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6日 星期六

親岑多夫(Zinzendorf)

 

    敬虔派雖反對教會的冷淡,但是沒有另立教會。等到親岑多夫受敬虔派的影響後,才新立一個教會。親岑多夫是德國的貴族,死於公元1760年。他幼年在夫蘭克學校讀書, 後來遊歷外國的時候,看見「耶穌受苦」的圖像。上面寫著說:「這是我替你行的, 你為我行了何事?」親岑多夫因此大受感動,願意奉獻他的性命給耶穌。於是他聯絡有活潑信心的人,組成一個教會的大團體;不論是羅馬天主教的信徒,加爾文教會(改革宗)的信徒,信義宗的信徒,只要忠誠,都可入會。但這計劃不能成功,他就另立新教會。

 

    這時有胡司約翰的教徒,在波希米亞遭了逼迫。親岑多夫答應給他們來住在他自己的地方;他們在那裏新建的城叫「主護所」(Herrnhut)。不久親岑多夫當這教會的主教,常常盼望各處的信徒來與他聯絡組織更大的教會。所收的教友,雖說不多,其中也有從歐洲各處來的宗派。他所組織的教會名叫兄弟會(The Brethren),但別人多半稱他們為「主護所會」。

 

    親岑多夫幼年在德國哈勒讀書的時候,聽聞說夫蘭克派人在印度傳道的事,他也立志要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縱使他一時不能達到目的,但當他組織起了這兄弟會的時候, 隨即派人到美國的格林蘭(Greenland)傳道。後來又派人到世界各地去傳福音。如今計算起來,弟兄會的教友比在德國母會的教友還要多三倍。從這些事上可以證明他們是西方熱心傳福音的教會。

 

    後來衛斯理也受了兄弟會的影響而熱心起來。

 

 

沒有留言:

1099年7月15日:第一次十字軍東徵攻占耶路撒冷

    1099 年 7 月 15 日,第一次十字軍東征( 1096–1099 )達到高潮,十字軍在長達七週的圍城後攻陷耶路撒冷,這一事件對中世紀歐洲與近東基督教、伊斯蘭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歷史背景與攻城經過 背景 :第一次十字軍是在教宗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