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6日 星期二

教會歷劫而存

 

    1.初期教會增長綜覽

 

    教會歷史是一條漫長的路,前後將近二千年;到目前為止,我們已走了五百年的路,在這其間一共轉了三個大彎,第一個彎是轉在教會這支上帝的軍隊被逐出耶路撒冷,進軍猶太全地、撒瑪利亞,直到敘利亞的安提阿。第二個彎轉在基督精兵在保羅的領導下入侵整個羅馬帝國的異教世界。第三個彎轉在這支軍隊經過三百年血戰後,於西元313年因米蘭詔諭而獲得的全面勝利。

 

    我們隨著這支得勝軍前進,從耶路撒冷到西班牙,從地中海東岸到地中海西端,其間包括巴勒斯坦、敘利亞、小亞細亞、波斯、馬其頓、希臘、義大利、高盧、埃及和北非。我們也抵達了許多城市,包括耶路撒冷、撒瑪利亞、該撒利亞、安提阿、士每拿、尼西亞、迦克墩、君士坦丁堡、羅馬、米蘭、塔迦斯特和希坡。我們到過博學者鑽研的地方,也到過沙漠中的洞穴、修道士的斗室、地牢、競技場、塋窟、教會和皇宮。我們目睹了許多偉大的情景,也認識了許多知名的人物。

 

   2.羅馬——帝國的中心

 

    羅馬帝國和基督教會幾乎同時出現在歷史中,如今教會繼續存在,而帝國的西方卻面臨淪亡之危。西羅馬的滅亡對教會歷史有很大的影響,這是教會歷史的另一個彎。

 

    羅馬城的勢力早已伸張到整個義大利、西西里、北非及西班牙。羅馬軍團也向東征服了希臘、小亞細亞、巴勒斯坦及埃及,後來又征服了高盧(今日的法國)、今日的比利時、荷蘭及不列顛等地。因此,羅馬帝國的疆域南邊是以撒哈拉沙漠為界,西邊是大西洋,北邊是萊茵河與多瑙河,東邊是幼發拉底河。

 

    由於西界大西洋,南界撒哈拉沙漠,因此羅馬帝國對於西邊及南邊不必擔憂;而幼發拉底河以東的巴西亞人及波斯人則經常騷擾邊境,羅馬帝國必須時常加以防備;至於北界,那又是另一個不同的故事。

 

   3.日爾曼蠻族入侵羅馬帝國

 

   在萊茵河以東、多瑙河以北住著日爾曼部落,更北則是蒙古種匈奴人。匈奴人常逼迫日爾曼各部落。

 

    日爾曼人已是蠻族,但匈奴人更加野蠻,是一群面目可憎、秉性兇悍的騎兵。日爾曼人中的西哥德人,因怕匈奴人而於西元376年越過多瑙河入侵羅馬帝國。過不久,東哥德人也加入了陣營。羅馬皇帝華倫斯於西元378年在亞得良堡(Adrian- ople)與他們交戰,結果全軍覆沒,華倫斯被殺;他的繼承人狄奧多西是位能幹的政治家兼軍事家,終於制服了入侵的哥德人,此後蠻族才離開羅馬帝國東部,使羅馬帝國可以在東方(或稱拜占庭)繼續存留,直到中世紀結束。

 

    哥德人在東部打了敗仗,就聯合其他日爾曼部族攻打帝國的西方。雖然這時西羅馬帝國正趨衰亡,卻仍具威力,蠻族先後花了一百年才將西羅馬征服——西哥德人于西元376年越過多瑙河,而西羅馬亡於西元476年。

 

    西羅馬帝國在痛苦與混亂中渡過最後一百年,就在這黑暗時期中,偉大的教會領袖安波羅修、耶柔米、奥古斯丁等人均在世。

 

    蠻族所經之地都留下血腥的痕跡。婦女、主教、祭司均遭侮辱及殘殺,教堂被毀,祭壇被汙,殉道遺物慘遭翻掘,修道寺院廢棄荒涼,河川血染,萬眾被擄,羅馬世界快步沖向滅亡。

 

    4.西羅馬帝國滅亡

 

    西元410年,西哥德人在阿拉利(Alaric)領導下掠奪羅馬城,六天六夜之久,蠻族掃蕩羅馬城,街道立時成為血河,皇帝的宮室、貴族的住宅、高級家俱、貴重器皿、珠寶、絲綢、掛飾、珍藏,均遭洗劫;這個搶奪了全世界的大城,如今自己也被搶奪。

 

    當可怕的災禍臨到這「大淫婦」時,基督徒和異教徒都受到震憾。

 

    當時,耶柔米正在伯利恒的洞穴中寫他的「以西結書注釋」,聽到這消息時,滿心痛苦,驚愕不能自製,他深信「敵基督」近了,他寫著說:「全世界正沖向毀滅,帝國首府,榮耀之城,慘被巨人吞滅,神聖教會淪為灰燼,上帝的聖徒被捉拿、苦待、殺戮。」

 

    因恐怖過度,耶柔米甚至無法工作,在他的以西結書注釋導言中,他說:「誰能相信立在得勝基石上的羅馬城竟會毀滅,而她這個國度之母,竟成墳墓?」

 

