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7日 星期日

英國的開西大會Keswick Convention


    開西原位於英國的湖區,教會自1875年起,每年的七、八月時在此舉辦培靈會,起初是一個星期,後來變成兩個星期。大會每年仍然持續進行著,至今已經超過一百年的歷史,每年約五、六千人從世界各地來參加這屬靈的筵席。

1.     推動者

    美國貴格會的史密斯夫婦婚後同日重生得救,起初他們因所領受的救恩而滿有喜樂,但隨著年日過去,便對自己的經歷很不滿意,雖知自己的罪將來必蒙赦免,但似乎現今仍未能脫離罪的勢力,他們一直在犯罪、悔改、立志、失敗的循環中,很想要勝過罪,但總是勝少敗多。

    1867年,先是妻子史哈拿〔信徒快樂的秘訣作者〕得著啟示,知道人不單是因信稱義,更可以把自己每天的生活和前途交託主,而因信勝過罪。丈夫後來也有同樣的經歷。

    1872年起,他們到倫敦舉行一連串的聚會,和許多傳道人分享他們的經歷,1875年的第一次開西大會原本由史密斯負責,但因故不能成行。結果由幾位得著這經歷的英國教會的牧師和主教一同主領。

2.     超宗派聚會

    第一次開西大會是由聖公會的貝特斯比和貴格會的威爾森共同主持,有四百多人參加,舉行為期一週的聚會,後期則延長為兩週、三週。不同於其他傳輸聖經知識的解經聚會,開西大會的重點在於幫助基督徒屬靈生命的長進,恢復他們的靈性。大會並不突顯某一宗派的神學思想,只強調「在基督裡都是一」。歷年信息的順序大致有以下幾點:

a.  藉著上帝話語顯明各人的罪,解釋罪在信徒生命裡所造成的結果〔死〕。
b.  說明對付罪的方法,就是上帝藉著耶穌的十字架徹底解決了罪的問題。
c.  談到基督徒的奉獻,將自己當作活祭獻給上帝,以奉獻來回應上帝的呼召。
d.  指出基督徒要靠著所賜給我們的聖靈,過著聖靈充滿的生活。
e.  基督徒應有的事奉,特別著重於到海外作傳教士,宣揚天國的福音。

3.     大會的信息

    開西大會的主要信息是以上帝的話語為中心,許多講員都是單純以上帝的話語去勸勉信徒進入「更高更豐盛的生命中」。開西大會也像是屬靈的診所,大會期間有許多人因著跟講員交通自己的屬靈情況而得著幫助。開西大會實行真正的合一,大會的帳篷掛著「在基督耶穌裡合一」的旗旘,雖然講員和參加者來自不同宗派不同種族,但是都只集中在同一個目的去追求,會後都帶著所領受的祝福回到本來的聚會地方繼續事奉。

4.     神學立場

    聖潔運動原是受衛斯理神學的影響,但由於各宗派的加入,漸漸在改革宗的神學影響下,衛斯理神學的立場有了四種明顯的改變:

a.  「第二恩福」雖然能增加人的愛心及改變人的生命,它卻不能把人的罪完全根除,人不能靠自己的立志行善來根除自己的罪性。
b.  恩福基本上就是被聖靈充滿,叫人能繼續與裡面敗壞的人性爭戰。
c.  人只要一次堅決地把自己獻給上帝,恩福自然就會臨到,不是憑著感覺,而是「藉著信心得著」,就算他自己感覺不到什麼也沒有關係。
d.  在這爭戰中,人不應與自己敗壞的人性直接宣戰〔靠著自己的力量〕,不然的話只會失敗;人應該藉著禱告,仰望基督來勝過。

5.     對後世的影響

    開西大會的講台曾被稱為全世界最高的屬靈講台,因為能在其上作講員的都必須表明自己已親身經歷過開西大會的信息,有些是敬虔的聖經學者,有些是大有能力的傳道人,但他們都只環繞開西大會的主題傳講上帝的話語和自己的經歷。

