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1日 星期四

摩爾維亞教會(The Moravian Church)的沿革


十五世紀初,波希米亞改教領袖約主護村斯遭天主教處決。一部份的跟隨者隨即在波希米亞與鄰邦摩爾維亞一帶爆發革命,而另一部份忠於福音與胡斯教訓的信徒,便 在波希米亞的肯瓦(Kunwald)谷中群居。他們在那裡過了五十年的平安生活,被稱為「合一的弟兄們」(The united Brethren)。十七世紀時,他們大遭逼迫,輾轉逃往波蘭、德國等地避難。1722年,在大衛基利司新(Christian David)的引介下,這班摩爾維亞的弟兄們,來到了新生鐸夫的莊園避難。他們將這個新的避難所取名為「主護村」(Herrnhut),並在此安居生活。 起初這裏多為摩爾維亞的弟兄們,但是漸漸地,路德派、敬虔派、加爾文派、甚至士文克斐爾等派受逼迫的信徒,都到這裡來尋覓居所。因著人數日益增多,許多關 於主餐、浸禮、宗派等道理上的分歧也愈演愈烈。

1727 512日,新生鐸夫召聚了主護村的弟兄姊妹,依據聖經真理,與他們立定了兩個公約;一面帶領信徒回到基督的十字架,一面勸勉他們將自己奉獻給主。在新 生鐸夫的信心與愛心下,眾人願意靈裏倒空,同心合意遵守協約。兩個月後,新生鐸夫意外的在西里西亞的圖書館中,發現了一分弟兄會的古老的拉丁文章程,內容 竟與之前所締的協約相似。回到主護村後,新生鐸夫將其譯成德文傳閱,眾人都希奇聖靈的印證。

公約實行後,信徒們的禱告與交通增多。1727813日,眾人在前往伯特鐸夫教堂聚會的路上,凡是有間隔的弟兄姊妹,都相互認罪。在那一天的聚會裏,聖 靈大大的澆灌在會眾身上,將他們浸入一個靈裏。爾後,摩爾維亞的教會經歷空前的大復興;人人獻上自己,願意將福音傳揚到世界各地。

1731年,新生鐸夫應邀參加丹麥皇帝的加冠典禮。在那裡,他結識了一位來自西印度群島的黑奴安東尼(Anthony Ulrich),聽見那裡福音的呼聲。新生鐸夫邀請安東尼到主護村交通福音的負擔,立即有兩位弟兄答應呼召,前往聖多馬島。爾後,陸陸續續又有弟兄們前往 格陵蘭、聖克盧斯等地。短短三十年內,他們福音的足跡遍及歐洲、美洲、亞洲、甚至非洲。新生鐸夫的海外傳教準則為:

一,傳教士不是高高在上,乃是卑微的生 活在他們中間;

二,直接傳揚耶穌為罪人釘在十字架上,使信入他的人得著重生的福音;

三,至終的目的,乃是要全民族、全國家得救。

他們在廿年所差出的海外傳教士,甚至超過基督教兩百年所差出之傳教士的總和。英國的傳道人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曾在一次航行途中遇見大風浪,當全船都驚慌失措之時,卻見摩爾維亞海外傳教的弟兄及其家眷,安然的唱詩讚美,深受感動。另一位被稱為「近代宣教之父」的克里威廉,也是在摩爾維亞弟兄們刊物的激勵下,前往印度傳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