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日 星期六

侯格的生平

 

43日是Hans Nielsen Hauge (1771-1824)的生日。

Hans Nielsen Hauge是挪威復興運動的知名平信徒領袖。Hauge生於Østfold的農家,是家中十個孩子的第五個。青少年時期貧窮且平凡,直到179645日他獲得其「屬靈洗禮」。其後數月間,他在其群體中發起復興運動,寫書並且決定展開其使命。接著幾年中,Hauge步行走遍挪威,從北方的Tromsø直到南方的丹麥北部,都有他的足跡。他到各地教會,在崇拜後舉行復興聚會,此外他也提出許多實際的建議。他及跟隨者遭受當時教會的逼迫,但其教導仍然是信義宗的。由於當時巡迴宣講,在沒有牧者監督下舉行宗教集會是非法的,因此Hauge數度被逮捕。在1794年到1811年之間,他被控以施行巫術、通姦、非法舉行宗教集會等罪名,先後入獄達14次。

一般認為Hauge對於挪威的歷史(俗世和宗教)有極為深遠的影響,他的信息強調靈性,強調是源於路德的教導。他也帶領靈恩(Charismatic)聚會,而且組織也成為一個挑戰當時教會的非正式網絡。多數人同意,是他復興了挪威的基督教信仰。

除此之外,他也是實業家,他在全國各地創辦了工廠和磨坊。1809年政府暫時將Hauge釋放,讓他建立製鹽工廠,以化解因英國封鎖而造成的鹽荒。然而他的謙虛使他無法成為資本家,他將所有都給了和他一同創辦工廠的兄弟和朋友。在極端經濟危機時期,眾多木材業者及鐵工業主因戰爭失利而破產時,他主動分享其所有,而這也促成1814年挪威獨立後經濟狀況的回升,而他將基督教精神謙卑、誠實、勤奮和經濟相結合,是其中關鍵因素之一。

他一生共寫了33本書(約在18年之間),估計有近10萬挪威人至少閱讀過其中一本。(當時挪威人口約90萬,而受教育者則是部分)2005年成立Hauge Institute,該研究所致力於提高世人對於Hans Nielsen Hauge的認識,包括其倫理思想及其對社會、經濟、教育、領導等的影響。

 

侯格

    侯格(Hans Nielsen Hauge1771~1824)是挪威人,世家業農,父母都是虔誠的信徒。

 

    侯氏幼時受了弟兄會的感化。二十五歲時,一日在田裏一面作工,一面唱歌,心裏有意外的平安喜樂,覺得服事上帝乃是最大的喜樂。因此他就步行傳道,逢人就傳得救的道理。在挪威全國,他幾乎沒有未曾到過的地方。他每天傳道三、四次;有點餘暇,或在家或在外,還去幫助同伴操作手工。又有的時候,或著書或經商,他的辦事才能特別的好,所以他作了許多服務社會的事。

 

        侯氏沒有另立教會,因他的目的專是想使教會醒悟過來。受他感化的人很多。唯理派的人恨他極了,因此把他控告到政府面前,聲稱法律規定,不是牧師不得傳道。

 

    侯氏說,上帝使他作這工夫,所以他不能不順從上帝,過於順從人。於是政府下他在監裏。在監有七年之久,等候判決。這時,挪威和英國打仗,斷絕交通,沒有鹽吃。政府知道侯氏能夠製鹽,便放他出來,要他製鹽。等這工作完畢,仍被收到監裏;末後把他釋放,一八二四年去世。

 

    受了侯格感化的人,竭力提倡各樣的慈善事業,如設立聖經會館、傳道會等。

 

2021年12月5日 星期日

教會面對新問題

 

1. 新移民不守清教徒式安息

 

    內戰之後,歐洲移民比任何時期更多,從西元18651884年,七百余萬移民進入美國,幾乎一半來自愛爾蘭和德國,愛爾蘭移民全是天主教徒,德國移民則包括天主教徒、信義宗信徒及唯理派信徒。

 

    在當時,全美國嚴格遵行主日安息的規定。禮拜天所有商店關門,沒有人在禮拜天野餐或旅行,更無所謂「週末」可言。大部份美國人在禮拜天早上到教堂崇拜,晚上再參加晚間崇拜,他們繼承了新英格蘭清教徒或加爾文派奉行主日安息的傳統。

 

    但信義宗及天主教新移民卻為美國帶來了所謂的「大陸式安息」(Continental  Sabbath),芝加哥是新移民的聚居之地。主日在芝加哥乃被描寫為:「上午是柏林,下午、晚上是巴黎,」意即,在芝加哥的人只有主日上午去教堂,下午、晚上便是休閒玩樂的時間。新移民嘲笑美國人守主日的方式,為「清教徒式安息」(Puritan  Sabbath)。

 

2. 社區福音工作

 

