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日 星期五

中世紀的學術

壹 經院哲學的內涵


一 經院哲學的定義


Scholasticism是從希臘文scolhv(學房,參徒19:9)一詞而來,就是指學習的地方。Scholastic在查理曼時便開始用來稱呼學者。中世紀的學術先是在修道院中發展,繼而以各城市的主教座堂學校為中心,後來則轉移到大學。經院哲學就是指十一世紀以後的在這些學術中心所發展出來的中世紀哲學,前期是以奧古斯丁的新柏拉圖主義為基礎,但經院哲學的高峰則是以亞理斯多德的哲學為基礎。
經院哲學的目標並不是要發現如自然科學般的新真理,而是要證明已存的真理。經院哲學則可定義為將神學合理化使信仰得到理性的支援之努力。神學是要從哲學而不是聖經的觀點來處理。啓示的內容要用亞理士多德的演繹邏輯來系統化,要與新進從回教徒傳入的亞理士多德的哲學相調和。

二 經院哲學興起的原因


(一)亞理斯多德的哲學在歐洲出現:

透過回教及猶太人傳入。西班牙阿拉伯裔回教哲學家爾佛諾伊斯(Averroes, 1126-98)的亞理斯多德註釋被譯成拉丁文,於1200年由西班牙傳入。開羅的拉比長猶太哲學家買蒙尼底茲(Maimonides, 1135-1204)也引亞理斯多德的哲學來詮釋猶太教,其著作的譯本也於同時傳入。

(二)行乞修會對哲學的興趣:

他們用哲學詮釋啓示的內涵。如大阿伯特(Albertus Magnus 及多馬阿奎那是道明會的,俄坎的威廉(William of Ockham)及波拿文土拉(Bonaventura)則是方濟會的。

(三)大學運動的擴大:

大學使學術研究集中薈萃,使得經院哲學更形發達。

三 經院哲學的方法:


經院哲學是用亞理斯多德的辯證及邏輯來研究啓示的內涵。所以其方法是固定的就如其研究的內涵也是固定的。現代科學是用歸納法,但經院哲學則是用演繹法,以三段論法為工具。因此經院哲學是建築在兩大權威之上,一是教會,二是亞理士多德。

四 經院哲學的派別


分派的判準主要是看該學者對最終實的看法是傾向於柏拉圖或亞理士多德以及他們如何看信仰與理性的關係。

(一)實名論:

依柏拉圖之說,實名論者認為普遍概念是獨立於個別物體而存在的。對於信仰與理性的關係則認為"我信以致於我知"
A.安瑟倫(Anslem, 1033-1109):
其神學要點:
(1)提出上帝存在的本體論論證。
(2)提出補償說的救贖論。
B.彼得蘭巴德(Peter Lombard, c.1095-c.1159):
編纂《四部語錄》,按三一論、道成肉身、聖禮及末世論將信經及古代教父的著作分類彙編,成為中世紀的神學教科書。主張聖禮有七種:洗禮、堅信禮、聖體、告解、敷油、聖秩(授聖職)及婚禮。這主張後來在1439年的佛羅倫斯大會正式被天主教接受。

(二)溫和的實名論又稱觀念論:

亞理士多德認為對我們最真實的是個別體,但真正真實的卻是普遍概念。普遍概念就是個別體的共性,因此普遍概念是存在於個別體中的。我知道以致我可以信。
A.亞伯拉德(Abelard, 1079-1142):
他是巴黎大學很受歡迎的教授,聽課者多達數千人。
(1)羅曼史:
亞伯拉德與他的學生郝蘿絲相戀而私奔,為郝蘿絲叔父派人將其閹割,從此無法為教士。後來成為修道院院長,郝蘿絲也成為女修道院院長,二人仍互相通訊。
(2)道德說的救贖論
(3)著作:
《是與否》,將古代教父所言矛盾之處並列陳示,以使人突破思想的框架。
(4)為克勒窩的伯納所大力反對。
B.大阿伯特(Albertus Magnus, c.1193-1280):
以學識廣博世稱「 全才博士」。任教巴黎大學。努力調和宗教與科學,但其系統的建立需待其弟子多馬完成。
C.多馬阿奎那(Thomas Aquinas, 1225-74
世稱「天使博士」(Angelic Doctor)。母親是紅鬍子腓特烈的姊妹。多馬不顧家人的反對要作道明會修道士,曾被他兄弟綁架回家。但不多時他又逃回修道院。他年輕時,身材高大,步履不穩,沈默寡言,有時看來魂不守舍。同學笑他是「笨牛」,他的老師阿伯特卻說,有一天這隻牛的叫聲要充滿全世界。
多馬最重要的著作是《神學大全》。
多馬學說要點如下:
(1)多馬為學的目標是要整合亞理斯多德的哲學和基於聖經及教會詮釋的啓示神學。
(2)人只靠理性也可以知道諸如上帝的存在、攝理及不朽等真理。但在這些之上的真理諸如道成肉身、三一論、時間內的創造、罪及煉獄等,人只能透過啓示得到。
(3)理性與信仰的真理都來自於上帝,所以在本質上它們是不衝突的。因此啓示的真理是合於理性也可由理性加以說明。
(4)實有先存在於上帝的思想中然後才成形於事物或人的思想中。
(5)主張功德庫觀念。

(三)唯名論

A.認為普遍概念並不客觀存在,只是人主觀的分類,只是一個名稱罷了
B.信仰與理性無關。
C.重視個別事物,不若實名論或溫和的實名論重視群體或機構。
D.並不否定啓示,只是認為啓示是要相信的,是不能用理性說明的。
E.唯名論大師
(1)俄坎的威廉(William of Ockham, c.1280-c.1349
俄坎的「剃刀」是指他的簡約法則:一件事情的原因只要找到最簡約的解釋即可。
(2)羅哲培根(Roger Bacon, c.1214-92):著重實驗科學。

五 各派擅場的時期:

早期經院哲學時期(1050-1150)由安瑟倫及伯納的實名論得勝;高級經院哲學時期(1150-1300)由多馬所代表的溫和實名論勝過唯名論;1300直至改教時期為止則由唯名論主導。

貳 經院哲學的結果


一 實名論及溫和的實名論加強了教會的集體觀念,使得聖禮觀念以致於教權階級系統都更加牢固。

二 多馬所主張的理性在啓示之前的兩段式知識論導引人們將信仰與理性分為兩個領域,這樣的分別終在唯名論中完成。

三 多馬的《神學大全》成為天主教直到今日的權威性神學體系。

四 唯名論促使人們重視個人,這又使得在文藝復興時期物質主義興盛。

五 唯名論對個體的重視也使得實驗方法成為追求真理的主要途徑。

六 唯名論使得人們藉著神秘主義,而不是集體性的教會來尋求上帝的同在。


參 大學的興起


大學的興起部份歸因於城市的興起。學生聚集到城市來求學,或在座堂學校或在他處。漸漸的集合起來,稱為「總學」,後來就演變成大學。開始的時候大學其實是類似學者的同業工會,組織起來是為了要促進老師和學生們的權益,並提供不同能力水準的認證。
各個城市的大學有其特長。神學的主要中心是巴黎和牛津的大學。

十字軍

壹 十字軍東征的背景


一 回教勢力於第七世紀快速擴張,阿拉伯人佔領聖地。

二 1054年東西方教會分裂。

三 土耳其人於1070年從阿拉伯人手中奪得聖地,他們也是回教徒。

四 土耳其人同年也進逼君士坦丁堡。

五 土耳其人仇視朝聖者。

中世紀流行朝聖,視為敬虔的表現。當阿拉伯人佔據聖地時,並不會阻撓基督徒朝聖者,反倒從他們賺取不少財富。如今塞耳柱土耳其人(Seljuk Turks)自阿拉伯人手中奪走聖地後,因其對回教狂熱,憎恨基督徒,不賺基督徒的錢,對基督多所阻撓。朝聖者將受土耳其人惡待之情狀,向歐洲人報告後,便造成了一股對土耳其人忿怒仇恨之情。


貳 東羅馬帝國向教宗貴格利七世求救


貴格利有心彌補東西方的裂痕,東方教會受到土耳其的威脅,正提供西方教會一示好的機會。貴格利希望藉救助東方完成三項大事:

一 保住東方教會不落入回教徒手中;

二 東西方教會再度合一;

