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中世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中世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年6月11日 星期日

修道運動繼起

 

壹 克呂尼精神的淪喪

 

每次的更新運動一定或多或少的會建立組織、制度、法規、建築等來保存此運動的精神。但精神不能長久靠儀文及硬體來保存,若一運動不能持續更新其精神,則必然趨於衰敗。第十世紀初的克呂尼修道運動雖盛極一時,但不出兩個世紀,其精神就已喪失。

克呂尼精神之淪喪主要是因為其財富。修道士個人雖不能擁有財產,但修道院卻因其名聲而從捐贈獲得龐大財富和土地。克呂尼城曾擁有歐洲最大的教堂,直到文藝復興期才為新的羅馬聖彼得教堂所取代。財富使得修道院的生活不再簡樸,漸趨奢侈。財富更使得院長職位成為買賣的商品,也使修道院成為政治力競奪的肥肉。

 

貳 熙篤修會重振修道精神

 

當克呂尼修院系統不能保持其水準時,修道會精神轉在另一新興修會系統中重振。Robert of Molesme 1098年來到法國熙篤(Citeaux),以嚴格遵守本篤規條為原則建立了熙篤修會(Cistercian order)。

熙篤修會中最著名的院長必屬克勒窩的伯納(Bernard of Clairvaux, 1090-1153)了。他二十三歲時加入了熙篤修院,他還沒有加入修會就已經感召了一些人作修道士,這些人和他一同加入了熙篤。二十五歲時他就奉派到克勒窩成立新的修院。此後他就成了熙篤修院系統的領袖。他的敬虔思想以默念基督的人性為主。他的講道為人所喜愛,被人稱為「甜蜜博士」,意指他的話從他口中流出如蜜。他的講道促成了第二次的十字軍。因他的努力與影響,熙篤修會快速成長。在1153年已有三百多間修院,其中超過九十間是在伯納的督導下而成立的。十二世紀時,熙篤修會的修士已取代了克呂尼修士成為教會的中堅,承擔教會重要的職務。

然而熙篤修會漸漸的又富有起來,步上她所改革的克呂尼修會的後塵。但江山代有人才出,新的修會又繼之而起。

 

參 行乞修會的興起

 

中世中期教牧工作面臨兩項新的挑戰:人群集中到城市以及貨幣經濟造成貧富差距。為了回應這兩種挑戰,興起了一種新型態的修會,就是行乞修會。這種修會不是退隱到山裡的修道院中,而是生活於城市中,以關懷城市中人的需要。修士們過著貧窮的生活,為人們作簡樸生活的榜樣。

一 方濟會

 

方濟(1182-1226)原名喬凡尼(Giovanni),是義大利中部的亞西西(Assis)人。她母親是法國人,而他也愛唱法國歌,因此人們給他起個綽號叫方濟(Francesco),意思就是小法國人。

有一天方濟的朋友發現他很快樂。他們就問他:「你為什麼這麼快樂?」他說:「因為我結婚了。」「你跟誰結婚了?」他說:「跟『貧窮』小姐。」於是他把他所有的都給窮人。如果父母給他什麼,他就立刻都給別人。他衣衫襤褸,整天向願意聽的人稱讚貧窮的美麗,動手修理廢棄的小教堂,要不就是享受自然的美麗與和諧。他的父親把他關在一個小房間裡,並且向教會當局請求協助。最後主教決定,如果方濟不願善用他家的財物,他就必須宣佈放棄這些財物。當他收到這項判決時,他就宣佈放棄他的繼承權,把他穿的衣服還給了父親,然後赤裸著身子走進了森林,在那兒當起隱士來。

後來在1209年,他聽到別人讀馬太福音十章七至十節,說到耶穌差遣他的門徒去傳道,他們不帶金也不帶銀。在這之前,他幾乎只想到要自願貧窮,也享受貧窮的快樂。現在他卻看到了把貧窮與講道結合的可能性。他應該不是只追求安靜獨處,而是要進到繁忙的都市中向人群傳道,也幫助那些貧窮和生病的人。這樣自願貧窮不再是自我操練的方法,而是與那些不得已而貧窮的人認同的方法了。

得到這新的異象之後,方濟就從退隱之處回到了亞西西,在那兒傳道,也面對以前朋友們的冷嘲熱諷。但是漸漸地,他聚集了一小群人在他身旁。於是他和幾個人就去到羅馬,要求教宗授權讓他建立一個新的修會。這位教宗就是英諾生三世──當時歐洲最有權力的人,又是坐這大位之人中的最聰明者之一。他雖不傾向於准許方濟的這項要求,但他試驗了方濟的志向與品格之後,很有智慧的允准了。

當方濟帶著教宗的許可回到亞西西時,很快地人們就開始湧入他的「小弟兄會(order of the lesser brothers, or Friars Minor)」。當他的運動開始成功時,方濟反倒擔心成功埋藏著失敗之因;當人們開始尊敬他的跟隨者時,他反倒擔心他們將要羞愧。據說曾有一個「小弟兄」拿著別人給他的一個金幣,興高彩烈的回來,他卻要求這弟兄用牙齒銜著這金幣,把它塞在糞堆裡,說:「這就是金幣最適合的地方。」他擔心成功會成為對修會的試探,他在遣囑中禁止他的跟隨者擁有財產,也不許他們向教宗請求把修會的規條變得較不嚴格。

1220年在修會的總會中他交出修會的領導職位,並在他的繼任者面前跪下表示順服。1226年十月三日,他在他年輕時所重建的小教堂中過世。據說他最後的話是:「我已經盡完我的責任,現在願基督使你們也知道你們的責任。『死亡』姐妹,歡迎妳。」

 

二 道明會

 

道明(Dominic, c.1170-1221)是西班牙人。1203年他與主教前往法國南部,見到亞比根斯派在那兒相當的成功,他感到很扎心。他相信除了武力應該還有更好的方法來對抗異端派:講道與教導正統教義。他也發現亞比根斯派之所以吸引人,也與他們過刻苦的生活有關,不像正統基督徒生活太世俗化。於是他想結合正統教義的教導和修道生活,而且要實行方濟會的方式,以行乞為生活方式,希望如此可以讓異端心服口服。

道明會與方濟會的精神是不同的。方濟會以貧窮本身為目的,但道明會則以守貧為說服異端派的方法。後來情勢不需要以貧窮為方法時,他們就不再強調守貧。方濟會起初不太重視學問與研究,但道明會一開始就注重研究。因此多位天主教的神學家都是從道明會而出,最著名的是多馬阿奎那。而道明會也佔據了歐洲新興的大學中的主要教職。

 

2023年3月8日 星期三

教權衰弱與復起

 

壹 教廷的腐敗與教權的中衰

 

歐洲在九世紀中雖因帝國解體使得教宗權位上漲一時,在尼古拉一世之後,哈德良二世也堅持他前任者的政策,也與洛林王洛塞二世衝突。在羅馬南方的卡西若山(Monte Cassino)修道院中,洛塞出現要領聖餐,教宗當場咒詛他和他的朝廷。後來在朝中爆發了一次可怕的傳染病,洛塞也列名死亡名單之中,這時教宗大受人們畏服。

但是從下一位教宗若望八世,教權就開始走下坡了。他是被人謀殺在宮中,據說給他下毒的僕人看他死的慢,就用大木槌把他的頭打破。之後教宗更叠頻繁。教宗一職淪爲羅馬甚至德法各方權貴勢力爭奪的目標。教宗有被勒死的,有被繼任者打入地牢餓死的。有時同時有兩個教宗,甚至三個教宗。接下來的教宗有把前任屍體挖出示衆審判再分屍丟入河中的。

有教宗士求三世(Sergius III)與有夫之婦私通者,此女瑪洛西亞(Marozia)出於義大利大有權勢的家族。此女與其夫後來又監禁再悶死後任教宗,之後又把她與士求的私生子送上教宗寶座。再過二十五年她的孫子也作教宗(若望十二世, 955-64)了,後來她的一位侄甥也作了教宗。然後另一個侄甥勒死了之後的一位教宗。

教宗的爛史還沒完,接著又有一位教宗被毒死或餓死,下此毒手的人成了教宗後,自己又被人毒死。有皇帝任命自己的侄甥作教宗,有貴族任命十五歲的教宗。

這一頁教宗爛史寫下來已經到了1046年,這時同時有三位教宗。最後是由日爾曼王亨利三世(1039-56)出來干預,召集了一個會議,罷黜三位教宗,另立革利免二世爲教宗。會中並通過諭令反對教會腐敗及西門主義。西門主義就是以金錢購買聖職的行爲。革利免也投挑報李,加冕亨利爲皇帝。

未幾,革利免過世,亨利決定要讓極具改革熱忱的布魯諾(Bruno)作教宗。但布魯諾認爲教宗不該由皇帝任命,而應當是由羅馬的人民選出。因此他決定以朝聖的姿態去到羅馬,讓羅馬人民來選他作教宗。他帶著兩位能幹的助手,就是希勒德布蘭(Hildebrand)和宏伯特(Humbert)。希勒德布蘭就是以後的教宗貴格利七世。這幾個人將西方教會帶進到一個新的時代。

分析這段時間教權腐化衰退的原因有二:第一是義大利權貴把持教宗的選任,第二是缺乏有力的政府的支援,如法蘭克過去對教廷的支援,使得教宗必須隨義大利權貴間之消長而起舞。

現在轉回說明布魯諾及希勒德布蘭等所代表的教會更新背後的修道院更新運動。

 

貳 克呂尼修道院改革運動

 

查理曼大帝之後,迦洛林王朝漸漸衰弱,教廷也在同時腐化墮落,各方勢力爭奪教宗大位,主教職位可買可賣,教會變成是爲有權力者而服務的。對認真於信仰者教會之事簡直不堪聞問,人心普遍渴望新秩序出現。這時從修道院興起了一波改革的浪潮,這浪潮征服了教宗,也大大的衝擊了當權者。

910年阿奎田(Aquitaine)的威廉公爵在克呂尼建立了一個以本篤規條爲宗的修道院,並將該修院置於教宗的直接管轄之下,以免修院爲地方政治勢力所收編。他延請了一位能幹而有改革精神的修士Berno爲該院的院長(910-27),在此院長的大力建造推廣下,克呂尼修道院成了影響深遠的改革中心。在克呂尼之外也有許多以同樣精神建立的修院,都尊克呂尼的院長爲首;也有一些原已存在的修院也改從克呂尼的規條,也同樣聽從克呂尼的指導。第二任院長Odo927-42)過世時,克呂尼運動已遍及法蘭西及義大利全境。

Berno之後的連續五、六任克呂尼院長也都是能幹有爲又長壽,將此運動的兩項主張,深植聖職界,就是反西門主義及反尼哥拉主義。前者反對以錢或其他卑劣手段取得教會聖職,後者爲反對聖職人員娶妻或蓄姘婦。

        克呂尼改革運動有助於教權的提高。因爲,一、克呂尼系統越過地方政權及主教,直接尊教宗為首;二、克呂尼運動爲教會提供優秀新領袖。

 

參 神聖羅馬帝國的中興

 

一 日爾曼人中興帝國

加洛林王朝在日爾曼的一脈到911年小路易(Louis the Child)死後便斷絕。此時日爾曼是各公爵掌實權,但爲抵禦蠻族,仍然公舉一人爲王。到919年有撒克森公爵捕鳥者亨利(Henry the Fowler, 919-36)被選爲王,從他開始了帝國的中興。他保持日爾曼內部和平,驅逐蠻族,奠定帝國強大的基礎。

其子鄂圖一世(Otto I, 936-73)立主教及修院長爲行政長官,結合他們的勢力使國內公候聽命。他入侵義大利,取得統治權,於962年由約翰十二世在羅馬加冕爲帝。有些史家以此,而不以查理曼800年的加冕,爲神聖羅馬帝國的開端。「神聖」一詞實則是腓特烈一世(Frederick I, 1152-90)才開始使用,此帝國延至1806年,久無實權的皇室因見拿破侖的進逼而宣佈退位才結束。

撒克森朝由鄂圖一世再傳三世而絕,帝國之勢時強時弱,對教宗之位時能掌控,但日爾曼境內之教會職位全由皇帝委任。法蘭克尼亞(Franconia)伯爵康拉得二世接續帝位(1024-39)爲一有 能力的 君王,帝國之勢大增,但不過問教宗之事。當時教廷腐化已極,需待其子亨利三世出面收拾。

二 亨利三世(Henry III, 1039-56)委任教宗

羅馬教廷腐敗,當亨利三世插手干預時,共有三位教宗,一位是因黨爭而被驅逐的(本篤九世),一位則是因黨爭勝利而登位的(西利維斯特三世),被逐的又回來將教宗職位以一千或謂二千紋銀出賣給另一教宗(貴格利六世),賣了以後又不肯放棄,這樣就弄出了三位教宗。

亨利三世於1046年開會將三位教宗撤職或強迫辭職,而另立革利免二世(1046-47)爲教宗。之後又任命了一位短命教宗,最後將再立他的堂表兄弟布魯諾繼任,是爲利歐九世。利歐之後亨利又任命了一位短命教宗維克特二世(1055-57)。亨利完全掌握了教宗的任命。

三 利歐九世(Leo IX, 1049-54)的教廷改革

利歐九世開始的教廷改革是要將聖職及教宗職位,從世俗權貴及帝王的手中奪回。他的方法是從別地引入熱心改革教會的人士來到羅馬進入樞機主教院,即教廷內閣,來支援他的改革行動。其中主要的人才有宏伯特(Humbert),白人胡哥(Hugh the White)及希勒德布蘭。他極力反對西門主義與尼哥拉主義及平信徒授聖職。

