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6日 星期二

驚喜–路益師(C.S.Lewis)的信仰自述

 路益師於一八九八年生於北愛爾蘭的貝爾法斯特郡,一九六三年歿於英格蘭牛津。他是一位有名的學者、文學批評家兼作家,對於中古及文藝復興時期的英 國文學尤有研究。他所撰寫的一些有關基督教神學的書籍,常能直接剖析廿世紀思想的癥結,把人從唯物主義與神秘主義兩條岔路引回,因此被譽為廿世紀最傑出的 護教學家之一。他的信仰論述所以能使人信服,固然由於其識見透闢、學養淵深,更主要的是,他個人曾經是唯物主義者,也曾經是個神秘主義者;他瞭解這兩類人 的心境、思想和需要,所以,當他在人生的某一點上用心靈與神遇合後,他的見證便具有實而不訛的嚮導作用。本文為路氏自傳驚喜(Surprised by Joy)的書摘。夜像魔術師的黑色披風,一扭甩,整個大地就降伏在它的魔力下,褪去了日間清晰、姣好的面容。路益師從書本中抬起頭來,窗外的遠方已經墨濃 似地黝黑了。他緩步踱到窗前,沙沙的風聲,脆脆的鳥聲,海濤般一波波湧至,恰似生命突破魔力後發出了窸窸窣窣的笑語。

  這天晚上,路益師和往常一樣,吃過晚飯,稍事休息片晌,便坐到書桌前,繼續他的研讀。燈光照在他剛毅的臉龐上,那灼亮又固執的 的眼神,洩露出一種學者追索智慧特有的渴切。路益師自養成思辯的習慣後,他的感應觸角便無時不刻地伸入生活經驗中,窮究於古今群籍裡,他的理智、感性、心 靈,一直保持在警覺的狀態之下,宛若一根張滿的弓弦,隨時準備發箭去射中事理的正鵠。三十一歲了,他的思想在無止息的辯證中,不知蛻變過多少次,從傳統的 基督徒,變成神秘主義者,再變成唯物的無神論者,而後,擺盪在唯物和神秘主義之間,又漸漸變成觀念論者柏克萊的信徒。

       每次蛻變告一段落的初期,對於自己才歸結而得的思想內容,路益師總是奉之為人生的至理;但是,經驗是真理最嚴格的驗正師,每當 經驗在擴充時,路益師便又發現自己所崇奉的至理,一層層地顯露出它們不夠完足的地方。然而,近來,局面卻有些改變了,當經驗的溪流愈湧愈浩蕩時,路益師懍 然察覺溪流的深處發出一道威嚴的聲音:是真理呼喚他的聲音,那聲音愈來愈接近,路益師整個的思想、心靈都要被它攝去了。原來,每一山澗注入溪流所增加的流 量,都為了嚮導他到這真理髮聲的地方。

[童年的渴盼]



        路益師六歲左右,有一天,哥哥拿來一個錫製的餅乾盒子,盒蓋的凹處填入了長滿綠苔的泥土,泥土上繁密地插著一些摘來的枝葉和花朵,從這個超小型的「人造花園」,路益師首次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潤濕和沃腴。

          七歲的那年夏天,一日他到花園裡嬉戲,看見一叢盛開的罌栗花,早前哥哥那座餅乾盒蓋花園乍時呈現在他眼前,隨著這個記憶的湧起,一股渴望強烈地衝激著他, 他不知道自己渴盼的是什麼,正想分辨清楚,渴盼的感覺就消失了,然而,路益師卻感到異常的喜樂,好像是進入了伊甸樂園。

        不久,路益師在一本童話故事中,一首詩裡面,讀到對秋天和北地茫茫青天的描寫,同樣的渴盼又回來了。路益師一而再,再而三的重 讀它們,想要穩穩把握住那一種彷彿進入另一層境界的喜樂。他隱約地覺知這種喜樂不同於幸福感或愉快的情緒,它帶給人心的撫慰不是因為擁有什麼,而是因為渴 盼什麼。

          這個童年的喜樂經驗深深地鐫刻在路益師的心中,以至於往後的歲月,他不時用各樣的辦法,想回味它、捕捉它。

[神秘主義的追尋者]



           一九○八年,路益師的母親去世。不久,他離開愛爾蘭的家鄉,渡海到英格蘭讀書。英格蘭平原灰黯的景色、多霧多雨的天氣、集中營式的學校生活、暴戾的教師, 稀鬆枯燥的課業,重重壓抑著他的胸臆;夜晚躺在床上,透過沒有簾幔的窗牖,看滿月陰慘地嵌在天空,耳旁響著同宿孩子們千奇百怪的鼾聲,此情此景詭魅、慄 佈,恍如置身地獄,他因此聯想到靈魂沈淪的問題╴╴如果將來被懲罰下地獄,怎麼辦呢?從此他對基督教信仰開始認真起來,每個星期日全校師生到附近聖公會作 禮拜時,他總是悉心聆聽講台上的信息,夜晚覺得害怕時,就拚命禱告、用心讀經,白天戰戰兢兢地遵照良知行事。

           路益師從小就被灌輸一個觀念,人在禱告的時候,必須思量自己的禱詞。當他對信仰認真起來時,他就試著這樣去作。起初,作得還蠻 順暢的,不久,還沒有說到「阿門!」從律法發動的偽良知就開始控告他:「你口裡說的,心裡想了沒?你可有像昨天那樣用心禱告?」「沒有!」「好!那麼再來 一次!」對這個控告,路益師的反應是為自己的禱告訂下一個標準,他必須用悟性禱告,禱告時必須感受想像力靈活的運作,並且,內心必須滿溢對神的熱愛。於是 每晚臨就寢前,路益師就拚命用自己的意志力想要擠榨出這種感覺,他很少成功過,即使成功了,也認為是理所當然的,沒有什麼屬靈的價值。這樣,日過一日,晚 禱變成他心理上極大的負擔,他被它搞得心力交瘁,懼怕它,像失眠的人懼怕床榻一樣。嚐不到信仰的樂趣,他恨不得快點甩掉信仰這難以伺候的東西。

            一九一○年夏天,路益師回到家鄉附近的中學就讀。半年後,又轉往英格蘭威文地區一間叫查特爾斯的中學。查特爾斯中學的舍監是一 個和藹可親的老婦人,她忘我地照料成群寄讀的孩子,路益師在她的溫慈中,享受到了逝去的母愛。這個老舍監迷信神秘主義,她的想像世界是許多幽靈構成的,路 益師受她的影響,也熱愛起玄秘的靈異來。只要沈思,只要感覺,現實的世界變成索然無味,玄學那種虛無飄渺的境界籠罩了他生活的全部。

            十三歲的路益師揚棄了童年的基督教信仰,思想混亂得像一堆亂麻。他一方面貪戀神秘主義的靈異世界,一方面又是個無神主義者,他 的無神論調是悲觀的思想釀造出來的。在他看來,宇宙是冰冷無情的,它的浩瀚唯一的功能是對比出人的渺小。時序的推移、萬象的變化,所有的盛衰凌替無非警示 出生命的無常。拋開宇宙不談,人的一生又豈不是一連串無止息的勞苦。