    新移民絕大部份非常貧窮,因而大城市中均興建了龐大的貧民社區。這些「外國人」(Foreigners)和教會毫無接觸。

 

    許多教會看到這廣大的需要,將神的話帶到他們中間。西元1867年,浸禮派家庭宣教協會共有四十九位被按立的「外國人」,分別在德國人、荷蘭人、法國人、威爾斯人、挪威人、瑞典人及丹麥人中間工作。同時在浸禮派的三間神學院中,設立外文系,訓練傳道人專門向這批外國人傳福音。到如今,仍有許多宗派在美國大城中推動全國性福音工作。

 

    白人不斷進來,紅人不斷被擠出去,以致造成好幾次印第安人之戰,最後政府實行印第安人保留區制度後,才安定下來。一些教會也將許多精力放在向印第安人傳福音的工作上。

 

3. 財富影響教會

 

    西元1880年以後,美國的有錢人越來越多,大大影響教會生活。

    靈命復興主義仍然繼續,大約有八十間至九十間教會每年冬天舉行一系列奮興培靈會。露天聚會也在鄉村地區舉行,尤其是在南部一帶。但是卻有顯著的改變。

 

    在紐約沙妥誇湖邊(Chautauqua  Lake)舉行的露天聚會,清楚顯出當時人的富足:小屋取代了帳蓬。過去露天聚會是在樹下舉行,現在則以大帳幕取代。到西元1874年,演講和娛樂節目開始取代奮興資訊。

 

    沙妥誇湖邊變成夏季活動的聞名地點。美國其他地區也開始了類似的營地,舉辦教育性及娛樂性活動,都以「沙妥誇」為名。

 

    靈命復興主義因一本書而遭到強烈批評,那是一位公理派牧師布士內爾(Bushnell)所寫的「基督徒的教養」(Christian  Nurture)。這本書使教會看重青年人的造就工作。靈命復興主義又於西元1902年再度受挫,這次是因「宗教復興的原始特點(Primitive  Traits in  Religious  Revivals)」一書造成的。

 

    工業時代使教會強調行政效率,於是成功的工商管理人才進入了教會的財務部門。

 

    財富的增加也加強求學的欲望,不但各宗派設立的學院增加,每個學院的註冊人數和收入也空前地增加。大學校長變成行政專家,他們最大的目標在為學校爭取大量捐款。

 

    這時,一些有錢人也在全美各地設立大學,包括芝加哥大學、康乃爾大學、史丹福大學及四間女子學院:華沙學院(Vassar)、史密斯學院(Smiih)、衛斯理學院(We11es1ey)及布林瑪律學院(Bryn  Mawr)。其中有幾間是由一批認清自己是「神的金錢管家」的信徒所設立的基督教學府。

 

4. 社會問題

 

    在工業發達、經濟成長的情況下,許多教會開始關心社區中的社會問題。

 

    八十年代後,許多人往城市裡搬;新移民又為城市增加更多的人口,貧民窟漸漸形成,許多人受狹窄而不衛生的條件所影響;面對這些社會問題,所謂的「制度化教會」(Institutional Church)便形成了。

 

    「制度化教會」的創始人是威廉米倫伯(William  Muhlenberg),他是美國信義宗開荒牧師米綸伯的曾孫。從西元18461858年間,他是紐約市聖教會教區長,在他的激勵下,教會贊助一些社會服務機構。

 

    紐約第一公理教會的畢察(Thomas  Beecher)牧師,于西元1872年在教會加建體育館、演講廳及圖書館。康威爾(Con-well)牧師于西元1891年,在費城浸禮派聖殿教會中增加社會關懷部門,又開縫紉班、閱覽室、體育館及夜校。白天工作的人,可以在夜校接受義務老師所提供的免費教育,這間夜校後來發展成「聖殿大學」(Temple  University)。

 

    許多神學院課程中都增加了「基督教社會學」及「社會服務」的課程。西元1908年美國基督教聯會也採納了「社會信條」(Social Creed of the Churches)。

 

    這一切關懷社會的活動,漸漸使教會忘卻它的主要功用,許多人迫切地遵照主耶穌「愛鄰舍」的命令,但卻逐漸忽略「因信得救」的純正福音。

 

   「關懷社會」是基督徒應做之事,然而教會最重要的工作還是福音的廣傳,以及聖禮的施行,這些事永不可忽略,也不可放在次要地位。

 

5. 宗教教育

 

    美國教會歷史的一項特點是,自西元1880年後,教會面對宗教教育問題。

 

    在該世紀的開始,已經有很多復原派教會對公立學校缺乏宗教教育,而深表不滿。在殖民地時代,宗教是教育的主要部門,然而,宗教內容逐漸被挪走。許多教會領袖看清這是全民的危機,而當時家庭與主日學工作尚沒有補上這個缺口。