三 建立世界性的教宗統治。

他計畫親自帶領五萬軍人前去與回教徒爭戰。但計畫因他與亨利四世的授任權之爭而不得實現。

參 教宗烏耳班二世(Urban II, 1088-99)發動十字軍


1095年東羅馬帝國阿烈克修一世(1081-1118)因土耳其人的進逼,向教宗烏耳班二世求救。烏耳班二世在法國克勒門(Clermont)發表情辭迫切的演說,號召民眾前往聖地,從土耳其人手中將耶路撒冷與耶穌之墓奪回。他應許所有參加聖戰的人可以減少在煉獄中受苦的時間,又應許為此聖戰而喪生者,可以不經煉獄直升天堂。群眾反應熱烈,成千上萬的人聚集一起,狂熱地喊著:「上帝所願,上帝所願(Deus vult)。」教宗把布縫的十字架分給每一個願意參加的人,縫在衣服上,於是「十字軍」就形成了。
在貴族所領導的正式十字軍出發前,就有一隊烏合之眾先行動了,由隱士彼得(Peter the Hermit, ?-1115)帶頭。在途中殺害不少猶太人,又一路掠奪,也有遭到報復;最後在攻打尼西亞時,幾乎全數被土耳其人消滅。

肆 第一次十字軍及耶路撒冷拉丁王國


第一次正式的十字軍則是由法國及絡林一帶的貴族所帶領的三支軍隊,於1096年出發, 相約在 君士坦丁堡會合。他們經過慘烈的戰鬥,終於在1099715日攻下耶路撒冷,並將城中七萬回教徒全部殺死,猶太人也被趕入會堂中活活燒死。812日又於亞實基倫打敗埃及救援軍,至此十字軍的任務算是成功了。
戰勝不易,保持戰果也不簡單。十字軍在聖地及通往聖地路上的中東地區建立了以西方封建制度政教結構為模式的王國,稱為耶路撒冷拉丁王國。這時又有武士修會的興起成為此王國的重要支援。這些修道士除了持一般的修道之願外還加上獻身與不信者戰鬥並保護聖地及朝聖者,其中最有名的是聖殿武士修會(the Templars)。許多西方的信眾,因無法親身參與十字軍,就藉著支援這些修會以表虔誠,使得武士修會擁有不少財富,後來還遭王室之嫉,受到迫害。

伍 後續的十字軍


耶路撒冷王國之北方屏障以得撒(Edessa)在1144年又落入回教徒之手,1146年克勒窩的伯納號召了第二次的十字軍。這支包括法國國王路易七世(Louis VII, 1137-80)及皇帝康拉得三世(Conrad III, 1138-52)的軍隊於1147年出發。但這支軍隊在小亞細亞就損失了大半,最後在1148年進攻大馬色時大敗。
回教勢力在埃及王撒拉丁(Saladin)的領導下團結一致來攻打拉丁王國,在1187年攻陷了耶路撒冷。這時西方又發動了軍力最強的第三次十字軍(1189-92)。由三位著名的歐洲領袖領軍:當代第一武士皇帝紅鬍子腓特烈(Frederick Barbarossa, 1152-90),法王腓力奧古斯都(Philip Augustus, 1179-1223),及英王獅心理查(Richard the Lion-hearted, 1189-99)。但是腓特烈意外在基利家淹死了,法王和英王又起了爭執,而且法王又因國內政局變化急速回國處理,整個東征計畫幾乎瓦解。結果只收復了巴勒斯坦北方沿海的艾克(Acre)城,耶路撒冷仍在回教徒手中。
第四次十字軍沒有去打回教徒反而打基督徒。十字軍為了償付向威尼斯人所借的軍費,竟在1204年攻下君士坦丁堡,擄掠財物及教堂所藏遺骨。皇帝及主教長換由拉丁人擔任,設立君士坦丁堡拉丁帝國(1204-1261),希臘教會聽命於教宗。教宗英若森三世起初雖反對,但之後卻默許了,認為是上帝藉此來使東西方教會統一。拜占庭人卻一直不甘臣服,在1261年重新奪回君士坦丁堡,結束了東方拉丁帝國。此事不但不能使東西方教會統一,反而使東西教會間憎恨更深。武力是無法使教會合一的。
十字軍歷史一段不幸的插曲是所謂的「兒童十字軍」。1212年二位牧童召集了數千兒童前往聖地,結果是這些兒童或者死在路上,或者被擄為奴。
第六次十字軍由被教宗開除教籍的皇帝腓特烈二世所領導。他與回教王達成協議,讓他領有耶路撒冷、拿撒勒和伯利恆等地,以及通往艾克城的道路。腓特烈於1229重新佔領耶路撒冷,並自封為耶路撒冷王,教宗很光火,但歐洲人卻很歡欣鼓舞,稱腓特烈為「耶路撒冷解放者」。但耶路撒冷於1244年又落入土耳其人手中,直到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才從土耳其人手中奪得巴勒斯坦。第七次十字軍沒什麼結果,第八次於1271-2發動,也是無功而返,至此十字軍運動雖仍有餘溫,但已不再能激動群眾了。至1291年拉丁王國也完全消失了。

陸 十字軍東征的結果


一 基督教與回教更加互不信任。

二 因與聖地接觸,增加了對聖經的知識,虔誠思想轉向耶穌的人性,如克勒窩的伯納所代表的。

三 對遺骨聖物的崇敬興盛。

四 十字軍精神被用來對付異端派,如迦他利派和瓦勒度派。

五 打開貿易,促進商業。

六 中產階級興起:貴族因東征而財窮力疲。

七 使歐洲人增廣見識,拓寬視野。

八 新知傳入,激發了學術研究,並促使大學興起。

 經院哲學:亞里斯多德哲學從回教徒中傳入。

中世紀蠻族

壹 蠻族入侵的起源


從第二世紀至十一世紀,日爾曼語系的蠻族不斷入侵蹂躪大部份羅馬帝國的歐洲國境。因凶奴人向西移入東北歐,使得該地的蠻族向西南遷移。

貳 蠻族入侵的動態


蠻族的入侵,大致而言是由東向西,由北向南侵襲。
蠻族多為亞流派基督徒。亞流派之宣教工作是如何進行的?因其為異端,故沒有什麼資料可考。烏非拉(Ulfilas, 301-)的祖先是加帕多家的基督徒,在264年時為西哥特人所擄去。烏非拉從小就是基督徒。341年隨哥特使團入東羅馬帝國,為當 時 君士坦丁堡主教亞流派的尼哥美地的優西比烏封為哥特人的主教。
曾攻破羅馬城的有西哥特人(Visigothics)阿拉利(Alaric)410),還有汪達爾人(Vandals)該賽利(Gaiseric)455)從北非渡海攻入。該賽利因為利歐一世的斡旋而沒有澈底破壞羅馬城。之前利歐一世也在452年與匈奴人阿提拉(Attila)交涉,而使羅馬城免於另一場浩劫。476年日爾曼族Odoacer攻陷羅馬城,罷絀小皇帝Romulus Augustulus,西羅馬帝國正式滅亡。東羅馬帝國則持續到1453年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才滅亡。
蠻族於帝國內陸續定居後,則漸漸改信大公教,到第七世紀時則都已改信大公教了。

參 蠻族與基督教的互相影響


一 因羅馬帝國的秩序崩解,教會──尤其西方教會──突顯為維持新秩序要角。

二 在蠻族破壞了的文明廢墟上,教會成為保存古代文明的主力。

三 教會漸漸使得蠻族歸信基督,但也因此帶進不少異教風俗。

中世紀與教宗制度的產生

壹 中世紀的名稱及其意義


中世紀的名稱是因其前後為兩個古典時期,之前為希臘羅馬的古典時期,之後為文藝復興的古典時期。此名稱為文藝復興時的人文主義者所起。時間為第五世紀羅馬帝國的傾覆到十五世紀文藝復興之間的一千年。
黑暗世紀是指中古早期之蠻族統治和知識衰退。但現在學者多不用這帶有價值判斷的詞。

貳 中古世紀的分期


一 中古早期:約500-800

二 中古中期:800-1300

三 中古晚期:1300-1500


參 羅馬主教權力高漲


君士坦丁前的教會的稱為古大公(Old Catholic)期。這時各地的主教是平等的。
313年至590年(大貴格利即位)古大公教會漸漸變為以羅馬主教為首的羅馬天主教。
313-450之間羅馬主教被認為是在同儕中居首的(the first among equals)。
君士坦丁堡大會(381)承認羅馬主教的居首地位。
君士坦丁堡主教則是「次於羅馬主教的最首(the primacy of honor next after the Bishop of Rome)」。
利歐一世(Leo I)在位時(440-461)開始宣稱羅馬主教是高於其他主教的。
皇帝瓦倫提諾三世於445年的上諭承認羅馬主教(時為利歐一世)在屬靈事務上的首要地位。羅馬主教所制定的就是「眾人的法律」。至此羅馬主教的首要性已得到教會及帝國雙方的承認。

