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1日 星期五

馬丁路德的印章

 image

這一顆印章是馬丁路德在威登堡大學任教時設計的,從這裡可以看出路德神學思想的大概。下面這段解釋,是從他寫給一個朋友的信中摘譯而來。

表現在這印章中的第一個圖像,就是那黑色的十字架,這十字架放在一顆紅色的心裡面,是要我記得:「我們得救是因相信釘十字架的基督。」「因為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十字架雖是黑色的,是致人於死的,是使人痛苦的,但它並不改變心的顏色,也不破壞自然,那就是說,它不是叫人死,乃是叫人活。因為義人必因信得主。

所謂信,就是相信耶穌。但這顆心是放在一朵白色玫瑰的中心,表明信心產主喜樂、安慰和平安。玫瑰係白色而非紅色,因為白色是諸天使和天上諸靈的理想顏色。

其次,這朵玫瑰是安置在一天藍色的底上,表明這種屬靈的信心的喜樂只是那未來喜樂的信物和開端;那未來的喜樂雖尚未顯露,但藉著盼望可以預見,可以把握。

在藍底的周圍鑲著一道金色的圓圈,表明這種天上的福樂是無止盡的,並且比一切的福樂和財寶更為寶貴,因為金子是最好且最寶貴的金屬,我們親愛的主基督,會賜給我們永生的恩典。阿們

天上的情感

 

    無疑地,在天上才有真實的信仰,天上的信仰是絕對純淨與完全的。根據聖經的描述,這個信仰絕大部分是愛與喜樂,並在最熾熱、宏亮的讚美中表達出來。地上聖徒的信仰使得天上聖徒的信仰得以完全,今生的恩惠是來世榮耀的曙光,哥林多前書十三章可以證明此點。所以,如果天上的信仰是一種情感的信仰,那所有真實的 信仰就一定是情感的信仰。 要認識每一事物的真正本質,就必須去找出此事物的純正。所以,如果我們想知道真實信仰究竟是什麽?就要提升我們的心到天上去。因爲真正的屬靈都不屬於這個 世界,對這個世界來說,他們看起來很奇怪,他們只屬於天上。他們是由上頭生的,天上才是他們的家鄉。經由屬天的誕生所接受的本質是屬天的本質。信徒心中真實信仰的生命,是天上信仰的一顆種子。所以,如果天上的信仰是一種情感,那我們在地上的信仰也一定如此。

 

 

真實信仰的總歸就是愛

 

    愛是一切情感之首。當人問耶稣最大的命令是什麽時,耶稣回答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上帝。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太廿二:37~40)。 使徒保羅也是這樣教導:「愛就完全了律法」(羅十三:10),「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提前一:5)。在哥林多前書十三章,保羅說愛是基督信仰中最大的一個,是我們信仰的本質與精髓所在;沒有愛,最高的知識、最大的恩賜、最佳的行動都算不得什麽!

    這就清楚地證明了,真實的信仰絕大部分是在於我們的情感。而「愛」不只是情感之一,更是一切情感之首,也是一切情感之源。經由愛,我們才會有恨惡-恨惡與我們所愛相抵觸的事物。是經由對上帝的一種旺盛、怕不討上帝喜悅、對上帝良善的感激、經歷上帝同在的喜樂、感受上帝不同在時的憂傷、對上帝榮耀的熱望。同樣,我們 對肢體的愛,也會使我們産生對他們的正確情感。

 

關於情感

 

使徒彼得論到基督徒和基督的關係時,他說:「你們雖然沒有見過他,卻是愛他;如今雖不得看見,卻因信他就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彼前一:8)。

 

上述經文很清楚地表示,彼得的信是寫給那些正遭受逼迫的基督徒。他在這裏提到,在受到逼迫的時候,基督信仰是怎樣影響他們的。他提到有兩個標記可以清楚說明他們的基督信仰是真實的:

 

1、對基督的愛。「你們雖然沒有見過他,卻是愛他。」當非基督徒看到基督徒準備來迎接這樣的苦難,而且還放棄世上的舒適享樂,一定會感到驚訝。就那些不信的鄰人來說,這些基督徒好像瘋了一樣,他們的所作所爲好像他們是恨惡自己的。不信的人看不出來是什麽東西影響他們能承受這樣的苦。的確,基督徒用他們的肉眼看不見什麽,他們所愛的竟是一位看不見的!他們愛耶稣基督,因爲他們用屬靈的眼光看到他,肉眼看不見也無妨。