    大會的講員多半來自英國,部分來自其它的國家,較著名的有:非比帕瑪、史密斯夫婦、霍普金、邁爾、慕安德烈、戴德生、摩根、賓路易師母等,均為開西大會的講員。其中所發表的著作中有許多是屬靈的經典之作,如霍普金的《屬靈生命自由的法則》、莫爾的羅馬書註釋,和史哈拿的《信徒快樂秘訣》等。

    上帝透過開西大會在英語世界所傳遞出來的祝福,直到今日仍不斷帶領人進入主所預備更豐盛的生命中。

a.  賈艾梅因在這裡聽見戴德生的講道,因而決定獻身於印度的傳教工作。
b.  約翰葛文在蘇格蘭建立的信心差會,也是受到開西大會的影響。
c.  對於虔誠愛主的人來說,開西大會是令人嚮往的地方。著名的劍橋七傑、倪柝聲、葛培理等,都是從開西大會中得著幫助。

聖潔運動的影響


    聖潔運動帶出的影響是全面性的,面對當時理性主義、新派神學、無神論等衝擊,聖潔運動不僅帶出教會的復興,並促進社會的改革,與道德的改進。

1.     社會改革

    美國歷史上有幾波的社會改革,也是源自這幾波的大奮興;包括反蓄奴運動、監獄改革、兒童勞工法、女權運動等。傳統的教派原不許女人講道,但1771年,衛斯理按立撒拉克羅斯比為傳道人,稱她為「特殊呼召」,開啟女人講道的先河,隨後有41個女人被按立為傳道。聖潔運動是由循理會發起,在這運動中,上帝興起許多的女人,旅行各處傳道,帶下屬靈的復興。

2.     成聖神學

    非比帕瑪的神學為後世一百多年的教會,形成一個明確的方向,基督徒追求聖潔的目的就是為基督的再臨預備道路。基督徒因信稱義後仍要努力追求聖潔,進到完全的地步。聖潔運動導致幾個宗派的創立,如卜威廉和救世軍〔1878年成立〕,拿撒勒人會〔1895建立第一所教會〕。

3.     宣信

    原為長老會牧師的宣信,在1887創立的宣道會,也是受了聖潔運動的影響。宣信傳講《四重福音》,說到耶穌基督的身分:
1) 是救主、
2) 是使人成聖並用聖靈施洗的、
3) 是醫治者、
4) 是再來的君王。

4.     慕迪1837~1899

    他不是學者,也不是按立的傳道人,卻成為十九世紀最出色的佈道家。慕迪晚年,常勉勵他的同工陶芮要傳講聖靈的浸,1895年,陶芮寫了《聖靈的洗》一書,他是第一位把靈洗觀念系統化的人。這個觀念也受聖潔運動的影響。

    這裡所用「聖靈的洗」的含義,是介於18世紀循理會運動所倡導的「將一個人帶進聖潔的生活」,與20世紀五旬節運動所強調的「聖靈降在人身上,帶來能力、方言、及其他恩賜」之間。

5.     五旬節運動

    非比帕瑪以及聖潔運動,成為18世紀循理會運動,與20世紀五旬節運動的橋樑。五旬節運動於1906興起後,聖潔運動中被興起的教會和個人,跨過原有的宗派,加入五旬節運動,成立新的宗派。

美國聖潔運動之母─非比帕瑪〔1807-1874〕


1.     成聖的經歷

    非比帕瑪在循理會長大,教會強調有感覺的悔改歸正及成聖的經歷。13歲時曾經歷一個異象,耶穌雙手臂環抱她,鼓勵她「不要沮喪灰心」,但她總覺得無法達到教會的標準,青少年時一直掙扎於強調有感覺的經歷之教訓。所以她一直尋求對救贖的確據,更真實地經歷與基督聯合。

    1826年她結婚,生了三個小孩。1836年,因傭人的疏失,她的幼女被油燈燙傷而過世。那天,她向上帝哭訴,聽見上帝對她說話,從此她決志在每一件所寶愛的人事物向上帝降服。

