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6日 星期日

慕安德列 (Andrew Murray 1828-1917)簡介


    "但願我生命的每一刻﹐不會浪擲於上帝臨在的亮光和喜樂之外﹐也無時無刻不將我自己交托﹐作為他的器皿﹐充滿他的靈和他的愛。"

    是的﹐慕氏的一生﹐誠如他自己所願的﹐是靜水﹐是急湍﹐沁入人的思想﹐解了人的困惑和飢渴﹔是一片湛藍的浩瀚大洋﹐涵蘊著人生豐富的智慧和寶藏﹐他在世八十八年﹐寫下二百四十冊動人心弦的書籍和數不清的單張﹐並以十五種不同的語言發行世界各地。

    如果你有機會在慕安得烈傳道生涯的巔峰時期﹐親自與他見面~~如果你能與他握手寒暄﹐作為千萬會眾中的一份子聽他證道﹐你將會有什麼印象﹖你如何描繪他的音容笑貌﹖以下的文字是一位元現場目擊者眼中的慕氏"廬山真面目"對這位極富悲天憫人心懷的男子而言﹐稱之為"聖徒"是最適合不過了……慕氏希望別人把他看作一位純粹的"耶穌跟隨者"。他每遇見一個人﹐似乎都要從對方的身上審視出基督徒要素。當人們與他交談時﹐留在他們心中的印象也是這一點。在談話中﹐只見如飢似渴的眼光﹐注視著對方面孔﹐觀察他是否顯出基督的生命﹐同時也懇求他﹕務必將忠心事主放在第一位。於是﹐你不禁會對自己說﹕"這個人要我全屬基督耶穌呢﹗"凡是跟他交談的人﹐即使隨便聊聊家常﹐也忘不了他那引人深思的一瞥。

    他的個性極為虔誠﹐似乎隨身瀰漫著禱告的氣氛﹐他好像永遠在敬拜的袍子裡。無論講道或主持聚會整個人都投入其工作。他所表現出來的熾熱精神﹐簡直不是人類的血肉之軀所能持有。有時候﹐他令聽眾感到驚駭和震懾。即使他默然不語﹐那種誠摯﹐以及電流般的能力﹐依然影響著廣大人群。

   當他那中等﹑瘦削﹑疲累的身體休息時﹐仿彿潛藏著火山一般的能量﹔一旦醒來﹐立刻突破一切障礙﹐向四面八方迸射。然後﹐他的形體振動膨脹﹐他的嘴脣震戰﹐他的容貌鮮活﹐他的眼睛興奮地時開時閉﹐他的靈猶如出自白熱的熔爐﹐傾注出熔流般的天賦口才。他的清瘦面孔和看起來憔悴的身軀改變了﹐也點燃起來了。這位身著樸素牧師袍﹑紮著硬挺白領帶﹑打扮與荷蘭教士毫無區別﹑且沉靜可敬的十九世紀牧師失蹤了﹐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位希伯來古先知~~是另一位光芒四射的以賽亞﹔一位先天下之懮而懮且悲天憫人的何西阿第二。會眾在他甘霖般的講詞前面﹐猶如楊柳似的隨風搖擺。聽者的心懾服了﹐悟性凜然了﹐慕安得烈的證道﹐使人甘心受到約束。

    的確﹐慕氏的性格裡有堅強而可畏的天性﹐在神秘主義中﹐他可說是佼佼者。人們研究他的面容﹐無不受到他那雙深凹灰眼睛的靈力所吸引。人們縱然與他親密握手﹐仍然感覺到他有太多未盡的表達部份﹐在可見的海岸後﹐延伸著綿亙無盡的屬靈內陸。他永遠保留著蓄而未發的巨大能力。他的人格不由得使人深信﹕如果古代的大逼迫時代重新來臨﹐慕安得烈會像步上王位一般﹐欣然走上刑臺從容就義﹗