              在這段思想紛雜的日子,路益師的感性生活卻呈現一片斑斕,他喜歡上華格納歌劇中的北歐神話世界。北歐,天光與水氣合而為一,混 沌又晶亮地盤踞在空間裡,這是奧丁神(Odim)偕同眾神話英雄居住的所在,這幅鴻洞空濛的景像帶給他遙若童年的喜樂經驗,然而過去那喜樂只潛藏在他心靈 深處,現實裡卻無從尋覓;現在,它們互相絞結、融匯,從他心底挑起一股強烈的渴盼,他又再次嚐到失落什麼的悵惘,以及渴盼本身帶來的喜樂。路益師開始以北 歐神話為題材,寫起歌詠英雄的詩歌,他到處蒐購華格納的歌劇唱片,狼吞虎嚥地讀起任何可以找到有關北歐神話的書籍,心裡踴躍著戀愛一般的興奮。路益師從這 份喜好裡嚐到了對於崇拜對象忘我追求的滋味,這是一種信仰的美德,但是,他在早先的基督教信仰中,未曾培養出這項美德。

[無神論時期]



          一九一三年,路益師十五歲,他獲得了一項獎學金,進入威文一家名叫噶爾的高中就讀。 這家公立高中極端鼓勵學生從事體育活動,運動選手因此成為學校中的特殊階級,在校園內,他們對於低年級的學生頤指氣使,作威作福,中階級為了爭取機會晉陞 為特殊階級,彼此明爭暗鬥;下階級晉陞無望,只好淪為諂媚的嘍囉;結果,校園到處瀰漫著世故的社會氣息,路益師對這傳統深惡痛絕,他選擇作一個與眾疏離的 邊緣份子,成日躲在圖書館裡看書。這時路益師已有極強的浪漫傾向了,對他來說,權威和道德規條簡直是一種虛偽的存在。

           路益師在圖書館讀到一齣以北歐神話為題材的悲劇:天地始生,眾神之一的洛基向創世主奧丁抗議:「你為什麼要創造生命?為什麼未 經萬物的同意,就加給它們生存的負擔?這豈不是一種既專橫又殘忍的作為?如果生命是痛苦的,你根本就不應該創造它!」

        奧丁神在創世之前是洛基的好友,他能 瞭解洛基的抗議背後藏有極大的悲憫,但是代表傳統威權的梭爾,卻挑撥奧丁嚴懲洛基,他指控洛基不尊敬眾神,奧丁反駁道:「我尊敬智慧,不尊敬權勢。」

         路益師認為梭爾就是校內那些特殊階級,悲劇英雄洛基代表自己,他用 這種智慧上的優越感撫慰著自己委屈、不快樂的心緒。然而,在這一種角色的認同裡,路益師發覺自己作為一個無神論者衝突和矛盾的地方:我認定神是不存在的, 但是我對於神的不存在這件事,感到非常氣憤、沮喪,我甚至怨嗟著他為什麼創造了這樣一個充滿勞苦的世界,這證明我希望神存在,神慈愛和公義的存在。路益師 同時又覺悟到人與神的關係和人與生命的關係相一致:一個再怎麼悲觀的人,當他面臨喪生的危機時,本能地,他會尋求保存自己,人可以在思想上斬斷他和神相連 的臍帶,但在本能上、情感上,他卻無時不在渴慕著這種連結。

            縱使路益師有了這層了悟,他仍肆意地堅持無神的論調,他就是這樣消極的人,寧可自己根本未曾存在過,也不接受怏怏不樂的生命,與其接受一個不負責任的神,不如漠視祂的存在。

            於是,路益師發明了一套說辭來為自己的無神論辯護:「無神的唯物宇宙觀告訴我們物有始終,死亡結束一切,如果人生的苦難大到人無法忍受的地步,自殺是一條 可能的出路!基督教宇宙觀最令人害怕的地方是,它相信永恆,如此一來,自殺或死亡並不能解決痛苦。此外,基督教信仰的神是一個超越的干預者,一旦接受了 祂,人的心靈就好像一處完全敞開的園地,沒有一個地方能夠讓你用鉛絲圈圍起來,然後掛上一塊牌子:黽禁止入內!僨崇尚自由的我怎能忍受這種干涉呢?無論如 何,我要保有一方自己的天地!」路益師也知道為了秉持唯物的無神論,他必須付出一些代價,他必須承認宇宙只是一大群厚子毫無意義的跳動,而人認為美好有價 值的事物,也只是海市蜃樓而已。

            長時期搜覽各類研究北歐神話的書籍,青少年期的路益師已經儼然北歐神話通了,同時,他也涉獵了包括希臘神話在內的其他神話系 統。或許因為熟爛了就失去特有興味吧!繽紛的神話世界已經無法在他心中激起任何渴盼的喜樂,無神論者路益師噤然得宛若一個建好了聖殿,才發覺神並未居住其 中的人。他讓自己浸潤在音樂、詩歌中,甚至曖昧的愛情想像裡,偶而感到心絃震顫,但是,這些感覺與喜樂似乎有段距離。

[美境重尋]



       為了準備牛津大學的入學考試,1914年,十六歲的路益師接受父親的安排,轉往舍雷 郡的布克罕鎮接受柯克派崔克先生個別指導,習讀希臘古典和各樣名著與人文經籍‧柯氏崇尚叔本華哲學,尤其偏好理性思辯,對於路益師言談和行文中任何邏輯瑕 疵,不時給予嚴苛的指正,日後路益師撰寫護教文章取譬精妙、析理透闢,自稱歸功於恩師柯氏的教誨。

        在這段私塾習讀的歲月裡,路益師從閱讀群籍中充分享受到沈浸在個人閒逸世界中「伊匹鳩魯式(Epicurian)生活的樂趣。 這種人生態度雖然無益眾生,但能陶冶自我。奉守這種生活哲學的人看似自私,卻往往能帶給友伴愉悅;反之,有一種人習於犧牲自我,卻經常陷於自憐中,他的仁 善攤陳在人的面前,反成為一種無休止的指摘,似乎人們都虧欠他一份同情、感激和敬仰。假如兩者中須擇其一,路益師絕對選擇前者。

       布克罕附近景色怡人,小徑通幽,路益師養成課餘漫步山野的習慣。一個霧氣迷茫的早晨,路益師散步到附近的山區。山下市區的喧騰 已經依稀得只剩下吱吱的微響,滿山的枝葉被霧氣遮成重重的紗簾,路益師愈走愈覺山氣沁涼,愈走愈覺自己的軀體已經溶化成透明的山氣,剎那間彷彿進入了天 堂,胸臆間又滿溢起強烈的喜樂。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些日子來,自己苦苦尋求,它卻蹤跡沓沓,這會兒,倒又平平白白降臨了,難道喜樂是不容人用任何模式 去網羅的?難道喜樂的臨到不是由於我們渴想喜樂?不是由於我們營造心境?而是忘我於某一客體中,這一客體無所不在,但卻不是人的理性、知覺可以製造出來 的。路益師於是想到童年時期的晚禱:「難道我用盡意志力想要進入領悟中,進入某種特定的心境,認為這樣才能與神溝通,犯的也是同樣的錯誤嗎?我以為用精通 熟稔建立起來的固定敬拜模式,可以幫助人穩穩地把握住神,這種錯誤的觀念,使我變成不是追求神,而是追求一種心境、一種感覺,這樣我豈不是把宗教降格為一 種自慰的行為?一種製造激情的自動化裝置?難怪我在晚禱中遇不見神!神難道和喜樂的來源一樣,是某個人心以外的客體?」理智上,路益師堅決地拒絕神的存 在,心靈中,卻一步步虛心剖揭著喜樂的奧秘,隱約覺得它的來源與神的存在有些相通的地方,可以太陽在露珠上的映影和太陽本身這兩者間的關係來比擬。