    她在日記中寫著:「我從未像那一刻感覺向世界死去,我的心思念上面的事;上帝將我所寶愛的拿到天上,好使我們的心也安置在天上。」

    幾乎整整一年後,她終於得著了長期所渴望的完全成聖的經歷。她在日記中寫著:「我的己生命倒空了,從一切的偶像和一切肉體與心靈的玷污中得著潔淨,我知道我是住在上帝裡面,感覺到祂成了我生命的福分,是我一切的一切。」

2.     週二聚會

    1837年非比開始主領為追求聖潔的週二姐妹聚會,後來允許弟兄參加,包括循理會的監督、神學家和傳道人都來參加。她強調見證個人經歷完全成聖的信息,後來漸漸就從那裡傳遍全美國。

    她所傳講的信息是衛斯理《基督徒的完全》之教義,這教義相信基督徒可以在世時成聖、達到完全。並非不會再犯罪,但可以活在聖潔、光明、喜樂、自由、安息、與上帝同在的光景。她教導成聖要經過三個步驟:奉獻、信心、和見證。

    只要將一切時間、才幹、財物,與人際關係獻給上帝,並相信聖經一切應許。當基督徒得著上帝所賜的成聖福恩,要抓住每個機會作見證,讓世人知道。

3.     聖潔運動

    她這樣教導一種能達到的成聖經歷,使她成為美國「聖潔運動」的領袖。後來這運動影響到英國,稱之為「更高生命運動」。

a.  1858~1859年,在紐約市及美國東北興起的「平信徒復興」,光在紐約市就有一萬人在各處聚集禱告,全國大城小鎮也有許多人聚集禱告,各地也興起帳棚聚會,還有一些騎馬遊行各地的佈道家。

b.  非比帕瑪所帶領的聖潔運動成為全國性的聚會是1867年,在新澤西州的葡萄地舉行帳棚聚會,約有一萬人與會。1868年,在賓州的曼哈姆舉辦的帳棚聚會,規模更大。有許多中產階級參與聚會,追求靈性的更新。歷史學家描述在聚會中,充滿「情緒、循理會式的激情,和屬靈的渴望」,有25千人參加,數百位牧師,包括長老會、循理會、浸信會、荷蘭改革宗、公理會、貴格會等宗派。聚會中,像是有閃電從天臨到,會眾經歷上帝的榮耀、聖潔,許多人哭泣、悔改,有些人甚至承受不起,逃離會場。此後在美國各州,甚至海外的印度,都建立起追求聖潔的營會。

c.  聖潔運動大約持續了50年,聚會的面貌改變了,其主張的議題通常是:「呼召人回轉過聖潔生活」。而追求聖潔不是人的工作,是聖靈的工作,因此他們呼求聖靈降臨在教會、國家、和全世界。在五旬節運動之前,人們就已經把追求「成聖」用在追求「聖靈的洗」。果然在廿世紀興起的五旬節運動中,聖靈的工作普遍在各地的教會運行,福音也傳遍全世界。

聖潔運動的根源


美國內戰過後的教會漸漸世俗化,有不少戰前復興過的領袖人物起來,提倡恢復衛斯理的復興原則,其中的重點就是追求聖潔。當時全國各地有零星追求聖潔的聚會,到1867年匯集成全國性的大型聖潔運動聚會和退修會。追求聖潔的要求蔓延到全美國,許多鼓吹聖潔的刊物出版。到1870年達到高潮,全國有28個聖潔退修會營地,數百位宣講聖潔的講員。聖潔運動後來也傳到英國,影響全世界。

1.     追本

在教會歷史上,自古就有許多基督徒致力於屬靈生命的追求,如初代教會的沙漠教父,古世紀的修道主義,及宗教改革之後的清教徒運動和敬虔主義,都起源於有些基督徒渴慕尋求更深的奉獻委身,以及更像基督的生活。19世紀的聖潔運動尋求完全奉獻與完全成聖,就是反應歷代聖徒所追求的。