 

2、在基督裏的喜樂。他們外在的苦難雖然很慘痛,但內在屬靈的喜樂卻遠超過這些痛苦。這些喜樂使他們堅固,並使他們能欣然受苦。

 

彼得提到這喜樂的兩個重點:第一,他告訴我們這喜樂的來源,是由信心來的。「如今雖不得看見,卻因信他就有……大喜樂。」其次,他形容這喜樂的本質是「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那是說不出來的喜樂,因爲這與世界的喜樂大不相同,這是純淨、屬天的。沒有言辭可以形容它的真誠與甜蜜,其廣闊也是無法言喻的,因爲上帝已將他的喜樂完全傾注在他受苦的子民身上了。

 

然後彼得形容這喜樂是「滿有榮光」的。這個喜樂就像榮耀的光輝,充滿在基督徒的心中。它不會像許多世上的歡樂那樣敗壞人心,卻給人榮耀與尊貴。受苦的基督徒是在享受天上的喜樂,這喜樂帶著上帝榮耀的光輝充滿他們的心,也使他們閃耀著榮耀的光輝。

 

彼得是要教導我們:真正的信仰主要是存在於神聖的情感裏面的。

 

彼得在描述這些基督徒的經曆時,他指出了仁愛與喜樂的屬靈情感。請記得,他是說到正在逼迫中受苦的信徒。苦難使他們的信心更純淨,使他們「在耶稣基督顯現的時候,得著稱贊、榮耀、尊貴」(彼前一:7)。因此他們是在屬靈健康的狀況中,而彼得特別提出他們的仁愛和喜樂以作爲靈命健康的證據。

 

和諧與平衡

 

真實的屬靈情感不像虛僞的情感,它具有完美的和諧與平衡。

基督徒品德的和諧,在今生是不能達到完全的境地。由於缺乏教導、判斷的錯誤、天賦氣質的能力和許多其他的因素,基督徒的品德是常有缺點的。但即使如此,真基督徒絕不會出現那種因缺乏平衡而怪誕可笑的僞善宗教生活特色。讓我舉幾個顯著的例子來說明。在基督徒的內心,喜樂與安慰是和爲罪的虔誠憂傷共存的。我們除非稱爲在基督裏新造的人,就絕不會有任何虔誠的悲傷。真基督徒的表記之一,就是爲罪哀慟,而且如果他又犯罪,仍舊會爲之哀慟:「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爲他們必得安慰」(太五:4)。救恩之樂和爲罪憂傷,在真宗教生活中是調和的。反過來說,許多僞善者光有喜樂,而無擔憂。

僞善者在對不同的人和事的態度上,也表現出怪異可笑的不平衡。就他們運用愛心爲例來說吧,有些人非常誇示他們愛上帝、愛基督,但是對他們的同伴,卻是好爭吵、忌妒、好辯和造謠中傷,這全然是僞善:「人若說,我愛上帝,卻恨他的弟兄,就是說謊話的。不愛他所看見的弟兄,就不能愛沒有看見的上帝」(約壹四:20)。另一方面,有人對同伴似乎很熱心、友善和有幫助,但卻對上帝沒有愛!

再說,有些人愛那些贊成他、誇獎他的人,卻抽不出時間來爲那些反對他、不喜歡他的人做些什麽。基督徒的愛必須是普遍性的:「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爲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什麽賞賜呢?就是稅吏不也是這樣行嗎?」(太五: 45~46)。

有些人對別人身體的需要給予愛心,但沒有愛他們的靈魂。另一些人僞裝成非常愛人的靈魂,但對他們身體的需要缺乏同情(對靈魂表示憐憫和悲痛,常常不費分文;對人的身體需要表示憐憫,我們必須花錢)。真基督徒的愛心要給予鄰舍的身體和靈魂兩方面的需要,這就像是基督的愛一樣,我們讀馬可福音六章33、34 節時知道,他對百姓靈魂的憐憫,打動他教訓他們;又爲對身體需要的同情,打動他用五餅二魚的神蹟去餵飽他們。