    羅馬的異教徒一向認為羅馬的偉大是由於他們所信的許多神明所造成的,他們怪責基督徒離棄這些神明,以致災禍臨到羅馬。奥古斯丁在震驚之中,寫下他最偉大的書:「上帝之城」(The  City  of  God)以回應異教徒的控訴,此書成為基督教最精彩的一本護教書。

 

    汪達爾人侵佔了西班牙和北非後,於西元455年越過地中海,來到羅馬,成為第二批掠奪羅馬城的蠻族。

 

    在這同時,匈奴人在長時間壓迫日爾曼部族後,終於在迦隆之戰(Battle  of  Chalons)遭到敗績,他們的領袖阿提拉(Attila)轉而進攻羅馬城,教皇利奧一世(Leo I)出面求情,總算保全了羅馬城。

 

    最後蠻族戰勝了羅馬帝國的西部各省,包括義大利、北非、西班牙、高盧、荷蘭和不列顛。

 

    西羅馬帝國雖亡,基督教會卻仍屹立,許多蠻族接受了基督教信仰,並且尊敬羅馬主教,當羅馬皇帝不能保全羅馬城時,羅馬主教卻救了她,以至教會地位因主教的成功而得以堅固。

 

    當戰火及濃煙逐漸消弭、平息,基督教會堅立在羅馬廢墟中,預備向這些蠻族傳講基督。

 

    5.人口的分佈

 

    蠻族的入侵、西羅馬的亡國,結束了初期教會史,邁進中世紀時代,這時代繼續了將近一千年之久,直到西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倫亡之時。

 

    要清楚瞭解這時期教會歷史,必須先清楚這時期各族分佈的情形。

 

    羅馬帝國東部是未被征服的地方,包括巴爾幹半島。小亞細亞、敘利亞、巴勒斯坦與埃及,稱為東羅馬帝國或拜占庭帝國,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帝國之中只有少數異教徒,皇帝及大部份百姓至少在名義上是基督徒。他們在文化及藝術方面非常進步,希臘人在未信主以前已經寫了很多書,信主以後,他們又著了不少偉大的書,這些文化寶藏,於中世紀時代,一直被保存在東羅馬帝國,尤其是在君士坦丁堡。

 

    西羅馬各省的人口分佈情形如下:

 

    義大利省原為許多部落盤據之地,自從羅馬帝國征服義大利後,這些部落居民都成為羅馬公民,他們學習羅馬的文字拉丁文,而且大部份人接受了基督教。蠻族入侵義大利後,東哥德人定居在義大利省,並與當地百姓同住。事實上,由於多年前烏斐拉(Ulfilas)的宣教工作,東、西哥德人于入侵羅馬帝國前已經接受基督教信仰,烏斐拉後來被立為主教,他將大部份聖經譯成哥德文。

 

    高盧南部及西班牙北部的一半,則被西哥德人佔據,他們也接受了基督教。

    除了東、西哥德人,尚有其他日爾曼部族參與入侵羅馬的行動。布根地人(Burgundians)住在高盧東邊,汪達爾人(Van-dals)住在西班牙南部及非洲北部,這兩族人都是基督徒,但他們與哥德人,屬亞流派(Arian)的信仰。

 

    高盧北邊及不列顛地區的情形,就完全不同:法蘭克人(Franks)住在高盧北部、比利時與荷蘭南部,弗立斯蘭人(Fri- sians)住在荷蘭西北,撒克遜人(Saxons)在荷蘭東部,盎格魯撒克遜人(Anglo-Saxons)則征服了不列顛,這些民族均為異教徒。

 

      此外,尚有一些民族住在羅馬帝國版圖以外的地區:塞爾特人(Celts)住在愛爾蘭,斯干地那維亞人(Scandinavians)分佈在今天的丹麥、挪威和瑞典;許多日爾曼族住在萊茵河東;更東邊至蘇俄一帶也有一些部族。這數百萬分散在廣大地區的種族,全部是異教信徒。

 

    6.教會面對雙重使命

 

    中世紀一開始,教會的狀況便與初期教會很不相同;教會所面對的情況也與早年截然不同。

 

    初期教會雖然弱小,但保羅和其他宣教士所宣教的物件是有高等文明的羅馬帝國百姓,而且,在羅馬政府的管理下,國家穩定,百姓安全,又有公路網便於旅行。

 

    到了這個時期,教會雖然有許多腐敗現象,但在主教的領導下,教會有強大的組織及健全的教義。只是教會失去了羅馬政府的保護,而歷經蠻族的統治。有些王朝,如高盧的法蘭克人,不列顛的盎格魯撒克遜人是異教徒;住在羅馬原疆界之外的各族也是異教信仰,他們所住的地方,大都未經開發,沒有道路;這些部族都是野蠻、無知、未受教育、沒有文化的人。

 

    因此教會站在中世紀的門檻前,面對這樣一個野蠻的異教世界,必須肩負雙重使命:一方面把福音介紹給他們,一方面要教育這些人,

 

    這項使命的達成,雖然未臻完善,但在接下來的一千年中,的確創下了輝煌的成績。在蠻族入侵後五百年,即西元1000年左右,歐洲的新興國家都成了基督教國家。再過五百年,即西元1500年左右,這些新興國家在繼承了中世紀文化之後,各自發展出獨特的文化。

 

    7.古文明得以保存

 