肆 羅馬主教權力高漲的原因:


一 保羅及彼得都在羅馬殉道。

二 彼得居首有經文支持:太16:16-18;路22:31-32;約21:15-17

三 羅馬為古帝國首都,其主教自然地位崇隆。

四 帝都東遷(330)使羅馬主教在西方成為屬靈與俗世事務的領袖。

五 羅馬城陷落於西哥德人之手(410),標識著羅馬帝國的法治秩序崩解,其地位由羅馬主教權勢所取代。

六 宣教修士們領人歸信後都要求他們效忠羅馬。

這期間(313-590)產生許多強有力的羅馬主教。如利歐一世及大貴格利。


伍 大貴格利(Gregory I, the Great, 590-604)


第一位教宗或謂為利歐一世,或謂為大貴格利。
大貴格利拒絕讓君士坦丁堡主教長自稱為「普世主教(ecumenical bishop)」,當他得勢時他卻不這樣自稱,卻稱自己為「上帝萬僕之僕(the servant of the servants of God)」。他在位時沒有一位西方的主教敢違逆他的意志。他監督高盧、西班牙、不列顛、非洲及義大利的教會,設立主教。
羅馬公教的教階制度及教會法規是羅馬帝國法制的翻版。

威克里夫之《福音的職事》一文

『我們因基督所以在上帝面前纔有這樣的信心,並不是我們憑自己能承擔什麼事,我們所能承擔的,乃是出於上帝』(林後三4,5)。

保羅告訴我們說,新律法中的恩典,超越舊律法中的恩典,而且使人容易進天堂。所以保羅一開始就說:『我們因基督所以在上帝面前纔有這樣的信心,並不是我們憑自己能承擔什麼事,我們所能承擔的,乃是出於上帝』(三4,5)。

人在工作上好像最能顯出他思想的能力;這思想既是來自上帝,他其他的工作便更是出於上帝。除非上帝先行義,又幫助祂所造的人照樣行,就沒有人能夠行義。既然我們在這恩典時代的人,比在舊律法時代的人,有一位更好的代言人在上帝面前為我們禱告,難怪恩典時代是更好的時代。所以我們應當棄絕驕傲,完全信靠耶穌基督。凡不自誇的人,就不憑自己承擔什麼事,因為我們所有的能力,都是出於上帝,也是因著耶穌基督的緣故。基督既然是神又是人,所以祂同時是審判者,又是代言人;這些話是可信的,因為每一種能力都是由上帝來的,因此,人所有的能力,也必須是由上帝來的。若是你在這裹又埋怨說,人的確行了許多惡事,既然人所作的都是由上帝而來,那麼上帝就是犯罪作惡了;然而正直人都承認,世界上每一種受造之物,不論是善的或是惡的,都是萬有之主上帝所創造的;可是罪並不是受造之物,乃是人與天使所犯的過錯,而不是我們的上帝所創造的,因為罪無非是得罪上帝。但是如果罪的本身就是一種受造之物,那麼罪必然是上帝所造的,而人就可以說這受造之物是罪了。

這位中保基督叫祂的使徒和他們的代理人『能承當這新約的執事』(三 6)。這是一種很大的榮耀,因為作教皇或主教,有極大的恩典;然而作基督所立的牧師,則有千倍的恩典,因為得福更多,而工作也愈聖。既然這新約是上帝最後的律法,又叫人接近天堂,這些作牧師的就以上帝所賜的恩典,把人帶到上帝面前,又有上帝與他們同工。這是神甫所應當有的適當而高貴的工作,他們若不盡責,就是最壞的叛徒了。在他們與舊律法的祭司中間,有極大的區別,因為舊律法的祭司不過是基督所完成之恩典的預表。所以保羅在這裡說,新律法的牧師現在所作的『不是憑著字句,乃是憑著(上帝所賜的)聖靈』(三 6)。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新律法的牧師所作的工作,有愉快有光亮,他們不是殺牛羊來獻祭,像舊律法的祭司一樣;舊律法的祭司所象徵的恩典,上帝已經藉著祂的僕人直接賜給人了;所以保羅說,新律法的牧師現在工作,不是憑著字句,乃是憑著聖靈。

在這裡那些敵基督的暴君反對這新律法說,我們對新法律所當接納的,不是字句的意義,而是屬靈的意義。因此他們順著他們的惡意,捏造屬靈的意義。於是四種異端派要毀滅上帝律法字句的意義,而這字句的意義應當是用來治理教會最首先與最重要的意義。敵基督者多方反對這字句的意義,說聖經是假的。所以他們說,除了你所瞭解的字句的意義外,還有另外一個意義,而我所提出的意義,乃是不可靠的。聖經的權威就因此被敵基督者所敗壞了。不過保羅說,在這恩典時代,我們若仍舊接納舊律法字句的意義,永遠堅守這意義,像在舊律法時代一樣,那麼這字句的意義就要把人的心靈殺害了;因為它阻礙人相信他們在基督已經來到的這恩典時代,他們比在舊律法時代更接近幸福。但是我們要丟開這些邪說異端,相信上帝命令舊律法中先祖們所遵守的許多事,都是將來在恩典時代要實現之事的表象而已。我們要以屬靈的意義,來瞭解這些表象,否則,字句的意義不免引起不信之心,把人的靈魂殺害了。

但是屬靈的意義要用正確的信仰,使人的靈魂活過來。你們若要知道斷定這些意義的根據,就要以基督徒的信仰來開始,相信基督已經來了,如舊律法所預表的,而不要仍舊等候他來。所以新律法論基督的美德,並勸勉祂的教會有愛心所講的每一句話,都必須以字句的意義來解釋。所以奧佔斯丁說,凡是反對以字句的意義來瞭解上帝之律法的異端,都是被定罪的。因此,保羅又接著說:『那用字刻在石頭上屬死的職事,尚且有榮光,甚至以色列人因摩西面上的榮光,不能定睛看他的臉,這榮光原是漸漸退去的。何況(作基督僕人的)那屬靈的職事,豈不更有榮光麼?』(三7,8)因為這種榮光,比其他的榮光都大,並且增多直達到永福。人若要知道保羅講這話的理由,就必須先明白摩西從西乃山下來,把寫在石頭上的律法賜給百姓的時候,他的臉是如何地發光,以致使百姓不敢定睛看他的臉。於是當他們注視這位摩西的時候,他們屬靈的眼睛就被遮蔽了,然而當他把自己發光的臉遮住之後,他們就可以向他講話了。新律法的基督,既然把祂的律法刻在使徒的心上,他們屬靈的職事所有的榮光就此摩西的榮光更大。因為把律法刻在心上,強於刻在石版上,而且由基督恩典中所發出的光輝,要比從摩西臉上所發出的光輝更加明亮。摩西律法的職事被稱為死的職事,因為許多人因它而遭靈魂的死亡,而且身體的死亡也總是跟著這職事而來的。然而新律法的職事叫有些人活過來,得到永福。因此把律法寫在石版上,不如把它寫在心靈上。

保羅以後又提出另外一種意義說:『若是定(眾人)罪的職事(對摩西)有榮光,那稱(基督兒女為)義的職事,榮光就越發大了』(三9)。這話好像是說:既然那不能使人得到永福的隱藏的預表,在那些信心微小的人看來,都有這麼大的榮耀與尊貴,那麼基督的律法和祂僕人的職事,既然真帶來了永福,豈不更加使人敬愛和有喜樂麼?