你從這些就能明白我所謂虛僞的宗教生活,是不平衡並缺乏和諧的意思了。我們能從許多其他方面,看見這種缺乏平衡的情形。例如,有人對他們基督徒同伴犯罪紛擾激動,但對他們自己的罪似乎毫不煩惱;然而,一個真基督徒,對自己的罪比對別人的罪更感憂慮。當他的基督徒朋友犯罪時,他自然感到困擾,但是他總是更快 地去省察並責備自己的罪。此外,有人爲屬靈的領袖地位顯示熱心,但對禱告卻無相等的熱誠。另有人與基督徒在一起時,有熱烈的宗教情感,但在獨處時,宗教情 感卻變得冷淡起來。

 

 

對上帝的確信

 

屬靈的情感會帶來對屬上帝之事真實性的確信

「你們雖然沒有見過他,卻是愛他;如今雖不得看見,卻因信他,就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彼前一︰8)。

真基督徒對福音真理有一個堅固、有力的確信,他不再猶疑於兩個論點之間;對他來說,福音不再有可疑或只是可能的真理,而在他心中成為堅定、無可置疑的。福音中那偉大而屬靈的、奧秘和不可見的事,就像一個強有力的實體深深地影響他的心靈;他不僅僅只是有耶穌是上帝兒子的看法,而是上帝開啟了他的眼,看見了情形果真是如此。至於耶穌教導有關上帝、上帝的旨意、救恩以及天堂的事,這個基督徒也知道這些是不容懷疑的事實,所以這些都會在他們內心和言行舉止上產生實際的影響。

從聖經中也明顯地看到,所有真基督徒都對屬上帝之事有如此的確信。我只提幾處經文︰「耶穌說『你們說我們是誰?』西門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兒子』。耶穌對他說︰『西門巴約拿,你是有福的。因為這不是屬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太十六︰15~17),「你從世上賜給我的人,我已將你的名顯明與他們。他們本是你的,你將他們賜給我,他們也遵守了你的道。如今他們知道,凡你所賜給我的,都是從你那裡來的;因為你所賜給我的道,我已經賜給他們;他們也領受了,又確實知道,我是從你出來的,並且信你差了我來」(約十七︰6~8),「為這緣故,我也受這些苦難;然而我不以為恥,因為知道我所信的是誰,也深信祂能保全我所交付祂的,直到那日」(提後一︰12),「上帝愛我們的心,我們也知道也信」(約壹四︰16)。

有許多宗教經歷不能叫我們得到這種確信。許多所謂的啟示雖然很感動人,但不能使人產生確信。這些啟示對於一個人的態度、舉止,不能產生持久性的改變。有些人雖然有這些經歷,卻在他們日常生活中,看不出因著對無限、永恆實體之確信,所產生的實際影響。他們的情感只燃出一陣火花,不久就消滅了,沒有留下持久的確信。

容我們假設一個人,他的宗教情感是出於很強的自信,確信基督教是真實的。這樣,他的情感就是屬靈的嗎?不一定。事實上,他的情感仍是非屬靈的,除非他的確信是合理的。所謂「合理的確信」,是說建立在真實的証據以及充分理由之上的確信。其他信仰的人們,對他們的宗教真理也能有強烈的確信;往往他們接受他們的宗教,僅因他們的父母、鄰居和國家是這麼相信的。假如一個自稱基督徒的人除了這點以外,再沒有其他的信仰基礎,那麼,他的宗教信仰只不過是根據傳統,不比其他那些人好到哪裡。無疑地,基督徒所信的真理是更好的,但是如果他的信仰只是來自傳統,那麼這信仰的本身和其他人所信之宗教也沒什麼區分了。從這樣的信仰而來的情感,也不見得優於其他信仰的宗教情感。

此外,我們再假設一個人,他相信基督教不是來自傳統,而是根據理性與論証,那末,他的情感是屬靈的嗎?我再說,這也不一定。非屬靈的情感也可能來自合理的信仰。除了合理以外,信仰的本身也必須是屬靈的。事實上,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人會因理性上的論証,而在理智上相信基督教是真宗教,可是那個人卻仍未得救。行邪術的西門在理智上相信了(徒八︰13),但仍舊「在苦膽中被罪惡捆綁」(徒八︰23)。理智上的信仰必能產生情感,正如「鬼魔也信,卻是戰驚」(雅二︰19),但這種情感不是屬靈的。

對真理的屬靈確信,唯獨來自屬靈的人。惟有當上帝的靈光照我們的心思,使我們明白屬靈的真實性時,我們才能對真理有屬靈的確信。切記,屬靈的認知是指著對屬靈之事聖潔之美的內在感受。我現在要描述一下,這些認知如何使我們確信屬靈的真實性。