    這些蠻族雖然無知,但並不笨拙。笨拙者無藥可救,無知則可因教育而改善,何況他們也並非全然無知。事實上,他們仍知道的事情不少。他們有自己的宗教及神話;也有法律和管理制度;他們知道如何謀生;戰術足以取勝羅馬;他們會歌唱、編故事;只是他們不知道如何讀與寫,他們的無知是書本方面的無知。

 

    蠻族入侵羅馬帝國時,毀了許多書籍,但沒有全毀;雖然成千百姓被殺害,但殘存的人中,有許多受過教育的,其中有些人開始寫書,把古代的知識流傳給中世紀。

 

      這是當時修道士最大的貢獻。那時沒有印刷術,所有的書都是手抄的,這些修道士受過高等教育,能讀,能寫,藉著在斗室中不斷地抄寫,他們不但保存了經卷,更為文化留下了無價之寶。在一千年黑暗時代中,修道士們堅忍、勤奮、持久地抄寫經卷,維持了書本的供應,藉此可以教育新興的國家。

 

    8.法蘭克人歸信基督

 

    法蘭克人在國王克洛維(Clovis)的領導下,擴張勢力至全高盧省,從此高盧被稱為法國。法蘭克人是蠻族入侵羅馬後,第一個歸信基督的日爾曼部族。國王克洛維的信主經過與君士坦丁皇帝非常相似:在一次激烈戰爭中,他看到十架顯在天空,他發誓如果此役得勝就做基督徒,打完勝仗後,他和三千名部屬同時於西元496年耶誕節受了洗。

 

    過去都是個人接受基督,從這時候起,只要一個國王信主,整族人都同時信主。

 

    法蘭克人所信的是根據尼西亞信經的正統基督教信仰,因此從起步開始,他們就與羅馬天主教會完全一致。其他日爾曼部落所接受的則是異端的亞流派信仰。

 

    法蘭克人接受正統信仰,對後來教會歷史的發展有重大的意義與影響,二百多年後,就彰顯出來。

 

    9、不列顛人歸信基督

 

    西羅馬亡國前,就有基督徒的羅馬士兵將福音帶到不列顛。西羅馬亡國前十幾年,一位不列顛修道士聖帕提克(StPatrick)成了「愛爾蘭的使徒」,西元461年,他去世時,教會已經堅立在那個地區,加上宣教士的努力,愛爾蘭修道院成為當時著名的教育中心。

 

    聖帕提克死後一百年,一位愛爾蘭修道士科倫巴(Colum-ba)在蘇格蘭西邊的愛俄那島創立了一間修道院,從這間修道院差出了許多宣教士,他們在蘇格蘭做了美好的工作,建立了教會,也將福音帶給了萊茵河以東的日爾曼民族中。

 

    科倫巴去世前一年,西元597年,教皇大貴格利(Pope Gregory  the  Great)差派修道士奥古斯丁及四十位修士前往英格蘭佈道。英格蘭即羅馬帝國時代的不列顛,自從被盎格魯與撒克遜人征服後,便稱為英格蘭。這兩族是強悍的異教徒,在第五世紀征服不列顛後,他們除滅了島上所有基督教的痕跡,重新建立一個異教國家。

 

    一百年後,教皇大貴格利有一次經過羅馬的販奴市場,被一位黃發藍眼的青年所吸引,當得知年輕人是盎格魯人時,教皇說:「不是盎格魯,是天使!」(盎格魯Angles與天使Angels發音相近)從此,他決定差派宣教士往英格蘭傳道。大約經過一百年的宣教工作,終於使英格蘭成為基督教國家。

 

    10.日爾曼人與荷蘭人歸信基督

 

    英格蘭人信主後,成為偉大的宣教士,他們前往北歐大陸,在異教徒中工作。其中最偉大的一位是波尼法修(Boniface)。他首先向弗立斯蘭人傳教失敗,然後越過萊茵河,進入日爾曼人中間,帶領了不少人信主。日爾曼人所虔信的一位神明是佗爾神(Thor),當波尼法修砍下佗爾神的至聖大橡樹時,許多異教徒驚懼地等待這位雷神以閃電將他殘死,結果什麼事也沒發生,這些人就不再相信佗爾而接受了基督。波尼法修用這橡樹的木材建造了一座教堂,在當時,他被譽為「日爾曼人的使徒」。

 

    西元754年,波尼法修以七十三歲高齡回到他早期在弗立斯蘭的工廠。一天當他正為一些信徒施洗時,一批痛恨基督教的弗立斯蘭人兇殘地把他以及在場的五十三位元同道全部殺盡。

 

    另一位前往荷蘭工作的英格蘭修道士是衛利勃羅(Willibrord),從西元690739年間,他的努力,使烏特列赫城(Utrecht)成為大主教區。至今該城仍為羅馬天主教在荷蘭的總部所在地。

 

    西元1000年左右,丹麥、挪威、瑞典及蘇俄各地的福音工作都有長足的進展。

 

    11.貴格利為中世紀教會的代表

 

    當西羅馬滅亡,許多蠻族在該地立國之際,最重要的一位教皇就是大貴格利。他是第一位修道士成為教皇的人,在位十四年(西元590604年),他自稱是「上帝的眾僕之僕」,這個頭銜被後來的教皇一直沿用至今。

 

