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日 星期六

聖靈更新運動

    1950年代初期,普世基督教協進會(the 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的領袖開始接納五旬宗的教會為真正的基督徒,認為五旬宗的教會是基督教內的第三種勢力third force),這表示基督教內部已開始消化和理解五旬宗教會所注重的靈恩經驗和她們所使用的熱切注重感受的敬拜方式(包括被聖靈擊倒在地上),這對原先不接納這種敬拜形式,也對靈恩經驗沒有接觸的傳統教會來說,是個突破。這突破幫助了五旬宗和傳統基督教會的互相瞭解,也為第二波靈恩運動能在傳統的 基督教會內出現,建立了重要的基石。

   
第二波靈恩運動發生於1960-70年代,又被稱為聖靈更新運動Charismatic Renewal Movement)或新五旬宗運動Neo-Pentecostalism)。這次運動出現在傳統的主流教會之中,例如聖公會、信義會、長老會、衛理 會、浸信會、門諾會,甚至東正教和天主教(1967年開始)。在80年代中期,單單在法國已經有差不多100萬天主教徒屬於靈恩更新運動人士,聖公會也有 超過100位主教推動這運動。換言之,第二波是超宗派的。它與第一波同樣注重個人和教會生活中靈恩式恩賜的彰顯(包括說方言、聖靈醫治和其他靈恩實踐的特徵)。

   
然而,第二波並沒有鼓吹靈洗的必須性,也不認為說方言是靈洗的必然記號。相對於五旬宗教會大部分成員都是草根階層或經濟條 件不太好的,第二波則吸引主流教會很多中產和高中產階級人士的參與。他們在禱告會和會議中積極推動靈恩更新,有學者稱這次運動為新五旬宗運動。據估計,基督教和天主教靈恩更新運動共有6,500萬到12,300萬的會眾,大部分信徒在歐洲,而非第三世界國家;分佈於歐洲的國家教會和主流宗派中。

   
1960年 代的靈恩更新運動中,大部分靈恩人士繼續留在主流教會中,依傍著教會的傳統,並沒有轉到古典五旬宗教會,這使一些古典五旬宗信徒討厭他們的作法。另外,第 二波的靈恩運動確實給第一波五旬宗一種無形的壓力,讓後者認識其身分不能獨立於普世基督教會之外,必須與普世教會溝通。

   
另一方面,自從1970年開始,世界各地的主流教會大概有14%的靈恩人士會走出主流教會,成立獨立的靈恩教會;並且,透過曾任古典五旬宗世界會議(Pentecostal World Conference)秘書備大偉(David J. du Plessis1905-87)的努力,第一波和第二波彼此之間有更多的對話。

   
現 今世上的超大教會(超過五萬會眾)大部分都是五旬宗或靈恩更新的教會,全時間的基督教工作者有四分之一來自五旬宗或靈恩更新教會。第二波人士通常都熱心傳 揚福音,具教會合一的心態,在神學上傾向多元化。崇拜的方法較古典五旬宗平靜,並且較為尊重主流教會的傳統和議會權威。這是古典五旬宗所忽略的。在靈恩式 彰顯方面,第一波和第二波在實踐上也有些分別:第一波的崇拜聚會裡經常有一大群人同時大聲祈禱和說方言,但是第二波人士在私人祈禱時才會說方言。公開的靈 恩式彰顯活動,通常只會在特別的群体聚會,而不是全教會性的敬拜會中彰顯出來。

權能佈道

    1980年代對靈恩更新運動來說是豐收的日子。第一波及第二波的教會蔓延 得很快,普世地區都因著這運動而產生各種不同的靈恩教會。並且,在1980年代開始出現聖靈第三波(the Third Wave of the Holy Spirit),又稱為新靈恩派Neocharismatics)。

   
世界各地都有自發性的第三波運動。這些運動與國外的宣教士或宣教機構無關,與第一及第二波的教會也沒有任何連繫,但卻繼承五旬宗注重靈恩式恩賜的影響,再由各自不同地區中獨立、非宗派、具有本土特色的組織所推動而成。

   
古典和新五旬宗強調靈洗和說方言,但是第三波認為說方言並不是主要的靈恩彰顯的特徵,甚至可以是不需要的。取而代之的,是他們把基督徒成聖生活聯繫到不同的神蹟和奇事signs and wonders)(《林前》1213,《徒》512),包括先知預言、神蹟醫治、趕鬼、在屬靈爭戰中擊敗撒但。第三波認為今日的教會須要回復使徒 和先知的職分(《弗》411),重獲行神蹟和奇事的聖靈能力。