上帝是獨一的,全然不同於所有受造之物;是上帝的美好--比上帝自己其他屬性更令祂全然不同於其他之物。所以當基督徒看見基督信仰之美時,也就是看見上帝在其中。所見神聖之美就是上帝主要的特性,這就給予基督徒一個自覺的知識,就是基督的福音是來自上帝。他不需要經過複雜的論証而信服,這論証是簡單的︰他把握住福音的真理,是因為他看見了上帝的榮美。

福音許多極重要的真理,就在於它的屬靈之美。因人類不能看見這種美,所以他不相信這些真理也是不足為奇的。舉幾個例說明一下︰除非我們見到聖潔之美,我們對罪惡的醜陋是盲目的。結果,我們不會了解聖經所言人類罪性的可怕。唯當聖靈賜給人能品嘗聖潔之美與罪惡之苦毒的能力時,這個人才能看見並感受到自己內心完全的墮落。唯獨這樣,才能使我們真知道聖經所言有關人性之敗壞、人類需要救主及上帝的大能改變更新人們的內心……,這些話都是真的﹗這也讓我們知道,上帝在懲罰罪惡時是公正的,人們無能為自己贖罪。這種對聖潔之美的感受,也能使我們看見聖經所啟示給我們的基督之榮耀,我們才能知道贖罪的無限價值及福音救法之優越性。我們看到人們的喜樂乃在於聖潔,我們感受到天堂無法形容的榮耀。只有當我們接受了我所提的這些感受屬靈榮美的靈覺時,所有這些事的真理就向人顯明了。

如果對福音真理的堅信不是來自這種對上帝之榮美的感受,那麼大多數人將永不會相信真理。學者、研究人員可以根據歷史証據而相信,但這對我們大多數人是辦不到的。歷史上的証據需要許多聖經以外的歷史作品的知識,聖經與這些歷史作品相比較,就可以看出聖經是可靠的、具有歷史人物與事件的見証,就算是這樣,除學者以外,誰還會去做這種比較呢?若一個非信徒在相信之前必須先成為歷史學家,又有多少人能信主呢?我們相信聖經之前,必先經過一段漫長且艱辛之過程來學習非聖經的歷史作品嗎?上帝果真要我們在合理地確信福音真理上,經過這麼多困難嗎?

事實上,很少人是如此相信基督教的。過去絕大多數的基督徒目不識丁,但是他們相信了,且信得很正確。他們的信仰也不是仰賴學者和歷史學家所告訴他們的。若是聽了學者專家之言而信的,也不過是人的想法,而不是上帝的話語所要求的全然確信。「我們心中天良的虧欠已經灑去,身體用清水洗淨了,就當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上帝面前」(來十︰22),「要叫他們的心得安穩,因愛心互相聯絡,以致豐豐富富在悟性中有充足的信心,使他們真知上帝的奧秘,就是基督」(西二︰2)。我們無法從學者、歷史學家所告訴我們的資料中獲得如此的肯定、確信;相反地,是上帝自己將這些賜給我們。他開啟我們的眼睛,讓我們看見福音中無法言喻的美麗和聖潔的榮耀;在其中我們看見了上帝,此証據是完全可信服的。屬血氣的人對此瞎了眼,就如同未受教育的人對詩詞歌賦的優美茫然無知是一樣。然而,一個屬靈的基督徒看見並且嘗到福音榮美的喜樂,這融化了他一切的懷疑,且叫他確知福音是真的。

我並不是說每位基督徒一直都會有這種程度的屬靈確知。我們獲得福音真理的確信,因我們見到福音屬上帝的優美,但有時我們的眼目會變得模糊。只要我們的確知是活潑有力的,我們所需要的只是對基督之榮美,有一更清楚的見解。

再者,我並不是說歷史証據及其他基督教的論証是毫無用處的。我們也應當重視這些証據,它們會使非信徒認真看待基督教,同時它們也堅固信徒的信心。它們所作不到的,是產生屬靈的確定,唯有見到屬靈之事的榮美,才能產生屬靈的確定。

 

動人的見証

 

即使有人對他的情感作了一番極動人的見証,也不能証明,它是屬靈或非屬靈的。

 

沒有一個基督徒能夠毫無謬誤地區分出真假信徒。一個基督徒可以看透自己的心,當無法看透任何其它人的心。我們對別人所能有的觀察,只是外在的表現。但聖經也清楚地教導,我們絕不能從他人的外在表現,無誤地判斷一個人的內心。「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上十六︰7)。