慈運理與瑞士德語邦的改教運動

1. 慈運理的改革運動

慈 運理於1484年(馬丁路德出生後的六星期)生於瑞士的托根堡(Toggenburg)。少年時在巴塞爾和伯恩(Bern)接受教育,開始修習古典語文。 爾後慈運理進入維也納和巴塞爾大學就讀。在導師威頓巴赫的影響下,慈運理認識了贖罪券制度的錯誤,也藉此知道信心的重要。

1516年(馬丁路德將宣言釘於 威登堡教堂門口的同年),慈運理出任愛西德恩(Einsiedeln)的神父一職,並在那裡深深體會到中世紀天主教的迷信。1519年,慈運理到了蘇黎 世,遭遇到嚴重的瘟疫,他向神承諾,如果神拯救他,就必奉獻一生為祂工作。

1520 年,慈運理為了宣揚理念的自由,放棄了教廷的津貼。他高舉聖經的權威,並促請政府給予神父直接依據聖經講道的自由。他開始逐字研讀聖經中的每一卷書,並於 1525年,將整本新約講解完畢。因著慈運理在講道中,強烈指摘天主教節期的禁食規條,引起了康士坦茲(Constanz)主教的不滿。但是蘇黎世議會卻 支持慈運理,以一切宗教習俗都必須根據神純正的話語為由,取回康士坦茲主教的權利。此舉成了蘇黎世的宗教改革的導火線,也引發了多次的公開辯論。

1523 年,第一次的公開辯論在蘇黎世的市政廳內舉行。慈運理髮表了《六十七條》(Sixty-Seven Articles),以聖經的權威取代教會傳統的權威,並且攻擊教皇制度、聖徒崇拜、彌撒、朝聖、教士獨身制、贖罪卷、苦行、以及煉獄等種種實行。在這次 辯論中,慈運理大獲全勝,並在邦議會的支持下,開始了全面性的改革。同年10月的第二次公開辯論中,慈運理攻擊天主教彌撒儀式,並率眾清除教堂中一切的陳 設與裝飾。

慈 運理在蘇黎世改革之順利,實有賴於瑞士的邦郡制度。因著各邦政治上的獨立,議會有十足的權力決定是否接受改革。不久,慈運理親自前往伯恩邦 (Berne),並差遣他的同工前往巴色(Basel)和史特勞斯堡(Strassburg)等其他瑞士德語邦,推展他的改教運動。

1529年,幾乎瑞士 山谷的邦郡,都加入了慈運理的改教陣營,與當時仍信奉羅馬天主教的邦郡間衝突頻繁,大有開戰之勢。儘管雙方曾試圖談判和解,然而戰事還是於1531年爆 發。天主教的邦郡聯盟迅速取得了勝利,而慈運理本人,也在隨軍出征的途中身亡。瑞士的改教運動,至此暫時告一段落。隨著加爾文運動的興起,慈運理運動也就 漸漸被併入了此一更大、更具影響力的改革運動。

2. 慈運理與馬丁路德

慈 運理對路德著作十分熟稔,他的許多早期論述,隨處可見路德的影子。不過他本人卻不承認自己是路德教義的產物。儘管兩人在聖經權威與因信稱義方面,有某種程 度的相似;但是卻在「主餐」的教義上,一直無法達成共識,至終導致了兩人無可補救的分歧。為此,德國的黑森親王腓力(Phillip of Hesse)特地為兩人在馬爾堡舉行了一場公開辯論。兩人對於路德所起草的「馬爾堡條文」(Marburg Article)中的主餐教義,意見始終分歧。慈運理認為,主餐僅乃紀念主的儀式,餅和酒只是一種象徵,並不是實質地成為主的身體和主的血。然而馬丁路德 發表「合質論」(Consubstautiation),認為餅乃是主實質的身體,酒乃是基督的血。雙方各持己見,最後路德不願再議,僅在會議桌上留下了 「這是我的身體」幾個字,便憤而拂袖離去,雙方談判正式破裂。

3. 慈運理與重浸派

當 慈運理在瑞士改革初期,兩位曾與他十分要好的同工─格列伯(Conrad Grebel)和曼斯(Felix Manz),認為慈運理的改革不夠徹底,頻頻催促他加速回覆新約教會的模式,尤其是廢除嬰兒洗禮一事。然而,慈運理受限於政治考量,不肯激進,使得這班早 期的支持者,開始對他作出嚴厲的批評。這一班人在歷史上被稱為重浸派(他們自己並不接受這個名字),他們反對嬰兒洗禮,並為真正悔改的成年人重新施行洗 禮。慈運理起初對他們相當同情和諒解,但漸漸不能忍耐他們激進的言論及行動。因著重浸派強烈反對教會與政治聯合,使得向來依靠政治勢力的慈運理極為不滿, 至終加入了打擊重浸派信徒的行列。1520至1530年間,數千位重浸派信徒被殺,天主教與改革派,在此件事竟意外成了同一陣營。

2018年3月1日 星期四

敬虔主義

作者: 蔡麗貞

一、『虔敬主義』簡介
 
什麼叫做『敬虔主義』呢?『敬虔主義』是對於『宗派主義』的反動,或者是反彈。我們看見歷史常常在鐘擺的左右擺動中,自行的尋求平衡。中世紀的時候,『經院哲學』走到一個極端,太強調理智的分析,所以教會內部就出現了一股運動 - 就是『神秘主義』,來平衡它。『神秘主義』講求的是感性的、比較敬虔的追求,這是用來平衡『經院哲學』。同樣的,在十七世紀的時候,『宗派主義』也是以信條、信經的權威,來取代了聖經的權威,也是類似於『經院哲學』太強調理智邏輯的推理分析,使得信徒的信仰跟生活脫節,所以教會又出現了另外一股運動 - 就是『敬虔運動』,來平衡『宗派主義』。
 
1較極端的思想
 
貴格會最早也是『敬虔運動』的表現,他們很注重內心的亮光,比較注重在心靈上、在感情上跟上帝交通的體驗,以及對於上帝話語的實踐。敬虔主義是要把信仰,從信條、信經帶回到聖經中。在『宗派主義』時代,每一個宗派都有他們自己的權威系統,都有自己的很多的信經跟信條,太注重理智的分析,而『敬虔主義』就是把它帶回到聖經自己的啟示上。敬虔主義認為,基督教是一種生命、是一種生活,而不是理論的知識。靈命重於知識,他們很強調服事,很強調在生活上實踐上帝的話語。不過有時候也會出現比較極端的現象,譬如有禁慾的傾向,會講求比較樸素的服裝打扮,(我現在穿的這衣服都太花了),他們會禁止跳舞,禁止打牌,甚至連散步,他們都認為這是不需要的休閒活動,這個是比較偏頗的聖潔觀,有一點類似後來英國美國的清教徒。
 
2.關心實踐、看輕神學
 
由於『敬虔主義』厭煩信條主義,厭煩了宗派主義,所以他們倡導要在聖靈的光照之下,聖靈的引導之下來讀聖經。解經的目的是以培靈為主,為得是要帶出實踐性的好行為,在生活上來實踐上帝的命令。他們比較輕看解經學『字義的分析』、『歷史的分析』、或者是『神學的分析』。他們不關心神學的問題,不關心教義,所以敬虔主義這一派,他們所帶出的領袖,很少產生神學家,或者是護教家,護教比較弱。
 
3.敬虔主義的優、缺點
 
我們先來看敬虔主義的優缺點,它的缺點是跟『神秘主義』蠻像的。它的第一個缺點是憑感覺,讀經比較主觀,他們要尋找,因為要倚靠聖靈的亮光,所以有時候難免會主觀。第二個缺點是禁慾,第三個缺點是排外。就好像『神秘主義』一樣,有經歷的人會瞧不起沒有經歷的人,所以常常會導致於教會的分裂。第四個缺點是反知識、反儀文,對神學比較冷淡沒有興趣。
 
可是『敬虔主義』它的優點也很多,第一個最大的優點,它優點第一個是改善信徒的靈命,它們很注重個人重生悔改的經歷,鼓勵平信徒的事奉。第二個優點是,很注重靈修式的讀經跟講道,提升了信徒的靈命。第三個優點是,他們很看重海外的宣教,宣教很熱忱。第四個優點是,關懷社會,他們興學辦教育,他們建立了孤兒院,他們很關心慈善事業。這些優點其實都是現代福音派教會信仰的重點,透過了十八十九世紀英國的大復興,美國的福音大覺醒,這一些重點,這一些優點,成為全世界福音派基督徒的屬靈財富。敬虔運動對於教會歷史的影響,不亞於宗教改革,他是教會歷史裡面一陣清新的風。
 
二、莫拉維弟兄會起源
 
我們接著要來介紹一個運動叫做『莫拉維弟兄會』。『莫拉維主義』也是來自於『敬虔主義』,雖然後來,它跟敬虔主義有一點分道揚鑣。莫拉維弟兄會的創辦人是親岑多夫。他從小接受敬虔主義的教育,他曾經到馬丁路德的威登堡去學法律,所以他接觸到信義會的神學,所以他對於主流派,對於正統的神學,態度比較和善。
1721親岑多夫,他開始在東德的Dresden的一個小村莊,他開始牧會,那個時候從波西米亞來了一批難民,這些難民都是來尋找信仰自由的。他為這些難民開闢了一個小村莊,讓他們可以自由的敬拜,難民的教會就是開始了莫拉維的運動。他們自己選長老,他們也自己有聖餐,莫拉維訓練年輕人,是用一個比較特殊的教育方式,比較嚴格,幾乎不近人情,男女青年他們受到嚴格的監督,從小小孩子就要離開父母,有一點像以前的大陸的人民公社,連配偶的選擇也有規定跟管理。所以正統教會常常批評他們說:不近人情、不人道。但是這種嚴格教育,所訓練出來的年輕工人,他們非常的能夠吃苦耐勞,以至於在世界很多艱苦的地方,開拓了宣教事工,他們宣教的地區,可以遠達西印度群島,遠達北極的格陵蘭。
 