       這段時期使他的無神論唯物主義略受動搖的,是來自於愛爾蘭詩人葉慈和比利時劇作家梅特林克的影響。這兩位創作成績斐然的作者以 旺盛的想像力驅使秘教奇詭動人的象徵,透過玄妙的文字召喚物質表象之外引人遐思的靈異世界。閱讀他們的作品,路益師覺得少年期曾有的一段對於神秘主義的沈 迷再度蠢蠢欲動。充滿著好奇,他多麼希望能掌握那只有少數入門者通曉的儀式語言,藉之探入超自然的世界最奧渺的原理、最幽秘的境界,與眾多神靈交感,冥搜 六合,擺脫軀體與生死的限制。同時,正因秘術被正統基督教和理性主義者判定為邪門左道,更讓潛伏在他心中的叛逆性躍躍欲試。然而,那使他免於掉入靈異陷阱 的,除了找不到名師指引門徑之外,膽怯也發揮了保護的作用。白天他或許無法抗拒好奇心的驅使,到了夜晚,到處黑影幢幢,陰森慄怖,唯物主義反而成了護身 符。不過,最佳的保護則來自於他對喜樂本質的體認。沈溺在探秘的衝動中久了,他發現那股想要衝破藩籬,撕裂遮幔,直搗玄秘的慾望與喜樂的渴盼有霄壤之別; 像佚蕩的性慾一樣,它只不過是靈魂與感官追求快樂、刺激的一種失之粗糙的方式。

       一個峭寒的十月天,日已薄暮、山色湛藍到近乎紫靛,天空浮散著發綠的霧霜,路益師讀了一本書╴╴十九世紀英國童話作家麥唐納所 著,以鄉野仙境傳說為題材的奇幻小說,這本書讓他對喜槳的來源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從前,喜樂一降臨,總是讓他覺得現實世界荒蕪有若沙漠,喜樂好像替現實世 界的每一器物鑲上了金邊;從前,令他渴望的事物都存在於遙遠的另一層境界,現在,周圍的事事物物都以嶄新的面貌出現,討取著他的喜愛,屋裡的每個角落,甚 至自己身心的每一部份,也開始耐人尋味起來,是的,喜樂並不是那樣遙不可及,自己所渴盼進入的境界則正隱藏在週遭裡面,世界多麼的含蓄、婉約!不知不覺 中,他的想像力已經受了一次隆重的洗禮!悲觀╴╴無神論的養料,已經失去了重量,悠悠消散了;靈異更完全對他失去了吸引力。

[深淵與深淵響應]



         1917年,路益師順利考入牛津大學攻讀哲學,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在歐陸如 火如荼展開,不久便被徵調往法國前線參與壕溝戰。翌年四月中彈受傷,輾轉遣返倫敦療養。臥病期間初讀基督徒作家契斯特敦的散文,對美德產生嚮往,「感受到 美德的魅力,彷彿一個男人對自己無意迎娶的女人醉心神往。」或許是軍旅生活的紀律訓練和袍澤間的死生契闊,路益師有生以來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峻烈的美德也 需要人投注生命加以實踐:「我從未認真想過,像我們這種渴望知道美是否有客觀的判準,以及伊思吉勒斯(希臘悲劇作家之一)如何處理宙斯和普羅米修斯握手言 和那一幕的人,原來,也應矢志奉守信實、廉貞、並且忠於職責。我一直以為這些美德並不值得我們費心探究。」

      1919年初,路益師傷癒復學,廿一歲的他與同齡者相比,已是個滿腹經綸的青年了。在牛津出類拔萃的師友多面薰陶下,更使他的 哲學思考往觀念論的方向深入尋繹。起初,他像大多數的大學新生一樣,為了顯示自己的成熟與銳利,刻意在知識取向上擺呈追逐新潮的態勢——「凡事著眼未來且 依明智的理性審辨與行動」,至於慘綠少年時期的悲觀主義、自憐、超自然的觀念或浪漫的遐想,這些合當遂於無形。若非諍友巴菲爾德的及時提醒,路益師將永遠 昧於一件事實:在哲學的領域裡,思想的真偽與時代的先後或新舊無關。

       柏格森哲學的啟迪使路益師揚棄了叔本華的虛無論,重新肯定了宇宙的存有與充盈在自然與人文中隨處湧動的盎然生機,另一方面,過 往喜樂的經驗向路益師啟示了一項真理;人的內心深處有一條通往外在宇宙的幽徑,這個外在宇宙就是那引人忘我的客體,人渴盼與它連結,因為這種連結的關係是 喜樂的來源,這種喜樂不是人的心境,也不是人的想像或任何生物性的慾望與社會權位或財勢可以投射出來的。柏克萊指出這個客體就是神,神是個靈,祂按著自己 的樣式造人,讓人擁有心靈,能夠接受祂的訊息。這個人無法企及的客體果真是已經將自己彰顯在人心中的神嗎?1926年在一次登山旅行中,路益師突然發覺自 己面臨一項抉擇╴╴到底有沒有神?神是真的存在呢?還是人的需要製造出來的?人為什麼需要?是神賦予的嗎?為了使這個需要成為人尋求神的途徑之一?依照路 益師當時的感覺,抉擇有神與抉擇無神,都不涉及任何損失,但是,一股力量驅使他不得不選擇有神,這股力量也許就是神本身發出的吧!或許也是過往的喜樂經驗 所作的見證。作了這種抉擇之後,路益師覺得自己有如雪人,經過長久的冰凍,終於溶化了。

[信心的一躍]



      沙沙的風聲,脆脆的鳥聲從黑暗中一波波湧來,聽在路益師耳裡,好像神的催促和命令。 一個人相信神存在並不意味與神建立了關係,三年來,路益師對這件事知道得太清楚了,三年前他相信神存在之後,認為自己應該更新對事物的看法。也就是以 神的心為心,讓自己的一生和諧地依循宇宙主宰的意旨運行,這樣相信神的存在才有意義。他也知道世界充滿誘惑、人心充滿私慾,要以神的心為心是很因難,但 是,他以為人一旦認知私慾的存在,就具有能力袪除私慾的偏見,其道理就好像人明白了視覺上的錯覺現象,便不會任由錯覺左右一樣,當路益師試著袪除自己的私 慾時,他才發現自己是個多麼懦弱、敗壞的人,渾身充滿了嫉恨、野心、貪慾……。路益師從小到大,未曾這樣鄙視過自己。

       三年來,神那充滿威嚴的聲音從各種角落對他發出質詢:「你為什麼逃避我?我千方百計向你彰顯,除了證明自己存在之外,別無其他 意義嗎?」路益師知道結束心靈流浪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卻也很困難,就是完全降服,放棄自己,隨神處置,讓神嚮導,他不知道這樣做會有什麼結果,這簡直就像 縱身躍入萬丈深淵一般的冒險。

      沙沙的風聲,脆脆的鳥聲四面八方踴至,「跳!跳!跳!」的命令,像浪舌一樣拍擊著他,類似的催逼已經延續三年了,既殘酷又讓人 震懾、敬畏,路益師告訴自己:「跳吧!誰叫他是神,是宇宙的掌管者,沒有人能逃避祂的權勢。」路益師跪下來禱告,不但承認神的存在,並且承認神是神,祂有 權力掌管自己、鍛鍊自己。雖然像個頑亢的浪子在父親的責打下才勉強答應改邪歸正,順服以後,他卻嚐到在這背後蘊有無止盡的恩慈。若是神驕縱他任隨己意,他 就永遠嚐不到在真理裡自由的滋味了。