 

2022年12月22日 星期四

黑暗時代的基督教

 

  • 黑暗時代產生的由來

  在「羅馬和平」的盛世,羅馬帝國北邊的疆界,僅止於萊因河多瑙河一線,廣大的中和北地區還住著許多野蠻民族,如日耳曼人(Germans)、北蠻人(Northmen) 和斯拉人(Slavs)等。

  到了西元四世紀間,亦即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國教的同時,被我國漢朝擊敗的北匈奴人向歐洲流竄,歐洲東部和中部的蠻族部落,因為無法抗拒匈奴人的襲擊,紛紛進入了東羅馬帝國治下的巴爾幹半島西羅馬帝國境內,自此以後的四、五百年間,整個歐洲成為蠻族橫行的天下。西羅馬帝國在西元四七六年被蠻族滅亡,歐洲文化也倒退到野蠻黑暗的地步,形成歐洲的「黑暗時代」。

 

  • 基督教教會成為文明堡壘

  在歐洲黑暗時代中,蠻族到處焚燒劫掠,將羅馬帝國建立的許多文物制度恣意破壞,但對基督教教士和教會管屬的教堂教產等,卻不敢隨意侵犯。原來野蠻人心地純樸,知識淺陋,雖然不尊重文化建設,但對神祕的宗教勢力卻很畏懼。基督教教會就依賴這一點力量,在歐洲一片瓦礫場中能夠巍然獨存,一部分古典文化也賴以保存,成為黑暗時代的文明堡壘。

 

  • 教皇制度的產生

  侵入羅馬帝國的蠻族,於焚燒劫殺之餘,本來就懼怕鬼神的懲處,及至聽到教士們的天堂地獄之說,就紛紛抛棄原有的宗教信仰,改信基督教義,基督教教會的勢力,也就隨之擴大。這由下列兩件大事中表露出來:一是教皇制度(Papacy)的形成。一是隱修運動(Monasticism)的興起。

  相傳耶穌第一門徒彼得Peter)曾任羅馬城的第一位主教,而新約全書裏又記載耶穌曾將天堂之鑰匙交給彼得,使其具有決定一個人升天堂或下地獄的權力。後來羅馬城的主教,就根據上述理由,不斷爭取教會的領導權。西元四五五年間,西羅馬帝國皇帝又曾下令,規定西羅馬帝國境內所有主教,均須服從羅馬城主教的節制。因此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羅馬城的主教就很自然的代替了原有皇帝的地位,而成為西歐各地教會的最高領導者,兼社會秩序的維護者。羅馬主教從此被人尊稱為「教皇」(Pope),這就是教皇制度的起源。

  教皇制度建立後,最初還按照主教產生的辦法,由羅馬附近的神父選舉教皇。但因教皇地位日趨重要,這種辦法引起許多人的反對。後來乃由教皇在各地主教中,挑選辦理教務著有成績的人,升為樞機主教(Cardinal),以樞機主教為骨幹在羅馬成立教廷,教皇則由樞機主教團舉產生。基督教教會內的組織,於是漸趨完善。

 

  •  隱修運動的興起

  基督教徒出家苦修之風,最初起源於埃及。西元三、四世紀間,埃及有一位名叫聖安東尼St. Anthony)的基督徒,年輕時就在尼羅河下游一座山上苦修,後來有許多虔誠的基督徒步其後塵,也到那座山上去苦修。聖安東尼乃將那些追隨者組織起來,在紅海岸邊建立了集體苦修的「修院」(Monastery),這是基督教有修院之始。

  興自東方的隱修運動,隨著基督教的擴展也傳往歐洲。西元四、五世紀間,歐洲人為了逃避蠻族的燒殺,入山隱修的人更多,於是各地修院紛紛興起,成為教會組織的一部分。不過當時各地修院自定章程,沒有一定的準則。直至六世紀間,聖本篤St. Benedict)在義大利南部喀西諾(Monte Casino)山上建立修院,制定聖本篤會規以後,歐洲修院的規矩才趨於一致。

  聖本篤會規規定:凡入院修道的修士或修女,均須宣誓終身遵守貞潔、安貧與服從三大戒律。貞潔即是不娶或不嫁,棄絕家庭的牽累;安貧即是不要私產,生活所需由修院供給;服從即是絕對服從院長的命令,不得稍有違抗。此外又規定,修士或修女均須按照一定時間作息、讀經、祈禱、靜思,並須遵從院長的吩咐,從事各種體力的勞動,如抄寫古書、墾殖荒地、醫病製藥、教育兒童、出外布道等。西各地的修院都採用或仿行上述的規定,修院從此成為基督教教育與社會服務的中心。

 

  •  基督教會的組織與分裂

  自從隱修運動興起後,基督教的教士就分為兩類:一是原有的教士,如主教、神父等,須在教區內從事各種宗教活動,每日須與俗人接觸,因此稱為「入世教士」(Secular Clergy);另一類即是修院裏的修士、修女等,他們避居於建在山林的修院之中,不問世事,因此稱為「修會教士」(Regular Clergy)或「出世教士」。其組織系統如下:


教 皇〈

入世教士:大主教──主教──神父等。


修會教士:院 長──會長──修士等。

  由羅馬教皇領導的教會,與由東羅馬皇帝領導的教會,無論組織系統或宗教儀式,都有差異。因此到了西元一○五四年,東西兩個教會就正式分裂:羅馬教皇領導下的教會稱為羅馬公教Roman Catholic Church);東羅馬帝國皇帝領導下的教會稱為希臘正教(Greek Orthodox Church)。

 

  • 羅馬公教的貢獻

  羅馬公教教會在黑暗時代中有很重要的貢獻:

  (一)入世教士兼理一部分的地方行政、法律事務、修橋補路等工作,在兵荒馬亂中仍能維持部分社會秩序。又常對人民講道,給予苦難人民許多精神上的安慰。

  (二)當時歐洲人口銳減,許多良田成為荒地,修會教士從事墾荒,增加社會生產。又因修會教士從事社會救濟工作,在戰亂中減少了許多無辜的死亡。尤以抄寫古書,使許多古代典籍得以保留下來,對後世文化影響更大。

  (三)羅馬公教的教士不避危險艱難,深入蠻族居住的地區傳教,將蠻族教化成為文明人。他們以聖經為典範,將原極複雜的蠻族納入同一的風俗習慣、道德標準和行為規範之中,建立了所謂「基督教世界」。歐洲各地紛紛設立教會、教堂、修院,羅馬教會成為一個龐大的組織,羅馬教皇也就成為當時歐洲最有權威的領袖人物。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歐洲大陸的教會和宣教運動

 

  歐洲分為好幾個部分,有西歐(英國、荷蘭、比利時)、北歐(挪威、瑞典、丹麥)、南歐(西班牙、葡萄牙)、歐洲大陸(法國、德國、義大利), 和東歐一些小國。

  歐洲在第一世紀,多數屬羅馬帝國管治。經過好幾百年發展,每一個地方的民族漸漸獨立,就不屬於羅馬帝國掌管。在這些過程中,最強盛的要算 是法國。法國在主後第四、五世紀脫離了羅馬的管理,接著是西班牙和葡萄牙。

  福音大約在第五世紀就傳遍整個法國。國家與教會有很密切關係,國家的領袖大都是信徒。他們有學問、有產業,漸漸建立有規模的教會。教會一擴大,內部就慢慢有腐敗的事,例如錢財不清楚,及權力、地位紛爭等問題。

 

主後687年法國有一個年輕有為的人名叫皮平,在一次戰爭中奪取了大權,當時正面臨回教興起。回教是在主後630年左右,開始以武力達至宣揚教義的目的。

  主後639年到641年,埃及教會幾乎被回教消滅。回教佔領埃及後,往西打到西班牙。當時西班牙教會已經接受亞流主義,也就是單單接受獨一真神而不接受三位一體的教義,也不接受耶穌具神性的理論。

  回教徒發現,西班牙的信仰與回教的信仰相似,且西班牙教會領袖多數很有學問,教會雖然受回教管理,卻沒有完全被消滅。回教統治西班牙後, 到了法國。主後732年,回教軍隊與法國軍隊發生衝突。當時法國出名的查理曼王(Charlemagne,皮平的兒子)是個基督徒,為主、為國爭戰,將回教徒打敗,阻止回教徒擴張,這在教會歷史上是很重要的事。

 

這一次戰爭順利,不單讓法國脫離回教的統治,也慢慢建立了教會的威信。不久之後,法國向羅馬爭取中央統治權。在貴利三世領導下開了一次議會,建議將拜偶像的人革除教籍。結果法國和羅馬教會意見不同,發生衝突。這時康士坦丁堡教區也反對拜偶像的事,就與法國聯合對付羅馬。這次糾紛把教會分成分別依附東西羅馬。這次事件讓我們看見,當教會為了爭取統治權,就容易走上異端的道路,或離開聖經的真理,這真是件可惜的事。我們應當以耶穌基督為教會的元首,不要為了爭權,使教會分裂;只要順服基督權柄,做我們當做的事。

 

查理曼王本身不但是位戰士,也是位軍事天才,有統治、組織、行政等才能。他除了開拓疆土之外,並鼓勵學術、教育和法制。法國在教會歷史上,也曾經扮演過重要的角色,有不少法國人,藉著國家的支持,到各處宣教。

  此外,西班牙也曾差派宣教士到拉丁美洲和南美洲;在國王腓力二世的支持下,派宣教士到印度、菲律賓。葡萄牙人也不落後,到印尼、台灣、澳門傳福音。

  至於德國的教會,在主後第七世紀,開始形成有規模的教會,紛紛蓋建禮拜堂,發展教會的工作。到了馬丁路得改教,更帶來德國教會極大的轉機,開始差派宣教士到各國去。德國教會的「路得宗」、「信義宗」,今天在世界各地都普遍建立了屬於他們宗派的教會。

2022年8月30日 星期二

中古世紀的教會 (1)

 

1. 本尼狄克(Benedict)

修道主義在耶柔米時已經盛行西方,不過各修道院有修道院的規則,修道士的態度也有很多不完全的地方。自本尼狄克以後,修道院的制度就有很大的改變。本尼狄克生在義大利的努西亞(Nursia)。有人說,他是一個少年老成的人。他先在羅馬城讀書;因怕世俗的引誘,就到野地去,住在山洞裏三年。每遇試探的事使其心裏起衝動,他就跳入荊棘和藤麻中間,為的是要克制他的情慾。那地方有些修道士推舉他為修道長;不久其他修道士看他做事要求太嚴,想要毒死他。在公元529年,本尼狄克在孟特喀西挪(Monta Cassino)上建立一所著名的修道院。他為那裏的修道士所定的規則是後來各處修道院的模範。本尼狄克要修道士立三個願望:

. 必須住在修道院內。

. 必須脫離世俗,就是獨身不娶,拋棄私有財產。

. 必須服從院長的命令,遵守院中的規則。

 

    本尼狄克也規定修道士早晚要勞動工做和遵守禮拜的時間。中世紀的黑暗時代有人說:「修道士用十字架(Cruce of aratro)培養道德和文化。」當時,除修道士之外幾乎沒有人看重學問,修道士是當時最有學問的人。現在我們能有許多古書,多半是當時修道士在院中勤力抄寫的。他們也開辦學校,照顧窮人,善待客旅。本尼狄克的修道精神傳佈四處,從本尼狄克派而出的修道士,有二十四個教皇,一千六百大主教,都從他們這一派裏產生,由此可以證明他們在羅馬天主教中的勢力了。

 

2. 大貴格利(Gregory The Great)

貴格利生在羅馬富貴之家,青年時在羅馬城做一個官長。他父親死後,貴格利承受很多家產;但他不願享受這世界上的快樂,辭了官職,也把家產用作慈善事業,又把衣服和珍珠並各種的東西,分給窮人;並且建了七個修道院,自己做其中一個卑微的修道士。

有一天他到羅馬城賣奴僕的市場上,看見黃髮的奴僕,問他是何國人?人說:「是英國人。」貴格利心裏想,這些美麗的英國人不信基督,豈不是很可惜麼?就想到那裏去傳道;但他的目的沒有達到,因為教皇要他做官,派他到康士坦丁堡做他的代表。到公元590年人民公舉他做教皇;他一聽見就躲到別處去了;後來人民找著了,勉強他,他才應允。當他任教皇的時候,戰事發生了,也有瘟疫流行,全國遭難。貴格利藉此顯明他的愛心和才幹,善待人民。自從他派人到英國去傳道,有多處的教會承認他為領袖。另外他也和條頓族往來,要引領他們到信正道。他也用了一些方法發展教皇的權力和資產。由於義大利各處主教甚具威權,他就規定主教必須服在教皇權力之下,每逢主教上任須由教皇贈授「白帶」一條,表示他的承認。康士坦丁堡的主教自命為「普天下的主教」,貴格利不承認他,且說,這是教皇用的名號,別人不可冒稱;然而他自己卻不用那樣的名稱,只稱自己為「上帝僕人的僕人」。他這個名稱便成了以後教皇的稱呼。他又設立公共禮拜,組織唱歌班。有時候他的身體軟弱,躺在禮拜堂,聽兒童唱歌,若有不合調的,就指導他們。他與羅馬天主教神學的改革大有關係,比如他主張善人惡人死了以後,必先經過「煉獄」才可變為潔淨。然而他也說教會可以為死人禱告,縮短煉獄之苦期。他也主張善人的功勞和死了聖人的權柄。因此,後來人民的迷信一日比一日深。他死於公元604年。