 

    於是他們嘗試把主日學工作做好。西元1872年,有系統的主日學教材開始出現,並有各種「教學輔導」版本。有些教會為了使主日學工作更趨完善而興建教育館,並推出師資訓練課程;結果挑起了主日學的熱誠,主日學工作有顯著的進展。有些大教會設立宗教教育部主任;有些州也有專人負責宗教教育部門;周間與暑期聖經學校設立起來;有些地區的學校提早放學,讓孩子可以參加聖經班。神學院裡增開宗教教育系,以便訓練更多的老師。然而這許多努力的結果,仍然令人失望。

 

    天主教、信義宗、安息日會與改革宗的信徒,則采另一種作法。他們對公立學校給孩子的教導不滿;覺得每週只有一小時宗教教育課,師資又缺乏經驗,絕對無法與五天在專業教師下的教育抗衡,他們更覺得,不應該以撒一點鹽的方式教導孩子宗教,而應該讓所有的科目都浸透在其中,因此他們自己設立學校,自幼稚園到大學,每週上五天課,所有科目的立場都符合信仰的原則。

 

    天主教、信義宗、安息日會的學校和改革宗學校,在組織上有所不同。前三者為屬於教會的學校(Parochial School),後者則大半為社會管理的學校(society-controlled  schools)。

 

    改革宗教會跟隨荷蘭該伯爾的腳蹤,深信人生必須被基督教信仰所管理,但不是被教會所控制。他們相信教會的功用是傳福音及施行聖禮,而非興辦學校。但是基督徒家長必須建立、維持、並管理自己的基督教學校。因此改革宗家長協會負責三百五十間基督教小學及中學,管理七萬名學生及三千五百位受過專業訓練的老師,這些學校都是「國際基督教學校」(Christian Schools International)的會員。

 

   「宗教教育」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問題,沒有宗教教育,這個國家必走向毀滅。美國國勢再強,若在公立學校中沒有宗教教育,必然難逃毀滅的結局。由於撒但在公立學校教育的影響越趨明顯,使其他宗派教會也感到有成立教會學校的必要。浸禮派、神召會及其他教會的家長所成立的基督教學校,組織了全國基督教學校協會,會址設在伊利諾州的惠敦鎮(Wheaton)。聖公會也有許多私立學校。

 

6. 戰爭與和平問題

 

    戰爭所帶來的苦難和悲劇,以及新戰爭爆發的危險,使人類在整個歷史中不斷尋求和平的保障。有些團體的宗旨雖然在保守和平,但一旦戰爭不可避免時,他們仍應召出征;但另有些團體視戰爭為罪惡,絕對不肯參戰。

 

    自殖民地時代,貴格派、莫拉維弟兄會、門諾派及頓克派來到美國後,就有了和平運動。除了這些反戰的宗教團體外,西元1826年,全美國各州有五十多個和平協會。參加的會員大半是牧師及虔誠的平信徒。西元18301840年間,教會經常通過一些維護國際和平的決議案。

 

    西元1898年,美國與西班牙之戰後,和平運動更加積極。西元1909年,舉行第一屆海牙會議,有二十六個代表出席。卡內基(Carnegie)捐出數百萬元,促進世界和平,並在海牙建造和平之宮。有許多主張和平的資訊在各地發表,使得不少美國人夢想著一個和平公正的新時代即將出現。但是,突然間,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這場美夢隨即幻滅。

 

    在戰爭中,那些提倡和平的人如何持守自己的立場?對極大部份的人而言,這個問題很容易解決,他們認為「戰爭的目的是為終止戰爭」,因此,這些教會的牧師和信徒為了和平,而以全力支持戰爭。

 

    仍然大膽公然反戰的人,則遭不良待遇。有些教會的牧師在傳講和平的資訊時,聽眾當面走出教堂。有很多牧師在壓力之下,被逼辭職。一位牧師因為不肯加入自由借款籌募運動,房子被人漆成黃色。五十五位各宗派牧師被捕,其中一位判刑二十五年。洛杉磯一個反戰基督徒聚會被暴民攻破,三位領導人物被捉,受審,罰款及下監。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和平運動又變得正面而積極,裁軍成為具體的目標。但是希特勒的興起,以及他對猶太人的屠殺,對民族自由的摧毀,裁軍又變成必須重新檢討的課題。

 

    兩顆原子彈一下子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再次為和平運動帶來新的衝擊,因著核子戰爭的可能性,以及使用毀滅性武器的倫理問題,造成多次「禁核示威」和監視核子武器裝設的行動。

 

7. 現代主義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緊接著的是美國趨向繁華的年代。事業發達、錢財富裕,使許多有錢人將大量捐款奉獻給教會。於是興建了許多富麗堂皇的大教堂。最出名的是浸信會河濱教堂及聖公會聖約翰座堂,兩間都在紐約市。