         路益師順服神的權柄後,雖然不是個喜歡參加團體敬拜的人,也還不清楚基督教的教義,但是,為了表明自己信仰神,他按時到教會參 加禮拜,終於透過四福音書,認識耶蘇基督是道成肉身的神,更從淵博的宗教知識中體悟出那則普遍存在於異教信仰中有關神死而復活的神話在捨身十字架上的耶穌 身上成為歷史事實;許多古老宗教,在他看來,就像是真理的局部投影。散佈在這些異教信仰中對真神的憧憬,在拿撒勒人耶穌復活的神蹟上獲得了充分的滿足。

2018年3月2日 星期五

馬丁路德宗改改革直的連續

  路德的運動並不是一種消極或反動的運動,而是一種積極和前進的運動。它不僅是對晚近的過去所作一種突然的反抗,將教會當局贖罪機構堆積如山的錯誤一鼓氣推倒,而且是數百年以來必然的歸結,是過去基督教的敬虔最深刻和最有活力的成分之連續。
  中世紀基督徒的思想與行動擺動於兩極之間。一極是教會當局誇耀和外表的律法主義,在其中上帝的恩典就在教會以儀文的善功來救人的浩大機構之下湮沒無聞了。另一極為福音派敬虔的一條深沉而恬靜的細流,此細流雖往往以迷信為其背景,當隱藏為一般人所不見,但在卑微而聖潔的人們中——就是在那些感到自己的工作微不足道,為著自己的慰藉與滿足而回到上帝在耶穌基督裡的恩典的人們中——則代代相繼地流傳下來。路德宗的宗教改革就是此真正基督教敬虔隱蔽的細流,在普通歷史的平源上出現,使它被帝國承認為一合法的教會,而得與舊教會並立。它是以十六世紀的精神來表現那從使徒時代以來所綿延的活力,它使上帝的真理,即那在希臘教會與羅馬教會的制度主義與聖禮主義下冒煙已久的真理的火花,重新燃燒起來。宗教改革是盎格羅撒克遜人對那曾經大大服務猶太人,希臘人和羅馬人的基督教福音永久真理的表現。
  因為羅馬教會當局的教訓久已湮沒了基督教的福音成分,所以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家的教訓對人們顯示了一種啟示的力量,對腐化的老教會掀起了一種革命的情勢。但事實上這宗教改革運動並不是一種革命,因為它的原則與歷代的真教會也並無間斷。
  這樣看來,路德的運動和傳統所得的名稱,是不幸的,甚至是引起誤會的。路德自己當時也極力反對採用他自己的名字來稱呼他和他同事所擁護的運動或教訓。他曾寫道︰路德是什麼?教訓並不是我個人的,我也不曾為誰釘過十字架……我和上帝的子民共同相信基督的教訓,惟有是我們的主。可見路德宗這個名字,是極不足以稱呼那並不限於一個人或一個時代而和基督教本身一樣普世的運動。抗羅宗宗教改革一類消極的名稱,也是不適當的,因為這運動在本質上並不是抗議,而是肯定,並不是改革,而是保守,並不是反動,而是推進。它最好的名稱是福音派。它是歷代基督教最優良的使徒傳統直系的連續。

唯理主義

    宗教改革以後的時代,既十六及十七世紀,科學一天比一天進步。當時大科學家哥白尼(Copernicus)和伽利略(Galileo)發明地球環繞太陽轉動的理論。又有熱心信道的牛頓(Newton)發明地心吸力說;還有許多科學發明隨著科學研究出現。在中世紀的哲學家認為科學和神學是相合的。可是,這時候,漸漸發現許多當時的神學理論與科學並不相合,因此兩下起了衝突。

這時的教皇強逼伽利略自我承認他的學說是荒謬無稽。教皇也嚴禁人看伽利略的書。不過這時的科學家漸漸膽大起來反對一些不合科學理論的神學。他們中間有不信基督的,也有信基督的。總而言之,都提倡理性的學說。當日許多信徒教友和牧師受他們的感化,也注重理性;教會中有順應這潮流的,就叫唯理派。這派在教會中頗有力量。這些人多以理性的思想去看聖經,多注重討論「上帝」,「道德」等教義,把耶穌當著一位偉大的教師,對重生和救贖的教導不太注重。雖然如此,他們倒以為只有他們是真實的基督徒。

    唯理派特別注重「教育」一科,因此牧師自稱為人民的教師,傳道的時候,注重倫理的題目,雖勸人為善,但怎樣行善,多不提及。除倫理的勸勉外,也從科學和社會學素方面發揮。當這唯理派盛行的時候,信徒就不注意傳福音的工作了。後來,才有一些佈道家起來鼓勵信徒傳福音。


文藝復興

壹 「文藝復興」一詞的意義


意為文化的「重生」,1854年第一次為人使用,指希臘羅馬古典文藝的重生。
狹義指十四世紀義大利的古典文藝復興。廣義上為1350-1650歐洲中世紀到近代轉移文化轉型的時期,人們從中世紀以宗教及教會為中心的生活轉型到近代世俗以個人為中心的生活。
這種轉變的原因有:

一 義大利的城市因歐洲與中東在十字軍後的貿易而富有,人們有閒暇研究,商人有錢支援文藝。

二 中產階級富有開始追求舒適生活。

三 中央集權的政府提供安全與秩序。

四 1456年古騰保(Johann Gutenberg)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加速資訊流通。

五 唯名論促進了個人主義及以經驗為主的求知方法。

古典精神的出現首見於佩脫拉克(Petrarch, 1304-74)及薄伽邱(Boccaccio, 1315-75)的作品中。
狹義的文藝復興是在阿爾卑斯以南,北方則有宗教的人文主義,代表人物則有銳赫林(Reuchlin),伊拉斯母(Erasmus)等十六世紀早期的人物。南方以希臘羅馬古典文學及語言為重,北方則以原文聖經研究為重。

貳 義大利文藝復興


一 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 d.1519):

繪有最後晚餐(Last Supper)與蒙娜麗沙的微笑(Mona Lisa)。

二 米開朗基羅(Michaelangelo, d.1564):

為西斯汀教堂的屋頂及牆壁繪畫

三 馬基維利(Machiavelli, 1469-1527):

為佛羅倫斯的政治家,《君王論(The Prince)》,主張個人的道德在政治上是不適用的,政治自有其法則,君王當用權力來使其自身及國家得利,不需考慮道德。

四 文藝復興教宗:

(一)尼古拉五世(1447-55):

他的秘書瓦拉(Lorenzo Valla, 1405-57)是首先發展出歷史批判學的要素,並證實數世紀來為教宗們所引用以宣稱領土擁有權的《君士坦 丁禦賜文》為僞造。瓦拉並未因此而受害,可為當時教宗只醉心文藝無心統管的佐證。

(二)猶流二世(Julius II, 1503-13):

命米開朗基羅繪西斯汀教堂屋頂。

(三)利歐十世(1513-1521):

批准販售贖罪卷以籌聖彼得大教堂之建造經費,因此而引起路德的反對,發起了宗教改革。

參 聖經人文主義者


一 銳赫林(John Reuchlin, 1455-1522):

編希伯來文法及字典《希伯來文入門》。

二 伊拉斯母(Desiderius Erasmus, c. 1466-1536):