3. 英、德兩國之歸主

基督教很早就傳到英格蘭。從這裏又傳到蘇格蘭和愛爾蘭,信主的人也多。公元449年有未信德意志人和丹麥人攻打英國,殺害當地土人,毀壞禮拜堂,無處不表示他們的兇猛,於是凡信主的都逃到西邊。不久英國恢復了從前不信主的故態。貴格利登位之後,回想他在羅馬奴僕市場上所看見的英國人。他就派修道士奧古斯丁奴(Augustinus)於公元596年去佈道,同行的有四十人,次年才抵達英國。那時英國皇后已經成為基督徒,不久國王也信了主,和他一同領洗的有幾千人。

貴格利派奧古斯丁奴作坎特布里(Canterbury)的大主教,送他一根白帶表明承認的心。有一次貴格利寫信專講英國的教會,寫給到英國去的墨利托(Melito)說:

「上帝僕人的僕人貴格利,寫信給我最親愛的兒子墨利托修道院長說:自從你與你同行的人去了以後,我心裏很不平安,因為沒有聽見你們在路上如何,然而無所不能的上帝引導你們到我那最尊的教父奧古斯丁奴主教那裏以後,請告訴他,我為英人想了許久,凡屬百姓的神廟,除了裏面的偶像以外,一點也不可毀壞。他應該在神廟裏面潑聖水,建造聖臺,安置聖骨;如果這些神廟蓋造得好,這拜偶像的地方亦須要改為拜真神上帝的處所,使百姓見廟宇仍然存在,可照從前的習慣來聚集在廟裏面,並且認識和崇拜真神上帝。」

英國的教會持久都有能力,也注重「修道主義」。當時修道士查考聖經,也有抄寫書本的,也有著詩詞,作歷史的;考其究竟無非是藉傳道表示愛主的心。這時傳道的人到德國去的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位稱為「德人的教師」的班伊裴(Bonifatius)。班伊裴想要傳道和建立教會的工夫完全符合教皇的意思,所以他三次到羅馬與教皇商議。

教皇派他做德國的大主教,贈他白帶一條以表承認。班伊裴除傳道、建立修道院外,又派主教管理教務,常勸他們服從教皇的命令。末後他到德國的北邊傳道。那地方的人還未信道,齊來攻打他,班伊裴吩咐跟從的人不要抵抗,僅拿聖經放在頭上,束手待斃。這是公元754年的事。

 

4. 尼斯多留教(Nestorianism,在中國稱景教)

巴革達德(Baghdad)末後做了尼斯多留教的中心點,這派領袖的住所也在那裏。亞洲各處有二十五個大主教在他的權柄以下。這教的大學設在米所波大米的尼西比(Nisibis)。除了讀神學以外,還注重哲學和醫學,並且熱心提倡教育和翻譯臘的古書,後來這教的人很多作回教徒的教師。這教早已傳到了印度,今日在那裏還存在,叫「多馬信徒」(Thomas Christians)。唐、宋兩朝的時候,又傳到亞洲東方很多的地方。這時中華西北的土人,也有信仰這教的。

公元公元635年唐太宗時,有西方秦國的傳教士阿羅本(Olopen)來到中華。他傳的道就是尼斯多留派的道理,在中國稱為景教。太宗優待阿羅本,准他住在西安,又請人翻譯聖經,並根據阿羅本之請建造禮拜堂和修道院;這時可住二十一人。高宗待景教的人最好,又多建幾個禮拜堂;於是景教在中國傳開了。中宗、睿宗的時候武后不歡喜景教,佛教道教也逼迫它,因此把禮拜堂毀壞。到玄宗時態度又變了,再善待景教,重修所毀壞的禮拜堂。公元725年住在巴革達德的議長,派一個人作中華的大主教。那時中華的主教至少有六個,信徒也很少。代宗的時候,有一位從外國來的大官,名叫伊斯,捐許多金錢襄助景教。但有歷史學家說,這人是信佛的,想要聯絡中華的宗教,因此來幫助景教。這些事在景教碑文上歷歷可考,景教碑於明朝年間在西安被掘出(現今仍藏於西安碑林館),現仍不失為中國最著名石碑之一。

這時景教盛行中華,教內有大主教、主教、牧師、修道士等。碑上雖未說明有無學校,但看碑中文字,可以證明是有學問的人。這教雖暫時盛行於中華,然而也有些缺點:

. 景教效法佛教的樣式,不保持基督教的特性;比方景教的牧師也自稱為「僧」,禮拜堂也稱為「寺」等。印度的和尚來到中國翻譯佛經,有景教的牧師(也就是作景教碑文那個人)從旁幫助他;

. 景教在中國完全依賴皇帝的蔭庇,所以不能十分自由地向當時的人民傳道;

. 景教太注重耶穌的榮耀,並且碑中不說明十字架的道理,和耶穌被釘十字架的事蹟;

景教也遇到兩個難處,就是:

. 受各方面的逼迫。

. 與巴革達德的總會相隔太遠,與別處的支會也難交通;當有人要從歐洲到中華,需時達二、三年之久。

 

武宗宣言要毀滅佛寺,就不分景教佛教,勒令:「大秦穆護三千餘人反俗」。穆護約是景教徒。這事表明皇帝的蔭庇不常是可靠的。

唐宋的歷史記載景教的事很少,然而看巴革達德議長的記錄,就可曉得有時議長也派人作中國的大主教。所以景教那時雖受逼迫,還能存在。金朝末時,北平(北京)大約有一個姓趙名字叫馬(Cauma 譯音)的修道士,因為他的事只見於西方藉著中,所以不能確實曉得他的名字。趙馬的父親是一個老主教,很注重道理上的教育,所以趙馬青年的時候做修道士,先七年獨居一室,以後到西山修道三年。那時來了在中國生的一個回紇人,名字叫馬可(Marcos),他父母也是基督徒。他在西山同趙氏學道,曾由北 平大主 教授牧師之職。趙馬和馬可同具一個志向,要赴耶路撒冷去朝聖。他兩個人在路上遇見了景教的議長,待他們非常好,所以他們到了耶路撒冷以後,議長派馬可為北平的大主教;當時他只有二十五歲。不過他未動身以前,議長死了(1281至1317年)。他的朋友趙馬被波斯王派為歐洲公使,歷經意、法、英各國;也有各地方的人非常佩服他。馬可死在巴革達德。元朝的時候,馬可孛羅(Marco Polo)來到中國。這時中華的景教又復興起來了。

 

5. 穆罕默德(Mohammed)

公元六百年的時候,基督教傳到了歐洲西南部、非洲的北部、亞洲的敘利亞、小亞細亞、波斯;景教也傳到了中華。這時亞拉伯人住在亞洲的西南部;一方面事奉多神教,一方面也信仰麥加(Mecca)的「墨石」,他們說這黑石是從天上降下來的;所以相當敬拜。猶太人及基督教徒參雜在他們的中間,各有各的信仰。

穆罕默德是麥加人。他的家族雖富,但他自己家境很貧窮。他年幼時零丁孤苦,全賴伯父撫養。成人以後,一個富有的寡婦請他作工,要他在本國或外國經商。過不多的時候,穆罕默德娶她為妻。穆罕默德曾受本地猶太教和基督教的感化,後來遊歷各國,看見兩教的情形。他所遇見的基督徒並不是熱心愛主的,所以他雖受他們的影響,並未歸正;但他的宗教思想不覺油然而生。他四十歲的時候,居住在麥加曠野的洞裏。他說:天使已經把最大先知的職分賜給了他,於是他在麥加人中間自稱為神(名叫「阿拉」Allah)的先知。

穆罕默德以「僅有一神,穆罕默德為其先知」十二字作傳道的宗旨;這也就是回教的信經。他一心信靠這一位神是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的主宰,但因為信阿拉是無所不能的,也信他是預定萬有的,所預定的是世人毫不能改變的。這樣一方面養成回人一個非常勇敢的心,一方面也養成回人故步自封的態度,凡事不肯改良;比方他們以為人死是神注定了的事,無法避免,所以就不贊成醫學上的預防方法了。回教除了說穆氏是先知外,也說亞伯拉罕,摩西,耶穌是先知。穆罕默德說:

「摩西的書,一為標準,一為恩典」(可蘭經46:11)。又說:「我(指神)使耶穌步他(指先知等)的後塵,作為馬利亞的兒子,他是證明在他以先所有的律法。我也賜給他福音。」(可蘭經5:50)

 

穆罕默德吩咐他的信徒,每日必須禱告五次;每年在白晝間必須禁食一月;更不可飲酒,吃豬肉。每人一生必須到麥加禱告一次,若不這樣,不能承受永生。又以引人入回教有最大的功勞。引人的方法先用好言相勸,倘若不服,可用威脅。如藉兵力傳道而被殺的,可得極大的福氣,和樂園的賞賜。所謂樂園的賞賜,多指各種外表的快樂,如美女等是。

回教的聖經名叫可蘭經。穆罕默德的話在經中寫得詳細。但回教雖然與基督教有相同的地方,它仍是一個律法的宗教,非贖罪的宗教;倫理上的缺點尤多,比方好殺,輕看婦女(穆罕默德認為一個人可有四妻,但他自己的妻子更多),和虐待奴僕。非洲作販賣奴僕生意的,盡是回人。

麥加人起初不歡喜穆罕默德的教義,信這教的都感受重大的逼迫,所以他在622年(這年是回教的紀元元年)逃到美地那(Medina),後來麥氏率領所招募的軍隊反攻麥加。過了幾年,他以武力作亞拉伯的主人,強迫所有的亞位伯人都要信回教。穆罕默德死在公元632年,沒有兒子。

穆罕默德死後百年間,回教兵隊攻破亞洲的西部,非洲的北部。他們得勝的最大緣故,是因為那地方的基督徒信心不堅,愛心冷淡。

唐朝的時候,回人始由陸路來到中華;也有坐船到廣東的。相傳穆罕默德的伯父也在內,但不確定。

唐肅宗時,西方有回兵來平「安史之亂」,從此居住在中華,與中國人通婚,並且宣傳國教,成為中國回人的祖宗。在中國的回人,其性情比西方的回人比較文明溫和一點。現今回教傳到非洲,頗有進步;然而基督教也居其間。今日各國信徒深覺宣傳福音於回教之中,是基督教的急務。

 

6. 查理曼(Charlemagne)

回人由西班牙攻打法國,法王查理(Charles)打勝了他們,於是他們仍舊退到西班牙去了。從此以後,人多稱查理為馬特兒(Martel)。

公元768年至814年,查理的子孫查理曼作王。這時德意志、法蘭西、義大利,和西班牙的北部,多有服從他的。

公元800年,正逢聖誕節,查理曼到羅馬城。在彼得大禮拜堂禱告的時候,教皇忽然為他加冕,稱他為西羅馬皇帝。復行設立西羅馬國。照當時的政治思想,只可有一個皇帝,如同只可有一個教皇一般。於是查理曼特別保護教會,加添主教的勢力,不過他自己以主教的主自居;就是教皇也該服從他。又用主教作國家的官員,差遣他們周遊各處,調查人民的道德,教會的情形,和教育的情況。

查理曼的後裔沒有能力,攻他的國家分為德、法、意三國。教會、道德、教育,因此也漸漸衰敗了。

 

7. 黑暗時代

從公元950年到1050年稱為「黑暗時代」。黑暗最慘的地方莫過於義大利。這時有兩個教皇極力破壞了教會的名譽,就是約翰第十二世(John the 12th) 和本尼狄克第九世(Benedict the 9th)。

約翰二十一歲登位,後宮甚多,沉溺於酒色,也因此而死。

本尼狄克只有十歲,就作了教皇。成人以後,想要娶妻,就把教皇的位賣與別人。後來卻又懊悔,仍自稱為教皇。無奈那買者不肯退位,因此有了兩個教皇;後來又加了一教皇,三分鼎立;各霸一方。德皇聽了,便召開教會的大公會議,議決要求三位教皇一律退位,再行公舉。這時德國的地位很興盛,丹麥,挪威,俄羅斯諸國也有福音傳入,漸漸由野蠻轉為文明社會。這時是封建時代,主教做國家的諸侯,教皇有派立主教的專權,教皇也是義大利中部的王。

這時,雖是黑暗過度的時代,但抱著改良教會主義的人卻相繼而起,法國克呂尼(Cluny)修道院首先改良院中的規矩,不久這風聲傳到別院。

 

8. 東西教會分離的原因

公元1054年教會分為二部份:東方的為臘教,西方的為羅馬教(就是天主教)。分離的原因是歐洲西方人的性質與東方不同。西方注重律法,東方注重知識。兩方對於神學的意見也不同。西方說,聖靈是從父和子降臨的,東方說,聖靈單是從父降臨的。加以東方不聽教皇的命令,並准許牧師娶妻。末後教皇的代表到康士坦丁堡,寫了一封咒咀臘教會的信,把那信放在聖桌上而去。自此以後教會就分為二。臘教的屬地大約是俄國、巴爾幹半島、及亞細亞的西部。羅馬天主教主要的屬地是歐洲西南,和美洲南部,其餘幾乎各地皆有。

 

9. 貴格利第七世(Gregory VII)

    貴格利第七世是由公元1073年至公元1085作羅馬天主教的教皇。起初他是一個修道士,自從受了克呂尼修道院的感化後,就立志要改良教會。根據他的意思,改良教會之前必須提高教皇的權柄,使他可以完全統治世界,皇帝也該服從他的命令,若不是這樣,就不能達到改良的目的。

    貴格利說:「羅馬城的主教,不但現在沒有過錯,就是將來,也不會有過錯的地方。」他登位以後,頒布四個條例:

只有主教長有選舉之權力,別人不得參加(主教長約有七十人)。

禁止神父娶妻。

禁止教會內買賣權位。

禁止國家派主教做大官。

 

    這時正當是享利第四世(Henry IV)做皇帝。他不承認第四條的規定,便令教皇退位。貴格利不服,反而逼皇帝退位,叫他與教會脫離關係,並且禁止人民服從他。人民因為懼怕教皇,所以和皇帝斷絕來往。享利無法,便在冬天時跑到義大利國。貴格利那時暫時住堪諾撒(Canossa)城。享利粗衣赤腳跑到他的門前,求他寬恕;過了三天,貴格利赦免了他,雖然和好,但是彼此的積恨仍深。後來貴格利在羅馬城受到享利的攻擊,被趕到南邊;他臨終時有話說:「我所愛的是公義,恨的是不義,所以我死在外地。」後來死在那裏。

    後來享利的兒子與享利為敵,享利不幸也像貴勾利一樣憂鬱而死。享利死後,教皇的權力更加大起來了。

 

10.  十字軍東征

    自古以來,西方的人皆喜歡到猶太地去遊玩。他們無非是想看耶穌所住的地方和教會的古跡,當然也帶著朝聖的意味,把耶路撒冷當著是聖城。信徒心中總覺得到過聖城是一種榮幸。在第十一世紀,土耳其(Turk)人佔領了猶太地,土耳其人當時是信仰奉回教的,因此在猶太地的信徒,甚至外來聖城的信徒,都受了他們的逼害。

    教皇貴格利第七世以解放猶太地為理由,想聯合西方各國的軍隊攻打土耳其,卻不能成行。後來的教皇,烏爾班第二世(Urban II),他也看解放聖城為當急之務,於是在公元1095年在法國召開大公會議,申言教會在聖地的苦楚,勸赴會的國家代表設法出兵,他說:

「從前那獻聖祭的禮拜堂,可惜如今變成了牲畜之地;莊嚴的聖地,被敵人佔領了; 污穢如豬的土耳其人欺壓我們的弟兄。在聖彼得所住的安提阿,有非基督徒把他們的偶像立在禮拜堂之內。對於聖耶路撒冷的事,我更加不敢說,我也怕說;但你們知道耶穌在這城為了我們受了苦刑,祂的死是為了我們的罪,但這地方已經做了那不信者污穢的住所。照這樣看來,實在是我們的羞辱。所以我勸弟兄們莫把這有血的手去殺害兄弟; 該把這手與信道者合力攻打敵人。這比後來的以色列人為你的耶路撒冷打仗更好。你作基督的精兵,若死在基督為你死的地方,同樣是好。即使不能到達那地方,就是死在路上也是好的。」

 

    赴會的人聽了,都大受感動,說:「這是上帝的旨意」;於是他們在衣上綴上一個「紅十字」,作為赴聖地的符號。

    歐洲各國一共集合三十萬人,組成一個大軍團,於公元1096年出征!軍隊在路途中遇著許多苦難:炎熱的天氣,疾病,並且首領中也有不和睦的。雖然如此,經過了三年的戰爭,小亞細亞的人才脫離了土耳其人的統治,十字軍也解放了耶路撒冷,把猶太地設立作為基督徒的聖城。那時十字軍所剩的人,僅有兩萬人。過了數年,回教軍隊又攻佔猶太地。雖然歐洲國家曾七次之多派兵東征前去助戰,還是不能永久解放耶路撒冷。有二百年之久,猶太地完全歸回教國家管轄。按表面看,十字軍七次東征似乎未能成就甚麼,然而考查歐洲的內部,這次戰爭卻與歐洲有極大的關係,因為當時的西方藉著這次和東方的交通,在智識、文學、商業各方面因此得著增長,教皇的權力和教會的勢力也因此更大起來了。從此以後,西方的人也繼續多有與東方和亞洲人交往,商人和傳道人東去者日多。當時中國唐朝就有西方而來的基督教,所謂的景教,就是由西方經陸路來中國。

 

中古世紀的教會 (2)

 

11. 伯爾拿(Bernard)

    伯爾拿乃臣家子弟,父母也是虔誠的信徒。他在幼年時就受了基督教的感化,二十二歲的時候,和四個兄弟並一班朋友,一共三十人,進入修道院做修道士。伯爾拿住在這院的時候多半獨居,有時只專心默想,對於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理,所以有人說:「他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有時他看見特別的景象,驚呼地說:「椎樹和橡樹是我的老師。你從樹林中所學的,勝過由書本所學的。樹木和石頭可以教導你,勝過智慧之士所教導的。」

    這修道院的名聲因伯爾拿的緣故傳開各地。過不好久,伯爾拿親自在克勒窩(Clairvaux,就是青谷的意思)建造一所修道院。這院的規矩極嚴厲,生活和食物都很簡單,但是任在當中的修道士,看那地方如天堂一般。

    伯爾拿除了遵守修道院中的規矩以外,還注重親手工作,叫人這樣除去自高自傲的意氣。不久他的聲名傳開了,到處都有人求他設立修道分院。

    伯爾拿以講道著書得了大名,然而他活潑的信心,和清潔的行為,是大家所佩服的。他信心和行為的特點,在於他常記念耶穌替世人受苦,因耶穌的愛,他就生出愛耶穌的心來。他說:「我們越愛上帝,就越認識上帝。」他認為,罪得赦免不是因為我們的功勞所致,乃是上帝的恩典而來。後來路德閱讀他的書,受了他的感動。伯爾拿論到教會的權勢說:「教會有兩把刀,一把是屬靈的;一把是屬世界的; 不過屬世界的,教會反不使用。」又說,主對彼得說的話(路22:38),就可證明這道理。伯爾拿有個門徒作了教皇。他寫了一本書給這門徒,指導他說:

「上帝派你做羅馬天主教會的頭目,但是這羅馬教會,也不過是一個教會的支派。你也不是主教的頭,僅是那主教裏的一位主教。你該做愛上帝者的一個弟兄,和敬畏祂的人的朋友。這些事你當盡力學習。」

(這話可以表明他不承認教皇擁有絕對的大權)

 

    伯爾拿藉他的勢力克服了當時教會的異端,後又組織第二次十字軍東征。這時猶太地正受外邦的侵犯,伯爾拿想要保護聖城,便四處勸導人民出力相助,服從他的很多。有人說,這次在法國某處,每八人中就有一人加入十字軍。連德國和法國的皇帝,都加入了十字軍。可惜這次出師未捷,人民不免歸咎於伯爾拿。伯爾拿死1153年,死後被記念為羅馬天主教的一個聖人。

 

12. 印祳森第三世(Innocent III)

    公元1198至1216年教皇印祳森在位。當他登位的時候,只有三十七歲,所以有人說他年輕,不能勝任。但主教長說:「我們所希望的,就是要在便雅憫的口袋中得著銀杯」(創44:12)。於是就設立他為教皇。提起印裖森的知識、記憶、學問,當時無人可以比擬。他也得眾人的尊重,因此權力更大了。他說,教皇是代替基督作世上的主。又說:

「創造萬物的上帝,造了兩個大光在天空之中,大的管晝,小的管夜。祂照樣設立兩個高位在教會之中,高的管轄人的靈魂,靈魂是如晝一般,其次管轄人的身體,身體是如夜一般。這兩個高位是指教皇和皇帝的權柄說的,並且按這兩個比喻的性質而論,月比日小,而且月的光是由日而來的;照樣,皇帝的權力,是由教皇的權力而來。」

 

    他憑教皇的權力,轄制皇帝的事情:

德國皇帝依靠印裖森得位。

法王休妻另娶,印裖森不批准,廢掉王后。

.  英皇約翰不遵守教皇的命令,印裖森逐他出教。

 

    約翰沒有法子,只得把他的國位,獻與教皇,甘作教皇的擄屬國。這時歐洲各國服從裖森的很多(當時不服從他的,只有挪威國王)。1204年希臘王也服從了他。到了1215年羅馬城召開大公會議,各處的天主教會,都派主教赴這會議,目的是為羅馬天主教會議定了一信經。當時這會議決定提議,說聖餐的餅和酒,真正變了耶穌的肉和血。從此以後,教友領聖餐之時,只能吃餅,不能飲酒,酒是由神父代飲。這時有不信羅馬天主教的,批評這樣的作法是不對的,想改良教會,印裖森聽了,使用權力逼迫他們,被殺的人也多。教皇託付多米尼古派(Dominican)辦理這事。這派是一個「乞食修道會」,其目的是傳道,和滅絕不信羅馬天主教者。印裖森想再組織十字軍東征,但事未完成,就在公元1216年死了。

 

13. 佛蘭西斯(Francis)

    佛蘭西斯生於義大利的亞西西(Assisi),家境富裕。他少年的時候當兵,時常喝酒放縱自己。後來懊悔自己的行為不正確,便隱居城外,學習上帝的真道,想效法耶穌的謙卑,服務社會。他父親反對他這樣的行動:曾有一次把他關在房內,後來蒙他母親的憐恤,得了釋放。他仍舊隱居城外,立志去行耶穌對那富有青年人所說的話(太19-22)。便剃頭赤足,效法十二門徒,做傳道的工夫。有一天,他聽到有聲音對他說:「修造我的禮拜堂!」他以為聲音是上帝的默示,於是他親自搬石塊,在他的本地建造一個小禮拜堂(現在在這小禮拜堂之上,建有一堂皇的大教堂)。

    佛蘭西斯有一顆讚美上帝的心,看天地萬物的顯現是出自上帝的恩典。稱日為兄,月為妹;又具上帝憐憫之心腸,所以平日遇見病人莫不痛愛。若遇著長大麻瘋的,愛護的心更大。他又在回教徒之中傳道,歐洲各國的人民都信服他,許多跟從他學習。他時常勸信徒效法耶穌,捨去一切所有的,脫離世俗的引誘。他也差派他們出去傳上帝的道,並且勸人和睦,彼此相愛。他教導信徒專心靠自己的手工作,不留一錢,倘若無法生活,可以向人求助,所以他設立的會名叫「乞食修道會」。公元1226年他將死的時候,囑咐門徒要遵行他的教導。

第一條:「主上帝使你們的弟兄佛蘭西斯如何悔改記在下面:我還在罪惡的時候,若遇著患大麻瘋的,很覺得不忍心看他。自從主引我到他們中間,我就以憐恤待他們;相別之後,我的靈魂和感官從前所覺得為極苦的事,現今一變而為愉快。」

第四條:「主賜給我所要照顧的弟兄以後,並無人指點我所應作的事,但那至高者啟示了我,祂啟示我的,就是:我應當度日合乎福音的規矩,並且我叫人用少數簡單的字,記載這規矩,並且蒙我主教皇批准。」

第五條:「那些要來過這種生活的人(修道士),就該將一切所有的分給窮人,他們也滿意只要一件兩面補了的外套,和一腰帶及一褲子,此外他們沒有別的。」

第六條:「我們作牧師的,領禮和別的牧師一樣,不作牧師的(教友)只念主禱文。」

第七條:「我們樂意住在貧窮的和毀壞的禮拜堂之內;我們是無知的人,願服在眾人之下。我也親手工作,現在仍要一樣。我切實要弟兄親手作工。凡不會的,須學一種手藝。這樣作,不是為貪工價的緣故,乃是為作好榜樣和免閒暇起見。如若我們的工作養不活我們,我們可以到上帝為我們所擺的桌子上去 就是沿門乞食。主又啟示我們要這樣問安:但願主賜給你平安!」

 

    不久佛蘭西斯死在自己所建造的小拜堂內。相傳說,他的手足有耶穌的釘痕(天主教稱這事為「聖傷」)。

 

14. 佛蘭西斯乞食修道傳到中華

    佛蘭西斯的門徒常向不信道的人講道。當元朝忽必烈的時候,有一個人名叫約翰孟特柯維納(John of Monte Corvino),從西方經過波斯、印度,來到中華。在北平他受景教的逼迫,還是建造禮拜堂,教友也有幾千人;設立育嬰堂,又把詩篇和新約,用中文翻譯出來。1305年約翰寫了一封信給西方朋友,信中說:

「在這個教會我獨自住了十一年之久,以後這兩年,有一德國的弟兄亞諾得(Arnold)與我聯絡。我建造了一個禮拜堂在可汗巴路(Kambaluc),這就是王的京都。這個禮拜堂,用六年成了工。在那裏我也蓋了一個鐘樓,掛了三個鐘在裏頭。在那裏我所施的洗照我所能計算的,達六千人上下。我漸漸買了一百五十個孩童,是未信道者的孩子。他們的年齡是七歲到十一歲,從前沒有學過甚麼宗教。我給這些孩童施了洗。我也照我們的式樣,教他們拉丁文和希臘文。我也為他們寫出詩篇,和三十篇讚美詩,與兩個禮拜儀式。有十一個孩童看這些書,已經知道我們的禮拜。他們也組織一個樂隊,不管我到不到,他們輪流執事,照修道院的規矩一般。有幾個孩童寫出詩篇和適宜的書來,皇上也很喜歡他們唱歌。我旨照禮拜規則使人搖鈴,我就同這些小孩和吃奶的教會(見詩篇八:3)禮拜上帝。他們所唱的是自然的,因為我沒有甚麼有音符的禮拜儀式。」

 

    教皇聽了,就隨即派約翰作北平的大主教。他到八十歲方才去世。除北平之外,在福建之泉州也有一個主教,那裏蓋造了兩個禮拜堂。那時是傳道的好機會,約翰要求教皇派人來襄助教務。當時動身東來的雖不少,能到中華的卻只有幾個。此後中西的交通也漸漸斷絕了,西方信徒的心也冷淡;明太宗以後佛蘭西斯派的修道士不能來到中國,因此傳福音的工作在中國不能繼續下去。