莫拉維弟兄會,他們很注重海外宣教,這些宣教事工,挽救了抗議宗的老化。我以前曾經說:基督教有一段時間,太強調絕對預定論,只要上帝預定的,上帝揀選的,就算我們沒有跟他傳福音,那個人也會信主。太強調上帝的預定,忽略了人傳福音的責任,所以有大概兩百年的時間,長老會、改革宗長老會,他們沒有差遣一位宣教士,所以基督教就越縮越小,抗議宗就越來越老化。
 
我需要再解釋一下,『基督教』有很多不同的名稱,有時候我們叫做『抗議宗』,有時候我們叫做『復原教』,有時候稱為『更正教』,或者是『新教』,通通是指從天主教分別出來的基督教。由於基督教曾經有一段時間太強調預定論,沒有傳福音,還好莫拉維弟兄會他們的宣教熱忱,挽救了抗議宗的老化。莫拉維弟兄會在美國的信徒,今天大概不超過七萬人,但是他們在遵行傳福音的大使命方面,對於其他的宗派有極大的影響,在親岑多夫的領導下,點燃了復原教的宣教火炬。莫拉維弟兄會,他們曾經發起了二十四小時的連鎖禱告,持續了一個多世紀,所以他們持續的關懷世界各地的宣教事工。
 
三、『循道主義』簡介
 
接著我們要介紹的是,『循道主義』,或者是『循理運動』。這就是在英國的信仰大復興,他的主角就是我們很熟悉的約翰衛斯理。衛斯理之前,英國已經有一些福音派的奮興領袖,然而這些奮興能夠匯成一股巨大的潮流,實在有賴於三個領袖。第一個就是約翰衛斯理,第二個是他的弟弟,那個聖詩的作家:查理衛斯理,第三位是他們的同工,懷特腓德。在我們來看英國大復興之前,我們先看看英國當時社會的情形。
 
1.當時社會情況充塞『自然神論』
 
當時英國上層的社會,普遍的崇尚『自然神論』,什麼叫作『自然神論』呢?『自然神論』又叫做『理神論』,這是受到牛頓機械式宇宙論的影響,認為上帝是宇宙的第一因、第一個原因。上帝在創世的時候,推動了宇宙,使其中的子粒就開始移動運轉。今天宇宙一切的動態,都可以藉著因果關係,推到當初創世的時候,上帝第一下的推動,所以自然神論,是用力學跟因果關係來證明上帝的存在。當時十八世紀的時候,很多英國、美國上層社會的知識份子都崇尚自然神論,他們用兩個比喻來解釋『自然神論』:第一個是鐘錶匠,上帝好像一位完美的鐘錶匠,祂創造了一個鐘錶以後,就任其「滴答」、「滴答」的自由運轉,直到今天,不需要修理。上帝也是技術高明的撞球者,祂一桿就可以把所有的球,打到洞內去,所以自然神論,這些科學家、這些知識份子,他們不接受神蹟。如果這個宇宙,如果這個自然界仍然需要神蹟的話,那麼就是證明上帝在第一桿不夠高明,第一桿沒有把所有的球打到洞內,需要第二桿、第三桿的作為來補救。
 
當時英國上層社會的人崇尚自然神論,而下層社會的人多半是文盲,娛樂低俗、醉酒的風氣很盛。而工業革命帶來了嚴重的社會問題:有童工的問題,女工的問題,社會的貧富懸殊,立法行政權操之於貴族的手中,平民無權過問,英國刑罰的嚴峻,為歐洲各國少見。譬如有一個十三歲的小孩,他偷了三先令,偷了三毛錢就被處以死刑。有錢人到教會做禮拜,後面跟著三個僕人,一個替他捧聖經,一個替他拿禱告墊,另外一個替他提酒壺,這當然是一個諷刺的玩笑,但是你可以看到當時社會的情況,神職人員雖然有很多的特權,可是沒有辦法改善社會的道德。約翰衛斯理就是在這樣的狀況下,他開始了英國的大復興。
 
2.衛斯理介紹
 
約翰衛斯理的爸爸是聖公會的牧師,聖公會是英國的國教,他的媽媽是一個堅強能幹的女子。媽媽一共生了十九個孩子,我的天,只有十一個孩子活下來,約翰衛斯理排行十五,他的弟弟查理排行十八。由於小孩子生那麼多,人口眾多,所以牧師的家庭生活很清苦。然而他們兩位小孩子,約翰跟查理功課都非常的棒,他們品學兼優,他們先後進入了牛津學校。牛津大學是當時英國最好的學校,他們進入那裡唸書,後來也進入了研究所唸書。在進入研究所的時候,約翰衛斯理他曾經回到故鄉,他休學一段時間,回到故鄉幫助父親牧會,也被按牧,他受了祭司職。
 
1729年約翰衛斯理他重返牛津大學,他做學生的導師,他在讀研究所,他曾經組成了一個讀書俱樂部,他跟這些學生一起讀書、一起事奉、一起社會服務。他們到監獄裡面去佈道,這一群年輕的學生們,他們禱告、他們讀經有一套的方式,有一套的method,一套的習慣,他們凡事循規蹈矩,不苟言笑,所以人家就稱這個讀書俱樂部的人叫做Methodist,就是今天的循理會。讀經、禱告、奉獻,這個監獄佈道,他們服事上帝都有一套規矩,凡事循規蹈矩。
 
3.衛斯理的重生機驗
 
1735年懷特腓德,就加入了他們的會社。懷特腓德這個人,相當具有講道的恩賜,這個人魅力十足,成為約翰衛斯理得力的同工。大概在1735年左右,美國喬治亞州的總督率領了一批人,由英國移民到美國,就邀請了衛斯理兄弟他們一起前行。查理當總督的秘書,約翰就是當隨行的牧師,兄弟兩個人在船上,由英國赴美國的船上,他們遇到了莫拉維弟兄會的人,他們結識了一個領袖叫做Spangenberg,在船上驚濤駭浪的時候,約翰衛斯理非常的害怕,身體很不舒服,但是他看到莫拉維弟兄會的人照常工作、照常敬拜、視死如歸,他印象很深刻。Spangenberg就問約翰衛斯理一個問題,問他說:你認識耶穌基督嗎?耶穌是不是你個人的救主?這是一個很平常的問題,可是對約翰衛斯理卻是當頭一棒,因為他從小在牧師的家庭長大,他也曾經按牧了,可是從來沒有人問過他這個問題,他從來沒有想到,他個人跟上帝之間的問題。
 
在美國的那幾年,約翰衛斯理他心情很不好,因為他工作沒有什麼果效,身體又很虛弱,心灰意懶。在英國,約翰衛斯理所接受的教育是很注重儀文,很正統、很條文,作禮拜都要穿得規規矩矩,講道要穿道袍,他很不適應美國那種西部開發的粗野的作風,所以他就很沮喪。大概在1736年,弟弟先回英國,過了幾年1738年,約翰衛斯理也回到了英國。那幾年是他最沮喪的時間。有一天,約翰衛斯理在街上散步的時候,他看見一個教堂的門是開著的,裡面有人在聚會,有人在講道,他被吸引就進去了,剛好講員正在讀馬丁路德羅馬書的序言,約翰衛斯理聽見以後,他回憶,他說:突然心中感到異常的溫暖,他突然有得救的確據,這個非常類似馬丁路德,他就飛進了樂園那樣的經歷。馬丁路德是在拿到神學博士,已經在神學院教書一段時間,才重生得救。那約翰衛斯理也是一樣,他當了好幾年的牧師,他們去佈道,他們去做社會服務,可是到這個時候,他才真正的重生,兩個人都是異數,兩個人都是比較特別的情況。
 
1739年約翰衛斯理,他開始在英國西南部的布理斯頓露天式的佈道,衛斯理運動正式的展開。最初針對的是煤礦工人。其實露天式的佈道對約翰衛斯理這麼注重禮儀的人,是一個很大的掙扎,但是懷特腓德說:如果你的福音要深入民間,你就必須要走出教堂。
 