主張教會體制內改革,曾著《愚昧頌》以嘲諷教會內的腐敗。他編了第一本印刷且發行的新約希臘文聖經(1516)。

中世紀的學術

壹 經院哲學的內涵


一 經院哲學的定義


Scholasticism是從希臘文scolhv(學房,參徒19:9)一詞而來,就是指學習的地方。Scholastic在查理曼時便開始用來稱呼學者。中世紀的學術先是在修道院中發展,繼而以各城市的主教座堂學校為中心,後來則轉移到大學。經院哲學就是指十一世紀以後的在這些學術中心所發展出來的中世紀哲學,前期是以奧古斯丁的新柏拉圖主義為基礎,但經院哲學的高峰則是以亞理斯多德的哲學為基礎。
經院哲學的目標並不是要發現如自然科學般的新真理,而是要證明已存的真理。經院哲學則可定義為將神學合理化使信仰得到理性的支援之努力。神學是要從哲學而不是聖經的觀點來處理。啓示的內容要用亞理士多德的演繹邏輯來系統化,要與新進從回教徒傳入的亞理士多德的哲學相調和。

二 經院哲學興起的原因


(一)亞理斯多德的哲學在歐洲出現:

透過回教及猶太人傳入。西班牙阿拉伯裔回教哲學家爾佛諾伊斯(Averroes, 1126-98)的亞理斯多德註釋被譯成拉丁文,於1200年由西班牙傳入。開羅的拉比長猶太哲學家買蒙尼底茲(Maimonides, 1135-1204)也引亞理斯多德的哲學來詮釋猶太教,其著作的譯本也於同時傳入。

(二)行乞修會對哲學的興趣:

他們用哲學詮釋啓示的內涵。如大阿伯特(Albertus Magnus 及多馬阿奎那是道明會的,俄坎的威廉(William of Ockham)及波拿文土拉(Bonaventura)則是方濟會的。

(三)大學運動的擴大:

大學使學術研究集中薈萃,使得經院哲學更形發達。

三 經院哲學的方法:


經院哲學是用亞理斯多德的辯證及邏輯來研究啓示的內涵。所以其方法是固定的就如其研究的內涵也是固定的。現代科學是用歸納法,但經院哲學則是用演繹法,以三段論法為工具。因此經院哲學是建築在兩大權威之上,一是教會,二是亞理士多德。

四 經院哲學的派別


分派的判準主要是看該學者對最終實的看法是傾向於柏拉圖或亞理士多德以及他們如何看信仰與理性的關係。

(一)實名論:

依柏拉圖之說,實名論者認為普遍概念是獨立於個別物體而存在的。對於信仰與理性的關係則認為"我信以致於我知"
A.安瑟倫(Anslem, 1033-1109):
其神學要點:
(1)提出上帝存在的本體論論證。
(2)提出補償說的救贖論。
B.彼得蘭巴德(Peter Lombard, c.1095-c.1159):
編纂《四部語錄》,按三一論、道成肉身、聖禮及末世論將信經及古代教父的著作分類彙編,成為中世紀的神學教科書。主張聖禮有七種:洗禮、堅信禮、聖體、告解、敷油、聖秩(授聖職)及婚禮。這主張後來在1439年的佛羅倫斯大會正式被天主教接受。

(二)溫和的實名論又稱觀念論:

亞理士多德認為對我們最真實的是個別體,但真正真實的卻是普遍概念。普遍概念就是個別體的共性,因此普遍概念是存在於個別體中的。我知道以致我可以信。
A.亞伯拉德(Abelard, 1079-1142):
他是巴黎大學很受歡迎的教授,聽課者多達數千人。
(1)羅曼史:
亞伯拉德與他的學生郝蘿絲相戀而私奔,為郝蘿絲叔父派人將其閹割,從此無法為教士。後來成為修道院院長,郝蘿絲也成為女修道院院長,二人仍互相通訊。
(2)道德說的救贖論
(3)著作:
《是與否》,將古代教父所言矛盾之處並列陳示,以使人突破思想的框架。
(4)為克勒窩的伯納所大力反對。
B.大阿伯特(Albertus Magnus, c.1193-1280):
以學識廣博世稱「 全才博士」。任教巴黎大學。努力調和宗教與科學,但其系統的建立需待其弟子多馬完成。
C.多馬阿奎那(Thomas Aquinas, 1225-74
世稱「天使博士」(Angelic Doctor)。母親是紅鬍子腓特烈的姊妹。多馬不顧家人的反對要作道明會修道士,曾被他兄弟綁架回家。但不多時他又逃回修道院。他年輕時,身材高大,步履不穩,沈默寡言,有時看來魂不守舍。同學笑他是「笨牛」,他的老師阿伯特卻說,有一天這隻牛的叫聲要充滿全世界。
多馬最重要的著作是《神學大全》。
多馬學說要點如下:
(1)多馬為學的目標是要整合亞理斯多德的哲學和基於聖經及教會詮釋的啓示神學。
(2)人只靠理性也可以知道諸如上帝的存在、攝理及不朽等真理。但在這些之上的真理諸如道成肉身、三一論、時間內的創造、罪及煉獄等,人只能透過啓示得到。
(3)理性與信仰的真理都來自於上帝,所以在本質上它們是不衝突的。因此啓示的真理是合於理性也可由理性加以說明。
(4)實有先存在於上帝的思想中然後才成形於事物或人的思想中。
(5)主張功德庫觀念。

(三)唯名論

A.認為普遍概念並不客觀存在,只是人主觀的分類,只是一個名稱罷了
B.信仰與理性無關。
C.重視個別事物,不若實名論或溫和的實名論重視群體或機構。
D.並不否定啓示,只是認為啓示是要相信的,是不能用理性說明的。
E.唯名論大師
(1)俄坎的威廉(William of Ockham, c.1280-c.1349
俄坎的「剃刀」是指他的簡約法則:一件事情的原因只要找到最簡約的解釋即可。
(2)羅哲培根(Roger Bacon, c.1214-92):著重實驗科學。

五 各派擅場的時期:

早期經院哲學時期(1050-1150)由安瑟倫及伯納的實名論得勝;高級經院哲學時期(1150-1300)由多馬所代表的溫和實名論勝過唯名論;1300直至改教時期為止則由唯名論主導。

貳 經院哲學的結果


一 實名論及溫和的實名論加強了教會的集體觀念,使得聖禮觀念以致於教權階級系統都更加牢固。

二 多馬所主張的理性在啓示之前的兩段式知識論導引人們將信仰與理性分為兩個領域,這樣的分別終在唯名論中完成。

三 多馬的《神學大全》成為天主教直到今日的權威性神學體系。

四 唯名論促使人們重視個人,這又使得在文藝復興時期物質主義興盛。

五 唯名論對個體的重視也使得實驗方法成為追求真理的主要途徑。

六 唯名論使得人們藉著神秘主義,而不是集體性的教會來尋求上帝的同在。


參 大學的興起


大學的興起部份歸因於城市的興起。學生聚集到城市來求學,或在座堂學校或在他處。漸漸的集合起來,稱為「總學」,後來就演變成大學。開始的時候大學其實是類似學者的同業工會,組織起來是為了要促進老師和學生們的權益,並提供不同能力水準的認證。
各個城市的大學有其特長。神學的主要中心是巴黎和牛津的大學。

