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8日 星期二

宗教改革之後的英國

          英國改革運動  , 血腥瑪莉 ,

血腥瑪莉

    亨利八世死後其子愛德華六世(Edward, 1547-53)繼位,在坎特伯理大主教克藍麥(Thomas Crammer)的導引下英國教會與天主教漸行漸遠,在教義與禮儀上都有所變革。可惜愛德華十六歲就死了,由凱瑟琳的女兒瑪莉(Mary, 1553-58)繼位。 

  瑪莉一直都是天主教的支持者。她的青春期經歷了英國宗教改革使她成為私生女的恥辱,所以從來就不對宗教改革有好感。她致力於使英國回天主教,因此在瑪莉任內,天主教勢力得以捲土重來。她極力逼迫改革派,在1555一年之中就燒死了七十五人。其中最著名的兩位主教是克藍麥的同工喇提美爾(Hugh Latimer)和利得理(Nicholas Ridley),他們在牛津大學街上被燒死,喇提美爾將被火舌吞滅之時還對同伴說:感謝上帝,我們今天要在英國點起一盞永不熄滅的燈檯。


       至於克藍麥,女王為了要攝服他,還強迫他觀看兩位同工被焚死。起初克藍麥向女王及教宗屈服,但女王決不饒過他,並且爲了打擊改革派,還威逼他簽署了一份否認抗議宗教義的宣言。最後女王仍然在1556年把他送上了火刑場,還想要他在受刑前公開承認過去的錯誤以打擊改革派。但臨終時克藍麥的勇氣突然湧出,堅定的宣告他的抗議宗信仰,拒絕教宗。他並且說他的手因爲寫下了違反他大內心所真正相信的文字,應當首先受到火刑。當他被焚時,他真地舉起他的手直到被火燒焦了。因著他的勇氣,許多人堅持了他們的抗議宗信仰。

       瑪莉女王則因她治下燒死約有三百人而得到血腥瑪莉(Bloody Mary)之稱號。

1099年7月15日:第一次十字軍東徵攻占耶路撒冷

    1099 年 7 月 15 日,第一次十字軍東征( 1096–1099 )達到高潮,十字軍在長達七週的圍城後攻陷耶路撒冷,這一事件對中世紀歐洲與近東基督教、伊斯蘭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歷史背景與攻城經過 背景 :第一次十字軍是在教宗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