2020年4月20日 星期一

馬丁路德在沃姆斯國會上的講話


    馬丁路德,16世紀德國宗教改革發起者,基督教路德宗創始人。生於礦主家庭。1501年入愛爾福特大學攻讀法學,深受人文主義思潮影響,畢業後成為修道土和神甫。1512年獲神學博士學位,任符登堡大學神學教授。深知教會腐敗,主張建立沒有教階,沒有繁瑣儀式的“廉潔教會”。強調“因信稱義”;認為靠虔誠信仰,靈魂便能得救,而無需接受所謂“聖禮”的宗教儀式;否認教皇權威,主張以《聖經》為唯一準則;輕視教會頒佈的敕令、通告和宗教會議的決議。1517年在教堂大門上張貼《95條論綱》反對兜售贖罪券,揭露羅馬教皇騙局,引起普遍反響。1521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採納教皇旨意,下令逮捕路德,要他去國會承認錯誤,撤回《論綱》。本篇演說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表的。

    最尊貴的皇帝陛下,各位顯赫的親王殿下和仁慈的國會議員們:

    遵照你們的命令,我今天謙卑地來到你們面前。看在仁慈上帝的份上,我懇求皇帝陛下和各位顯赫的親王殿下,聆聽我為千真萬確的正義事業進行辯護。請寬恕我,要是我由於無知而缺乏宮廷禮儀;因為我從未受過皇帝宮廷的教養,而是在與世隔絕的學府回廊口長大的。

    昨天,皇帝陛下向我提出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我是否就是人們談到的那些著作的作者;第二個問題是:我是想撤回還是捍衛我所講的教旨。關於第一個問題,我已經作了回答,我現在仍堅持這一回答。

    關於第二個問題,我已經撰寫了一些主題截然不同的文章。在有些著作中,我既是以純潔而明晰的精神,又是以基督徒的精神論述了宗教信仰和《聖經》,對此,甚至連我的對手也絲毫找不出可指責的內容。他們承認這些文章是有益的,值得虔誠的人們一讀。教皇的詔書雖然措詞嚴厲,但又不得不承認這一點。因此,如若我現在撤回這些文章,那我是做些什?呢?不幸的人啊!難道?人之中,唯獨我必須放棄敵友一致贊同的這些真理,並反對普天下自豪地予以認可的教義嗎?

    其次,我曾寫過某些反對教皇制度的文章。在這些著述中,我抨擊了諸如以謬誤的教義、不正當的生活和醜惡可恥的榜樣,致使基督徒蒙受苦難,並使人們的肉體和靈魂遭到摧殘的制度。這一點不是已經由所有敬畏上帝的人流露出的憂傷得到證實了嗎?難道這還未表明,教皇的各項法律和教義是在糾纏、折磨和煎熬虔誠的宗教徒的良知嗎?難道這還未表明,神聖羅馬帝國臭名昭著的和無止境的敲詐勒索是在吞噬基督徒們的財富,特別是在吞噬這一傑出民族的財富嗎?

    如若我收回我所寫的有關那個主題的文章,那?,除了是在加強這種暴政,並為那些罪惡昭著的不恭敬言行敞開大門外,我是在做些什?呢?那些蠻橫的人在怒火滿腔地粉碎一切反抗之後,會比過去更為傲慢、粗暴和猖獗!這樣,由於我收回了這些文章,必然會使現在沈重地壓在基督徒身上的枷鎖變得更難以忍受可以說使教皇制度從而成為合法,而且,由於我撤回這些文章,這一制度將得到至尊皇帝陛下以及帝國政府的確認。天哪!這樣我就象一個邪惡的鬥蓬,竟然被用來掩蓋各種邪惡和暴政。