    大貴格利身具中世紀教會所有最突出的特點:他是第一個取得政治大權的教皇。雖然在法律及理論上,義大利仍屬於東羅馬帝國,但他在當地的權威大於羅馬皇帝,在屬世領袖的角色方面,他指派都市的行政首長,整軍備武,並締結和平條約。他使征服義大利北部的倫巴人不再南侵。

 

    藉著這些行動,大貴格利重新運用衰亡的羅馬帝國所放棄的大權。在往後的年日中,教會變成歐洲的政治指揮中心,沿用過去帝國的區域劃分來進行教會行政管理的單位。教會負起了教育全民、救濟貧困及伸張正義的重任。如果不是教會肩負起這個角色,在蠻族入侵的艱困時期中,歐洲必會經歷更幽黑的深谷。我們可能不同意教會的作風或行動,但卻不能忽略當時她對文化可貴的服務。

 

    大貴格利極力支持羅馬主教權位超過其他主教的說法,認為他是使徒彼得的繼承人;在海外宣道方面,他使羅馬教皇的勢力伸張到遠方;在聖樂方面,他創始了貴格利聖歌(Gregorian Chant);在神學方面,他主張:

 

1)聖餐是將基督再度獻上為祭。

 

2)已故聖徒可幫助我們。

 

3)煉獄的存在。

 

    從教會誕生到西元500年間,教會征服了有高度文化的羅馬帝國,接下來的五百年間,教會又征服了北歐野蠻的異教徒。

 

    當教會歷經這許多艱辛而龐大的爭戰時,教會本身也有了很大的改變。

 

教會漸趨腐化

 

1. 許多罪惡出現

 

    我們看見那從天而生的教會誕生於五旬節,向內、向外都不斷成長。我們看見教會在血腥的逼迫中屹立不搖,終於勝過異教,建立了穩固的地位。

 

    然而,在這同時,教會中也發生許多令人心痛的事。

 

2. 腐化的早期跡象

 

    從約翰書信及啟示錄中基督向小亞細亞七間教會所說的話,已經可以看出教會開始腐化的跡象。使徒時代約止於西元100年,接下來是使徒後時期教父們,從他們的著作中,清楚看到腐化現象已困擾教會;其後四百年,情況日益嚴重。

 

    第五世紀末期,下列不合聖經的教義及活動已在教會生根:為死人禱告;相信煉獄(即人死以後靈魂須在此處煉淨,才得進天堂〕;四十天大齋期;認為聖餐是一種獻祭,必須由祭司主持;聖品階級及平信徒階級分明;敬拜殉道者及聖徒,尤其是敬拜馬利亞;燒香燭向聖徒致敬;崇拜殉道者及聖徒遺物;迷信遺物有奇異能力;在教會中設置圖片、偶像、祭壇;聖職人員穿著 華麗的法衣;崇拜儀式日趨繁複華麗;講道越來越少;聖地朝拜;修道主義;世俗化;以及逼迫異端及異教徒。

 

    3,腐化的原因

 

    教會怎麽會墮落到如此可悲的腐敗光景。本文不欲詳述上列腐化現象的起源與發展,只檢討釀成此局面的一些因素。

 

    第一個原因,是基督徒本身。每一個基督徒是聖徒,也是罪人。就算重生了,罪人的本性仍然會使他有犯罪和犯錯的傾向。

 

    第二個原因,是初期教會對舊約和基督及使徒教導的無知及誤解。聖經固然是一本平易的書,但它也是上帝的話,所以也是深奧的。教會花了數世紀之久才研讀出聖經的真義,而這項工程到現在還沒有完工。

 

    最後一個原因,是異教的環境。異教早已存在了好幾世紀,其思想已滲透了生活的每個層面,當君士坦丁大帝給與基督徒信仰自由,又多方恩寵教會之後,成千上萬的異教徒湧進教會,成為掛名的基督徒,世俗潮流吞噬了教會,洶湧的來勢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異教徒們喧囂地要成為基督徒,教會尚無能力充份讓他們瞭解信仰內容,他們便把異教思想和做法帶進了教會。因此,教會全面得勝異教之時,也成為教會受異教影響最危險之時。

 

    異教信仰有他們的獻祭、祭司和祭壇。過不久,教會也有了獻祭、祭司和祭壇;異教信仰有數不清的神及神像。過不久,殉道者和聖徒成為基督徒敬拜的神,同時基督和馬利亞的像也出現在教會中;異教信仰有許多迷信之事。過不久,這種迷信轉移到十字架的碎片、聖徒和殉道者的遺物上,例如:一些骨頭、一束頭髮或衣服的殘片等,無怪乎羅馬皇帝叛道者猶利安稱基督徒為「拜骨頭的人」;許多異教信仰的地方都有僧侶,過不久,基督徒也開始有修道士及修女。

 

    4.修道主義應運而起

 

    修道主義最先開始於埃及,創立者是底比斯城的安東尼(Anthony)。西元270年,他在自己的鄉村開始過修道士的生活。十五年後,他住進沙漠中的山洞,因此被稱為「隱士」(就是從世界隱退,過獨居生活的人),當時有許多人仿效他的榜樣。也有一些人群居在一間大房子內,漸漸演變成修道院;修道院中,每個修士有自己的小房間。

 

