大人(約 1:44;可1:19) 父親:西庇太,是個漁夫 母親:撒羅米,是愛主的姊妹(路 8:3;太27:56;15:40;可16:1) 哥哥:雅各,也是十二使徒之一,他是十二使徒中首位殉道(徒 12:1) 而約翰則是最後離世的。 ...
-
公元前6世紀末到公元前1世紀末古羅馬貴族專政的奴隸制國家。羅馬王政時代末期,出現塞維 ‧ 圖里阿改革,隨之羅馬進入階級社會,形成羅馬共和國。羅馬共和國具有明顯的貴族專政性質。 共和國的最高行政權由執政官掌握,執政官有二名,從貴族中選出,任期一年,平時有行政、司法權,戰...
-
在十八世紀,英國興起了若干自由傳道者(evangelists)。他們並非受雇於主流的英國聖公會的體制之內,甚至未曾受過正規的神學訓練。 自由傳道者由於不在聖公會的體制中,便不受任何牧區的約束。在這以前,英國教會有嚴格的牧區觀念,每個牧者都有其隸屬的教堂及牧區,他們的工...
-
年份 事件 意義 1566 破壞聖像運動 ( Iconoclastic Fury ) 加爾文派民眾毀壞天主教聖像,引爆西...
-
【人生的命運和歸宿】 王明道自小對死亡懼怕,六到九歲時已經開始為死亡問題擔憂:「我怕死,但我知道遲早不免於死。我求長生,但我知道不會得到長生。我悲觀,我失望,沒有人給我帶來安慰與喜樂!每逢讀書或玩耍的時候也是興高采烈,但一想到人生的歸宿,就感覺痛苦萬分!」 他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