十字軍

壹 十字軍東征的背景


一 回教勢力於第七世紀快速擴張,阿拉伯人佔領聖地。

二 1054年東西方教會分裂。

三 土耳其人於1070年從阿拉伯人手中奪得聖地,他們也是回教徒。

四 土耳其人同年也進逼君士坦丁堡。

五 土耳其人仇視朝聖者。

中世紀流行朝聖,視為敬虔的表現。當阿拉伯人佔據聖地時,並不會阻撓基督徒朝聖者,反倒從他們賺取不少財富。如今塞耳柱土耳其人(Seljuk Turks)自阿拉伯人手中奪走聖地後,因其對回教狂熱,憎恨基督徒,不賺基督徒的錢,對基督多所阻撓。朝聖者將受土耳其人惡待之情狀,向歐洲人報告後,便造成了一股對土耳其人忿怒仇恨之情。


貳 東羅馬帝國向教宗貴格利七世求救


貴格利有心彌補東西方的裂痕,東方教會受到土耳其的威脅,正提供西方教會一示好的機會。貴格利希望藉救助東方完成三項大事:

一 保住東方教會不落入回教徒手中;

二 東西方教會再度合一;

三 建立世界性的教宗統治。

他計畫親自帶領五萬軍人前去與回教徒爭戰。但計畫因他與亨利四世的授任權之爭而不得實現。

參 教宗烏耳班二世(Urban II, 1088-99)發動十字軍


1095年東羅馬帝國阿烈克修一世(1081-1118)因土耳其人的進逼,向教宗烏耳班二世求救。烏耳班二世在法國克勒門(Clermont)發表情辭迫切的演說,號召民眾前往聖地,從土耳其人手中將耶路撒冷與耶穌之墓奪回。他應許所有參加聖戰的人可以減少在煉獄中受苦的時間,又應許為此聖戰而喪生者,可以不經煉獄直升天堂。群眾反應熱烈,成千上萬的人聚集一起,狂熱地喊著:「上帝所願,上帝所願(Deus vult)。」教宗把布縫的十字架分給每一個願意參加的人,縫在衣服上,於是「十字軍」就形成了。
在貴族所領導的正式十字軍出發前,就有一隊烏合之眾先行動了,由隱士彼得(Peter the Hermit, ?-1115)帶頭。在途中殺害不少猶太人,又一路掠奪,也有遭到報復;最後在攻打尼西亞時,幾乎全數被土耳其人消滅。

肆 第一次十字軍及耶路撒冷拉丁王國


第一次正式的十字軍則是由法國及絡林一帶的貴族所帶領的三支軍隊,於1096年出發, 相約在 君士坦丁堡會合。他們經過慘烈的戰鬥,終於在1099715日攻下耶路撒冷,並將城中七萬回教徒全部殺死,猶太人也被趕入會堂中活活燒死。812日又於亞實基倫打敗埃及救援軍,至此十字軍的任務算是成功了。
戰勝不易,保持戰果也不簡單。十字軍在聖地及通往聖地路上的中東地區建立了以西方封建制度政教結構為模式的王國,稱為耶路撒冷拉丁王國。這時又有武士修會的興起成為此王國的重要支援。這些修道士除了持一般的修道之願外還加上獻身與不信者戰鬥並保護聖地及朝聖者,其中最有名的是聖殿武士修會(the Templars)。許多西方的信眾,因無法親身參與十字軍,就藉著支援這些修會以表虔誠,使得武士修會擁有不少財富,後來還遭王室之嫉,受到迫害。

伍 後續的十字軍


耶路撒冷王國之北方屏障以得撒(Edessa)在1144年又落入回教徒之手,1146年克勒窩的伯納號召了第二次的十字軍。這支包括法國國王路易七世(Louis VII, 1137-80)及皇帝康拉得三世(Conrad III, 1138-52)的軍隊於1147年出發。但這支軍隊在小亞細亞就損失了大半,最後在1148年進攻大馬色時大敗。
回教勢力在埃及王撒拉丁(Saladin)的領導下團結一致來攻打拉丁王國,在1187年攻陷了耶路撒冷。這時西方又發動了軍力最強的第三次十字軍(1189-92)。由三位著名的歐洲領袖領軍:當代第一武士皇帝紅鬍子腓特烈(Frederick Barbarossa, 1152-90),法王腓力奧古斯都(Philip Augustus, 1179-1223),及英王獅心理查(Richard the Lion-hearted, 1189-99)。但是腓特烈意外在基利家淹死了,法王和英王又起了爭執,而且法王又因國內政局變化急速回國處理,整個東征計畫幾乎瓦解。結果只收復了巴勒斯坦北方沿海的艾克(Acre)城,耶路撒冷仍在回教徒手中。
第四次十字軍沒有去打回教徒反而打基督徒。十字軍為了償付向威尼斯人所借的軍費,竟在1204年攻下君士坦丁堡,擄掠財物及教堂所藏遺骨。皇帝及主教長換由拉丁人擔任,設立君士坦丁堡拉丁帝國(1204-1261),希臘教會聽命於教宗。教宗英若森三世起初雖反對,但之後卻默許了,認為是上帝藉此來使東西方教會統一。拜占庭人卻一直不甘臣服,在1261年重新奪回君士坦丁堡,結束了東方拉丁帝國。此事不但不能使東西方教會統一,反而使東西教會間憎恨更深。武力是無法使教會合一的。
十字軍歷史一段不幸的插曲是所謂的「兒童十字軍」。1212年二位牧童召集了數千兒童前往聖地,結果是這些兒童或者死在路上,或者被擄為奴。
第六次十字軍由被教宗開除教籍的皇帝腓特烈二世所領導。他與回教王達成協議,讓他領有耶路撒冷、拿撒勒和伯利恆等地,以及通往艾克城的道路。腓特烈於1229重新佔領耶路撒冷,並自封為耶路撒冷王,教宗很光火,但歐洲人卻很歡欣鼓舞,稱腓特烈為「耶路撒冷解放者」。但耶路撒冷於1244年又落入土耳其人手中,直到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才從土耳其人手中奪得巴勒斯坦。第七次十字軍沒什麼結果,第八次於1271-2發動,也是無功而返,至此十字軍運動雖仍有餘溫,但已不再能激動群眾了。至1291年拉丁王國也完全消失了。

陸 十字軍東征的結果


一 基督教與回教更加互不信任。

二 因與聖地接觸,增加了對聖經的知識,虔誠思想轉向耶穌的人性,如克勒窩的伯納所代表的。

三 對遺骨聖物的崇敬興盛。

四 十字軍精神被用來對付異端派,如迦他利派和瓦勒度派。

五 打開貿易,促進商業。

六 中產階級興起:貴族因東征而財窮力疲。

七 使歐洲人增廣見識,拓寬視野。

八 新知傳入,激發了學術研究,並促使大學興起。

 經院哲學:亞里斯多德哲學從回教徒中傳入。

中世紀蠻族

壹 蠻族入侵的起源


從第二世紀至十一世紀,日爾曼語系的蠻族不斷入侵蹂躪大部份羅馬帝國的歐洲國境。因凶奴人向西移入東北歐,使得該地的蠻族向西南遷移。

貳 蠻族入侵的動態


蠻族的入侵,大致而言是由東向西,由北向南侵襲。
蠻族多為亞流派基督徒。亞流派之宣教工作是如何進行的?因其為異端,故沒有什麼資料可考。烏非拉(Ulfilas, 301-)的祖先是加帕多家的基督徒,在264年時為西哥特人所擄去。烏非拉從小就是基督徒。341年隨哥特使團入東羅馬帝國,為當 時 君士坦丁堡主教亞流派的尼哥美地的優西比烏封為哥特人的主教。
曾攻破羅馬城的有西哥特人(Visigothics)阿拉利(Alaric)410),還有汪達爾人(Vandals)該賽利(Gaiseric)455)從北非渡海攻入。該賽利因為利歐一世的斡旋而沒有澈底破壞羅馬城。之前利歐一世也在452年與匈奴人阿提拉(Attila)交涉,而使羅馬城免於另一場浩劫。476年日爾曼族Odoacer攻陷羅馬城,罷絀小皇帝Romulus Augustulus,西羅馬帝國正式滅亡。東羅馬帝國則持續到1453年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才滅亡。
蠻族於帝國內陸續定居後,則漸漸改信大公教,到第七世紀時則都已改信大公教了。