   
總括來說,第三波並沒有固定的神學信仰和實踐模式,其人數比第一、二 波 人數為少。然而,在巴西卻是例外。雖然五旬宗在巴西具有極大的力量,但是第三波教會的人數卻超越五旬宗。這些強調靈恩式恩賜和具有本色化特徵的第三波運 動,在南美洲各大城市形成了很多超大教會,這些教會都是與國外宣教機構毫無關係的。除了巴西,非洲、南韓、印度、菲律賓、印尼和日本等,都出現第三波運 動。據1988年的估計,世界各地的第三波追隨者有1,000萬到超過2,800萬,大部分會眾在獨立的大教會或教會機構之中。

   
在美國本土,最為人熟知的第三波教會是葡萄園教會Vineyard Christian Fellowship)。第一間教會在1986年建立。基於這教會的名稱,有些人稱呼美國本土的第三次靈恩運動為葡萄園運動Vineyard movement)。

   
葡萄園教會的創辦人是温約翰(John Wimber1934-1997),其他代表人物分別有魏格納(Peter Wagner)、狄積奇(Jack Deere)、奧的士(George Otis)及德新(John Dawson)。葡萄園運動強調所有基督徒都可以藉著禱告,引發先知預言和聖靈醫治的發生。

   
1975年,温約翰被魏格納邀請到富勒神學院的宣教學院教導城市宣教的課程。此課程的特色是強調聖靈會在生活中以獨特的方法彰顯出來。在課程神蹟與教會增長中,温約翰在每次演講後,便實行醫治和神蹟和奇事的操練。

   
韋氏認為這方法是根據新約神學神學家黎佐治(George Ladd)的教導,認為上帝的國已經降臨,把人從撒但和鬼附中釋放出來。在這課程中,有些同學在祈禱中經歷靈洗,這經驗引發他與魏格納於1982年至 1986年期間不斷向美國、英國及歐洲推動有關神蹟和奇事的課程。由於温約翰在富勒神學院執教的課程備受批評,院方在1986年中止這課程,但是一年後,又以較低的姿態繼續恢復開辦。

   
温約翰指出教會生活需要強調信心醫治,說預言、方言,及《哥林多前書》1214章所強調的神蹟恩賜“sign gifts”)。這運動認為初期教會在《哥林多前書》所彰顯出來的神蹟恩賜,今日的教會都要把它彰顯出來。在1996年,葡萄園教會已有325間教會(大部分在美國本土),總共20萬會眾。

   
其中有個小插曲。葡萄園運動曾在多倫多機場設立葡萄園教會(Toronto Airport Vineyard Fellowship),稱為多倫多祝福Toronto Blessing)。温約翰不滿意這團契在每週六天晚上說預言的聚會經常出現神聖的歡笑Holy Laughter)和動物的叫聲(animal noises),認為聖經並沒有記載這些靈恩現象,立即令多倫多祝福停止這些不合乎聖經的靈恩現象。

    多倫多祝福拒絕,認為上帝願意他的信徒經常歡笑和快樂,強調歡笑並沒有錯誤。多倫多祝福在多倫多機場張貼的標語中說明了他們的立場:不要憂傷,因主的喜樂是你的力量Do not grieve, for the JOY of the Lord is your strength)。結果,温約翰在1996年便把這團契從葡萄園教會中分割出來。這團契當時共有600名教友。然而真正的救恩喜樂必先對罪敏感、敬畏上帝和在上帝面前認罪,但是多倫多祝福卻跳過這種對罪的感覺。

   
在教會實踐上,葡萄園運動注重使用一種驅魔式的福音佈道策略,方法是找出管轄某城市的地域性邪靈territorial spirits)。魏格納引用南美某些國家的復興作例子,說明必須認識地域性邪靈,然後繪製屬靈地圖,再透過禱告去捆綁和擊倒邪靈,這樣,人便能信主。

   
葡萄園運動在教會實踐上另一個特色,是他在聚會時熱切期待神蹟奇事的出現:第三波人士指出神蹟奇事不僅可以見証耶穌是上帝,更是復興現今教會及推展福音工作的主要原素之一!教會因此應該重新注重神蹟奇事,這樣做使教會內和教會外的人都得著益處。