    第三點,也是最後一點,我曾寫過一些反對某些個人的書籍,因為這些人通過破壞宗教信仰來為羅馬帝國的暴政進行辯護。我坦率地承認,我使用了過於激烈的措辭,這也許與傳教士職業不相一致。我並不把自己看作是一個聖徒,但我也不能收回這些文章。因為,如果我這樣做了,就定然是對我的對手們不敬上帝的言行表示認可,而從此以後,他們必然會乘機以更殘酷的行為欺壓上帝的子民。

    然而,我只不過是個凡夫俗子,我不是上帝,因此,我要以耶穌基督為榜樣為自己辯護。耶穌說:“如若我說了什?有罪的話,請拿出證據來指正我。”我是一個卑微、無足輕重易犯錯誤的人,除了要求人們提出所有可能反對我教義的證據來,我還能要求什麼呢?

    因此,至尊的皇帝陛下,各位顯赫的親王,聽我說話的一切高低貴賤的人士,我請求你們看在仁慈上帝的份上,用先知和使徒的話來證明我錯了。只要你們能使我折服,我就會立刻承認我所有的錯誤,首先親手將我寫的文章付之一炬。

    我剛才說的話清楚地表明,對於我處境的危險,我已認真地權衡輕重、深思熟慮;但是我根本沒有被這些危險嚇倒,相反,我極為高興地看到今天基督的福音仍一如既往,引起了動蕩和紛爭。這是上帝福音的特徵,是命定如此。耶穌基督說過:“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動刀兵。”上帝的意圖神妙而可敬可畏。我們應當謹慎,以免因制止爭論而觸犯上帝的聖誡,招致無法解脫的危險、當前的災難以至永無止境的淒涼悲慘。我們務必謹慎,使上天保佑我們高貴的少主查理皇帝不僅開始治國,且國祚綿長。我們對他的希望僅次於上帝,我不妨引用神喻中的例子。我不妨談到古埃及的法老、巴比倫諸王和以色列諸王。他們貌似精明,想建立自己的權勢,卻最終導致了滅亡。“上帝在他們不知不覺中移山倒海。”

    我之所以這樣講,並不表示諸位高貴的親王需要聽取我膚淺的判斷,而是出於我對德國的責任感,因為國家有權期望自己的兒女履行公民的責任。因此,我來到陛下和各位殿下尊前,謙卑地懇求你們阻止我的敵人因仇恨而將我不該受的憤怒之情傾瀉於我。

    既然至尊的皇帝陛下、諸位親王殿下要求我簡單明白,直截了當地回答,我遵命作答如下:我不能屈從於教皇和元老院而放棄我的信仰,理由是他們錯誤百出,自相矛盾,猶如昭昭天日般明顯。如果找不出《聖經》中的道理或無可辯駁的理由使我折服,如果不能用我剛引述的聖經文句令我滿意信服,如果無法用《聖經》改變我的判斷,那?,我不能夠,也不願意收回我說過的任何一句話,因為基督徒是不能說違心之言的。這就是我的立場,我沒有別的話可說了。願上帝保佑我。阿門。

2020年4月10日 星期五

烏撒之死

撒母耳記下

6:1 大衛又聚集以色列中所有挑選的人三萬,
6:2 大衛起身,率領跟隨他的眾人前往,要從巴拉猶大將神的約櫃運來,這約櫃就是坐在二基路伯上萬軍之耶和華留名的約櫃。
6:3 他們將神的約櫃從岡上亞比拿達的家裏抬出來,放在新車上,亞比拿達的兩個兒子烏撒和亞希約趕這新車。
6:4 他們將神的約櫃從岡上亞比拿達家裏抬出來的時候,亞希約在櫃前行走,
6:5 大衛和以色列的全家在耶和華面前,用松木製造的各樣樂器和琴、瑟、鼓、鈸、鑼,作樂跳舞。
6:6 到了拿艮的禾場,因為牛失前蹄(或譯:驚跳),烏撒就伸手扶住神的約櫃,
6:7 神耶和華向烏撒發怒,因這錯誤擊殺他,他就死在神的約櫃旁。
6:8 大衛因耶和華擊殺(原文是闖殺)烏撒,心裏愁煩,就稱那地方為毗列斯烏撒,直到今日。
6:9 那日,大衛懼怕耶和華,說:「耶和華的約櫃怎可運到我這裏來?」
6:10 於是大衛不肯將耶和華的約櫃運進大衛的城,卻運到迦特人俄別以東的家中。
6:11 耶和華的約櫃在迦特人俄別以東家中三個月,耶和華賜福給俄別以東和他的全家。