 

    為了配合美侖美奐的新建築,崇拜也更趨儀式化。牧師穿上牧師長袍,詩班也穿上詩班袍,教會音樂愈形莊嚴華麗,並加上牧師及詩班的入席和退席聖樂、會眾的應答詩歌以及詩班的聖歌。

 

    教會儀式越來越複雜,參加聚會的人數卻越來越少。好些教堂已經聽不到神的話,敬拜的心已從聚會中消失。教會失去了傳福音的基本功用,反而由自由神學(Liberalism)及社會福音(Social  Gospel)所取代。

 

    今日的自由神學主義被稱為現代主義(Modernism)。這種神學思想將成千上萬的信徒帶進一種模糊、無稽和不能滿足的信仰中。因它的教導包括許多卓越的看法,所以能吸引那些缺乏聖經之真理基礎的人。

 

    現代主義對於永恆的奧秘帶著敬畏的態度,他們對基督非常尊敬,認為他是一位獨特的宗教奇才。他們讚揚聖經是一本了不起、偉大作品的總匯。但是他們不承認童貞女懷孕生子,及基督的神性。他們不承認世人都犯了罪及基督十字架的代贖之功。現代主義可以說否認全本聖經的基要教義,主要是因他們不信聖經是神所啟示的。他們認為聖經只是以色列人宗教思想、感情及經歷的紀錄:

    現代主義不信信仰中有任何權威,因此,他們不接受任何信條。由於他們主張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所以彼此之間也有根多歧異。

 

    今天,現代主義不像過去對自由那麼有把握,因為歷史證明了一些他們的錯誤。他們把人放在中心,取代神的地位;根據進化論,他們相信人類是朝向理想、美好、有用及幸福的境界邁進;他們把一切希望建立在人的身上,人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建設更好的世界,過美好的人生。

 

    然而,西元1929年發生經濟崩潰,接下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恐怖與殘酷,歷史證明人類確是不完全、充滿罪惡,而且無法向更美善的世界邁進。

 

8. 宣教活動

 

    西元1898年的美西戰爭,為復原派教會打開了菲律賓及波多黎各的工廠。在這兩處地方作宣教工作的各派教會,以合作的精神一同工作。

 

    自從西元1886年「學生立志佈道運動」(Student Vo1unt-eer Movement)興起後,宣教工作得到強烈的熱誠和支持。穆特(Mott)成為該運動的偉大領袖。西元1906年又組織了平信徒宣教運動(Laymen’s Missionary  Movement),使國外佈道工作向全世界各民族進軍,同時本地的宣教工作,也在各大宗派推動下,在西部各州及阿拉斯加進行。

 

    然而,正當教會努力發展西部及國外宣教活動之時,現代主義滲透進來,並普遍傳佈,成為福音工作最大的攔阻;因為現代主義所傳的是另外一個福音,他們刪除了純正福音的重點,就是把人類需要救恩及耶穌基督寶血的功效刪除,把整個基督教宣教的目的破壞無遺。

 

    現代主義傳福音的唯一目的,是將西方文化帶給非洲及東方人。然而,印度、中國和日本早有了他們自己優越的文化,對他們而言,西方文化已經淪落,並有許多嚴重的錯誤。

 

    由於現代主義的影響,教會經濟的來源及宣教的人力,驚人地下降。曾經一度在各大學轟轟烈烈的學生立志佈道運動,消聲匿跡。穆特的口號:「在這一代把福音遍傳全球」也失去了意義。到了西元1930年,宣教工作顯然面臨嚴重的危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宣教活動有了急遽的轉變,因為有許多國家獨立(尤其是在非洲),民族主義精神在這些新文化中興盛,使宣教士面臨困難的情況。宣教士被看為西方派來的特務,基督教被看為當地宗教信仰的敵人。眼看著外國宣教士的工作即將告終,各宣教團體開始強調當地領袖的訓練,培植當地基督徒領袖,使他們自己組織教會。

 

    不但新興的國家嚴禁宣教士的活動,連其他非基督教國家也重新確定他們的宗教。錫蘭的教會學校被敵對的政府沒收;印度不歡迎宣教士;也有許多其他國家表示不歡迎宣教士;中國大陸之門關閉;共產國家的宣教工作也大大減縮。當然,日本以及中、南美洲的開放,又給宣教工作帶來新的機會。

 

 

章伯斯簡介

      奧斯瓦德·章伯斯 1874 年出生於蘇格蘭,在倫敦的皇家藝術學院和愛丁堡大學接受教育。在他 22 歲那年,他感到上帝在呼召他成為一位傳道人,雖然他很有文藝天賦。在都倫的一所很小的神學院學習和教書之後,他搬到了一個宣教機構,這個機構的宣教範圍覆蓋英國、美國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