2.     溯源

19世紀中期的聖潔運動可直接追溯到約翰衛斯理{\LinkToBook:TopicID=1228,Name=Wesley, John},他相信上帝要他傳揚「合乎聖經的聖潔」,認為上帝在今生要把基督徒心中的罪{\LinkToBook:TopicID=1083,Name=Sin}除盡,使基督徒的動機能成為完全的愛。

「基督徒的完全」{\LinkToBook:TopicID=918,Name=Perfection, Perfectionism}、「完全的愛」、「全然成聖{\LinkToBook:TopicID=1042,Name=Sanctification}」、「潔淨的心」,和所謂「第二次恩福」和「聖潔」,都是論到這種恩典工作的用語。他們相信只要竭力追求,每個基督徒都能經歷到成為聖潔,聖靈在基督徒內心{\LinkToBook:TopicID=580,Name=Holy Spirit}也為此作見證。若要追求這種恩福,並且得著後想要盡力保守它,就要努力過捨己愛主的生活,並努力行善。基督徒成聖後,靈性便大大增進,充滿初信時對主的愛慕與熱心,對人對上帝都是如此,完全奉獻,為主所用。

3.     發展

    衛斯理帶領的大復興運動,分別在大西洋兩岸的美國和英國蓬勃發展。聖潔運動就是繼承循理會的「成聖」的屬靈追求,也在英國和美國同步發展。在美國發展成為「聖潔運動」,由小團體聚會成為大型的帳棚聚會和退修會。

    在英國則發展成為「更高的生命運動」,各宗派每年舉行的「開西大會」。因著追求聖潔,這兩地都產生不同層次的大復興,或是基督徒靈性的覺醒,帶動個人和教會對普世宣教的熱忱,對敬虔的追求與渴望,也為二十世紀的五旬節運動建立穩固的根基。

    五旬節運動在敬虔的背景底下孕育出來,所以早期五旬節運動中有許多領袖,都是追求聖潔、敬虔、更深內在生命的人,而非被誤解為只是追求情緒性的宣洩,反智,和膚淺的靈性經歷而已。

“聖潔運動”變化成“靈恩運動”

 衛斯理約翰的聖潔運動
  聖公會的衛斯理約翰自覺信仰無生命力,乃到美國印第安人中宣教並追求靈魂的聖潔,在船中遇弟兄會信徒與之談及得救的信心帶來勝罪能力。衛斯理深受影響, 一七三八年五月二十四日 讀馬丁路德所著羅馬書前言經歷重生得救。他繼續追求, 一七三九年一月一日 他經歷到大喜樂的復興,於是開始推動一個強調成聖、靈修、得勝生活的「聖潔運動」。衛斯理以自己的經歷為根據稱得救為第一次祝福,稱成聖為第二次祝福。但他的著名同工喬治懷特菲卻反對這第二次祝福的理論。但無論如何衛斯理的聖潔運動使他在英國、美國、加拿大、歐洲建立了成千上萬的教會。