歷代志上

13:1 大衛與千夫長、百夫長,就是一切首領商議。
13:2 大衛對以色列全會眾說:「你們若以為美,見這事是出於耶和華我們的神,我們就差遣人走遍以色列地,見我們未來的弟兄,又見住在有郊野之城的祭司利未人,使他們都到這裏來聚集。
13:3 我們要把神的約櫃運到我們這裏來,因為在掃羅年間,我們沒有在約櫃前求問神。」
13:4 全會眾都說可以如此行,這事在眾民眼中都看為好。
13:5 於是,大衛將以色列人從埃及的西曷河直到哈馬口都招聚了來,要從基列耶琳將神的約櫃運來。
13:6 大衛率領以色列眾人上到巴拉,就是屬猶大的基列耶琳,要從那裏將約櫃運來,這約櫃就是坐在二基路伯上耶和華神留名的約櫃。
13:7 他們將神的約櫃從亞比拿達的家裏抬出來,放在新車上,烏撒和亞希約趕車,
13:8 大衛和以色列眾人在神前用琴、瑟、鑼、鼓、號作樂,極力跳舞歌唱。
13:9 到了基頓(在撒母耳下六章六節是拿艮)的禾場,因為牛失前蹄(或譯:驚跳),烏撒就伸手扶住約櫃。
13:10 耶和華向他發怒,因他伸手扶住約櫃擊殺他,他就死在神面前。
13:11 大衛因耶和華擊殺(原文是闖殺)烏撒,心裏愁煩,就稱那地方為毗列斯烏撒,直到今日。
13:12 那日,大衛懼怕神,說:「神的約櫃怎可運到我這裏來?」
13:13 於是大衛不將約櫃運進大衛的城,卻運到迦特人俄別以東的家中。
13:14 神的約櫃在俄別以東家中三個月,耶和華賜福給俄別以東的家和他一切所有的。

****************

    大衛發熱心想把約櫃帶回耶路撒冷,可是他用了錯誤的方法,和非利士人一樣使用車子運送。按摩西律法之規定,約櫃要由利未人哥轄族的子孫用杠抬(參出埃及記25:14-15;民數記4:15、18-20),不准用手觸摸。