 

15. 元朝之景教

    景教在唐宋之間衰微了,到元朝始又復興。忽必烈優待景教,他的母親是這教的信徒。每逢聖誕節,皇帝放四福音在她面前行禮,以表敬意;也要他的諸臣照樣而行。

    必烈替景教設立一個首領,管理全國的教會;又派信道者作國家的官。這時鎮江信道的官,設立禮拜堂七所。後來義大利人馬可孛羅(Polo,Marco)來華,到鎮江和杭州的禮拜堂參觀一遍。當時景教的議長也派大主教二三人來到中華,大約是在北平。當時中國的信徒約有十五萬。不過這種興盛大約只是外表的,照西方來華的人說,當時的景教,在道德方面並不是很好。

    明朝的景教也遇到了逼迫。查考該教會議長的歷史,就知道在明朝時派了大主教來到中國,那時還有信徒存在。後來利瑪竇(Ricci Matteo)來到中國,也曾聽見早六十年信徒的事,只是沒有親眼看見。

 

16. 邦尼腓第八世(Bonifacius VIII)

印褥森死後百年內,教皇的權勢己達到極點。但權勢越大,所受的試探也大,以至誤用他的權柄。

邦尼腓第八在位的時候(1294年到1303年),教皇的權勢就衰敗起來了。他貪權之心甚熾,竟用不正當的方法,促以前的教皇退位,他因利乘便,取得其位。他想效法貴勾利第七和印褥森第三,然而後來竟事與願違。一則是因為當時各國人民富於愛國心,故政府可得人民的幫助,抵制外國教皇越境侵權;二是因為封建時代過時了。和邦氏爭長短的,首先是法國。法王因國家的開費一天多過一天,就令教會的修道院和產業等都要納稅。邦氏聽見,想要禁止。雖他這舉動沒有多大效力,邦尼腓第八世卻不讓步。1300年有一件事助長他的驕傲不少,邦尼腓第八世規定,公元1300年要做一個「大禧年」,凡到羅馬兩個禮拜堂內誠心禱告的,他的罪必得赦免。於是四處有人前往羅馬城,照教皇的告示而行,敬拜教皇,捐給他的錢極多。邦尼腓第八世非常歡喜,他改造他的冠冕為一個雙頂的,表示他是國家和教會的主,並且斥責法王。法王不服,就召集國會說:國王的權柄不是教皇所賜的,乃是上帝直接所賜的。邦尼腓第八世反駁說:凡有不服教皇的,就不能得救,必受永死。他定計要逐法王出教。法王還沒有被逐的時候,與義大利的父爵同謀,帶兵攻打教皇,並且多方的戲弄他。因此邦尼腓第八世憂憤而死。所以事後羅馬人嘲笑他說,邦尼腓第八世篡位像狐狸,在位像獅子,去位像狗。

 

17. 巴比倫時代

邦尼腓第八世死後,教皇遷都去到法國的屬地亞威農(Avignon),在那裏七十年之久,史家稱此時代為「巴比倫時代」(因為以色列人住巴比倫七十年)。這時代的教皇受法王的保護,所以他的貪心雖大,但他的勢力漸漸衰了。最後有教皇仍遷都到羅馬,僅留幾個主教長在亞威農。教皇死了以後,住羅馬和亞威農二處的主教長,在自己中間選舉教皇,於是有兩個教皇,各住一京,彼此為敵。教會見這情形不好,就召開一個大公會議,議決把兩個教皇的職位都免了,再另選舉一人。無奈兩個教皇都不肯讓位。因此有三個教皇鼎足而立。其中有個約翰第二十二的,幼年是個強盜;德國皇帝恨惡他,於1414年在康士坦司(Konstanz)開了一個大公會議,勒令三個教皇退位,另行公舉。這次的會議很有功效。

 

18.   改教先聲

 

威克理夫(Wyclif)

威克理夫是牛津(Oxford)大學的教授。他熱心於基督教。當時有一個這樣的話說:只有教皇和教會的首領有權柄,其他人必須服從,也不得擅自攬取權柄。這時乞食修道士的行為多不正當。威克理夫極力批評,因此,乞食修道士為當時教會的首領,告他到教皇的面前,教皇嚴加斥責,威克理夫心中不服。

威克理夫寫了一本書,批評教皇的權柄和修道士的罪惡,指責他們拜聖人,賣贖罪票等等虛妄的事情。「贖罪票」是教皇批准賣的。照羅馬天主教會說,人若犯罪,就當對著一個神父認罪,神父可以赦免他。不過神父只能替上帝赦免地獄的刑罰,使他不進地獄。然而罪人還要在世上受教會為他的罪所定的刑罰,就是禁食,赴聖地朝聖等。在世上不盡這些刑罰的,就要在煉獄補受;但這個刑罰是教皇可以赦免的。當時教皇多以出賣贖罪票,代替赦罪之證。到1400年的時候,教皇更進一步說:若活人為已經死的人買贖罪票,可以減少煉獄之苦。威克理夫更加反對當時教會這樣的腐敗。後來威克理夫差人到英國各處傳道,按著聖經講解真理,人民很歡迎他們。

這時的聖經都是拉丁文的,威克理夫為了更多人民可以親自閱讀聖經,又用英文譯出來。他說:「聖經是信心的基本,雖有一百個教皇,又有如乞食修道士這樣多的主教長,倘若他們解釋信心的問題不合聖經的道理,切不可聽從他們。」威克理夫在公元1384年去世。隨從他的人雖多,但後來都遭了教會的逼迫,歸於無有。但是,威克理夫為大眾人民翻譯聖經的精神永垂不朽。今天,世界上大多數少數民族的聖經都是威克理夫聖經翻譯學會翻譯及印刷而成。

 

胡司約翰(John Huss)

胡司是波希米亞(Bohemia)人,為該地大學的教授,富有愛國之心。起初相信羅馬天主教,自從受了英國威克理夫的感動,就明明批評羅馬天主教幾件事情:

. 贖罪票。

. 聖餐的酒和餅直接變為耶穌的血和肉,並且信徒不可在聖餐時飲酒的道理。

    . 教皇無上的權柄。

 

    其餘所辯駁的事也很多。他的同事聽了他的教訓,受感化的也不少。這時教皇知道胡司在波希米亞影響力很大,不容易剪滅,便託言召胡司參加大公會議,好當面問清楚他的事,卻應許不加害於他。誰知胡司一到,就被捕拿,教皇且說,對胡司這樣的邪道者,可以不必守約。他若不承認背道的罪,就將他處死。胡司: 「真理不可違背,只管處以死刑罷!」

歷史記錄說:胡司到了刑場,屈膝伸手,仰望天上,並且唱了好幾次讚美詩,他所唱的幾節大意是:「上帝啊! 憐恤我,主啊! 我仰望你,我把我的靈魂交給你。」在旁邊的朋友,看見他的容貌快樂歡喜。禱告後,有人脫了他的衣服,綁他在木柱之上。沒有焚燒以前,大法官到他跟前勸他,如果能起誓背叛從前所傳的道和所說的話,便可保全他的性命。胡司望天大聲喊叫說:「上帝是我的見證,我所講的道,所行為的事,和所著的書,都無非是引人脫離罪惡。」於是掌刑的將木堆燃燒。胡司大聲說:「基督上帝的兒子,憐恤我。」第三次唱到「你是童女馬利亞所生的,」就有風吹火到他面上。這時他還在心內為自己禱告。這是公元1415年的事。

 

19. 中世紀的末期

從公元1400年至1500年,是西方一個最重要的時期。此時代為中世紀的末期,近世紀的起點。今把重要的事情列在下面:

. 公元1453年土耳其人攻佔康士坦丁堡。後來有學問的希臘人逃往西方,推展動運,振興文學。

. 這時有人發現非洲(Africa)的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及到印度和東亞的航路。公元1492年哥倫布(Columbus)又發現美洲(America)。

. 公元1450年的時候,哥丁堡(Gutenberg)發明「活版術」,這大大的使文化和聖道有進步。

. 這時有人發現了許多中世紀所失落的羅馬和臘的古著,美術;由此發起一個文化運動,叫「文藝復興」(Renaissance)。人文主義也藉此復興起來。

 

20.   伊拉斯母(Erasmus)

伊拉斯母是文藝復興運動最有名的文學家。相傳他於公元1466年生於荷蘭,幼時失去父母親,一無所依,受「託孤之命」的人將他送至修道院(有人疑惑這人想謀吞他的家財)。他在院中潛心求學,後來出院到別處讀書。他因憂慮學費不足夠,發奮求學,以致身體軟弱得很。他專學古文,編輯了很多書,也遊歷德英兩國,寫了一本書,名叫《愚笨的讚美》,這使他的名聲在文人學士的中間傳開。書的內容,多譏誚打仗的教皇,和奪取人民財產的君王,以及崇尚空談的學士等。

    公元1516年他在德國的巴色(Basel)和著名的印刷商同工,校正希臘文的新約,並且把它印刷出來,拿這書去幫助改教的工夫。那時歐洲各處的人和他通信的很多。有時他所寫的回信,一天有四十封之多,所以他的影響力很大。但他不是改教家,有四原因:一. 他怕得罪人。二. 注重學問,不注重宗教。三. 注重思想,不注重信心。四. 博取權貴的歡心過於博取上帝的歡心。所以路德樹立改教的運動以後,伊拉斯母也不去幫助。他死於公元1536年。

 

2022年6月27日 星期一

擁戴教皇的著名教士

 

(一)伯爾納(Bernard,1090~1153):

 

    在教皇權勢高於世俗君王的時期,大部分聖職人員和修道士的屬靈情況,反而日趨下沉。然而,在這段黑暗時代中,也不是沒有真誠的基督徒;從中世紀許多詩歌中,可以看到深度靈命的流露;其中很熟悉的一首是伯爾納所寫的「至聖之首今受創傷」。伯氏曾寫信給教皇說:「誰能讓我在離世之前,看到教會恢復舊日的秩序?當日使徒撒網,是為得人,不為得金銀!」

    伯氏以講道著書博得大名,然而更受大家佩服的,是他活潑的信心,和清潔的行為。他信心和行為的特點,出於他常記念耶穌替世人受苦,因耶穌的愛,他就生出愛耶 穌的心來。他說:「我們越愛上帝,就越知道認識上帝。」

    伯氏在當代宗教界影響力空前偉大,至今都承認他為中世紀聖徒領袖之一。伯氏且是一位殷勤努力致力於將基督徒帶回羅馬大公教會的人士。他口才出眾,精力過人,思想敏捷,並且擁有當時羅馬大公教會中很少有的特性,那就是品格高尚,所以後來路德和加爾文也對他稱許有加。但是他是一個極端不容忍的人,他苦毒地批評攻擊那些不受他們承認的創始人的團體,他說那種團體中的人乃是魔鬼之靈的傳人。

    (二)法蘭西斯(Franciscus,1182~1226):

    法蘭西斯於1182年生在義大利。父親是個富商,自幼過享樂的生活;二十歲時,因一場危險的疾病而歸向基督,從此以後,獻身過貧窮、慈善的生活。與他有同樣看法的人,也加入他的陣營,成立了「方濟會」。

    法氏堅持過貧苦生活,僧侶們必須親手做工,不計酬勞,也不可為明天憂慮,除了當天的必需品以外,其餘全部賙濟窮人。法氏酷愛一切被造之物,他甚至向小鳥講道,並以「貧窮女士」為他的情人,為她歌頌。他的口才極佳,藉講道,他感動了無數人心。

    法氏極為熱心,對主以及完善的品格有一份的狂熱。身體軟弱,但是為了宣教的異象,他遠赴埃及和敘利亞,向穆罕默德的信徒傳講基督。他當初為門徒所訂立的規 條,後來反倒被募捐所取代,原本追求的貧窮反倒成了富足。這些規則一直腐化至成了捆綁人於羅馬大公教會的權威之下。法蘭西斯生前看到這些變化,使他哀痛至深,雖然後悔,可是他依然不改對羅馬大公教會體系的忠貞。

 

2022年4月17日 星期日

異端裁判所

   多米尼古(Dominic,1170~1221)所組織的教派(道明會),原初的目的是在藉著講道,要把異端者挽回到羅馬大公教會裏來。1233年後,多米尼古教派受託去把不奉國教者搜出來,加以懲處。

    異端裁判所(Inquisition)雖是依諾森三世時所開創的,但等到1223年貴鉤利九世時纔成為正式的官方組織。它是利用特別的教會法庭來對付異端。

    在教會早期,對異端的懲罰通常只是革除其信徒的教籍,肉體的懲罰是早期教父所不容許的。後來基督教成為國教,世俗公侯皆視異端為反對國家的罪行,遂充公財物,或甚至將他們判死刑。

    異端裁判所獲教皇授權可懲處信奉異端者死罪,於是燒死、 切去耳鼻、舌頭、烙刑等各種極刑,無所不至。被控為信奉異端的人不准有律師,亦不可以查問誰是原告;孩童和罪犯的見證都可用作指證異端者,但不能為他辯護;被告在證實無辜前,一直視為有罪;懺悔可能得以減刑,由死刑改為終身監禁;一切為被告辯護的人都會被控教唆人信奉異端,並會受罰。

 

 

2022年3月2日 星期三

中世紀之告解禮與赦罪

 

中世紀教會非常強調罪,以及罪所帶來在地獄和煉獄中的刑罰,當時教會和今日天主教均認為煉獄是在人死後,上天堂以前,靈魂被火煉淨的地方。在世期間,一個信徒越忠心遵守聖禮,將來死後在煉獄所受的苦刑也越短。