4. 約翰衛斯理與懷特腓德的衝突
 
我們現在來看兩位領袖,約翰衛斯理跟懷特腓德,兩個人之間就開始有一些摩擦,有一些衝突,最重要的,最主要的衝突是他們的神學。約翰衛斯理走的是亞米念、莫蘭頓的路徑,強調的是人的責任;而懷特腓德走得是改革宗長老會,絕對預定論的神學路線,所以兩個人在事奉上,就開始有一些摩擦。
約翰衛斯理比較靈恩,他每次講完道,就會帶會眾一起追求聖靈充滿;但是懷特腓德比較順其自然,他說聖靈自己會工作。兩個人每次講完道都有很多人信主,兩個人講道的恩賜都很明顯,約翰衛斯理他聚會完,帶領會眾追求聖靈充滿的時候,會眾常常會有非常異常的反應,有人身體會震動,會大喊、會大叫,如痴如醉,學者分析說:那是因為聖靈正在密切的強烈的作工,也有人說:那個時候撒旦也在攔阻,也在阻擋。這是約翰衛斯理他們開始展開了露天的佈道。
 
5.衛斯理的點滴
 
我們先來看約翰衛斯理,他個人的一些點點滴滴,他因為個人的領袖魅力非常的明顯,我們如果用三個英文字,可以來描述約翰衛斯理的生活特色。第一個字是Pietism就是敬虔,第二個字是Social Concern社會關懷,第三個字是Mission宣教,這三個字可以代表約翰衛斯理一生的三大特色。
 
約翰衛斯理他有一句名言,他說:全世界都是我的教區,我傳福音的對象,不限於我的教區。教區是英國聖公會,他們給每一個教會分不同的區域,不可以越界去偷羊,但是約翰衛斯理說:全世界都是我傳福音的對象!約翰衛斯理他的足跡,他佈道的足跡遍及英倫三島,四十年中,他走了二十五萬英里,他一共講道四萬次,約翰衛斯理宛如當年的施洗約翰,他指責社會的罪惡,他大膽的指出英國是一個背叛上帝的國家,他號召全國上下痛切的悔改。約翰衛斯理最常用來勉勵同工的一句話是:救人靈魂,是你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他的日記常常記載他在各地佈道傳福音的時候,被暴徒攻擊。
 
6.衛斯理的社會關懷
 
接著我們來看他的Social Concern,他的社會關懷。他濟貧、扶助孤寡,推行義務教育,他籌設老人院,為貧窮的老百姓設習藝所,教授他們謀生的技能。約翰衛斯理這個循理會,曾經帶領一個販賣奴隸的船長『約翰牛頓』信主。約翰牛頓後來就加入了反對奴隸的行列。約翰牛頓曾經寫了一首很有名、膾炙人口的聖詩,那就是我們很熟悉的<奇異恩典>。約翰牛頓也曾經輔導了,當時英國國會的議員Wilberforth,就是<兄弟相愛撼山河>那本書裡面所提到的,Wilberforth跟他七位基督徒朋友,他們致力於奴隸制度的廢除,他們致力於社會的改革、監獄的改良等等,他們和平的改良了英國的社會,使英國避免走向法國那種流血的革命,所以教會的信仰復興也連帶的影響到社會的改良。
 
7.循禮會與其他宗派的關係
 
當時聖公會專門向上層社會的人傳福音,而長老會跟浸信會是專門向中產階級、向商人傳福音,約翰衛斯理的循理會就專門向窮苦的下層階級的人傳福音。循理會他們用最儉樸的教堂,他們傳道人跟社工人員都不支薪,其實約翰衛斯理他小時候是在聖公會長大,他被按牧也是在聖公會,他從來沒有想要跟聖公會分離,只是因為後來一些因素使得他不得不分開。因為聖公會的牧師,有一點瞧不起循理會的牧師,禁止他們帶聖餐,而且因為聖公會專門向上層社會的人傳福音,循理會對他們沒有什麼感情,再加上當時英國有很多地方沒有教會、沒有人去傳福音,所以後來循理會,就跟聖公會就分開了。
 
我們以前也聽說:循理運動是受到莫拉維弟兄會的影響,但是這兩個宗教團體,後來也是因為在神學上有一些分歧也分開了。莫拉維弟兄會對於信徒的軟弱比較悲觀,他們認為一個人如果信主以後,仍然會懷疑,可能他沒有真正重生得救,那麼就要停止聚會、停止領聖餐、停止禱告,就靜態的等在那裡,等上帝恢復他的信心;可是循理會比較積極,比較主動,他說一個人的信心有深有淺,信徒會軟弱,那個是一個自然的現象,而禱告讀經領聖餐,那個是恩典的媒介,所以基督徒不可以忽略。所以信主以後,我們仍然會軟弱會跌倒,但是要透過一起的聚會,一起的讀經禱告,讓我們的信心可以恢復。這兩個宗教團體,莫拉維弟兄會跟循理會後來也分開了。
 
8.衛斯理的成聖觀
 
我們最後要來看,約翰衛斯理的成聖觀,這是他比較特殊的神學。根據加爾文跟馬丁路德,他們都認為我們在世的時候,不可能達到完全,我們永遠是罪人,也是義人。馬丁路德的名言:基督徒同時是罪人跟義人。但是約翰衛斯理認為:基督徒在世的時候,有可能可以達到完全的地步,成聖是基督徒重生以後,第二次的蒙恩。因著基督徒的渴慕追求,完全的奉獻,單純的信心,以及聖靈的充滿,我們可以除盡罪性,可以充滿上帝完全的愛,這是今生可以得到的境界,而且是瞬間完成的恩典,這是約翰衛斯理,他在神學上跟其他的宗派,比較不一樣的地方。他們強調人的追求人的責任,成為今天循理會的一大特色。

路德神學中的聖經與聖餐

本文作者:陳冠賢
篇名:Scripture and the Lord’s Supper in Luther’s Theology作者:David C. Steinmetz來源:Luther in Context (Grand Rapids, MI: Baker, 1998) Chap.VII
內容摘要:

  因為更正教相信教義的建立必須以聖經為來源及規範,因此路德與慈運理之間關於聖餐的爭論,很快變成關於聖經文本的爭論。對路德而言,關於聖餐之關鍵經文可以整理為四方面:
  (1) 聖餐是基督的身體
  (2) 約六63之「『肉體』是無益的」
  (3) 相通(communion)的本質,並區分有益與無益的領聖體(reception)
  (4) 耶穌基督「坐在上帝的右邊」


I.
聖餐是基督的身體(太廿六26、路廿二19、林前十一24
  在1215年的第四次拉丁會議中,中世紀天主教的神學家們確立了基督在聖餐中真實臨在(real presence)的官方解釋--化質說(transubstantiation)。此教義建立在事物的本質(substance)與事物的外型(accidents)區分上。根據化質說,當神父獻上餅和酒時,餅和酒的外型仍然保留,但本質已經被上帝的能力變為基督的身體和血。即存在的實體是基督自己。
  路德保留「真實臨在」的教義,但拒絕天主教的化質說。路德主要是拒絕當中所之亞里斯多德的哲學,因為它嚴重阻礙新約思維的理解。雖然路德懷疑任何關於聖餐的哲學解釋,但是他的懷疑,並未使其在後其與慈運理的論戰,避免有關哲學上的訴求。
  路德拒絕聖餐化質說的主張在其他改教團體中獲得迴響,同時其他更正教領袖也同意路德的主張--聖餐並非向上帝獻祭,而是使教會獲得益處。並且很快地形成對於聖餐的一致性解釋,是以新的脈絡--道與信心,取代舊的脈絡--獻祭與祭司。因此,聖餐是上帝可見的道,附著於餅與酒的應許,並直接指向教會。而其焦點由獻祭神職體系(sacrificing priesthood)轉移到相通群體(communingcongregation)
  然而並非所有的更正教領袖都同意路德關於真實臨在的教義。慈運理採納荷蘭的人文主義者Cornelius Hoen的釋經主張1,來解釋「這是我的身體」,認為耶穌用「是(to be)」來隱喻「象徵(to signify)」。因此,堅持餅和酒是基督的身體和血(如路德所作)乃是犯了盲目崇拜,將屬於上帝的榮耀歸於受造之物(即餅與酒)。Oecolampadius也同意慈運理的主張,並且引用早期教父的觀點(特別是特土良以figura稱呼聖餐)予以支持。Schwenckfeld拒絕以「象徵」代替「是」,雖然他接受聖餐設立的象徵性解釋之必要性,否則在最後晚餐中出現的猶大,便也吃了基督的身體和血。他建議設立聖餐的話--「這是我的身體」,應當反向解釋為「我的身體是這個:即約六中的屬靈的飲食。」Carlstadt提出的解釋則是,當耶穌表達「這是我的身體」時,祂乃是要強調祂自己,而不是餅與酒。
  路德拒絕所有對設立聖餐話語的象徵或隱喻式解釋,但非因為他認為這些解釋是不可能或荒謬的。而是瑞士改教神學家缺乏去論證此種解釋的必要性,而非可能性。聖經的中心信息乃是上帝在隱匿中被發現,即三位一體中的第二位在拿撒勒的耶穌裡取了人性。上帝總是在人所能看、摸及掌握的受造物質中臨到人們,這並不表示上帝的榮耀是可見的,而是基督的神性隱藏在肉體之下,因此身體和血同樣隱藏在餅和酒之下。所以道成肉身和聖餐是完全地平行,拒絕真實臨在的教義,同時也就拒絕道成肉身。