    當然大衛不清楚律法用錯方法,以致發生悲劇;至於烏撒應該對約櫃的規條相當清楚,竟然也觸犯條律,藐視上帝之聖潔,因而遭受上帝的懲罰。

    很多時候,人常常發熱心要服侍上帝。但是服侍上帝不能按己意獻凡火,而是要遵照上帝的真理在聖靈裡來服侍上帝,才能滿足上帝的心意。



2020年4月7日 星期二

十架神學的屬靈教訓


1. 十架與認識上帝
 
    十架神學(theologia crucis)是甚麼呢?它所關心的不只是主基督在十架上所成就的救贖。

    勒芬黎赫寫道:
十架神學關乎到認識上帝。路德在1518年的《海德堡爭論(Heidelberg Disputation)中,就提到怎樣才算是一個神學的門生(Theologae):「上帝不可見之事物」包括了「祂的權能、智慧、公義、與良善」,乃透過創造來表達,然而, 如羅馬書一章22節保羅的話,路德不認為人能因此有智慧,反成了愚拙。一個真正的神學的門生乃是「透過苦難和十字架來明瞭上帝可見和顯明之事物」。 路德另一段經文的根據是出埃及記三十三章18節至23節。摩西說:「求你顯出你的榮耀給我看。」 但上帝拒絕了他的要求,只准他見祂的「背」。勒芬黎赫觀察道,這是上帝「間接的啟示」, 而非「直接的知識」。和十架神學對比的神學,路德稱之為「榮耀神學(theologia gloriae)
    甚麼是路德所指的「苦難」和「十字架」呢?有兩重意義:首先是指基督的受苦與十架, 然後也是指著基督徒的。路德不認為兩者可以分開。他引用約翰福音十四章6節至11節; 腓力對主說道:「求主將父顯給我們看」,主便指著自己說道:「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

    勒氏解釋道:
那麼,甚麼是「上帝可見和顯明之事物」呢?乃是「人的本性、軟弱和愚拙」。勒氏緊接說: 「正正在那些我們認為是跟神性相逆的事物中,上帝成為可見的。」「上帝只能在隱藏(concealment) 中顯露(reveal)自己」,就是「在十字架的謙卑與羞辱中」顯露。「上帝的啟示本身就是間接的啟示」; 路德的話是:這裡也帶出另一個觀念,就是「隱藏的上帝(hidden God)。 路德引用了以賽亞書四十五章15節: 「你實在是自隱的上帝。」 上帝是在隱藏中顯露自己,隱藏在受苦和十架之中。由於啟示是在隱藏中間, 唯有信心可以摸到這個啟示,「啟示是要給信心接過來的」。「十架神學就是信心的神學」, 路德說道:「我們的生命乃是隱藏在上帝裡面 (即是說,簡單地信靠祂的憐恤)。」

    即然十字架是認識上帝的地方,基督的十字架又和基督徒的十字架分不開, 受苦在十架神學中獲得了特別的重視。路德說道:「藉著十字架,行為被廢掉了, 並且特特為行為所驕養的﹝老﹞亞當被釘死了。

十字架因此成為了唯一明白聖經的鑰匙,十字架的智慧被路德視為真正的教義。然而, 很少人認識十字架,這智慧是「在深處隱藏的奧祕」(路德說道)。

2. 隱藏的上帝

為甚麼上帝要「隱藏」呢?路德如此說道:

    上帝要在隱藏中顯明自己,乃因為人已經不能在上帝彰顯自己的作為中把榮耀歸給上帝。 上帝選擇了另一個途徑來啟示自己,乃是十字架。在十字架上所看見的,只有「藐視、貧窮、死亡」,在人看來,這些東西只有指向「人的愁煩、悲傷和軟弱」; 人不打算在那裡看見上帝,但上帝卻正正在此顯明了自己。「隱藏」所強調的, 乃是上帝要在相反的事物中啟示自己,勒氏說道:為甚麼上帝要「隱藏」呢?一方面是為了要啟示自己,另一方面也是關乎到信心的本質。 在《意志的捆綁》(The Bondage of the Will)中,路德便論到第二方面。 他抓緊希伯來書十一章1節的話:「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說道:信心必須指向隱藏和不可見的事物,很自然地,若上帝要被信心所認識,便必須是隱藏的。

    為甚麼上帝要「隱藏」呢?在15351545年期間的創世記的講章中,路德提到:「上帝是那一位隱藏的。 這是祂寶貴的特性。

    勒氏在此說道,「對路德來說,要啟示自己是上帝的本質之一。 然而,若不隱藏自己上帝不能啟示自己的話,隱藏自己也屬於上帝的本質。」這裡關乎到上帝本質的問題。 勒氏寫道:路德在1531年的《加拉太書註釋》中提到,基督是啟示的惟一中保,而上帝的本性是人不能抵受的, 人只能從馬槽起去認識上帝。上帝必須在覆蓋covering)下被認識,覆蓋物乃是「上帝的話」和「上帝的工作」。