    根據羅馬天主教的規定,有四個聖禮是有關赦罪、除罪及免刑的。它們是洗禮(baptism)、聖餐禮(the Eucharist)、告解禮(penance),和抹油禮(anointment of the sick)(原稱臨終膏油禮extreme unction)。

     在路德的時代,告解禮是教會最重要的聖禮。這項聖禮的重點,在於神父的宣赦(包括罪的赦免及永恆罪刑的解脫)。犯罪之人若要得赦罪,必須做三件事:

(1)痛悔(contrition)。

(2)向神父認罪(confession)。

(3)因功補罪(satisfaction)。

    神父在看見悔罪者的痛悔又親聽他的認罪後,就可以宣赦。赦罪文的內容是:向悔罪者宣佈罪得赦免、永刑得解脫及恢復蒙恩的地位。

    然後,神父就要決定悔罪者當行之善功,以期能「因功補罪」。善功的方式很廣,也看所犯之罪的大小而定。大體上善功包括:念誦數遍禱告文、禁食、捐項、朝聖、參加十字軍及苦刑。

 

2022年2月17日 星期四

希臘教會毀圖像爭議

壹 前言

 

在教會的崇拜中是否可以使用圖和像呢?如天主教的十字架上總有基督的雕像在上面。更正教則拒絕使用圖像。但對於使用圖像的爭議卻是始於希臘教會。

 

貳 毀圖像爭議的發展

 

第八世紀時,東羅馬皇帝利歐三世(717-40)發動禁止崇敬宗教圖像的運動,725年下令教會不得在崇拜中使用圖像。結果引起宗教界的叛變,利歐甚至動用軍隊執行其命令。教宗貴格利三世(731-41)在731年召開會議將一切反對圖像的人革除教籍。利歐爲了報復則不讓教宗管轄西西里及皇帝勢力所及的義大利地區。利歐之子皇帝君士坦丁五世(740-75)於754年在君士坦丁堡召開會議,廢棄圖像,將崇敬圖像者定罪,其中包括集東方神學大成的大馬色的約翰(John of Damascus,c. 700-c. 753)。

 

參 毀圖像爭議的雙方論點:

 

一 贊成毀圖像的論點:

 

(一)舊約律法明言禁止爲上帝製作形像。

 

(二)圖像的使用引人崇拜圖像而犯拜偶像的罪。

 

二 反對毀圖像的論點:

 

(一)幾世紀以來教會都在使用圖像。

 

(二)基督已道成肉身,是有形像的。所以爲基督製作圖像是可以的。

 

(三)圖像本身並非崇拜的物件,而是指向當受敬拜的基督。

 

大馬色的約翰曾說到圖像如何幫助他敬拜:「當我沒有書,或當我的思想如荊蕀般折磨我,不讓我享受閱讀時,我就到教堂去。她是所有心靈之疾的良方。圖像的鮮活吸引我的注意,俘獲我的雙眼…,漸漸地將我的心引向對上帝的讚美。」

 

肆 毀圖像爭議的原因:

 

一 東方及希臘思想輕視物質世界。

 

二 猶太教和回教看尊敬圖像就是拜偶像,對基督徒多所批評。

 

三 皇帝想引信奉摩尼教及保羅派等受東方二元論思想教派影響之新兵加入教會。

 

四 修道士是提倡崇敬圖像最力者,他們的勢力及特權過大,皇帝思所節制。

 

五 皇帝想得到過激的基督一性派的合作,他們強調基督的神性,而忽視基督的人性,自然會反對用圖像來描繪基督。

 

 

伍 爭議的落幕

利歐的 孫子 君士坦丁六世(780-797),因其十歲登基,由其能幹的母后愛琳(Irene)攝政。愛琳同情百姓的宗教情操,悄悄地終止了破除偶像的詔令。787年她召開了第七次大公會議於尼西亞。出席會議中有三百五十位主教及教宗的代表。這是希臘教會承認的最後一次大公會議。大會決議所有圖像當受尊敬,但明言尊敬並非崇拜,對圖像之尊敬乃是尊敬圖像所代表的。但圖像爭議仍持續,仍有皇帝進行毀圖像政策,直到842年另一位母后提奧多拉(Theodora)攝政之時才確定恢復使用圖像。

 

此爭議的一項附帶的後果是使得羅馬教廷與東羅馬帝國永久的分離,也使得東西方教會漸行漸遠。在這之前,羅馬仍靠東羅馬皇帝的保護。但毀圖像爭議不但引起教宗的反對,教宗也對東方教會是受到皇帝所控制而覺得反感。加之蘭巴底人入侵義大利,迫使教宗乞援於法蘭克人,終於使教宗永久與東羅馬帝國皇帝脫離關係。

 

陸 結語:

 

圖像並不是絕對不能使用的。它幫助我們的想象,使我們對基督的印象更具體。基督的道成肉身,正是要把上帝的豊盛有形有體的彰顯出來。但是一般信徒的偶像崇拜的傾向卻是不可不防備的。因此避免將圖像置於敬拜的中心應當是必要的防範措施 。

 

更正教在宗教美術方面要比宗教音樂方面薄弱許多,應該是與更正教避諱圖像有關。更正教應當在這方面再多作發揮,使得宗教美術成爲信徒靈命的幫助,如同宗教音樂一般。

 

 

 

2021年7月4日 星期日

中古時期:教皇的貢獻與改革

 

中古教會的正面影響

很多時候我們很容易將中古時期歐洲的種種黑暗失敗,歸咎於教會,而我們忘記了當時的執政者及政治發展是要負相當責任的,我們可以反過來說,假如當時沒有教會的影響,那情況更不可想像呢。


我們要知道,整個羅馬帝國崩潰後,情況實在非常混亂,不同的蠻夷部族各據一方,他們雖然歸化基督,但依然帶著過往的習俗、迷信及部族主義。雖然查理曼大帝 創立了神聖羅馬帝國,各部族也向他歸順,但割據的局面依然存在。當查理曼大帝死後,他的王國給他三個兒子瓜分,神聖羅馬帝國便名存實亡,於是分裂割據的局 面,真是比中國的戰國時期更混亂。這些部族常常互相侵襲,而部族的內部也往往出現分裂。在這時候,新興的蠻夷部族卻從四方八面攻來,在九百年左右有北方的 斯堪地納維亞人(即現今的挪威人的先祖),斯拉夫人,匈牙利人入侵。在主後九百五十年左右,諾曼人(現在北歐人先祖的總稱)更大舉入侵。這些蠻夷的侵擾, 弄得民不聊生。既然缺乏統一的領導對抗蠻夷的入侵,各地區的人便得各求自保,組織成一自給自足自保的個體。於是,歐洲的封建制度便開始形成。本來已經分裂 不堪的歐洲更進一步分成很多小小的諸侯國;這些諸侯國在軍事及政治上都相當獨立。這諸侯國中最高的當然是諸侯貴族,他們擁有土地及軍事裝備。其次便是那些 為諸侯效命的武士,再其次便是地主。這些地主有的自己擁有土地,有的向諸侯租借,為諸侯管理。最下層的當然是農奴,他們沒有自己的土地,只為諸侯或地主耕 作。無論是地主或農奴,他們都受諸侯在軍事上的保護,而他們則每年要納貢及為諸侯建造房屋或其他若干服務。

問題是,這些小小的諸侯國除了抵禦蠻族外,便自相殘殺,教會極力制止亦無效,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只好定出"上帝的休戰"的法例,要求各方嚴守,由星期三傍晚至星期一早晨完全休戰,以記念主耶穌基督是使人和睦的使者。

教會在這個極度分裂的狀態下,成為了唯一統一所有諸侯的力量,而要約束這諸侯的行為及調停他們之間的糾紛實非易事,一個積極的做法便是教育他們。我們不要 忘記,這些部族很多以前是蠻夷,文化的水平相當低,教會便負起教育他們的責任。於是,在每處的教堂或修院都辦有學校,由教會的修士負責。學校的課程主要有 語文、邏輯、天文、數學等。修院不單是研究神學的中心,更是研究法律、哲學及醫學的地方。

在大城市中有些教會學校及修院漸漸成為歐洲重要的學術中心。這些學術中心從各地方吸引很多學者及學生到來,而大學的形成便是這樣開始的。主後一二OO年, 世界第一所大學便在巴黎成立,主要研究神學及法律。主後一二四O年,另一所大學在牛津成立,也是以研究神學、法律及醫學為主。我們可以肯定的說,歐洲早期 的大學都是教會學校或修院演變而成的,以後亦在一段極長的時間與教會有很密切的關系。可見教會在中古時代文化的建立上,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近代在否定宗教的氣氛下,很多人將西方哲學的傳統與基督教信仰對立起來,彷彿西方哲學傳統的發展與教會無關,這是錯誤的印象。其次,歐洲之所以能繼承希臘 哲學的傳統而開展新的領域,完全是中古教會的功勞。當時領導整個歐洲研究、整理、詮釋希臘哲學,是教會的神學家。教會不單沒有用否定的態度去排拒希臘的哲 學傳統,反而在深入幣解及消化後,把這哲學傳統發揚並普及介紹,使這哲學傳統在歐洲文化的創建上,扮演一重要的角色;要不是在十二世紀末一些神學家努力的 發掘及整理,恐怕希臘哲學很多偉大的見解早已失傳。

但在另一方面,中古神學家因為發現希臘哲學的體系,因而花了很多的時間與精力去研究及消化這些體系,更要將哲學的思想融匯在神學中。漸漸地經院神學便形 成。所謂經院神學是用哲學思辯的方式去理解神的啟示,邏輯推理成為神學思想的主要工具。不單如此,希臘哲學的本體論及宇宙觀更漸漸成為人幣解神啟示的起點 及總結,神學的思想便被困於哲學思維系統的框框內。這樣,神一切的作為都可以用數理邏輯去推算出來,神啟示的奧秘也再沒有什麼奧秘了。最嚴重的,神學家往 往用一些很抽象的哲學概念來表達啟示的真理,神的啟示便顯得很抽象,與平信徒的信仰生活彷彿風牛馬不相及了。從這角度來看,教會為歐洲保存了希臘哲學的傳 統,但自己所付出的代價卻很大。

在中古政治混亂及道德生活低落的時候,很多信徒依然持守聖潔的生活,他們成為歐洲在精神上的領導者。例如幾個重要的修會便在這情況興起,這幾個修會對於提 高歐洲人的精神素質,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這幾個修會便是耶穌會修會,多明尼加修會及方濟修會。他們都標榜簡朴生活及捨己的精神,他們的影響非常深廣,帶 來不少信徒在屬靈生命上的復興。耶穌會的特色是透過勞苦的農耕生活去操練生命,以勞動作為向神的敬拜。多明尼加修會亦著重護教及傳福音,因此他們以學術研 究來配合傳福音的需要,有很大的成就。中古偉大的神學家阿奎那便是多明尼加修會的修士。方濟修會的特色是在於強調徹底的貧窮與捨己,而在貧窮中使人富足, 也就是說,他們把操練敬虔的焦點放在服事照顧卑微貧賤的人。

這幾個修會追求敬虔的操練,表達了當時很多信徒的渴望,中古時代基督徒的敬虔在很多文學作品中表達出來。我們至今仍然可以從這些作品中得到不少屬靈的鼓勵 和啟迪。因此不要讓一些普遍的印象誤導我們,以為中古時代是教會黯淡無光的時代。中古的教會其實為歐洲現代文化建立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沒有這些基礎, 現代文化根本不可能有這樣的發展。當然中古時代的教會有它的失敗和黑暗的一面,但我們可不要將中古時代歐洲一切的黑暗與混亂,完全歸咎於教會身上。歐洲當 時內部文化的問題極沖突,往往是在教會的控制以外,解決那些問題與沖突也往往超過教會的能力范圍,這樣看中古的教會,大概會比較公平一點。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的,就是中古時代信徒的信仰與生活是結合在一起的。教會不單是他們屬靈的家,也是他們工作之餘歇息的地方,更是他們社交生活的中心。教會 的敬拜、慶典與多種文娛活動,將本來已經密切的社群拉得更親密;共同的信仰使這些社群有共同的語言,共同的人生觀及道德感,使他們更能結合起來,滿有信心 和活力的創造文化。教會在這方面的貢獻,我們不可低估。

中古教會改革的嘗試

遠在改教運動之前三百五十年,教會已有一些先知先覺的信徒,對於教會內部的僵化與腐敗,感到非常焦急,他們要喚醒其他信徒,回復聖經所要求的簡朴和聖潔生 活。大概在主後一一七六年,一個名叫彼得華爾度的富有商人,在深入查考聖經之後,發現中古的教會與新約時代的教會有很大的差異。新約的教會組織簡便,並且 不著重組織,沒有階級之分。而中古教會卻變得非常組織化,並且賦以很多繁文縟節。同時,華爾度也發現,中古的信仰,似乎加了很多人為的傳統,也加了一些歐 洲人的迷信,例如相信聖人遺物有神秘力量,相信有煉獄,相信為死人祈禱及辦彌撒對死人是有功效的。華爾度覺得這一切都不在聖經的啟示中,於是便提議教會回 復新約教會簡單而純正的信仰。在主後一一七六年,他將所有的家產都變賣了,分給窮人,因為他相信這是主耶穌基督吩咐的。他到處宣講簡單的福音,不久,有很 多人受他影響,跟隨了他。他們兩個兩個,赤著腳到處宣講他們發現的真理。每逢星期一、三、五他們都禁食祈禱。他們清楚地否定煉獄,否定禱告彌撒對死人的功 效。他們強調平信徒也是君尊的祭司,所以有資格宣講神的道。他們的教導擴散得很快,不單在意大利有很多跟從者,就是在法國的南部,數目也非常可觀。教皇於 是下令清除他們,很多人因此被異端裁判所殘害,在教會的逼迫中,他們只有避到阿爾卑斯山的深谷中,到改教運動展開時,他們便成為更正教徒。