    修道主義很快從埃及傳佈到帝國的整個東方,修道士有時採取非常古怪的修道方式,例如:敘利亞的西門,在柱頂上住了三十年,直到死時;他造了幾根柱子,一根比一根長,他的最後一根柱子高六十尺,柱頂只有四尺平方,因此被稱為「坐柱者西門」(Simon  Stylites)。從五世紀到十二世紀間,敘利亞一帶有許多柱頂聖徒。

 

    亞他那修將修道主義傳到西方,加上安波羅修和奥古斯丁的大力推廣,修道主義成為中世紀生活中獨特的現象之一。

 

    為何這些人要去做修士和修女?原因很多,但最基本的動機是要逃離罪惡的世界,每天過聖潔的生活。

 

    5.教會逼迫傳異端者

 

    當異教徒停止對基督徒逼迫之際,幾乎同時,教會展開了對異教徒及傳異端者的逼迫。這時教會尚未使用死刑及酷刑,只是由基督徒皇帝禁止異教敬拜,並放逐傳異端的人。

 

    有時基督徒之間也彼此迫害。亞歷山大主教提阿非羅(Theophilus)曾設陰謀,逼使當時最偉大的傳道人悲慘地被放逐到偏遠的小村。這位傳道人是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名為「屈梭多模」(Chrysostom),這名字是「金口」的意思,因為他是初期教會最有口才的講道者,所以得此稱號;他在晚年被放逐到本都。人強逼他在烈日下,光頭赤足走在熱沙上,最後終於死在半路。

 

    奥古斯丁根據耶穌在路加福音十四章23節中的一句話:「勉強人進來」而極力贊成逼迫的行為。這種觀念為中世紀及改教時代的教會結出了逼迫的苦果。

 

 

教會日形穩固

 

    1.教會會議的角色

 

    教會歷史中曾有過幾次重要的大會議,開會時,各教會領袖聚在一起,共同研討重要問題,周密思考,慎重發言,獲致結論。教會歷史中第一次大會議是使徒們在耶路撒冷所召開的,討論外邦信徒是否要遵守律法的問題。

 

    大會議可依參加代表的多少而有不同:「省區會議」(provincial  council)參加者是來自一省內各教會的代表。「國家會議」(national council)參加者是來自全國各教會的代表。由各國派教會代表出席的會議稱為「大會議」(general  council)或「大公會議」(ecumenical  council)。西元325年召開的尼西亞會議就是第一次大公會議。

 

    在教會的鞏固及合一上,沒有一種工作比大會議的成就更大。下文將集中於四次重要會議:尼西亞會議(西元325年)、君士坦丁堡會議(西元381年)、以弗所會議(西元431年)、迦克墩會議(西元451年)。

 

    2.尼西亞會議(Council of Nicea

 

    三百年來,最令教會困惑的問題是:到底聖子基督是否和聖父完全一樣,具有神性?為這問題爭辯得最激烈的兩位領袖是亞歷山大教會的兩位長老,亞流(Arius)和亞他那修(Athanasius)。

 

    在激烈爭辯最高潮時,亞他那修不過是個年輕人,而亞流已是個愛主、敬虔、生活嚴謹、又有口才的長者。

 

    由於異教信仰是多神的,亞流擔心如果聖子與聖父同樣有完全的神性,那就變成了兩位神,基督教信仰就會墮入異教信仰的錯謬裡;因此,他教導信徒聖子基督雖然像上帝,但他並不全然是上帝,基督乃是被造者中的首先與最高者,他不是永恆的,他與聖父並不同質。相反地,亞他那修強調聖子與聖父同質,他就是上帝。

 

    這項有關基督位格的爭辯極其重要,因為它牽涉到人類救恩的問題。基督的工作和他的位格有不可分的關係,天使曾宣告基督的工作說:「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太一21

 

    基督救贖的價值全賴基督本身的位格。世人處於完全無助、無法自救的情況下,唯有上帝能施行拯救,如果基督不是上帝,基督就不能成為人類的救主。亞他那修深切體會這一點,他說:「我知道耶穌基督是我的救贖主,他決不能次於上帝。」

 

    亞流派的教訓造成教會長期而痛苦的爭辯,最後是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出面召集大公會議,解決這項爭論。會議定於西元325年在尼西亞舉行,(尼西亞在小亞細亞,位居博斯普魯士海峽邊,離君士坦丁堡約四十五哩的一個小城。)有三百多位主教出席,他們在皇宮輝煌壯麗的大廳中聚會,好些主教帶著逼迫期間受過酷刑的傷痕前來參加。

 

    尼西亞會議的結果是:亞流的看法被判為異端,基督位格的教義行諸文字,成為全體教會信仰的根據。這項聲明再經後來多次開會,用心修改,成為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教會經過了六、七十年的掙扎,才完全接納了這會議的決定。

 

    尼西亞信經是第一個寫成文字的信經。在其中,教會承認:「耶穌基督,聖而上帝者,為父所生,並非被造,與父同質。」

 

    如此,教會宣告了信仰最基本的信條:基督具有完全的神性。從尼西亞會議以後到今天,它一直成為希臘正教、羅馬天主教及復原教的基本信仰。

 

    3.君士坦丁堡會議(Council  of  Constantinople

 