   
温約翰認為,對教會內的信徒來說,葡萄園運動一方面能夠讓信徒按感動追求先知預言、說方言等靈恩式恩賜,這樣,信徒的靈恩生活便得以復興,教會便能變得生氣勃勃,並且教會中有需要的人也能夠蒙祝福和被醫治。另一方面,對於教會外的信徒,温約翰解釋,教會可以將神蹟和奇事的事奉看作是一種福音預工,用來軟化不信者的偏見及頑梗的心靈,讓他們能夠敞開心門接受耶穌。

   
基於這理解,葡萄園教會在舉行佈道會時,常用一段頗長的時間,為那些期望獲得醫治的人祈禱。溫約翰指出,這種先為人醫治祈禱,然後傳講福音的次序是正確的(這方法稱為權能佈道)。有時除了祈禱醫治外,還包括為人趕鬼、 先知說預言或說方言等程序。這種先彰顯聖靈的特別恩賜,然後傳講福音的次序,並不是暗示基督教的福音內容本身是不足夠的,也沒有認為神蹟奇事是自証自明 的,也沒有否定世上醫術的重要性。這次序的目的是要讓人更能感到上帝有醫治的大能,並且,上帝願意臨在人當中憐憫他們。這種提醒是要吸引不信者,幫助他們更容易接受福音。

    因此,温約翰認為教會不僅需要注重宣講,也要強調神醫醫治;教會的信徒不僅要學習耶穌的道理,更要熱切追求神蹟奇事的恩賜,透過祈求神蹟奇事的彰顯,得以在這世上的屬靈戰爭中戰勝撒但。温約翰認為權能佈道是世上最有效的佈道方法。

    簡言之,葡萄園教會認為神蹟奇事的功用在今日教會中是不可缺少的,神蹟宣講是相輔相成的,必需取得平衡。

2014年12月30日 星期二

亞撒利雅 AZARIAH

  尼布甲尼撒問他們說,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你們不事奉我的神,也不敬拜我所立的金像,是故意的嗎;你們再聽見角,……樂器的聲音,……若不敬拜, 必立時扔在烈火的窯中,有何神能救你們脫離我手呢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對王說,尼布甲尼撒啊,這件事我們不必回答你;即便如此,我們所事奉的上帝,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王啊,也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即或不然,王啊,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但三14—18)
  次經記載許多節的詩歌,據說是當這三位希伯來人被扔入火熱的火窯時,他們在烈火中遊行時所唱的。當然他們不會用巴比倫的名字,所以他們當中第三位,其本名就是亞撒利雅。

根據次經記載的詩詞,這三位發光的信徒先稱頌上帝創造的大作為,然後才說到自己,彼此勸勉輪流讚美主。其中最美麗的幾行詩句是說:「炙熱火焰啊!當讚美耶和華!稱頌祂為大,直到永遠。」

一個在火窯中能唱這歌的人,才是不可征服的人。

懷特腓小傳(11)

上帝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羅五﹕5
  
    懷特腓的得能力的秘訣﹐乃是在他熱愛人的靈魂。當他向將亡的罪人說話的時候﹐他自然多多流淚。他的哭泣感人極深﹐少有人能夠反抗他。

    他說﹕你們責備我更多哭泣﹐但是我怎能禁止不哭呢﹖你們不死的靈魂已經在毀滅的邊緣上﹐而你們不為自己舉哀哭號。你們深曉自己可能在聽最末後的一篇道﹐以後再無機會接受基督。"
  
    衛斯理約翰見證說﹕所賜的聖靈將上帝的愛澆灌在他裡面﹐使他對人滿了柔和無私的愛﹐從此湧出滔滔不絕的口才﹐掃蕩面前的眾人﹐發生奇妙的感力﹐使硬心的罪人難得抵擋。這個愛時常使他頭如水池﹐眼如淚泉。"

懷特腓小傳(10)

他為作基督的工夫……不顧性命(腓二﹕30
  
一七六九年懷特腓第十三次渡洋赴美﹐到處領會﹐滿得上帝的祝福。翌年東行佈道﹐路過愛賽德(Exeter)﹐經當地的人堅請﹐露天聚會。有人看見他的疲倦情 形﹐勸他更好休息﹐不要講道。他回答說﹕實在的﹐轉過身來﹐雙手合抱﹐舉目望天說﹕主耶穌﹗我因祢的工作而疲倦﹐然而並不疲於作祢的工。假若我的路 尚未走完﹐讓我再一次在野外為祢說話﹐見證檷的真理﹐而後回家歸天。"