    路德在《意志的捆綁》中所指的「隱藏的上帝」,和「顯明的上帝」(revealed God)卻是對比的; 在那裡「隱藏的上帝」關乎到上帝「隱藏的旨意」,包括了預定的旨意。然而,這個思想和本文 的討論有差異,在此從略。這裡,上帝隱藏乃是為要顯明自己。

3. 隱藏在十架下

勒芬黎赫寫道:
    路德怎樣看基督徒的生命呢?首先,「基督徒隱藏的生命是真實的(reality),但不能被察覺」。舉例說,稱義是真實的,但人所看見的,卻是一個罪人。稱義和罪人都是真實的,兩個真實(reality) 是對立的,然而,在基督裡稱義是更強的真實,這個真實只有信心能看見。
 
   
路德看基督徒的生命是屬靈的,因此是隱藏的事。基督徒生命的事實是在基督裡的, 也是在聖靈裡的。「屬靈人是與基督同埋葬的,他向世界死了,並且世界也向他死了」。 然而,屬靈人在外面來看仍是屬肉體的人,舊人和新人走在一起。「如果人清楚地是屬靈的人, 我們便不能談到隱藏了。但如今新人是常常隱藏在舊人之內」。路德進一步指出, 新人就是基督。 說聖徒有「內在的聖潔」是不夠的,因為很容易混淆了新人和舊人, 路德認為基督就是那「內在的聖潔」。
    然而,隱藏不是永久的。有一天,新人和舊人的張力要得到調解。「正如當信心被允許用眼睛來看時, 隱藏的上帝和顯明的上帝之對比便告終結;同樣,基督徒的生命有一天要去掉它的隱藏性」。 到那日,再沒有肉體和靈裡的衝突,「基督在我裡面活著」可以被毫無保留地言說了。 這乃是十架神學的末世性。 路德明白到我們乃是「放逐者和寄居者(exiles and sojourners), 亞伯拉罕是異鄉人的經典說明,而保羅的「用世物好像不世物」,則被視為是基督徒行為的主旨 (leitmotiv)

4. 十架與背十架

   隱藏的基督徒生命就是跟隨基督的受苦」。勒氏進一步綜合路德的思想寫道:
基督徒的生命就是受苦的操練它的降卑在於它引到去苦難基督的受苦仍然每天在我們的生活中 重覆因此我們的受苦是聖靈的工作;但上帝不願意自取的苦難當我們放下意思時,上帝的意思便能夠 工作但我們的受苦是上帝的意思
然而,受苦的操練無非就是跟隨十字架(119)。「基督的十字架和基督徒的十字架是走在一起的 (120),而跟隨十字架只不過表明我們是連於基督的而已。路德因此十分強調「與基督同釘十字架」, 一方面是治死肉體,另一方面則是向世界死。路德說道:「我們必須被拆毀和變成虛無(formless), 基督才能成形在我們裡面,且單單祂在我們裡面。
路德認為,世界的仇視是真門徒的記號,基督徒是羊被牽到宰殺之地。對於他, 殉道是和基督徒生命並存的,並非奇怪的事情。

最後,與基督同受苦難最寶貴是叫我們模成(in conformity)基督。在受苦中,我們也是取了奴僕的形像, 又放棄一切驕傲和榮耀。然而,路德知道模成基督乃上帝的恩賜,並非人的行為。我們不能勉強而行, 但可以祈求,只因在一切求,只因在一切事上模成上帝兒子的形像乃上帝的心意。

5. 隱藏.謙卑.試煉

    十架神學強調了上帝是隱藏的、是指向隱藏的、信仰的本質也是隱藏的。以上提到稱義、新人、 和受苦、背十架。除此以外,路德看見,平安、喜樂和快樂同樣是隱藏的。勒氏寫了以下的話:
同樣地,路德認為基督的國度(regnum Christi)和教會也是隱藏的:

路德還有更精彩的思想,勒氏如此綜合道:
在十架神學裡,謙卑和試煉也得到肯定的地位。謙卑humilitas)並非一種人的美德, 乃是「降卑、無有、和被壓制」的意思。勒氏寫道:
十架下的生命不是風平浪靜的,而是充滿障礙的,「障礙必須恒久地用信心來克服。當障礙除去時, 我們便不再是在信心裡生活。當障礙以最徹底的形式出現時,我們說這是試煉」。 信心生活必然有試煉,而「根據十架神學,最惡劣的試煉乃是沒有試煉;因為試煉使信心活動起來。」可以說,「十架神學乃是試煉的神學」。試煉和謙卑也是互相連繫的, 因為試煉使人認識自己,不再驕傲。試煉是用來經歷的,而不是默想的。

6. 十架神學評估

     保羅提到,上帝是要使基督「成為我們的智慧、公義、聖潔、救贖」(林前1:30), 十架神學尤其指到智慧。保羅接著指出,這個智慧乃是「上帝在萬世以前預定使我們得榮耀的」(2:7), 乃是救恩。「十字架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上帝的大能」(1:18),「基督總為上帝的能力,上帝的智慧」 (1:24),因此,智慧乃是指著釘十字架的基督。這一切在世人看來卻是愚拙(1:23)和軟弱(1:25)的, 目的卻是要打擊人的驕傲(1:1927-29)。

    基督徒的生命,乃是「與基督一同藏在上帝裡面」(西3:3),並且,屬靈人是有智慧的(「能看透萬事」 (林前12:9)),卻不被人所明白。誠然,上帝的國也只有重生的人才能看見(約3:3), 包括了一切屬靈的事。

    十架神學也強調了上帝獨有的法則。上帝的能力是在哪裡顯得完全呢?是在「人的軟弱」上。(林後12:9) 以致保羅反而「喜歡誇自己的軟弱」。這不是說人若剛強會更好,而是指出一個法則: 上帝的能力只有在人的軟弱上才得徹底地彰顯。(因此剛強反而糟了!

     主耶穌也道出一個死與生的法則;只有死亡,才有生命。那就是麥子的比喻。(約12:24) 主先是指著自己的死說的,緊接卻是呼籲人要「恨惡自己生命」(12:25),這是跟隨主, 是主所定的法則,這樣才能得著生命。

    受苦是人難以明白的,但除非人能夠完全明白為何上帝要死在十字架上,否則他豈能要求明白信徒 的受苦呢?永生的上帝何竟經歷死亡?這豈不比信徒經歷苦難更教人驚訝嗎?信徒最可怕的苦難, 亦只不過是把他更推向主的樣式罷了。這也是上帝的定規(彼前2:21):最徹底的,信徒要經歷死亡 (我相信被提的信徒遠比睡了復活的少吧),也只不過是行走十字架的道路,走那最後一站;然後, 便是榮耀。「如果我們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榮耀」(羅8:17)。

    十架神學正確地總結了上帝的法則,能以對抗現今自我欣賞、尋求安逸、和世界認同、致力於對話 和文化溝通、並且唾棄屬靈和受苦的世代。我們可以根據十架神學而這樣說:現今的教會沒有十字架; 沒有死的氣味、沒有釘痕、甚至沒有半點隱藏。現今的教會很會張揚、誇耀,她們的十架也是 榮耀高掛的裝飾,她們恐怕事工被隱藏,就不能榮耀上帝(和自己)了。

章伯斯簡介

      奧斯瓦德·章伯斯 1874 年出生於蘇格蘭,在倫敦的皇家藝術學院和愛丁堡大學接受教育。在他 22 歲那年,他感到上帝在呼召他成為一位傳道人,雖然他很有文藝天賦。在都倫的一所很小的神學院學習和教書之後,他搬到了一個宣教機構,這個機構的宣教範圍覆蓋英國、美國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