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8日 星期六

梅監霧牧師是露天佈道家

 

    1895 10 16 日,梅牧師與同樣受派到台灣的蘭大衛醫生( David Landsborough )、廉德烈牧師( A. B. Nielson )在倫敦參加為他們舉行的惜別儀式。然後,他們於 10 22 日由故鄉的火車站出發,百餘名送行者唱著「願主保護咱後會有期」。他們搭船於該年 12 18 日抵達台灣的安平港。

 

    1896 11 月起,梅牧師與蘭醫生就以新興且較繁榮的貿易、行政中心——彰化為主要工作據點,該地也可以說是當時僅次於台南的「副宣教中心」。他們也以例行性的醫療傳道模式來兼顧大社的工作,譬如他們就由 1897 4 月起在大社從事四個月的醫療宣教工作。此外,在蘭醫生忙於醫療工作的同時,梅牧師也毫不懈怠地在彰化、台中、大社、西螺、南投、埔里等地佈道。他慣用的佈道方法是敲鑼、吹喇叭,並大聲喝道:「上帝的兒子不見了!」

 

    1898 年在訪問澎湖期間,他也和漢人傳道師林學恭(林赤馬)成為好朋友,後來更申請後者前來彰化成為同工。他也引領二林人楊福春信主,並一起開拓清水的工作。

 

    1900 7 月梅、蘭兩位宣教師在淡水拜會加拿大籍宣教師馬偕( George Leslie Mackay )後,於 7 14 日起回英國度假。該年底梅牧師因健康關係(患瘧疾)向英國長老教會海外宣道會提出申請,希望能更換至清國工作。經過討論,梅牧師被改派至擁有廣大華人社群的新加坡,並於 1901 9 月啟程前往該地工作。然而,梅牧師在新加坡過的並不快樂,持續為瘧疾所苦。他因為想念台灣友人和同工,認為「如果瘧疾一定會復發的話,他寧可在福爾摩莎發病!」於是,梅牧師於 1902 8 9 日再回台灣彰化工作,繼續開拓大社、豐原、埔里一帶的事工。

 

    1903 5 8 月間,他也會同蘭醫生回大社進行例行的醫療傳道工作。 1904 年起,梅牧師開始帶領台灣傳道者研讀哥林多書信,認為台灣的宣教處境與保羅所面對的異教世界有相近之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