II.
「『肉體』是無益的」(約六63

  慈運理對本節的解釋,至少某種程度上,是建立在他對人性的二元化的瞭解2。人的靈性無法靠身體或物質性的方式來滋養,例如:看、聞、聽、嚐或摸。靈性的益處乃是藉由上帝的行動直接給予人的靈性,而非藉由物質。人的靈魂或靈性乃是藉聖靈之不可見且無形的行動來滋養,而這也正是約六63的意思。當靈魂被聖靈喚醒與滋養,身體吃餅和酒作為聖餐,或是作為對不可見並已完成之恩典工作的感恩,因此餅和酒屬於一種公開認信及教會的回應。然而它們無法被視為施恩具,而不被誤導為盲目崇拜。
  路德認為新約中的人類學術語,乃是強調人的身心相關的聯合。因此,解釋靈魂、身體、靈和肉體,應該根據全人與神、鄰舍和自己的不同關係。從路德的觀點而言,「肉體」既可以是指稱人的軟弱與失敗,也可以表示以自我為中心的與神疏離。因此「肉體是無益的」乃是指自我中心化的自我,無法恢復與神破裂的關係,或是做為個人靈命更新的原則。簡言之,本節經文與聖餐無關。


III.
相通的本質,並區分有益與無益的領聖體(林前十16-33;十一26-34
  在其他的經文,特別是林前十16-33和十一26-34,處理無益的領聖餐的問題。慈運理特別對於在聖餐慶典中,聖靈活動對於會眾群體(congregation)的果效。在聖餐服事(eucharistic service)中變成基督身體的餅和酒並不是要素,而是圍繞物質而聚集的會眾群體。會眾群體變為慈運理之聖餐觀的焦點,而回應聖靈工作的信心變成慈運理聖餐教義的關鍵因素。恩典的工作乃是憑信心領受,優先於領餅與酒。一個人吃餅與飲酒乃是做為內在且屬靈恩典之外在可見的記號,做為基督身體的教會,在分享聖餐的物質中,承認它自己做為基督的身體。然而,吃餅飲酒而沒有信心則是參與在空洞的禮儀中。對慈運理而言,並沒有所謂的「無益的吃喝基督的身體和血(manducatio infidelium)」,因為沒有信心,就沒有與基督身體相通。

  路德擔心慈運理拒絕manducatio infidelium,在無形中將造成信心轉化成善功,並且侵蝕上帝藉聖禮賜予教會恩賜之完全恩典性。對路德而言,聖餐是一個約,一個單邊的約,在其中上帝既設立條件(term)以施恩給教會,並自己履行這些條件。使約成立的條件乃是立約者的死,而非受益人的信心。信心乃是領受生效的應許,而非信心使應許生效。除非人能確認,即使不信的人所吃的也是基督的身體和血,否則將造成一種新的「靠行為稱義」偏差型態。然而這並不表示信心在聖餐中毫無地位,或是無論有益或無益的領受中毫無差別。信心不使基督臨在,而無論是憑信心或不信,基督都真實臨在。但是信的人領受基督臨在聖餐中所賜的益處,而不信的人則增加他在末後審判中必須回答的責任。


IV.
耶穌基督「坐在上帝的右邊」
  第四項爭論並非直接關於聖經經文,而是關於信條內容。慈運理以「基督取得有限的人性(finite human nature)」做為此認信的起點。對慈運理而言,基督取得、承受並且保持有限人性乃是必須的,因為唯獨有限的人性才是真實的人性。除非人性在本質聯合(hypostatic union)中保持有限性,否則在上帝右手的道成肉身、受苦、復活與無止盡的代求之救贖重要性,將被侵蝕。除非基督是我們中之一人,否則祂不是我們的救贖主。因此,並沒有真實的屬性相通,只有各性之屬性之隱喻式歸於基督的位格。
  如果即使在復活之後,基督的人性持續為有限的,那「上帝的右邊」必定是有限人性被發現的地方。如果基督的人性在上帝的右邊,則它不會在聖餐的要素中。因為有限性必然並需要獨一的所在。
  然而基督應許常與教會同在(太廿八20),並且長遠替它代求(來七20)。就某方面而言,慈運理藉由約翰福音中的另一位保惠師的應許,來解釋這個「同在」。另一方面,他解釋同在則是訴諸極端加爾文主義(extra-Calvinisticum)3。基督是在其神性的能力中與教會同在,因此基督藉祂的靈在神性的能力,也就是將會眾群體轉變成基督聖體的能力中,與教會同在。即同在的神性與缺席的有限人性在本質聯合。
  路德在他給Occamist的論辯中,明白的區分「侷限的(circumscriptive)」、「確定的(definitive)」和「完備的(repletive)」三種臨在:

(1) 物體侷限在一地方:如果空間與佔用它的物體是精確的符合,並且符合相同的度量。例如:酒或水在容器內。

(2)
物體確定在一地方:如果物體並非容易被察覺地在一地方,並且根據所在地的範圍不是可測量的,但卻佔用一部份空間。這就是路德所謂的「非侷限性臨在一特定地方」。這就是在基督從封閉的墳墓中出來,並向門徒顯現時,祂的身體臨在的方式。

(3)
物體完備地佔用一地方:如果物體是同時(simultaneously)完整地(whole andentire)出現在所有地方,充滿所有地方,並且無法被其所佔用的地方所量度。這種存在的模式唯獨屬於上帝,並且這種模式乃是無法理解,超越理性,並且唯有在信心與道中被持守。

  路德認為「上帝的右邊」乃是上帝掌管之處的一種隱喻式表達。因此「基督在上帝的右邊」意指祂乃是上帝行使其治理的最佳人選。既然上帝治理任何地方,甚至是陰間,因此上帝的右邊乃是到處可被發現。既然上帝的右邊是到處可被發現,並且基督的身體就是上帝的右邊,那基督的身體便是到處遍在(ubiquitous)。它不被空間和時間所限,而是臨在任何上帝所治理的地方。但這並不意指祂按我所選擇的方式,無論何時或何種方法,為我臨在;祂唯獨透過祂所選擇的施恩具臨在。
  基督的身體是到處遍在,因為在復活的基督裡有「屬性的相通」。基督榮耀的人性已經具有神性的屬性,好比到處遍在的性質。然而對路德而言,最要緊乃是看「基督的身體到處遍在」的教義在神聖意志與道的處境中。
  在路德與慈運理爭論「上帝右邊」的背後,乃是關於升天本質的爭論。慈運理視升天為戲劇的最後一幕,信經列舉此戲的每一幕道成肉身、受苦、復活和升天,視其為在道成肉身歷史的接連性行動。因此,升天乃是意味著,在我們的時空中,基督的人性對我們不再是可感受到的(accessible)。路德則視升天為截然不同的事件序列,因為基督既然已經道成肉身,就不會離開我們。因此升天並非改變基督臨在的事實,而是臨在的模式。在升天之前,祂是以侷限眼見的方式,在升天之後,則是在施恩具中以不可見的方式。過去,祂能被敵人拘禁與鞭打;如今祂只能在祂自己藉著祂的道所限制的所在中被發現,也就是在餅、酒和水中。升天並不是指出在上帝右邊的基督的人性缺席,倒不如說是這慶祝神-人耶穌基督的到處遍在,並且藉著宣講與聖禮的普遍可及(universal accessible)

V.
結論
  路德對於基督在聖餐中真實臨在的辯護,對於今日更正教神學有下列重要的含意:

(1) 慈運理與路德雙方都意識到,聖餐的討論勢必涉及基督論。然而路德對慈運理過度靈意化傾向感到質疑。基督教不是諾斯底式宗教,而是奠基於上帝在時空中的行動的歷史性宗教。因此,對路德而言,道成肉身的實在論理解與聖餐的實在論教義乃是相互依存的。

(2)
反對聖餐作為施恩具的同時,同時也是拒絕講道。講道也是一種實體行為;聽與說,無異於吃與喝,包含在生物性的處理。因此,同可以樣按照慈運理的方式,引用約六63來論證講道如同聖餐:「肉體是無益的。」如果實體行為不能將屬靈的滋養傳遞給靈魂,那就沒有理由將講道的地位置於聖餐之上。