    尼西亞會議並未平息亞流派之爭。亞流和好些主教拒絕在尼西亞信經上簽字,仍然有不少人附從亞流,也有很多人批評大會所採用之詞不能完全表達基督教信仰,這批人得到皇帝和皇室的支持,因此,亞他那修必須不斷地、再接再厲地為尼西亞信經中基督神性的教義奮鬥、直到死日。

 

    亞他那修死後,為正統信仰(orthodoxy)而奮鬥的領導責任落在三個人身上,他們被譽為「加帕多家三傑」(The three great Cappadocians)。三位均來自小亞細亞的加帕多家省,是初期教會的傑出人物,他們分別是:該撒利亞的巴西流(Basil of  Caesarea),拿先斯的貴格利(Gregory  of  Nazianzus)和女撒的貴格利(Gregory  of  Nyssa),這三位弟兄為了護衛聖經的正確教導,不顧一切、勇敢地堅定奮鬥。

 

    尼西亞信經沒有提及聖靈的神性,為此,西元381年在君士坦丁堡召開了第二次大公會議。會議中,除再度確定尼西亞信經外,更宣告了「聖靈具有神性」的信仰。「三位一體」教義是基督教信仰的基本教義。至此,教會對聖父、聖子、聖靈為三而一之真神的信仰,才正式確立。這時教會才真正將亞流主義完全排除。此後,亞流主義逐漸消聲匿跡。

 

    4.迦克墩會議(Council  of  Chalcedon

 

    然而,上述會議仍然沒有充份表達教會對基督位格的瞭解。根據聖經的啟示,基督不但是上帝,他也是完全的人。為了拯救世人,基督必須有「完全的人性」,這一點和他有「完全的神性」同樣重要。

 

    教會對基督的神性曾意見分歧,如今對基督的人性以及人神二性之間的關係,也有許多不同的看法。要在這方面獲得一致的看法以及清楚的瞭解,需要更多的研討與思考,於是一場漫長而艱苦的爭辯再度展開。

 

    終於,西元451年,第四次大公會議在尼西亞附近的迦克墩召開(第三次大公會議在以弗所舉行),約有600位主教參加會議。這次會議所制訂的信經和尼西亞信經同樣重要,教會除再度肯定基督有完全的神性外,又承認「基督有完全的人性」。教會宣告:「基督只有一個位格,但兼具神、人二性。」而這兩性之間的關係是:「不相混合,不相交換,也不能分割。」

 

    尼西亞和迦克墩信經所表達的是基督教信仰中最基本的信條。十七世紀的改教運動雖然把西方教會分裂了,卻未曾拒絕這些信經,也未曾加以修改。至今這兩篇信經仍為希臘正教、羅馬天主教與大部份復原教所接受的信仰。

 

    5.安波羅修(Ambrose

 

    第四世紀末至第五世紀初,西方教會的三位傑出領袖是安波羅修、耶柔米(Jerome)、奥古斯丁(Augustine)。這三位弟兄被譽為「拉丁教會之父」(Latin  Church  Fathers),在鞏固教會的事工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安波羅修(西元340397年)生於今日德國西部,父親擔任羅馬政府要職。他自幼在羅馬受教育,很早便顯露才華,年輕時已被委任為義大利北部省長,住在省都米蘭。

 

        安波羅修任職期間,米蘭教會仍有不少亞流派的人,當米蘭主教去世時,亞流派與正統派都決定再選一位作主教的繼承人。選舉新主教的會議非常混亂,於是年輕的省長安波羅修進入教堂維持秩序。突然,一個孩子的喊聲壓倒全場的喧囂,高呼:「安波羅修主教!」當時安波羅修還不是教會的會友,也未受洗,然而卻被選為主教。他認為這是上帝的呼召,於是把金錢濟助窮人,接受洗禮,並正式就任主教,時為西元374年。

 

    安波羅修是尼西亞信經的全力支持者,寫了許多書,是一位博學之士、偉大教師、推廣聖詩的功臣、能幹的行政人員,他更勇敢地強調基督徒崇高道德的生活見證,這方面可以從他對皇帝的嚴格態度上看出。

 

        羅馬皇帝狄奧多西(Theodosiu)脾氣暴躁,由於帖撒羅尼迦人暗殺了該地省長,狄奧多西一氣之下,屠殺了城中數千百姓。安波羅修為了這件事,不准皇帝領聖餐,除非他公開認罪並表示悔改。皇帝無奈,只有服在教會的懲戒之下,這件事的結果是皇帝與主教雙方均獲得眾百姓的嘉賞。

 

    6.耶柔米(Jerome

 

    他是另一位偉大的教會領袖,約于西元340年出生於撻馬太(Dalmatia),他和安波羅修一樣,也在羅馬受教育。

 

    耶柔米愛好旅行,足跡踏遍大羅馬帝國,晚年時(西元386420年),他來到耶穌的出生地伯利恒,住在山侗裡過隱居默想的修道生活,直到去世之日。

 

    西元前200多年,舊約聖經被譯成希臘文,稱為七十士譯本(Septuagent)因為據說是由七十位學者合力譯成的。希臘文的新約聖經,以及這本希臘文版的新舊約聖經,都曾被譯為拉丁文,但卻譯得很差。

 