  聖潔運動的偏差
  聖潔運動在各地均帶來大復興,使信徒大哭、認罪,使大批未信的人悔改歸主。不過,間中有 一兩 次的聖潔運動聚會,會眾確實失去情緒上的控制,以至有人發抖、倒地、擁抱痛哭認罪,今天靈恩派領袖就認為抓到了根源了。事實上聖潔運動確實有一小撮人偏向極端,尤其是發展到一八零零年之時,在肯塔基的一小鎮就出現了一次更激動的情況,他們大部分人躺在地上大叫大哭。更有一些甚至痙攣、狂笑、精神恍惚、跳舞。史書的記載指出甚至連不悔改的人也痙攣。肯塔基的聚會瘋狂現象延伸了五年,並且傳到南部一些小鎮,並且偶然也有人說出「方言」來。不過與此同時,摩門教的聚會也經常有同樣的現象,他們也是大叫、痙攣、跳舞。楊百翰(摩門教第一位繼承人)也經常說方言和翻方言,摩門教的合唱團素以方言和聲著名。
  聖潔運動還有另一些偏激現象,例如:從一八三六至一八七九年有John Humphrey Noyes宣稱自己得到上帝直接啟示,其權威高過聖潔運動,並且創立「聖潔共產主義」,甚至宣導雜婚,理由是上帝與人和好,男性與女性也要和好,所以不再有性別之分,並稱之為成聖的雜婚。
  聖潔運動的分裂
  有一點大家一定要明白的,就是聖潔運動本身是好的,它帶來大復興和普世宣教運動,福音因此而傳到中國、南洋、非洲、南美等地方去。而且產生了大量上帝傑出的僕人,諸如芬尼、司布真、慕迪、宣信等等。聖潔運動中的偏激分子只屬其中極少數而已。例如:聖潔運動發展到美國內戰之後,偏激的極少數也逐漸多起來了,到了一八九五年,這些偏激分子紛紛離開了衛斯理約翰所創辦的循道會,變成二十多個以上的教派。究竟這二十個教派有多少人數呢?史書告訴我們只佔美國循道會會友的二十分之一而已。可是今天的靈恩派人士卻強調他們的根源是來自衛斯理約翰的聖潔運動。他們這樣找出自己的根源,正是證明他們的「祖宗」都是循道會
──
聖潔運動主流教會所驅逐出來的。到底這二十多個偏激教派是怎樣被逐的呢?
  美國戰後的教會漸漸世俗化起來,有不少戰前復興過的領袖人物起來提倡復興衛斯理約翰的復興原則,重點聖潔運動的火把。由一八六七年開始,陸續出現許多大型的聖潔運動聚會和退修會。其中以一八六七年七月十七日在新澤西葡萄地舉行的退修會作為戰後復興的開始。追求聖潔的要求蔓延全國,許多鼓吹聖潔的刊物出版。到一八七零年已達到高潮,全國共有二十八個聖潔退修會營地,三百零四位聖潔講員。
  不過,到了一八八零年代,分裂就陸續出現了,循道會的領袖們紛紛指出許多現象已經離開了原來的正規。率先離開循道會的有一八八零年的華納Daniel S.Warner,他創立了「上帝的教會」,其他教派也爭相傚尤,在德洲更有一些狂熱分子倡論「無罪的完全」、「死亡的自由」、「婚姻的純潔」、「禁吃豬肉、咖啡」、「靠神醫治病,醫生和藥物都是不需要的」。此外還有「人民福音教會」、「美國五旬節教會」、「新基督教會」,上述這些教會後來又合併為「拿撒勒人會」,由她又產生「拿撒勒五旬節教會」。還有「天路聖潔會」、「國際使徒聖潔聯盟」、「五旬節援救使團」、「火洗聖潔會」等等。這些都是離開循道會的偏激教派。各派主張不一,但其骨幹精神大致相同。
  最偏激的例子
  舉一個最偏激的例子。一八九五年在愛俄華州由歐溫(Benjamin Hardin Irwin)創立的「火洗教會」為最能代表靈恩運動的「根源」。首先衛斯理約翰早就以自己的經歷錯誤地講「第二次祝福」的論調,以後就由偏激分子繼續發明第三次祝福、第四次祝福等。歐溫稱第二次祝福為「聖靈的洗」,他繼續強調要進到完全就要經歷第三次的洗,就是「爆炸洗」,甚至第四次「強炸藥洗」、「氧化洗」等。他帶領的聚會都是大喊、尖叫、說方言、痙攣、陷入恍惚狀態。他的教會很快就在各大州建立起來,甚至發展到加拿大,他自任眾教會的總監。雖然他的理論遭到許多教會的抨擊,但他的「成就」卻吸引許多傳道人。他提倡極度的嚴謹生活,不准男人結領帶,不准信徒吃豬肉、鯰魚和其他舊約稱為不潔的食物。但是到一八九九年,他的會眾竟然發現他自己的私生活充滿罪惡,逼使他在一九零零年公開承認,辭去監督之職,他所有的教會立即全部癱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