(3)
上帝的臨在是不合宜,除非有可靠的所在能與其際遇。在路德之前與之後,都沒有神學家比他更重視上帝普遍的臨在。升天及基督的身體到處遍在的教義以此方式被解釋,為的是要強調上帝直接的(immediate)臨在-「在(in)、與(with)以及之下(under)」所有人類經驗。路德不以「上與下」來解釋內在性與超越性,而是以可親近性(nearness)和可及性(accessibility)。上帝是可親近的,這是其內在性;上帝的臨在是不可及的,除了在祂的道與聖禮中,這是其超越性。

(4)
上帝的恩賜與人對它的回應,兩者是同樣的重要。恩賜是首要的(primary),回應是次要的(secondary)。藉由奠基於道的首位,路德要強調的是信心的回應性,而非信心的成因性(causative)。聖餐使我們得以進入已經正在發生的救贖事件,是我們未曾遺漏,但是卻太輕易遺漏全部。這也就是為何路德以具體且現在事件的「是」來說明聖餐。上帝不是靠著人的敬虔被召喚進入聖餐中。信心是合宜的,唯獨當上帝已經確實臨在。因此,聖餐乃是上帝臨在的宣佈,以及進入此臨在的邀請。信心對享受此臨在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因為它並不是其前提。這也就是為何路德所有關於聖餐的論點,最後都會回到其起點經文:「你們拿著吃,這是我的身體。」


【註釋】
  1. Hoen主張一種文法觀點,即「是」有時用於隱喻 (metaphorical),例如:在約翰福音中耶穌所說的「我是」語句。
  2. 也就是說人有靈魂(或非物質)與身體(或物質),兩者都是上帝所造,並且都是好的,而且靈魂高於身體。
  3. 極端加爾文主義乃是建立在嚴格區分基督的神人二性。人性在本質聯合中保持其有限,神性在同一聯合中,則保持其無限及不受限。
<心得>聖餐是記念耶穌的救贖因為餅代表主耶穌之身體祂為了拯救我們將肉身交給人,被釘於十字架上,承擔世人的罪孽。而葡萄汁代表耶穌之寶血,是上帝與世人所立的新約,為要赦免屬祂之人的罪。耶穌吩咐門徒要如此行,為的是要記念主。而在施行中有主的同在,並聖靈的感動,使我們深刻的感受到耶穌至極的愛,生命被徹底的變更。這是聖餐對我們的意義。

2018年2月22日 星期四

潘霍華的神學

<潘霍華神學的歷史發展>

  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19061945年)的父親是柏林的神經病學家。潘霍華先後在杜平根大學及柏林大學攻讀,二十一歲就獲得神學博士學位。潘霍華在1930年完成了第二篇論文;同年開始在紐約協和神學院研究一年。

回到德國後,他在一個研討會上,受到新正統主義著名的學者巴特(Karl Barth)深深的感染。1931年,他任職一間中學的校牧,稍後又在柏林大學擔任講師。當希特勒於1933年成為德國的總理時,潘霍華竟公然反對納粹主義及日爾曼(德國)優越主義(潘霍華的孿生姊妹的丈夫是猶太人)。

1933年曾到過英國;後來回國加入了認主教會(Confessing Church),並且領導一間神學院。1937年,這間神學院被納粹黨關閉,潘霍華也被禁止公開講道和寫作。1939年,他到過協和神學院,在那裡稍作逗留,又回到德國,幾乎一到步就加入了反納粹的鬥爭。

潘霍華自己也在1938年,參加過推翻希特勒的活動。1941年他的著作遭受禁制;1943年被捕入獄。在獄中,他寫了《獄中書簡》(Letters and Papers from Prison,編者按︰中譯本由基督教文藝出版社出版),這是他最著名的作品。後來,由於表面證供成立,潘霍華被裁定有分參與1944年反希特勒的爆炸案。他終於在1945年被判環首死刑。

<
潘霍華神學的教義觀點>

  [
基督論]

雖然潘霍華本身也是一個獨立的思想家,但他的神學思想卻深受巴特的影響。對潘霍華來說,「宗教」是不能被接納的,因為最重要的就是個人與神的相遇。他說耶穌是「為他人而存在」;同時「在教會中,及在神的話語中可找到和可觸摸耶穌的」。

潘霍華認為,耶穌在世俗生活中是十分活躍的。「基督不是在非宗教世界中被放逐,而是在這個世界中。基督與人相遇,但不是按照古時的懺悔、相信、回轉、重生、成聖的過程,而是藉著一種新的『無神』的態度。」

這是潘霍華極端用語的一個例子,這些用語曾引起相當大的爭論。
  [
教會論]

潘霍華強而有力的著作《獄中書簡》,表達出他對犧牲及紀律的重視︰「教會惟有為他人而存在,才算是教會。第一步,教會需放棄本身所有的財產,以供應他人的需要。聖職人員應完全倚靠會眾的自由捐獻過活,或者是做一些世俗的工作。教會必須分擔一般人生活的世俗難題,教會不是去管轄,而是去協助和服務。」

  [
無宗教的基督教]

引起爭論的,正是潘霍華那句耐人尋味的無宗教的基督教。有些人按正面去解釋,認為這是指要「在上帝的終極真實之下」,過負責任和守紀律的屬世生活。這就是指在世界上的生活要有紀律,好像基督的門徒。

然而,1960年代一些激進神學家,也從潘霍華無宗教的基督教這句話,得著動力。按他們瞭解,潘霍華的教導是,若要作一個年長的「成熟人」,就要能夠學習過一個獨立於上帝的生活。

潘霍華反對「神聖」及「世俗」分割的觀念,他認為需要在世界中事奉基督,而不是在「神聖」範疇下事奉基督。更進一步說,以前人是依賴神的,但現在科學進步,人就可以解決自己的問題了。

 
論到人是獨立於神的說法,潘霍華說︰「人已學到要處理自己的一切重大問題,不用依靠一個稱為『神』的『操作假設』。」

潘霍華不否定獨立於上帝的功用。

  當然,潘霍華也曾提出一些難以理解的雙向陳述。但他死得早,故此,沒法進一步去解釋和將他的思想系統化。


<
潘霍華神學的評價>
  評價潘霍華著作最大的問題是,潘霍華在可以進一步發展他的作品時,已經去世了。所以他有些說法是莫名其妙的。潘霍華深受巴特的影響,並且依從他的辯證神學;這可從他不少的「矛盾」陳述中,可以看到。然而,若有人要評價潘霍華的陳述,有一點值得注意的︰世俗的「神死」神學家的思想,是植根於潘霍華的著作。潘霍華的著作且是強調人是獨立於上帝的。至少,他有關人獨立於上帝的成長的陳述,與藉著信心,認識自己的軟弱而回轉歸向上的屬靈呼召,是背道而馳的(如,林後十二910 )。

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1906-1945)

潘霍華年輕時就當柏林大學的神學教授。他一面教書,一面牧會,一面從事學生運動。當時德國正處在希特拉的極權統治之下,基督教信仰也受到威脅,他公然斥責希特拉的野心和暴行,呼籲教會反抗。一九四二年被補,十八個月後被判死刑,就如他堅持說:「當基督呼召一個人,他呼召他來為他死。」他在監獄中曾寫下多本名著,影響這世代許多信徒。他的神學和屬靈重點可列如下:
 
 一、「廉價的恩典」:當希特拉帶著大軍進攻鄰國顯示強大的軍力時,許多教會已經開始妥協,不敢反對這種侵略的野心。潘氏公然指責教會,呼籲教會要保持她的貞潔,不顧一切付上昂貴的代價,因為廉價的恩典是教會的死敵。潘氏稱那些妥協的教會為「環繞在廉價恩典屍體旁的群鷹。」他要求基督徒作主門徒,爭取和付出重價的恩典。
 
 二、「重價的生活」:重價的恩典就產生重價的門徒生活。這重價的生活就是要進入世界,在世界中作見證,拯救世界,教會不應該在世界最需要基督的時候,關起門來過敬虔的生活。
 
 三、「非宗教的基督教」:潘氏認為「世界已經成長了」,因為如今的世界在道德、政治、科學、哲學,皆不需要神為出發點,為中心了。過去那個講究儀式、禮節、堂皇的教堂的基督教不過是外衣,因此現在人們需要的是一個非宗教的基督信仰。神要人在非宗教的基督教範圍中去尋找他。
 
 四、「順服的信」:潘氏認為傳統對信心的解釋是錯誤的,傳統的解釋認為「信靠的人必順服」(即有信心就有順服),但是潘氏倒轉過來解釋說「順服的人必信靠」(即實行出來的順服才能證明信心)。順服的信就是在世界中作主的門徒。
 
潘霍華在廿世紀的逼迫處境中表達了他的屬靈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