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特司諦更約三十歲左右,他開始有私人的聚會和屬靈的交通。這是因著一位主內朋友的建議和說服所致。特司諦更從未去追求公開的服事,這一切好像都是上帝所分配給他的。因為人們愈來愈多地來尋訪他,而他也不認為該收回這樣的服事。「就我而論,倘若我能選擇的話,我一定會過一個截然不同的生活。照我自己的心意,我實在更喜歡保持幾乎全然安靜的生活,把自己隱藏起來,只想到上帝。但是現在,我必須閱讀、寫作且與眾人交往。」然而,他還是接受了這個責任,他的良心不允許他拒絕這項傳福音的工作。
特司諦更公開的生活,是很不顯眼地開始的,並沒有特別重要的事物與他有關。但是,一段時間之後,特司諦更僅單單地坐在他的小屋裏,卻愈來愈多的人,聚集來圍繞在他的周圍,飢渴地要聽他智慧的言語。沒有任何的宣傳,聽眾的數目急速增加,以致最後必須打開屋子裏的每一扇門,讓三、四百人摩肩接踵地擠在接鄰的房間裏,渴望能聽見幾句他的話語。連梯子也擺出來,搭在窗台上,讓外面的聽眾可攀在階梯上聽。從這一幅熱切屬靈飢渴的光景,令人不得不想起使徒行傳中的描寫,這番光景,令人憶起起初基督人的情形。
在聚會中鴉雀無聲,因為特司諦更的嗓音微弱,只能小聲地講道。雖然他很輕看一切感情主義激動的表現,但是人們聽的時候,都正襟危坐,幾乎不敢呼吸。他們藉著他的話語,魂裏甦醒過來,得著造就,對主耶穌有更深的認識和更大的熱愛。連未得救的人們,也被他的禱告和勸勉中,那股扎心的能力所摸著而震撼,被帶向真實的悔改中。
藉著向外出版他的作品,特司諦更變得愈來愈有名了。他也從遠方接到許多來信,並有許多的訪客。他無論在家或出遠門工作都充滿了上帝的祝福。為了那群遠方來拜訪他的和善朋友們,他租下了一已逝的朋友荷夫曼的一棟小屋,單單地為了這個目的--接待他們。這棟小屋亦因著成為「天路客之家」而有名。
特司諦更也常常被邀請至鄰近的城市主持聚會。因著特司諦更親切的態度,對軟弱者與過犯者體貼的耐性,特別地有智慧帶領人把心敞開,以及因著他對受苦者、受試煉者同情的分擔、安慰與交往,他贏得了極大的愛戴,喚醒許多的靈魂悔改,對耶穌基督產生活的信心。他極渴望使他的探訪與旅行不為人所知,然而不可能,因為整個村莊的人們,都因著他的服事而深深地警醒,大受感動!當他看見成串的淚珠從他們的眼中流下,他無法離開他們。同樣的情形,當他在鄰近的區域旅行佈道時,一連許多天從早到晚,一直被群眾包圍。人們在路上照顧他,把他帶到一座小屋,在那裏已經有一大群飢渴的人們等候,迫切地要聽他。
人們也同樣地到他的家裏去找他,從早到晚,他們被迫在外面等候,為著能有一點時間跟他交通,有的人甚至在能輪到他有十五分鐘單獨交通的機會前,已跑過五、六趟了。他通常必須一次跟十位、二十位或甚至三十位有需要的人交通。他的古傳上曾這樣註明:「沒有一個沉重的靈,不是帶著安慰和剛強而回去的。」
在特司諦更一切的勸勉裏,都閃耀著他在上帝裏面喜樂的光輝:「人與人的心被上帝所造,就是為著喜樂,不是為別的,只為喜樂!」特司諦更安靜隱居了那許多年不為別的,那裏面沉靜的年日,如今結出了豐碩的果實。他自己不住地啜飲於活泉,如今就能引領別人到那生命的泉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而在祂的面前,真正就是滿足的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