華爾度派被趕入阿爾卑斯山谷不久,英國又出現一個比華爾度更有影響力的忠僕,他便是牛津大學教授威克裡夫(John Wycliffe, 1330-1384 A.D.)。威克裡夫在主後一三七六年左右開始抨擊教會被財富與權力所腐化。他認為要復興教會便要推行徹底的改革。他認為使徒時代的教會是以簡朴、貧窮為 標記,但當時的教會都聚斂財富,而聖職人品奢華無度。他更認為教皇不單權力太大,並且時常濫用、誤用權力,使教會受了很多虧損。在激憤之餘,他竟表示教皇 根本便是敵基督。為了使更多人能幣解聖經的真理,他將聖經從原文譯成英文,這樣做在當時真是罪無可恕,因為中古教會只承認拉丁文的聖經,以其他語言來翻譯 聖經是被禁止的。威克裡夫得到很多英國人的支持,不止英國的平民支持他,就是連很多貴族也支持他,並且保護他。貴族之所以支持他,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 為他提議英國在政治上獨立,脫離神聖羅馬帝國的控制以及教皇的控制。英國的貴族當然贊成這論調。

那些追隨他的人專向低下層階級宣講福音真理,教導他們實踐聖經簡朴、貧窮、聖潔的教訓。當威克裡夫的影響力越大,教會的當權者便越感到不安,於是四出搜捕威克裡夫的追隨者,將他們燒死。於是威克裡夫派便只好變成地下組織,但他們的影響力卻依然很大。

威克裡夫改教的思想傳到現時的捷克。大概在主後一四OO年左右,布拉格大學的一位名叫胡司(John Huss, 1370-1415 A.D.)的神學教授,深受威克裡夫的思想影響,開始在捷克鼓吹改革教會。胡司是一個很有能力和學問的講道者,不久便成為大學神學系的主任,因此他的影響 力非常大。當時整個捷克從上到下都支持胡司,國王甚至做他的後台,因此雖然被教皇革除了他的教籍,天主教人士也不敢傷害他。他認為教會是神所揀選的人所組 成的,而當時有很多在天主教教會中的人,雖說是屬於教會,但卻在真正的教會以外,他又認為在大公教會中,只有基督是元首,教皇、主教都不是必須的。於是教 會發行贖罪券,在胡司看來,更是完全違背聖經的真理。

主後一四一四年,在君士坦斯舉行的議會召他答辯,他本不敢前往,因怕有生命危險,但經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保證,他便前往,怎知他一踏入會場,立刻被捕,隨即受審、定罪,然後就地處以火刑。他所發起的改革便因此失敗。

在意大利又有另一位富商及政治首領,鼓吹改革教會,他便是薩沃那柔拉(Savonarola, 1452-1498 A.D.)。薩沃那柔拉於主後一四七五年放下他的事業,進入修道院七年受造就,希望作一個巡迴布道者。在布道時,他感到沒有能力,也沒有果效,痛定思痛之 余,便發現教會的屬靈生命原來是這麼軟弱,於是便尋求復興教會的途徑。他大事抨擊教會的腐敗,並對教皇的權威提出疑問。意大利佛羅倫斯城的人民及政治領袖 都深受他所講的道影響,漸漸便在當地推行教會改革,相當成功;但後來因政局的改變,教皇乘機將他逮捕,處以死刑,他的改革也告失敗。

除了零零星星個人推動的改革之外,教會的上層階級也知道教會內部的問題的確很嚴重,而因此力圖改變教會的情況。當時巴黎大學很多的神學家極力影響教會的領 導階層,催促他們推行改革。於是在主後一四O九年教會在比薩舉行一次會議,商討如何改革教會。在主後一四一四年至一四一八年在君士坦斯再舉行會議,其中重 要的主題也在於改革教會;然後在主後一四三一年至一四四九年,又在巴色舉行第三次會議,其中也商討如何改革教會。但三次的會議,都沒有帶來實際的行動,因 為從上至下,雖然人人都覺得需要改革教會,但一方面腐敗的勢力根深蒂固,一方面滲入到教會每一階層、每一部分,要改變這個架構便等於要將整個架構拆去,重 新建造。並且,當時的人真不知從何做起;處處都有問題,教會生活的每一環節都有腐敗,要改革便要把所有問題歸結為一個核心問題,然後重拳出擊,方才有效, 但當時始終沒有那麼有洞見的人出現,指出當時問題的症結。再者,當時教會的權責,大多都是既得利益者,他們根本沒有改革的決心和熱忱。

整整三個多世紀,屢次的改革嘗試都失敗,可見教會內部因循苟且所造成的阻力是多麼的大,由此,我們便不能不佩服改教運動的先鋒馬丁路德,他必定有過人的洞 察力,加上執著和勇敢的精神,方能為神作大事。不過,我們必須知道,過往的改革嘗試雖然失敗了,但卻為馬丁路德的改教運動建立了重要的基礎,假若沒有這些 忠心的僕人肯冒生命的危險勇敢地宣講神的道,以喚醒信徒,恐怕馬丁路德所受的阻力更大。從這些改革嘗試中,我們看到聖靈不斷在教會中工作,沒有一刻撇下教 會不顧。想到這裡,我們便得安慰,縱然在過往多年中,中國教會也經歷不少試煉與失敗,但神不斷保留忠心的僕人為祂見證,為復興教會而努力。

2021年2月21日 星期日

教會內部的困擾

 

1.掙扎與改變

 

    中世紀末期,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片腐化與混亂;這期間,摩擦與掙扎的最高峰是教皇和皇帝之間的權力鬥爭。而現在,神聖羅馬帝國已經衰微,在許多歐洲地區,代之而起的是新興的民族意識;因此,在政治結構上還是一片雜亂無章的情形。

 

    在權力鬥爭過程中,教皇制本身受到嚴重的創傷。原來中世紀教會是個龐大而有力的架構,它象徵著全面的合一,但這合一的標誌,卻被污穢的「大分裂」所粉碎,這是一般百姓所無法瞭解的事。

 

    十字軍東征不但破壞了封建制度,也刺激了西歐的經濟和文化。有些人開始散佈一些看法,反對教會所教導的教義,不滿教會組織。

 

    因此,教會不但外面受到搖撼,內部也產生騷動,影響遍及整個教會生活。

 

2.亞爾比根派(The  Albigenses

 

    摩尼教源自于波斯,後來傳遍羅馬帝國,甚至有一段時期,連奥古斯丁也深受影響。但後來奥古斯丁放棄了摩尼教信仰,並且極力反對他們;他的努力,使摩尼教在西方完全根除,然而在東方它卻繼續存在。十字軍東征時期,摩尼教又沿著十字軍新拓的貿易路線,自保加利亞傳回西歐。

 

    摩尼教的觀念滋長迅速,在法國南部尤然,亞爾比城(Albi)成為其溫床。接受這些觀念的人就稱為亞爾比根派;這批「新摩尼教徒」有一個更廣的稱呼——迦他利派(Cathari)。

 

    迦他利派正如摩尼教徒一樣,相信二元論。他們相信有善、惡二神,凡屬有形的、物質的世界,均為惡神的工作。靈魂雖來自善神國度,卻被囚於這個物質的世界。

 

    有些亞爾比根信徒不接受全本本舊約聖經,因他們認為舊約是惡神的作為;另一部份人,則接受詩篇和先知書;所有亞爾比根派的人都相信新約是來自善神。他們既然相信物質是惡的,便認為基督一定不會有真正的身體,因此,基督沒有經過真正的死亡;他們不尊敬十字架,因為它是屬物質的;他們拒絕聖經,因為也是屬物質的;他們沒有教堂建築,因為教堂都建在物質上;亞爾比根派全然是異端。

 

3.瓦勒度派(The Waldenses

 

    亞爾比根派與教會對敵,瓦勒度派卻不然。原來有一批人跟隨里昂一位富商彼得瓦勒度(Peter  Walds),他相信聖經,尤其是新約,認為新約是基督徒生活信仰的準則。大約西元1176年,他變賣所有的家產,分給窮人,他和他的門徒把大部份新約背下來,兩個、兩個地,穿著簡單的衣服,赤著足,到處傳道。他們每個禮拜一、三、五都禁食;他們不起誓、不打仗、只用主禱文;他們不信煉獄,也不接受為死人禱告和彌撒;他們深信在房子裡或馬廄中祈禱和在教堂裡祈禱一樣有效;他們篤行信徒證道,而且不分男女。

 

4.教會訴諸逼迫

 

   亞爾比根派和瓦勒度派發展得非常迅速,吸引了無數信徒,造成對羅馬天主教會的強烈威脅。因他們的影響太大,教會便宣告他們是異端。為了反對他們所傳的道,道明會及方濟會的修道士們便組織了傳道部(Orders  of  Preaching Friars)。這兩個修道會,到中世紀末期已經發展成舉足輕重的團體,他們成為教皇的軍隊。

 

    然而,道明會和方濟會修道士們的傳講,只有一些作用,挽回了少數被異端迷惑的人。於是教會召開數次會議,決定根據奥古斯丁的教導,訴諸武力。從此,教會開始逼迫信異端者。異教裁判所也設立了起來,由道明會掌理大權。

 

    異教裁判所是羅馬天主教的法庭,它的使命是剷除異端,任何人若有異端嫌疑,就被帶到這個由道明會修道士掌權的法庭中。修道士先對嫌犯加以問話,若發現果然有異端思想,就要他公開撤銷或否認異端信仰;假如犯人撤銷了信仰,就可以自由離開法庭;如果不肯撤銷,反而堅持他的信仰時,則被教會棄絕,並送交屬世政府,加以刑罰,因為「教會是不流人血」。一般對異端的刑罰是將犯人綁在火刑柱上燒死。(注意:不要把中世紀的異教裁判所和後來的西班牙異教裁判所相混。)

 

    如果一個嫌犯不能清楚回答道明會修道士所給的問題,修道士往往用嚴刑拷問,直到對方認錯,或被折磨至死。

 

    無數亞爾比根派及瓦勒度派的信徒,成為異教裁判所的犧牲品。但是法國南部,信異端的人太多,異教裁判所無法面對這麼大的工作,教皇便改用別的方法,發起對付異端的「十字軍」征討。一些貴族們響應教皇的號召,他們帶軍進入法國南部,大肆殘殺,血流成河,達二十年之久,使法國這片原本美麗的省區,變成了荒野廢墟,亞爾比根派終於被剷除。

 

    瓦勒度派則在阿爾卑斯山高處的深谷中,找到避難之所,他們一直存留至今。在改教運動時期,他們接受了改教信仰,而成為復原教徒。中世紀與羅馬天主教會決裂的所有團體中,只有他們存到今天,而且仍在義大利一帶佈道,並有相當的成效。

 

5.威克裡夫(John  Wycliffe

 

    中世紀末期,興起不少勇士,敢於公開批評羅馬天主教的教義及組織。其中最重要的兩位是威克裡夫和胡司。

 

    威克裡夫於西元1320年生在英國,受教於牛津大學,後來成為該校教授。西元1376年,他開始批評聖職人員;他說:「政治與財富已經腐化了教會,這個教會需要徹底革新。」對於教會,他說:「教會必須回到使徒時代的貧窮與單純。」

 

    對於教皇,他稱教皇為「敵基督」。他宣稱:「只有聖經是信仰的根據,教會不是信仰的準則。」但是天主教會所用的聖經,是拉丁文寫的,一般百姓無法閱讀。因為當時教會所採用的譯本是武加大(Vu1gate),這是耶柔米自聖經原文(希伯來文及希臘文)譯成的拉丁文譯本。為了使英國的基督徒能夠自己讀聖經,威克裡夫將聖經譯成英文,他也寫了好些書。

 

    威克裡夫的門生將他的教導及新譯的聖經帶到英國各地,當然教皇和聖職人員對這件事非常不滿,他們用盡方法要摧毀威克裡夫;但英國大部份人民及許多貴族都全力支持威克裡夫,貴族們並保護他,使他不至落入逼迫者手中;西元1384年的最後一天,威克裡夫平安地離世。

 

    威克裡夫死後,他的教導繼續在英國散播,藉著他的著作,也透過門徒的努力,這批人後來被稱為羅拉得派(Lollards)。他們反對教皇和聖職人員,過貧窮的生活,以聖經為信仰的唯一標準。

 

    當威克裡夫門徒的影響越來越大時,從聖職人員而來的反對勢力也越來越大。最後,主教們通過一項法律,規定燒死傳異端者。於是,英國全地從南到北,都有羅拉得派的人在火焰中殉道。然而,要將他們連根剷除,並非易事,這股火焰一直延燒到十五世紀,才總算能逐漸抑止羅拉得派的發展。他們的人數越來越少,連最後一批也被逐消失。但,「羅拉得主義」卻默默存留,直到改教運動時期。

 

6.胡司(John  Huss

 

    威克裡夫的事蹟,遠揚到英國以外,在波希米亞(Bohemia)的胡司,熱切地接受他所有的報導。胡司大約生於西元1369年,曾經接受祭司訓練,後來成為波希米亞首都布拉格大學神學部主任,最後成為該大學校長。

 