  他大約講了二小時﹐感覺非常疲倦。這是他最後一次的講道。一個在近代首先採用野外的人﹐今日以露天佈道來結束他的工作﹐實屬恰當。目睹當日情形的人見證說﹕他起座站立。他的容貌已是一篇極有能力的道。他的面容憔悴﹐面色潦白﹐顯示天上的火光在衰殘的身體裡尋求出口。這些都感人極深。靈裡雖然願意﹐肉體卻已不支。他站了數分鐘不能講話。然後說﹕「我正等候上帝的恩助﹐因為我深知祂要再一次扶持我﹐使我能奉祂的名說話。」

    他傳了一篇極好的信息﹐按照記憶所得﹐下半段大概是這樣﹕我要去﹐我要去享受一個預備好了的安息﹔我的太陽已經上升﹐從天普照多人﹐現在快要下沉﹐不﹐這件事不可能﹐ 是快要升到不朽榮耀的頂點。我不比許多人在地上活得久﹐但是他們不能在天上活得比我長﹔當這殘軀腐化以後﹐許多人還要活著。那時哦﹗神聖的思想 要 在另一個世界裡﹐那裡不曉得什麼叫作「時間」﹐老邁﹑疾病和懮愁。我的肉身雖然衰殘﹐我的靈卻得以擴大。我何等願意永遠活著傳揚基督﹗但是我去﹐是與祂同 在。我的一生何等短暫﹐與擺在我眼前浩大而未完的工作比較起來﹐真是短促﹐然而我一旦離世﹐平安的上帝必要眷顧你們﹐因為今日關心屬天之事的人﹐是何等的 稀罕。"
  
    當晚氣喘病復發﹐呼吸艱難。次晨六時﹐離地歸天。時在主後一七七年九月三十日﹐享壽五十六歲。

懷特腓小傳(9)

寬大……的門為我開了……反對的人也多(林前十六﹕9
  
朋友們在慕爾飛(Moorfield)建了一個會幕﹐他就在那裡講道。一七四二年聖靈降臨節的週年紀念日﹐他採取了一個果敢的行動。該地有一個大廣場﹐每逢佳節﹐全場充滿貨攤﹐有走江湖的﹑玩把戲的﹑弄傀儡戲的﹐真是各式俱全。在那次週一早晨六時﹐懷特腓和幾位弟兄一同出發﹐在廣場上揀選了一個適合的地方 ﹐作為他的野外講臺。清早已有一萬多人聚集在那裡。他講起當時的情形說﹕我 登上我的野外講臺﹐心裡感覺歡喜﹐因為看來這次我已佔了上風﹐先魔鬼而工作。人們立刻過來圍住我﹐我就用「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人子也必照樣被舉起來」的 話向他們開講。全體肅靜﹐他們凝視﹑他們聆聽﹑他們哭泣。我得了鼓勵﹐下午再出發。然而光景已經大變﹐現在全是騷動﹑叫囂﹑混亂。鼓手﹑號手﹑小丑﹑玩弄 傀儡戲的﹑展覽野獸的﹐和其他的戲子﹐吸住了成群的百姓﹐估計約有二萬餘人。田間的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可惜是收割歸給別西卜﹐而非歸給救贖主。

懷特腓的講臺設在對面﹐他說﹕看起來﹐我的情形好像保羅一樣﹐被召來與 以弗所的野獸戰鬥﹐因此我就向他們講「大哉﹗以弗所的亞底米阿。」

耍把戲的人看見群眾離開他們﹐轉向傳道人﹐就大大生氣﹐發聲喧嚷噪鬧﹐開始向他扔壞蛋 ﹑石子和死貓。他好像身處獅子群中﹐但是大部分聽眾仍能繼續聽下去。迨結束時﹐他宣佈晚上六時要在同一地點再講一次。
  