參 蠻族與基督教的互相影響


一 因羅馬帝國的秩序崩解,教會──尤其西方教會──突顯為維持新秩序要角。

二 在蠻族破壞了的文明廢墟上,教會成為保存古代文明的主力。

三 教會漸漸使得蠻族歸信基督,但也因此帶進不少異教風俗。

中世紀與教宗制度的產生

壹 中世紀的名稱及其意義


中世紀的名稱是因其前後為兩個古典時期,之前為希臘羅馬的古典時期,之後為文藝復興的古典時期。此名稱為文藝復興時的人文主義者所起。時間為第五世紀羅馬帝國的傾覆到十五世紀文藝復興之間的一千年。
黑暗世紀是指中古早期之蠻族統治和知識衰退。但現在學者多不用這帶有價值判斷的詞。

貳 中古世紀的分期


一 中古早期:約500-800

二 中古中期:800-1300

三 中古晚期:1300-1500


參 羅馬主教權力高漲


君士坦丁前的教會的稱為古大公(Old Catholic)期。這時各地的主教是平等的。
313年至590年(大貴格利即位)古大公教會漸漸變為以羅馬主教為首的羅馬天主教。
313-450之間羅馬主教被認為是在同儕中居首的(the first among equals)。
君士坦丁堡大會(381)承認羅馬主教的居首地位。
君士坦丁堡主教則是「次於羅馬主教的最首(the primacy of honor next after the Bishop of Rome)」。
利歐一世(Leo I)在位時(440-461)開始宣稱羅馬主教是高於其他主教的。
皇帝瓦倫提諾三世於445年的上諭承認羅馬主教(時為利歐一世)在屬靈事務上的首要地位。羅馬主教所制定的就是「眾人的法律」。至此羅馬主教的首要性已得到教會及帝國雙方的承認。

肆 羅馬主教權力高漲的原因:


一 保羅及彼得都在羅馬殉道。

二 彼得居首有經文支持:太16:16-18;路22:31-32;約21:15-17

三 羅馬為古帝國首都,其主教自然地位崇隆。

四 帝都東遷(330)使羅馬主教在西方成為屬靈與俗世事務的領袖。

五 羅馬城陷落於西哥德人之手(410),標識著羅馬帝國的法治秩序崩解,其地位由羅馬主教權勢所取代。

六 宣教修士們領人歸信後都要求他們效忠羅馬。

這期間(313-590)產生許多強有力的羅馬主教。如利歐一世及大貴格利。


伍 大貴格利(Gregory I, the Great, 590-604)


第一位教宗或謂為利歐一世,或謂為大貴格利。
大貴格利拒絕讓君士坦丁堡主教長自稱為「普世主教(ecumenical bishop)」,當他得勢時他卻不這樣自稱,卻稱自己為「上帝萬僕之僕(the servant of the servants of God)」。他在位時沒有一位西方的主教敢違逆他的意志。他監督高盧、西班牙、不列顛、非洲及義大利的教會,設立主教。
羅馬公教的教階制度及教會法規是羅馬帝國法制的翻版。

威克里夫之《福音的職事》一文

『我們因基督所以在上帝面前纔有這樣的信心,並不是我們憑自己能承擔什麼事,我們所能承擔的,乃是出於上帝』(林後三4,5)。

保羅告訴我們說,新律法中的恩典,超越舊律法中的恩典,而且使人容易進天堂。所以保羅一開始就說:『我們因基督所以在上帝面前纔有這樣的信心,並不是我們憑自己能承擔什麼事,我們所能承擔的,乃是出於上帝』(三4,5)。

人在工作上好像最能顯出他思想的能力;這思想既是來自上帝,他其他的工作便更是出於上帝。除非上帝先行義,又幫助祂所造的人照樣行,就沒有人能夠行義。既然我們在這恩典時代的人,比在舊律法時代的人,有一位更好的代言人在上帝面前為我們禱告,難怪恩典時代是更好的時代。所以我們應當棄絕驕傲,完全信靠耶穌基督。凡不自誇的人,就不憑自己承擔什麼事,因為我們所有的能力,都是出於上帝,也是因著耶穌基督的緣故。基督既然是神又是人,所以祂同時是審判者,又是代言人;這些話是可信的,因為每一種能力都是由上帝來的,因此,人所有的能力,也必須是由上帝來的。若是你在這裹又埋怨說,人的確行了許多惡事,既然人所作的都是由上帝而來,那麼上帝就是犯罪作惡了;然而正直人都承認,世界上每一種受造之物,不論是善的或是惡的,都是萬有之主上帝所創造的;可是罪並不是受造之物,乃是人與天使所犯的過錯,而不是我們的上帝所創造的,因為罪無非是得罪上帝。但是如果罪的本身就是一種受造之物,那麼罪必然是上帝所造的,而人就可以說這受造之物是罪了。

這位中保基督叫祂的使徒和他們的代理人『能承當這新約的執事』(三 6)。這是一種很大的榮耀,因為作教皇或主教,有極大的恩典;然而作基督所立的牧師,則有千倍的恩典,因為得福更多,而工作也愈聖。既然這新約是上帝最後的律法,又叫人接近天堂,這些作牧師的就以上帝所賜的恩典,把人帶到上帝面前,又有上帝與他們同工。這是神甫所應當有的適當而高貴的工作,他們若不盡責,就是最壞的叛徒了。在他們與舊律法的祭司中間,有極大的區別,因為舊律法的祭司不過是基督所完成之恩典的預表。所以保羅在這裡說,新律法的牧師現在所作的『不是憑著字句,乃是憑著(上帝所賜的)聖靈』(三 6)。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新律法的牧師所作的工作,有愉快有光亮,他們不是殺牛羊來獻祭,像舊律法的祭司一樣;舊律法的祭司所象徵的恩典,上帝已經藉著祂的僕人直接賜給人了;所以保羅說,新律法的牧師現在工作,不是憑著字句,乃是憑著聖靈。

在這裡那些敵基督的暴君反對這新律法說,我們對新法律所當接納的,不是字句的意義,而是屬靈的意義。因此他們順著他們的惡意,捏造屬靈的意義。於是四種異端派要毀滅上帝律法字句的意義,而這字句的意義應當是用來治理教會最首先與最重要的意義。敵基督者多方反對這字句的意義,說聖經是假的。所以他們說,除了你所瞭解的字句的意義外,還有另外一個意義,而我所提出的意義,乃是不可靠的。聖經的權威就因此被敵基督者所敗壞了。不過保羅說,在這恩典時代,我們若仍舊接納舊律法字句的意義,永遠堅守這意義,像在舊律法時代一樣,那麼這字句的意義就要把人的心靈殺害了;因為它阻礙人相信他們在基督已經來到的這恩典時代,他們比在舊律法時代更接近幸福。但是我們要丟開這些邪說異端,相信上帝命令舊律法中先祖們所遵守的許多事,都是將來在恩典時代要實現之事的表象而已。我們要以屬靈的意義,來瞭解這些表象,否則,字句的意義不免引起不信之心,把人的靈魂殺害了。