    當耶柔米住在安提阿及伯利恒時,他向猶太拉比學習希伯來文,因此他可以說是西方教會唯一懂得希伯來文的人。耶柔米著手進行聖經的拉丁文翻譯工作,舊約部份沒有採用七十士譯本,而是直接由希伯來文翻譯過來。這本耶柔米所譯成的拉丁文聖經被稱為武加大(Vu1gate),直至今日,該譯本的修訂本仍對羅馬天主教有極大的影響。

 

    7.「用許多禱告托住的兒子必不失落」

 

    教父中最偉大的一位要推奥古斯丁。西元354年,奥古斯丁出生於非洲北部的塔迦斯特(Tagaste),此時非洲已經出過兩位偉大的教會領袖:特土良(Tertullian)和居普良(Cyprian)。

 

    奥古斯丁的母親摩尼加(Monica)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也是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母親。奥古斯丁於早年已顯露不尋常的才華,他的父母為使他成為偉人,不惜犧牲自己,供給他最好的教育。但奥古斯丁並未善用學習的機會,小時常為貪玩而疏忽課業,以致連希臘文也沒學好。年事稍長後,他常為這點深感懊悔,因為他無法閱讀許多迫切想讀的希臘文原文書籍,其中包括新約聖經。

 

    十六歲時,父母將他送到北非最大的城迦太基,就讀最好的學校,然而迦太基是個腐化的城市,充滿罪惡引誘。奥古斯丁在那兒雖然用功讀書,卻也過著腐敗的生活。

 

    摩尼加一刻不停地為這個兒子禱告。奥古斯丁不顧母親流淚懇求,毅然離開非洲,遠赴羅馬,好多次令摩尼加面臨幾乎絕望的境界。這時,只有一位基督徒朋友的話給她安慰,他說:「你用許多禱告托住的兒子必不至於失落。」

 

    奥古斯丁的生活雖然敗壞,內心卻不斷尋求真理;開始時,他閱讀聖經,但毫無興趣,反而是異教詩人與哲學家的著作吸引他。這時,波斯人摩尼(Manes)所劊的摩尼教(Manicheism)風靡全國,那是一種將基督教和異教混合的哲學體系,奥古斯丁做了九年摩尼教徒。

 

    奥古斯丁在羅馬一年後,被聘往米蘭擔任修辭學與演講學教授。那時,安波羅修正是米蘭主教。奥古斯丁非常喜歡演講術,常去聽安波羅修講道。起初他只欣賞他的演講口才和手勢,並不關心他的講道內容。

 

    這時,他的母親摩尼加也來到米蘭,奥古斯丁漸漸看出摩尼教的許多錯誤,使他的看法有了很大的轉機,開始以新的心態去聽安波羅修講道。

 

    有一個名叫波提納(Potitianus)的人,告訴奥古斯丁在埃及有幾千名修道士過著聖潔的生活,而他們大部份是沒有受過教育的。奥古斯丁聽了,心中非常慚愧,想到這些無知的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感情,自己身為受過高等教育的學者,卻做不到。他滿懷激動地沖進屋後的小花園,躺在園子的長凳上,將手上拿著的一本保羅書信放在旁邊;不久,又從凳上起來,倒在無花果樹下的草地上。這時,隔壁一個孩子唱著童謠:「拿起來讀!拿起來讀!」

 

    他跳了起來,跑回長凳,拿起保羅的書信來讀,讀到羅馬書十三章1314節:「行事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晝。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蕩,不可爭競嫉妒。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欲。」

 

    這一刻成了奥古斯丁一生的轉捩點,他悔改了,從此以後成為一個新造的人。這位博學的教授兼成功的演說家謙卑地報名參加米蘭主教的教義初學班。此事發生於西元386年,第二年復活節主日,他受洗加入教會。

 

 

    8.奥古斯丁衛護並解釋聖經

 

    過不久,奥古斯丁成為北非希坡城(Hippo)主教。他全心全意投入教會事奉,直到西元430年去世之日。他在北非成立第一間修道院,公開地以辯論及文字術護教會真道,以對付異端及製造分裂的人。

 

    他用許多時間及精力對付摩尼教、多納徒派(Donatists),及伯拉糾派(Pe1agians)的爭論。

 

        多納徒派是因領袖多納徒(Donatus)而得名。此派並非異端,在教義上完全正統無誤,然而他們在教會中製造了分裂。在羅馬皇帝丟克理田可怕的逼迫期間,有許多基督徒否認了信仰,多納徒派認為這些人不得再回到教會;有些主教在逼迫中繳出聖經給政府官員焚毀,多納徒派認為這種主教沒有資格主持聖禮及按立別人為主教。這批多納徒派的人退出教會,組織自己的教會。當時在北非成立了不少多納徒派教會。

 

    前文曾經提及,若有異端自教會分裂出去,自己成立教會,原教會則被稱為「大公教會」或「普世教會」。

 

    在北非的希坡城,多納徒教會的數目多於大公教會,為了對付他們,奥古斯丁發展了教會與聖禮的教義,他主張:「大公教會是唯一的教會。」他將強大的權柄給與大公教會,他說:「若非藉著大公教會的權柄,我就不會相信福音。」

 

    他針對伯拉糾派的爭論,完成了人類與救恩的教義。伯拉糾派因其創辦人伯拉糾(Pe1agius)而得名。伯拉糾是一位英國僧侶,他不接受人類因亞當而失落的教義,因此,他否認原罪、人類全然墮落及預定論。他主張人類並非生來敗壞,嬰兒是無罪的,他們逐漸變壞是由於別人壞榜樣的影響。奥古斯丁則主張世人都生在罪中,唯有藉著神在聖善的美意中所定的救恩,才能得救。