當他按時到達廣場之時﹐他得著鼓勵﹐看見已經有數千人等候在那裡﹐可是他也遭遇了更有組織的反抗。正對講臺﹐有一個撒但的能手﹐在大戲臺上向群眾獻媚。 但 是當他們看見我穿了黑袍站在臺上﹐就離開戲子﹐跑了過來。這個使撒但無法忍受﹐於是那個小丑提著一條長鞭﹐走近來﹐後面跟著一堆怒氣填胸的失意戲子。這個 翻觔斗的小丑騎在同伴的肩上﹐開始用鞭打我﹐而且裝作用力過猛跌倒下來。此後﹐他們又挑唆一個募兵的軍曹擊鼓經過群眾。我看見他們前來﹐就吩咐為軍曹讓 出一條路來。陣勢擺開﹐軍曹等默默的走過﹐隊伍又重合。

他們所有的攪擾既告失敗﹐就聚集成群﹐揭竿為纛﹐向著聽眾挺進。然而相隔只有數尺之時﹐忽然他們 內部發生爭執﹐丟下大纛﹐轉身逃遁。此後﹐懷特腓就能夠安靜講道。

我們回到會幕﹐我的口袋裡滿了那些受感動而為自己靈魂焦急之人的便條﹐我在數千人的歡 呼讚美聲中逐條念出。"
  
次日﹐他受邀赴瑪利萊婆(Marylebone Fields)郊野﹐那是鬥拳和競技的人薈集之地。他看見有大眾聚集﹐就開始講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羅一 16

他所站的講臺十分不穩﹐每次走動﹐會有顛覆的危險。他的仇敵也看見這個弱點﹐就擠著靠近講臺的人﹐可是他並未受害。當他離開講臺﹐步向馬車之時﹐ 覺得有人碰他的帽發﹐轉過身來﹐面迎一個持劍的人﹐劍尖剛好碰在他的太陽穴上。幸有別人看見﹐用杖擊落那支劍。群眾睹狀大怒﹐群起攻擊那個持劍的人﹐若非懷特腓的朋友請求﹐該人恐要飽受毒打。
  
    他毫不沮喪﹐翌日重遊舊地。又來喧嚷﹑和恐嚇﹐但全屬無效。有一個人比別人尤其兇殘﹐爬上靠近講臺的樹﹐暴露自己。起初我也不覺一驚﹐我想撒但現在未免 太過了。迨我驚魂稍定﹐我就勸告群眾說﹐他們既然目睹這種情形﹐就能自斷我對於人的判語是否錯誤。照著敬虔的霍爾主教(Bishop Hall)的話﹐(聽憑人自己的時候﹐人是半鬼半獸啊﹗)於是全場重新肅靜。我熱誠的勸他們﹐然後與我的同人返回會幕。我們以朗讀寫給我的便條﹐結束這個佳節的工作﹐數千人聚會讚美﹑稱頌上帝。"

  他特別提起當時所發生的一件有趣的事。有些孩子喜歡圍著我坐在臺級上﹐幫助傳遞聽眾的便條。他們在騷擾中從未表示退縮。每次我被擊打﹐他們舉起流著淚的小眼望著我﹐好像表示盼望能代我受打。這次佈道得著三百五十多人。

懷特腓小傳(8)

他必興旺﹐我必衰微(約三﹕30
  
一七四年懷特腓與他的朋友衛斯理﹐發生了真理見解上的磨擦。衛斯理於懷特腓赴美後不久﹐就與摩爾維亞(Moravians)弟兄們斷絕往來﹐開始傳揚強烈的阿敏念主義之道理(Arminian Doctrines)相信自由意志之說﹐同時他又特別著重達到無罪的完全(Sinless Perfection)。這些看法和他們當初所領受的﹐完全相反。

懷特腓深信揀選的道理(Doctrine of Election)﹐他這樣說﹕只 有鑑察人心的主﹐曉得從我脫離世界以後﹐我可怖的靈所經歷的苦痛。罪惡的回憶使我覺得沮喪﹐日夜我以眼淚作糧食。但是我仰望所紮的主。我蒙恩得見祂的恩典 何等自由並豐富﹐祂的慈愛何等無限又永久﹐於是我的心得了安慰。哦﹗對於那些確實得著應許之靈的印記的人﹐揀選之恩和永蒙保守的道何其高超優厚﹗我深以為 除非人能相信而且摸著這些重要的真理﹐他就不能脫離自己。只有深信這些真理﹐而且確知如何應用在自己身上﹐他才能實在行在信心中﹐不為自己活著﹐而活在上 帝的兒子裡面。是愛催迫他去順服﹐並非恐懼之心。我們何必尋求自己的義喊著自由意志﹔我們已有一個好得無比的義可以享用﹐還有一位上帝要把永遠的榮耀加給 我們﹐照著祂所喜悅的在我們裡面立志行事。"