但是屬靈的意義要用正確的信仰,使人的靈魂活過來。你們若要知道斷定這些意義的根據,就要以基督徒的信仰來開始,相信基督已經來了,如舊律法所預表的,而不要仍舊等候他來。所以新律法論基督的美德,並勸勉祂的教會有愛心所講的每一句話,都必須以字句的意義來解釋。所以奧佔斯丁說,凡是反對以字句的意義來瞭解上帝之律法的異端,都是被定罪的。因此,保羅又接著說:『那用字刻在石頭上屬死的職事,尚且有榮光,甚至以色列人因摩西面上的榮光,不能定睛看他的臉,這榮光原是漸漸退去的。何況(作基督僕人的)那屬靈的職事,豈不更有榮光麼?』(三7,8)因為這種榮光,比其他的榮光都大,並且增多直達到永福。人若要知道保羅講這話的理由,就必須先明白摩西從西乃山下來,把寫在石頭上的律法賜給百姓的時候,他的臉是如何地發光,以致使百姓不敢定睛看他的臉。於是當他們注視這位摩西的時候,他們屬靈的眼睛就被遮蔽了,然而當他把自己發光的臉遮住之後,他們就可以向他講話了。新律法的基督,既然把祂的律法刻在使徒的心上,他們屬靈的職事所有的榮光就此摩西的榮光更大。因為把律法刻在心上,強於刻在石版上,而且由基督恩典中所發出的光輝,要比從摩西臉上所發出的光輝更加明亮。摩西律法的職事被稱為死的職事,因為許多人因它而遭靈魂的死亡,而且身體的死亡也總是跟著這職事而來的。然而新律法的職事叫有些人活過來,得到永福。因此把律法寫在石版上,不如把它寫在心靈上。

保羅以後又提出另外一種意義說:『若是定(眾人)罪的職事(對摩西)有榮光,那稱(基督兒女為)義的職事,榮光就越發大了』(三9)。這話好像是說:既然那不能使人得到永福的隱藏的預表,在那些信心微小的人看來,都有這麼大的榮耀與尊貴,那麼基督的律法和祂僕人的職事,既然真帶來了永福,豈不更加使人敬愛和有喜樂麼?

慈運理與瑞士德語邦的改教運動

1. 慈運理的改革運動

慈 運理於1484年(馬丁路德出生後的六星期)生於瑞士的托根堡(Toggenburg)。少年時在巴塞爾和伯恩(Bern)接受教育,開始修習古典語文。 爾後慈運理進入維也納和巴塞爾大學就讀。在導師威頓巴赫的影響下,慈運理認識了贖罪券制度的錯誤,也藉此知道信心的重要。

1516年(馬丁路德將宣言釘於 威登堡教堂門口的同年),慈運理出任愛西德恩(Einsiedeln)的神父一職,並在那裡深深體會到中世紀天主教的迷信。1519年,慈運理到了蘇黎 世,遭遇到嚴重的瘟疫,他向神承諾,如果神拯救他,就必奉獻一生為祂工作。

1520 年,慈運理為了宣揚理念的自由,放棄了教廷的津貼。他高舉聖經的權威,並促請政府給予神父直接依據聖經講道的自由。他開始逐字研讀聖經中的每一卷書,並於 1525年,將整本新約講解完畢。因著慈運理在講道中,強烈指摘天主教節期的禁食規條,引起了康士坦茲(Constanz)主教的不滿。但是蘇黎世議會卻 支持慈運理,以一切宗教習俗都必須根據神純正的話語為由,取回康士坦茲主教的權利。此舉成了蘇黎世的宗教改革的導火線,也引發了多次的公開辯論。

1523 年,第一次的公開辯論在蘇黎世的市政廳內舉行。慈運理髮表了《六十七條》(Sixty-Seven Articles),以聖經的權威取代教會傳統的權威,並且攻擊教皇制度、聖徒崇拜、彌撒、朝聖、教士獨身制、贖罪卷、苦行、以及煉獄等種種實行。在這次 辯論中,慈運理大獲全勝,並在邦議會的支持下,開始了全面性的改革。同年10月的第二次公開辯論中,慈運理攻擊天主教彌撒儀式,並率眾清除教堂中一切的陳 設與裝飾。

慈 運理在蘇黎世改革之順利,實有賴於瑞士的邦郡制度。因著各邦政治上的獨立,議會有十足的權力決定是否接受改革。不久,慈運理親自前往伯恩邦 (Berne),並差遣他的同工前往巴色(Basel)和史特勞斯堡(Strassburg)等其他瑞士德語邦,推展他的改教運動。

1529年,幾乎瑞士 山谷的邦郡,都加入了慈運理的改教陣營,與當時仍信奉羅馬天主教的邦郡間衝突頻繁,大有開戰之勢。儘管雙方曾試圖談判和解,然而戰事還是於1531年爆 發。天主教的邦郡聯盟迅速取得了勝利,而慈運理本人,也在隨軍出征的途中身亡。瑞士的改教運動,至此暫時告一段落。隨著加爾文運動的興起,慈運理運動也就 漸漸被併入了此一更大、更具影響力的改革運動。

2. 慈運理與馬丁路德

慈 運理對路德著作十分熟稔,他的許多早期論述,隨處可見路德的影子。不過他本人卻不承認自己是路德教義的產物。儘管兩人在聖經權威與因信稱義方面,有某種程 度的相似;但是卻在「主餐」的教義上,一直無法達成共識,至終導致了兩人無可補救的分歧。為此,德國的黑森親王腓力(Phillip of Hesse)特地為兩人在馬爾堡舉行了一場公開辯論。兩人對於路德所起草的「馬爾堡條文」(Marburg Article)中的主餐教義,意見始終分歧。慈運理認為,主餐僅乃紀念主的儀式,餅和酒只是一種象徵,並不是實質地成為主的身體和主的血。然而馬丁路德 發表「合質論」(Consubstautiation),認為餅乃是主實質的身體,酒乃是基督的血。雙方各持己見,最後路德不願再議,僅在會議桌上留下了 「這是我的身體」幾個字,便憤而拂袖離去,雙方談判正式破裂。

3. 慈運理與重浸派

當 慈運理在瑞士改革初期,兩位曾與他十分要好的同工─格列伯(Conrad Grebel)和曼斯(Felix Manz),認為慈運理的改革不夠徹底,頻頻催促他加速回覆新約教會的模式,尤其是廢除嬰兒洗禮一事。然而,慈運理受限於政治考量,不肯激進,使得這班早 期的支持者,開始對他作出嚴厲的批評。這一班人在歷史上被稱為重浸派(他們自己並不接受這個名字),他們反對嬰兒洗禮,並為真正悔改的成年人重新施行洗 禮。慈運理起初對他們相當同情和諒解,但漸漸不能忍耐他們激進的言論及行動。因著重浸派強烈反對教會與政治聯合,使得向來依靠政治勢力的慈運理極為不滿, 至終加入了打擊重浸派信徒的行列。1520至1530年間,數千位重浸派信徒被殺,天主教與改革派,在此件事竟意外成了同一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