 

    伯拉糾的學說在西元431年以弗所大會中,被宣判為異端。西元529年的奧蘭治會議(Synod  of  Orange),將半伯拉糾派(Semipelagians)定罪,該派認為一個人可以有權決定接受或拒絕上帝的救恩。

 

    奥古斯丁的神學成為中世紀羅馬天主教的主要體系,教會歷史中後來的偉人,如馬丁路德(Luther)及其他改教者,都從這位偉大的教父得到啟發。奥古斯丁最著名的兩本著作是:「懺悔錄」及「上帝之城」。在懺侮錄中,他赤裸裸地描繪自己早年的許多隱私以及他心靈深處的感受。上帝之城則寫出了他的歷史哲學觀。

 

      9.省主教與主教長制

 

    教會組織的發展,專制的主教漸漸普及至各教會,每個教會或每個地區都有了主教。起先所有主教是平等的,沒有一位主教高於另一位,然而,逐漸地,羅馬主教超過其他主教的權位,竟演變成為後來的教皇。

 

    最初,大城市中大教會的主教被看為高於小教會的主教,漸漸演變而成省主教。

 

    不久之後,羅馬帝國中的五個大城漸居重要地位,它們是:耶路撒冷、安提阿、亞歷山大、君士坦丁堡及羅馬。這五個大城的主教均被稱為主教長。前四座城在帝國的東部,主要語文是希臘文;唯獨羅馬屬於帝國西部,使用拉丁文。

 

    耶路撒冷教會是第一間教會,又是第一次大會議地點,也是信徒第一次受逼迫之處,因此,一直被尊為母會。然而,漸漸有許多教會在別的城市設立,不知不覺淩駕耶路撒冷教會之上。加上西元70年,羅馬提多將軍攻毀耶路撒冷;西元132年及135年,羅馬皇帝哈德良(Hadrian)征討耶路撒冷,那裡的教會及所有在巴勒斯坦的教會從此沒落。然而由於耶路撒冷是基督教的發源地,雖然其教會極為衰微,只是荀延殘喘地拖了數世紀,一般教會仍尊它的主教為上教長。

 

    安提阿教會的情況則完全不同。保羅往安提阿工作,信徒彼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開始,宣教工作也自安提阿開始,教會中心由耶路撒冷移到了安提阿,使耶路撒冷教會變成「祖母教會」,而安提阿教會卻成為小亞細亞及許多希臘教會的母會。安提阿出了好幾位偉大的主教,也是神學思想界重要學派的發源地,加上安提阿城又是羅馬帝國的第三大城,因此,安提阿主教也得到主教長的尊稱。

 

    亞歷山大教會雖然不是使徒所設立的,但據傳說,馬可曾在此地工作並設立這個教會,亞歷山大城是羅馬帝國第二大城,是偉大的學府與文化中心地,有數世紀之久,它的輝煌都超越羅馬城;那兒也有箸名的神學院,當日教會最偉大的學者俄利根就是往該校執教,因此,亞歷山大主教為被尊為主教長。

 

    君士坦丁堡原名拜占庭(Byzantium),是住居博斯普魯士海峽邊的一個古城。羅馬帝國第一位基督徒皇帝君士坦丁將他的首都自羅馬遷到拜占庭後,該城便改為君士坦丁堡。當地的教會既不是使徒所設立的,又沒有偉大的古跡,它的重要性全因皇帝的居所而得,因此,它的主教也被稱為主教長。

 

    羅馬是帝國的第一大城,不但保羅曾在此地工作過,據天主教的傳統說法,羅馬教會是使徒彼得所設立的。因為耶穌基督曾將天國的鑰匙交付彼得,所以羅馬主教聲稱彼得將這鑰匙的權柄傳給了羅馬主教。

 

    幾乎所有東西方教會中的爭論都向羅馬主教申訴。在為基督的位格及本性的爭論中,西方教會在羅馬主教的影響下,使正統信仰獲得全面勝利。至於東方教會方面,耶路撒冷教會早已衰微,在一些爭論中不能產生影響,而安提阿、亞歷山大與君士坦丁堡之間卻不斷為領導地位而爭。他們雖然沒有一位承認羅馬主教有超越地位,但在互爭領導地位之時,往往去找羅馬主教的支持。

 

    西方教會方面,從來沒有一間教會想要與羅馬教會一爭高低。早於西元185年,愛任紐已在他的「駁異端」一書中就說:「所有教會都當贊同羅馬教會」。雖然羅馬教會的宣佈有時會遭到反對,但至終西方眾教會都承認羅馬主教的超越地位,也因此,導致教皇制的開端。羅馬主教漸漸被稱為教皇(Pope),此字源自拉丁文PaPa,是「爸爸」的意思。在教皇管轄下的眾教會,總稱為羅馬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教皇制的發展成為後來教會歷史中至為重要的部份。

 

    教皇利奧一世(Pope Leo l)抗議迦克墩會議中所宣佈君士坦丁堡主教長與羅馬主教地位相等的決定,但是他的抗議無效。他死於西元461年,被稱為初期教會與中古教會承先啟後的一位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