就我們所能分辨的,當一個人在外表上,看起來像是一個基督徒,我們就有責任接納他為基督裡的弟兄。然而即使是最有智慧的基督徒也會被蒙騙,看來似乎是很明顯悔改歸主的人,也常會失去信心。

這不該使我們感到訝異,我們已經看到撒旦多會摹仿各種屬靈的情感--愛上帝、愛基督、愛基督徒、為罪懊悔、順服上帝、謙卑、感恩、喜樂、熱忱。所有這些摹仿的情感可以在同時間出現在同一個人的身上,而這個人可能也熟諳基督教義,頗具人望,並且也能極有能力地用基督教的言語來表達自己。

真假基督徒之間竟能如此相似﹗只有上帝才能無誤地予以區分,假如我們妄想自己能區分,那就是傲慢。

不能只因為某人對其情感和經歷做了一番動人的見証,就証明其為真基督徒。任何一個類似屬上帝的工作,一定會感到信徒的。信徒喜歡看到罪人悔改,因此當某人自稱已悔改歸主,並對其經歷做了蠻像一回事的陳述,我們的心就受到感動,這並不足為奇。然而,這還不能証明他的歸正是真的。

聖經告訴我們,不是以一個人所說的話,而是以一個人的生命、生活來做判斷。這是因為人說自己是基督徒的宣稱,就像春天的花朵;樹上長滿了花,看起來很美麗,但是沒多久,其中許多就凋謝、掉落、腐壞了。曾有一段時間,它們看起來與其它花一樣的美麗,聞起來也一樣的甜美,我們無法區分哪些會結果、哪些又會凋謝死去的,只有到最後,一些掉落、一些結果子,這時,我們才能區分出不同。

在屬靈的事上也是如此。我們必須以所結的果子來判斷,而不是看花朵美麗的色彩和香味。自稱他們已經歸主的人也是看起來美麗、聞起來芳香,能對他們的經歷做出感人的陳述,但這些都無法証明什麼。言辭不能証明什麼,我們必須以果子--人們生命最後的結果--來作判斷。(甚至到這時候,我們仍不能無誤地判斷。但是掛名基督徒的生活方式,確是我們查驗其誠摯與得救的最佳証據。)

有這麼一個說法︰「假如我對某位基督徒感到一股很強的基督之愛,那這一定就是聖靈在動工。而聖靈絕不會犯錯,所以,假如聖靈發動這種愛,他一定知道那一個人是真基督徒。」

這種說法是完全錯誤的。上帝命令我們去愛所有以合理可靠的方式宣稱自己信靠基督的人,所以對掛名基督徒的強烈兄弟姐妹之愛,只証明上帝的靈使我們服從上帝的誡命,而不能証明我們所愛的掛名基督徒就是真基督徒。

總之,聖經從未表示過,可以用我們對某人的愛來衡量這個人的屬靈光景。這種觀念不但沒有在聖經中出現過,而且還與聖經相抵觸。上帝的話清楚地教導,沒有一個人可以百分之百的確定別人心中對上帝的光景。保羅說︰「惟有裡面作的,才是真猶太人;真割禮也是心裡的,在乎靈,不在乎儀文。這個人的稱讚,不是從人來的,乃是從上帝來的」(羅二︰29)。保羅以這最後的說法︰「這個人的稱讚不是從人來的,乃是從上帝來的」,就是在教導人們不能判斷一個人是否是「內在的」猶太人。人可以用外貌來看人的外在是否是猶太人,但只有上帝能看透一個人的內在自我。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四章5節也教導同樣的真理︰「所以,時候未到,什麼都不要論斷,只等主來,他要照出暗中的隱情,顯明人心的意念。那時,各人要從上帝那裡得著稱讚。」

連使徒都不認為他們能判斷人的心,而我們若還以為自己能作判斷,這是極其自大的態度﹗

章伯斯簡介

      奧斯瓦德·章伯斯 1874 年出生於蘇格蘭,在倫敦的皇家藝術學院和愛丁堡大學接受教育。在他 22 歲那年,他感到上帝在呼召他成為一位傳道人,雖然他很有文藝天賦。在都倫的一所很小的神學院學習和教書之後,他搬到了一個宣教機構,這個機構的宣教範圍覆蓋英國、美國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