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保羅(希臘名)的希伯來名叫掃羅,原屬便雅憫支派的一個猶太人,生而為羅馬公民,出生地是基利家(Cilicia)的大數。幼年受教於耶路撒冷著名拉比迦瑪列,精通猶太人的律法及傳統(加1:14)。原為嚴守教規的猶太教徒,早年堅決反對基督教並持大祭司的文書追捕基督徒﹐從耶路撒冷直到北方大馬色(即大馬士革)。在大馬色經歷耶穌的顯現後,改信基督教(約公元34年)。此後大發熱心,猶如欠福音的債,四處旅行佈道,結果成為猶太人逼迫的對象。保羅一生多苦多難,他的主張激烈,但性情謙沖柔和,他也有堅毅剛強、急進的一面。他不但把福音傳遍歐亞二洲,也勤於寫作勉勵信徒,留下不少著作,他的書信﹐為新約的主要組成部分。
主說:「保羅是我所揀選的器皿,要在外邦人 和 君王,並以色列人面前宣揚我的名。我也要指示他,為我的名必須受許多的苦難。」徒9:15-16
A、掃羅逼迫信主之人:徒22:4-5;7:55-60;9:1-2。
1. 熱心事奉上帝,卻逼迫信主之人,他進入凡信主之人家,拉著入監 (8:3;9:1-2:;26:10-11;29:6;林前15:9;加1:13;腓3:6)。
2. 司提反殉道時,掃羅也在場並贊同他被殺 (7:60)。
3. 求見大祭司,手拿文書,綑綁信徒(9:1-2)。
B、掃羅悔改信主:(9:3-30;22:6-16;26:12-18;林前9:1;15:8)。
1. 大馬色路上遇見光(9:3)。
2. 主呼召掃羅並指示他(9:4-7)。
3. 亞拿尼亞蒙主指示去找掃羅並給掃羅洗禮(9:10-19;22:10-16)。
4. 離開大馬色回大數(9:30)。參見(加1-2章)。
5. 淺談加拉太書中的年日:保羅的生涯裡,大概是這樣:受到基督的感召(1:15~16)→往阿拉伯後又回大馬色(1:17)→在大馬色待三年(1:18a )→上耶路撒冷與彼得住十五天(1:18b~19)→往敘利亞、基利家一帶十四年(1:21;2:1a )→上耶路撒冷會議(2:1b~10)。
C、保羅傳道宣教旅程(安提阿出發,回到安提阿)。
1. 第一次傳道宣教旅程:居比路(賽普魯斯)小亞細亞的旁非利亞:安提阿,以哥念,路司得。加拉太:特庇(13:1-14:28)。
2. 耶路撒冷會議:15:1-35。
3. 第二次傳道宣教旅程:特庇,路司得,以哥念,弗呂家,加拉太,每西亞,特羅雅,腓立比,帖撒羅尼迦,庇哩亞,雅典,哥林多,以弗所,該撒利亞,耶路撒冷,回安提阿(6:36-18:22)。
4. 第次傳道宣教旅程:安提阿,弗呂家,以弗所,馬其頓,米推尼,撒摩,米利都,哥士,羅底,帕大喇,推羅,多利買,該撒利亞,耶路撒冷(18:23-21:16)。
D、保羅在巡撫腓非利斯和亞基帕王面前的申訴(23-25章)
E、保羅的上訴與殉道(27-28章)
F、保羅著作:
傳統以為羅馬書到腓利門書等13封書信都是保羅所寫。現在一些學者認為:羅馬,林前,林後,加,腓,帖前,門,無疑是保羅所寫。對於其他各書作者,意見紛紜。Deutero Pauline:弗,西,帖後。Probably pseudonymous:提前,提後和提多。
三、保羅對基督教的影響
1. 將福音傳至小亞細亞和歐洲。
2. 廣傳福音給外邦人。
3. 是新約最重要的作者,27本書中13本(48%)為其所著。
4. 闡明新約神學、教義與教會真理。
2015年4月11日 星期六
訂閱:
文章 (Atom)
泰奧多·比薩簡介
泰奧多·比薩( 1519 — 1605 )是宗教改革的關鍵人物,但他的知名度不如馬丁·路德、約翰·加爾文;儘管如此,他為被腐敗的羅馬教皇制度所籠罩的世界帶來了健全的聖經神學之光,其所發揮的作用不應被低估。泰奧多·比薩的雕像俯瞰瑞士日內瓦的巴斯蒂翁公園,旁邊還有約翰...
-
亞流主義係由亞歷山大十二轄區之一的保加里堂 (Baucalis) 的資深長老亞流 (Arius) 而得名。他於主後 318 年左右公開發表他的主張:只有聖父是真神;聖 子本質上與上帝不同。無論從本性或權利方面看,聖子不具有如不朽、至高權威、完善智慧、良...
-
使徒約翰是西庇太的兒子 ( 太十2)。他的哥哥是雅各,他的母親是撒羅米(太廿七16;比較可十五40;十六1)。撒羅米是從加利利就跟隨耶穌並服事祂的姊妹們之一(太廿七55),可能她就是主的母親的妹妹(太廿七56;比較約十九25)。因此,約翰和他哥哥雅各也可能就是主...
-
作者:廖元威(中華信義神學院專任老師兼學務長) 從兩千年基督教發展史來看,教會與政權之間的互動一直是令人注目,且與基督徒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除了初代教會常須面對「凱撒是主」與「基督是主」 生死攸關的抉擇外;中世紀的教會,因著教廷宣稱教權高於政權(或教皇權勢遍及政教兩個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