    胡司讀完威克裡夫的書後,開始大膽地指責聖職人員的腐敗。事實上,在胡司出生以前,波希米亞早就已經歸展出一股強烈反羅馬教會的意識;瓦勒度派在波希米亞特別昌盛,因此,胡司一講道,立刻獲得一般民眾及貴族們熱烈的反應,他幾乎贏得全波希米亞人的心。

 

    胡司的許多言論,後來成為改教運動的主要教導。他說:「神聖教會包括所有預定得救的人。」他將「在教會裡]及「屬於教會」這兩種人加以分別,他說:「一個人可以在教會裡,但並不真正屬於教會。」「在宇宙教會中,唯獨基督是頭。」「教皇和紅衣主教不是教會組織的必要人物。」

 

    這時教會正處於「大分裂」時期,教會內部的摩擦紛爭達到頂峰,在位的兩個教皇是亞威農的約翰廿三世及羅馬的貴格利十二世。教皇約翰廿三世被教皇貴格利的保護者拿坡裡王逼得很緊,為了和拿坡裡王對抗,約翰廿三世將贖罪券頒給所有願意幫助他的人。過去,胡司非常相信贖罪券,他有一次甚至花盡所有的錢,為了購買一張贖罪券,現在,他大大譴責出售贖罪券的行為,認為這是違反聖經的可憎之學。

 

    教皇約翰廿三世立刻將胡司革除教籍,後者不但輕視這個革除教籍的宣告,甚至宣佈它無效,胡司轉而向教會的大公會議請訴。

 

    西元1414年底,由皇帝西基斯門(Sigismund)召集,在君士坦斯開了一次大公會議,目的在終止教會的分裂局面,並改革腐敗的教會。皇帝邀請胡司出席,並應允安全保證;胡司在得到皇帝安全保證之後,慨然應邀動身前往。但是,幾星期後,就被教皇約翰廿三世捕捉,以異端罪名關進監牢。

 

    波希米亞人及皇帝本人都激怒起來,抗議胡司的被捕。然而,教皇卻聲明他的行為完全合法,因為根據羅馬天主教條例:「傳異端者已失去所有權利,凡出賣他們、欺騙他們的行為都是敬虔的表現,所有向異端者給的應許,都可不必遵守。」

 

    經過八個月牢獄的折磨,胡司極其憔悴、瀛弱;他們完全不給他申辯的機會,於西元1415年七月六日,將他自獄中提出,帶到君士坦斯座堂,站在眾主教和皇帝面前,首先給他穿上全套祭司禮服,然後一邊咒詛他,一邊將禮服從他身上一件件脫掉,最後,為他戴上一頂紙制的尖帽,上面畫著三個醜陋的魔鬼,又寫著說:「這是異端之魁。」

 

    他們將胡司自座堂帶到城門口,這時火刑柱早已架起,木柴也堆滿四周,胡司被綁在入刑柱上,柴火點燃了起來,在熊熊烈焰中,火舌吞沒他的全身,終於,胡司以「殉道者之死」結束他的一生。

 

   「十字軍」再度組織起來,征討胡司的從眾,以至波希米亞歷經戰火蹂躪,達數年之久。然而,改革精神並不因此熄減,當改教運動在德國掀起時,這塊屬於胡司的土地,仍然強烈地反對羅馬教會。

 

7.三次大公會議

 

    從西元1409年到1449年間,教會舉行了三次大公會議:比薩會議(1409年),君士坦期會議(西元14141418年),巴塞爾會議(西元14311449年)。這些會議有三重目的:

 

1)彌合教會的分裂。

 

2)改革教會的腐敗。

 

3) 平息異端。

 

    在這段時期,大公會議被公認是「絕對無誤」,是教會的「最高權威」。

 

    比薩會議毫無成就。君士坦斯會議以選馬丁五世為合法教皇,成功地彌合了教會的大分裂。此外,又決定除了燒死胡司外,還把威克裡夫的屍體自墳中挖出,將它和威克裡夫的著作,一同焚燒。

 

    巴塞爾會議的目的之一是恢復波希米亞教會的合一。因為在波希米亞使用恐怖殺戮仍無法平息胡司派運動。終於西元1436年,與胡司派達成協議,根據此協定,他們可以獲得某些傳道的自由。該會議也答應嘗試改革聖職人員的生活,並且准許所有波希米亞教會信徒,在領聖餐時,不但可以領受「餅」,也可以有份於「杯」的領受。此次會議以平等地位與異端者交涉,並給予那些「公然反抗教會權威者」某些優惠。

 

    會議中也與東方教會代表們簽訂同意書,這份同意書似乎治癒了西元1054年以來東、西方教會分裂的創傷。東方教會代表們同意接受西方教會之教義,以換取西方對東方的援助,幫助東羅馬帝國及東方教會面對回教土耳其人的威脅。

 

    當同意書簽定的消息傳到東方後,引起強烈的反對;東方教會派去開會的代表們,被指責駡異端。十年之後,西元1453年,土耳其人攻取君士坦丁堡,終於結束了所有使東、西方教會再度合一的努力。

 

8.文藝復興

 

    當日爾曼蠻族征服羅馬西部省份時,古希臘羅馬文化幾乎被踐踏殆盡。但蠻族並未征服帝國東方各省,有一千年之久(西元4761453年),也就是整個中世紀時期,當西歐籠罩在無知和野蠻氣氛之下時,古希臘羅馬文化卻在東方(拜占庭帝國或東羅馬帝國)得以保存。

 

    當然,這期間西方的學術之燈,偶然也會得到一些燈油的供應,例如查理曼時期,曾有過一度學術的復興。從十字軍東征回來的人,由於接觸到東方的希臘人或西班牙的亞拉伯人,為西歐帶回一些古典文化。

 

    但真正的文藝復興,卻如下述:十字軍東征以後,商業與貿易有了快速的發展,歐洲一時興起許多城鎮。在忙碌喧囂的城市生活中,出現了一批熱愛學術文化的人,資本家們以金錢支持這些學者,經過學者們的努力,恢復了許多古代的珍貴檔。這些檔,原為希臘羅馬文化的一部份,卻一直未被中世紀之人所認知。

    學術的復興為歐洲帶來深遠的影響,「學習希臘文」和「以高雅拉丁文寫作」成為時尚,古典著作的出版,亦成為眾人矚目的大事。

 

    在義大利,文藝復興的早期人物,均以不敬虔、不道德著稱,整個文藝復興精神是反中世紀禁欲主義的,人們從壓制和無知中掙脫,尋求新的自由。

 

    但當文藝復興傳到北歐後,它原來的特性更改了,轉而進入宗教敬虔的層面。人們開始關心聖經的原文:希伯來文與希臘文。初期教會教父們的著作,也以新的印刷方式出版。這些新的文字裝備以及新的研經資料,使聖經的研讀,獲得更多新的亮光。

 

    文藝復興時期的學術研究,對改教運動領袖們有極重大的影響,它為改教運動者提供了整個教會背景的資料,使他們看清自己所處的教會已經與教父時期單純的教會大相逕庭,而教會裡所堆滿的各種宗教儀文、習慣與禮儀,都是使徒教會所沒有的。

 

    十五世紀後半期的教皇們也熱衷於文藝復興,他們用錢支持希臘、拉丁文學的學者、作者、畫家及建築師,使他們可以專心于文學藝術的創作,梵諦岡教廷就是於文藝復興時期在羅馬建成的,是教皇的豪華住處,裡面包括漂亮的花園、有名的梵諦岡圖書館、西斯丁教堂及宏偉的聖彼得教堂。

 

    這時期,許多致力研究古希臘及拉丁文學的學者們都是異教徒,他們的研討和著作導致異教信仰的大復興。而這段時期的教皇們,對異教文藝復興比對基督教更熱衷,他們多半是相當卑劣的人,亞歷山大六世尤然。教皇們住在堂皇、奢侈的宮廷中,由於他們對藝術、文學、大建築的愛好,需要許多開銷,就利用各種不正當的手段,使黃金從西歐各國流入教皇的銀庫。他們奢靡、不道德的生活及對各國的苛捐雜稅,引起許多人對教會與教皇制的不滿,尤其是阿爾卑斯山以北的國家,

 

    在義大利的佛羅倫斯,有一位名叫薩沃那柔拉(Savonarola)的修道士,大膽地在講道中指責當時的敗壞,教皇亞歷山大六世也被他斥責。他不是教會的改革者,他並未攻擊當時的天主教制度,只是指出當時道德的低落。西元1498年,他被絞死,屍體還用人焚燒。

 

9.共同生活弟兄派

 

    約於西元1350年,在荷蘭及德國一帶興起另一種改教運動,稱為共同生活弟兄派(Brethren  of  the Common  Life),由革若特(Gerhard  Groote)所創,他向許多渴慕的聽眾講道,帶起了偉大的宗教復興。

 

    共同生活弟兄派的信徒們,強調基督徒宗教教育,他們希望藉教育之法,帶出全教會的改革。從他們的學校中,造就了許多推動宗教教育的敬虔信徒。馬丁路德曾在他們設在馬得堡的學校就讀一年。另外幾位曾接受過共同生活弟兄派學校造就的偉人有:韋索的約翰(John of Wessel)、伊拉斯姆(Erasmus),及多馬肯培(Thomas a Kempis)。

 

    韋索的約翰是他那一代最偉大的學者及思想家。從西元14451456年,他執教於德國耳弗特(Erfurt)大學。四十九年以後,馬丁路德就是在這個大學拿到文學碩士的學位。許多人稱韋索的約翰為「世界之光」,因為他攻擊贖罪券,清楚地教導「因信稱義]的真理。他說:「一個人若以為自己可以靠善行得救,他就根本不明白什麼叫得救。」他也教導「惟獨因信得救」的真理,他寫著說:「上帝要拯救的人,即或所有祭司都革除他、定他罪,上帝也會親自賜他得救之恩。」韋索的約翰不接受羅馬天主教的「化質說」(transubstantiation)。所謂「化質說」,是相信當祭司用聖禮的詞句宣告後,聖餐的餅和酒就變成基督真正的身體和血。馬丁路德後來說:「如果我曾讀過韋索約翰的著作,則我的觀點,看起來真像全部抄自他的著作。」

 

    當然,羅馬天主教教會不會贊同韋索的約翰。他被帶到買音慈大主教前,以異端罪名受審。為了保全生命,他只得撤銷所有說法。但他仍被下入監牢,於西元1489年十月,死於獄中。

 

    共同生活弟兄派學生中,最出名的是伊拉斯姆,他與馬丁路德同時代。伊拉斯姆以其廣博的學識及尖銳的筆鋒,訕笑當時修道士的無知及教會的弊端。雖然他在改教運動中,一直未和馬丁路德在一起,但一般人都認為:「是伊拉斯姆下了蛋(改教運動),馬丁路德將它孵出來!」

 

    另外一位深受共同生活弟兄派影響的人是多馬肯培,他住在荷蘭,寫了一本偉大的書:「效法基督」(The Imitation  of Christ),這本書至今仍在屬靈文學著作中名列前茅,被譽為世界名著之一,教導人研讀聖經,逃避世界的虛浮。

 

10.          跨近改教運動的門檻

  

    三百多年之久,教會在許多方面遭到強烈摧殘。有亞爾比根派與瓦勒度派;也有十四世紀波尼法修八世的被辱;七十年的「巴比倫被擄」;又有教皇制「大分裂」。在英國,有威克裡夫及羅拉得派所造成的騷動。在波希米亞,有胡司及胡司派所掀起的振盪。道明會及方濟會掌握教會大權;異教裁判所的設立;異端者被焚,他們的家產被毀。十五世紀前期,連開三次大公會議。土耳其人征服東羅馬帝國,攻取君士坦丁堡,使偉大的聖蘇菲亞教堂變成回教寺,教堂頂上的十字架被回教的半月標誌所取代,希臘東方正教被迫倫入假先知的軛下。十二世紀後期,教皇們沉迷在異教化的文藝復興之中;同時,共同生活弟兄派栽培了韋索的約翰、伊拉斯姆這批人。

 

    從五旬節教會誕生以來,教會的習俗和崇拜儀式經過多次變遷。有些改變是基於自然的趨勢,例如禮拜儀式等;有些改變則具關鍵性,如:教義的改變,以及對教會使命和地位的看法等。

 

    一般人開始把教會看成是一個聖品人員的階級組織,從駐堂神父到主教,到紅衣主教,再到教皇,層層相屬;而且是一群統治者不但統治整個「教會組織」,也統治整個世界。他們自認是上帝和人的居間者,由前者指揮,讓後者遵命。

 

    從這樣的立場,他們不但擔任這個組織的行政人員,也假定自己有權更改或創立新的教義。於是產生了許多聖經中找不到的教導,這些教導只是根據所謂的「神聖博統」及教皇所宣佈的信條,其中包括化質說、贖罪券、教皇是使徒彼得直接繼承人等。

 

    文藝復興時代,人們開始回顧歷史,研讀早期教父的著作,他們發現早期教父根本沒有接受過這許多額外的教導。研究聖經原文的結果,也發現有許多教會所宣佈的基要真理,竟然與聖經本身完全抵觸。於是許多人心中產生強烈的懷疑,特別是那些大學的學者。他們經常表達對教會無法苟同的看法;但這種行為,往往需要冒相當的危險,因為教會有一支鋒利的寶劍,並非作為裝飾,乃是真正用來殺伐;凡持異議的人,不一會就可以感受到異教裁判所的劍鋒。

 

    改教運動爆發之際,正是歐洲在社會、政治、文化各方面都預備好接受改變的時機。就在這關鍵的一刻,馬丁路德躍上了舞臺,掀起了風潮雲湧的運動,把教會從根基震憾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