   他畏懼為著真理上見解的不同﹐而使弟兄分手。他寫著﹕這 些在弟兄中的分裂﹐有時使我擔懮﹐但不足使我驚奇。教師們不能想同樣的事﹐說同樣的話﹐結果當然是分裂。但願上帝賜恩給我們﹐使我們能彼此保持著誠懇而且 拆不散的愛﹐縱然我們各有自己的意見。哦﹗我何等渴慕天家﹗那裡永無分裂﹐也沒有爭執﹐大家竭力歌頌那位坐在寶座上的羔羊。我準備流著愛的眼淚﹐我樂意洗 任何弟兄的腳。真的﹐我願意作眾人的僕人。主所加給我的尊貴﹐越發使我感覺自己不配。有時我生了愛病﹐我時常厭惡我自己。"
  
    翌年返英﹐本擬嚴守中立﹐然環境迫他不得不公開布他所信的﹐並反對衛斯理所傳的。幸而這種情景不久﹐兩人重修和睦。他寫信給衛斯理說﹕我雖然執住特別的揀選﹐但是我將耶穌白白送給每個人。聽憑你把聖潔推到任何極端﹐我只是不能同意在人裡面的罪是可以在今生消滅的。但願所有的爭辯統統停止。讓我們不講別的﹐只傳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這是我的決心。願主與你的靈同在。"
  
    有人勸他自己設會﹐然而他堅決反對這件事。在致友人的信內﹐可以看見他心志的一般﹕你的觀察是正確的﹐我不願意成立宗派﹐也不願意自作領袖。不﹐但願人名﹑宗派﹑及公會都失敗﹔惟有耶穌基督是一切﹐而又充滿一切﹗我受過夠多的擁戴﹐使我感覺厭煩。若非我那位可稱頌之主的利益需要我在人群中出現﹐世界今後難得聽見我的事。"
  
     舊 人何等不甘釘死十字架上﹐就是已經局部更新的心思也難得降卑﹐脫離私己和偏見。人放棄高位﹐十分勉強﹐誰願在世界和教會眼前降低﹐比最小的還小。可是這是 耶穌的見證人所必須學習的功課。哦﹗我只學了一個起頭。我感覺自由﹐沒有自己的計劃﹐無求無怨﹔但我相信自己有一雙單純的眼睛﹐只求救恩的廣傳﹐毫無為自 己設會立派的意思。這是我的心深深畏懼的。惟有如此﹐我得了平安﹐這個平安是世人所不知道的﹐是爭權奪利的人所不曉得的。被人排擠﹑受人藐視﹑責備和詆毀 ﹐這些對我有益﹐我最親密的朋友批評我﹐與我分裂﹐反而使我找到那位友中友的忠誠。因此我受了教訓﹐隱藏自己在榮耀以馬內利的永遠公義裡﹐十分知足﹐因為 知道人心和意念的主現在看見我的心思﹐將來還要在眾人面前表白我心中的正直。"

懷特腓小傳(7)

不獨在乎言語﹐也在乎權能和聖靈(帖前一﹕5
  
一七三九年十月他重登美岸給我千萬個世界﹐我也不肯放棄這次航行﹐我心感覺甘甜有益。我能隨遇而安﹐上帝要我何往﹐我就前往﹔我希望一生甘作客旅﹐直到安抵我天父的家。

他對於工作似乎改變了方針。本來像他這樣的人﹐決不能困居在一個偏僻的地方。他那熱如烈火的心﹐為著人的靈魂燃燒著﹐切望能漫遊美洲森林﹐得著靈魂來歸主。

當時英國教會屬靈情形的低落﹐給他莫大的痛苦。唉﹗可憐﹐可憐英國的教會罷﹔她多少的兒女都偏離了信條﹐他們宣傳自己﹐並非傳揚耶穌基督是主。哦﹗讓我們懇求主﹐鼓勵更多忠心的僕人﹐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裡﹐勉強可憐的罪人進來。

在他的通信裡﹐他這樣表示﹕現在全世界是我的工場 ﹐我的主人召我何往﹐我已準備好立即前往傳揚痘那永遠的福音。"

  起初人還是照樣歡迎他﹐他在英國遭遇反對的消息尚未傳來美洲。迨至紐約﹐就遇到在美洲的首次反對。當時教會直屬倫敦主教﹐因此不准他使 用任何講臺。於是他下到野外﹐向聚集的二千聽眾露天布道。他的朋友商借市政廳未能成功﹐他只得從房屋的窗口向站在街上的群眾講道。他的日記反映當時的情景 每 次有新的舉動﹐都帶來新的試探。上帝在高昇我以前﹐時常先降卑我。我一時在山頂上﹐一時在雲霧裡﹔但是讚美上帝﹐隨時與痘和好。作一個真的基督徒是一件有 福而慎重的事。第一步要有一個破碎的心﹐心被罪的感覺所融化﹐因而飛奔投靠耶穌基督﹐以致稱義。人們大多聽說﹐「作而活」﹐這不啻要求他們造磚﹐而不給他 們稻草。祂越過越提醒了我﹐我們傳揚基督的福音﹐不能超過我們自己裡面所經歷的福音大能。"

  他無論到那裡﹐福音的能力隨著彰顯。下面就是上帝的靈大大傾倒的一個例子﹕一七四年十一月二日﹐主日﹐講道前半小時感覺沮喪。未離開 寓所以前﹐我只能俯伏在主面前說﹐我是個可憐的罪人﹐希奇基督竟恩待了這樣一個卑賤的人。我在路上的時候﹐更加覺得軟弱。當我踏上講臺的時候﹐我寧選緘默 而 不願說話。但是我開始講道不久﹐全會眾都驚惶起來。喊叫哭號的聲音從四角傳來。在我的靈裡大受感動﹐甚至我不能再說什麼。我被上帝慈愛的感覺壓倒了。從講 臺下來﹐有一位婦人對我說﹕「請來看上帝在今晚為我所作的。」我看見她的女兒在極大的悲痛中﹐喊著「哦﹗我的耶穌﹐我的耶穌。」有一個小孩伏在樓梯上﹐幾 乎 不能站直。人問他為什麼哭﹖他說﹕「誰能不哭呢﹖這些話如刀扎入我的心。」我回到家裡躺在床上﹐在驚人的寂靜裡敬佩上帝那廣大無邊﹐自由自在﹐榮耀而又降卑 的愛。神聖的安慰如浪湧來﹐其勢洶猛神速﹐使我脆弱的帳棚幾乎容納不了。"

   他的日記上常有一句習用的話﹕講道有能力

     能力的意思﹐我認為多少是靈裡的擴大﹐有一種愉快的心境從上面賜給我﹐使我說話有自由﹐而且清楚有力﹐人聽了以後能受感動。"

懷特腓小傳(6)

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太三﹕3
  
懷 特腓在美僅四月﹐就啟程返英﹐一面為辦理一些必要的手續﹐另一面有負擔要在喬治亞開辦孤兒院﹐盼望能回家得著幫助。抵英後﹐發現情形大變。好些傳道人敵視 他﹐只有極少數講臺還向他開啟。最使他們不悅的﹐乃是他違反教規﹐循朋友們的要求﹐在他們家裡講解聖經。這件事史無先例﹐決不可容任。因此他在倫敦將近一 個月﹐未能登臺講道。同樣的光景發生在不列斯鐸﹐他在那裡已經二周﹐尚無機會。只有鈕蓋(Newgate)監獄的禁卒准他向囚犯傳道﹐可是市長又出來干涉﹐以致牢門也關閉。

他的朋友們勸他不必返美﹐對他說﹕何須出國﹖此地豈無印第安人﹖假使你有意要領印第安人悔改﹐慶斯塢(Kingswood)靠近不列斯鐸﹐有夠多的坑夫可以拯救呀﹗

他承認說﹕看見講臺向我關閉﹐而可憐的坑夫因缺少知識就要沉淪﹐我就往他們那裡去﹐在小丘上向二百位以上的坑夫講道。讚美上帝﹗冰融瓦解﹐我現在下野外工作了。

我想這樣作﹐或者就是傚法創造主的作法。痘以大山為痘的講臺﹐以諸天為痘的探音板。猶太人拒絕福音﹐痘就差遣痘的僕人出去到路上 和籬笆那裡。"

  這個消息立刻傳開。第二次就有一萬以上的人聚集聽道﹐樹木和籬笆旁邊都擠滿了可憐的人。這是在工作的日子﹐他們墨黑的臉和污穢的衣衫﹐說出他們工作的性質。懷特腓說﹕肅靜無聲﹗我講了一點鐘﹐聲音之大﹐據說全體都能聽見。他們既無自己的義可以拋棄﹐就樂意聽說有一位耶穌﹐祂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祂來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悔改。他們受感動的第一個徵象﹐就是看見大量的眼淚流下他們墨黑的雙頰﹐在臉上留下無數白漕。許多人被帶進極深的悔悟 ﹐而且事實證明﹐以後他們都清楚的得了救。"

  不列斯鐸的禮拜堂完全向他關閉﹐可是百姓卻如飢如渴的愛慕上帝的話語。這叫他怎麼辦呢﹖他毫不躊躇﹐只要有機會﹐就立刻奉主的名前進。他也無須久待﹐因為他很快就開始在滾球草原(Bowling Green)的大廣場上佈道。上帝要工作﹐誰能攔阻呢﹖監獄向我關門﹐姊姊的屋子不夠容納四分之一的主日聚會人數﹐然而上帝把一個意念放在人的心裡﹐他們供給我一個廣大的滾球場﹐使我能向將近五千個人講道。"
  
    他雖然受到大群的仇敵四面攻擊﹐卻不至困住﹐反而感覺說不出來的愉快﹐因為知道他天上的主人印證了他的事奉。許多人來找他﹐尋求屬靈的安慰和指引。他常在白天講數次道﹐晚間繼續答覆問題﹐解決疑難。從他當日的日記裡可以看見他在勞苦中滿了喜樂﹕本週過得真快﹐我實在可憐那些愁歡時間難過的人﹐只要他們愛基督﹐全部時間用來事奉﹐他們就不會找到多少懮郁的鐘點。人們因我說到逼迫的事而感覺驚奇世界已經基督化﹐焉能有逼迫﹖但是可惜得很﹐假使基督此時惠臨地上﹐祂要受到從前所受的同樣苦待。誰在祂的靈裡出去傳福音﹐就該期待著早先使徒們所得著的待遇。主啊﹗裝備我﹐來應付任何的事變。至於為著他的緣故被人捏造惡言﹐我正以此為樂﹐我的主人早已先我受人誹謗。"

懷特腓小傳(5)

我在這裡﹐請差遣我(賽六﹕8
  
一七三七年懷特腓常得衛斯理兄弟由美洲寄來的信﹐報告在喬治亞州(Georgia)的工作。從這時開始﹐他熱望出國﹐幫助他們在該州工作。他謝絕其他的邀請﹐因為他的意向已轉向美洲。查理士返倫敦後﹐更是催促他離英赴美。約翰也函請他前往同工。在來信中﹐先描寫工作的情況﹐然後說﹕只有達拉摩提 (Mr.Delamotte)與我同在﹐直等到上帝打動一些僕人的心﹐肯把他們的性命放在祂的手裡﹐前來幫助我們。懷特腓君﹗若你是上帝所要打動的人﹐你將怎樣答應上帝呢﹖你若問我﹐有何進項﹖有物可食﹑有衣可穿﹑有屋可以枕首﹐這是你的主所沒有的﹐還有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

懷特腓說﹕讀了這些話﹐我的心在我裡面跳躍起來。"
  
許多的環境配合著﹐使他的道路越發清楚。他寫著﹕衛 斯理是我的至友﹐喬治亞是個在襁褓中的殖民地﹐政府似甚關心它的福利﹐而且我聽說附近還有不少印第安人。航海對於我的殘軀大概不致十分有害。經過徹底衡量 和多次禱告後﹐我決定啟程赴喬治亞州。我深知與屬血肉的人商量﹐會使我的決心無法實行。因此我僅僅發信﹐把我的計劃通知我的親戚而已。"
  
到了倫敦﹐發現行期尚遠﹐就利用這段時間在各處工作。他那篇信息在基督耶穌裡重生的性質和需要﹐掀起了葛羅斯德﹐不列斯鐸和倫敦的復興。他開始採取一種工作方式﹐終身遵行﹐始終不懈。這種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體力和腦力﹐使他的帳棚常感不支。他的朋友時常勸他珍惜自己﹐而他的答覆總是我寧願耗盡﹐不願腐朽。絕不能安居嬉耍﹐在永遠的這邊﹐絕不能安居嬉耍。"

  一七三七年十二月﹐他登魏達格輪"(Whittaker)首途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