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7日 星期一

改教運動的後續影響


1. 施派爾會議(Diet of Speyer)與奧斯堡會議(Diet of Augsburg

    在沃木斯會議後,德皇查理五世頒布諭令,將馬丁路德判定為異端,並取締他的一切著作。然而,因著外戰頻仍,此諭令一直沒有徹底執行。德國南面的王子們效忠於羅馬天主教和德皇,北面的王子們卻支持路德。在改教人士與王侯的力促下,第一次施派爾會議於1526年召開。會議中決定,在正式的大公會議召開以前,王侯們可以自行決定信仰方式,並以信用向上帝和皇帝負責,暫時凍結了處分路德的沃木斯諭令。1529年,施派爾會議二度召開,在德皇的支持下,支持天主教的王侯們堅決貫徹沃木斯諭令,並擬將改革派的區域天主教化。路德派人士對此提出嚴正抗議,抗議宗(Protestant)一詞即是由此而來。

    1530年,查理五世在擊敗犯境的土耳其後,重新審視國內的宗教問題。他在奧斯堡召開會議,邀請天主教與路德派雙方在會議中陳明信仰。因著路德仍受制於其不法的身分,遂委派墨蘭頓代表出席。墨蘭頓在會議上發表了著名的《奧斯堡信條》(Augsburg Confession),此信條不僅為宗教改革的重要文獻,也成了日後路德派的標準信仰聲明。然而羅馬天主教立即發表《反駁書》,駁斥路德派的說法,並要求德皇加以取締,雙方談判再告破裂。支持路德的王侯害怕德皇以軍事行動進行鎮壓,便組織了一個施馬加登防衛聯盟(Schmalkalden League)。然而,恰巧遇上土耳其再度犯境,德皇只好與施馬加登聯盟休戰,共禦外敵。爾後,雖然又召開了幾次的協商會議,卻始終徒勞無功。

2. 同時期的其他改革者

    第二次施派爾會議結束後,黑森親王腓力為了整合德國與瑞士的改教勢力,邀請路德、慈運理及其他多位改革者同到馬爾堡協商。然而因著聖餐教義觀點之分歧,至終無法達成腓力的合一目標。當時出席的還有蘭伯特(Francois Lambert)。蘭伯特是黑森親王的好友,在法國、德國、瑞士一帶進行改革。他曾經草擬了一份教會改革的藍圖,主張教會應由會眾自治,避免政治勢力的介入。然而,這份計劃卻因路德的介入而告吹。路德認為,當時的改革派正在與天主教對峙,急切需要貴族的支持,談民意言之過早。為了籠絡貴族勢力,路德傾向由政權來決定教會的聖職、聖禮事宜。

    同時期另有一位改革者,既不同流於羅馬天主教,又不附從路德派或重浸派,他是西里西亞(Silesia)的貴族,名叫士文克斐特(Schwenckfeld)。士文克斐特熱愛研讀聖經,他認為「整本聖經的總和,就是基督」,並建議在遇到疑難的經文時,要「以連同上下文一起研究,以經解經」。在教會方面,他主張以新約初期的教會為模型。教會應是在各地出現,以基督為元首,讓聖靈掌權,活出基督身體的實際。因著士文克斐特在主餐的教義上與路德觀點分歧,加上其根據聖經所建立的教會日益興旺,引起了路德派的抨擊與迫害,使他四處流浪三十年之久。

3. 農民革命

    中古世紀的農民,因長期飽受貴族與教會的剝削,經常抗議與反叛。因著路德的神學強調信心與自由,遂被農民藉作社會運動的基礎。1525年,農民出版了《十二條款》(Twelve Articles),以「信徒皆為祭司」為由,要求免除勞役,並且洗劫修院,充公財物。初期,路德對這些農民表示同情,寫下了《論自由》(Ermahnung zum Frieden),責備不合理的領主,並勸誡農民尊重政府。然而,農民們卻爆發了更嚴重的暴亂。激進的改革者閔次爾在模考斯(Munlhausen)奉上帝的名屠殺鎮壓者。路德甚感震驚,立即寫下了《反對農民的搶掠與屠殺》,表示農民搶奪、殺人、並假借福音之名行事,應當被處死,貴族應以一切手段制止暴亂。在路德派、天主教貴族的聯手下,十萬農民被殺。路德雖然痛心貴族的凶殘,但仍支持政府的權威,路德與農民從此相互失去了信心。

4. 天主教內部的改革

    早在路德與羅馬天主教分裂之前,天主教內部便出現了許多振興的聲音。十六世紀初,許多修會與強調互助、善行的組織紛紛成立,巡迴的修士在城鄉裏推動奮興,他們無意批判教義,只盼望在生命方面帶來復興。

    這段時期成立的修會中,最具影響力的為耶穌會(Society of Jesus)。此會的創辦人依格納爵(Ignatius Loyola)原為西班牙的軍人,後立誓成為耶穌精兵,嚴守紀律,順從基督。耶穌會有三項主要任務:對抗新教、提供高品質的教育、推動宣教工作。對於耶穌會教士而言,上帝在地上的國度集中於羅馬教會,以教皇為其代表,所有離開教廷的組織或教義都是異端。他們在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迅速擴展,並在宗教裁判所的支持下,四處攻擊新教徒。他們也將天主教傳播到美洲、非洲、亞洲等地,明朝來華的利瑪竇、湯若望等人,即為耶穌的會士。

    因著改革派的威脅,天主教中下層的教士及學術界,興起了召開大公會議研擬改革的呼聲。教皇保羅三世再德皇查理五世的壓力下,召開了天特大會(Council of Trent)。此次會議長達十八年,為天主教歷史上的重要轉戾,因為它影響了往後四百年天主教的組織與教義。會議中詳細討論那些引起爭論的教義,並拒絕一切復原派觀點。不僅重申傳統與教皇的權威,反對聖餐「變質論」以外的一切立場,強調聖禮的功效,並加肯定煉獄與善功的觀念。會議並決定以聖經武加大譯本,作為天主教的標準譯本,並宣佈羅馬天主教會是聖經的詮譯者。天特會議不僅確定了天主教的教義,也針對神職人員的紀律進行改革,許多教廷弊政一掃而空,為中古世紀的羅馬天主教帶來一番振興的氣象。

5. 路德宗派的形成

    路德去世後,路德的跟從者在神學觀點上出現了分歧。路德的助手墨蘭頓性情溫和,一面主張與羅馬天主教和解,另一面又有幾分欣賞加爾文派的教義。為了與天主教妥協,墨蘭頓與德國主教草擬的一份《萊比錫臨時和約》,合約中堅持路德派的基本教義,卻同時保留了天主教的部份傳統。這引起一些忠於路德的信徒十分不滿,他們稱墨蘭頓與他的跟隨者為「腓力派」(墨蘭頓全名為腓力墨蘭頓),並稱自己為「正統路德宗」。雙方的爭執一直到奧斯堡信條50週年─1577年的「協和信條」(Formula of Concord)才暫時止息。此信條獲得多數路德派的認同。然而與奧斯堡信條相比,協和信條不僅僵化、缺乏活力,且極富經院哲學意味。而信義宗高等神學,亦由此發韌。1622年,耶拿大學的格哈德(Johann Gerhard)發表了《神學大全》,即是路德派(信義宗)典型的經院哲學派全理性神學。

6. 三十年戰爭

    十六世紀的歐洲,因著宗教版圖的重整,爆發了多次的戰爭。其中最後、也是最無意義的一場為16181648的「三十年戰爭」。戰爭分為四個階段,範圍從波希米亞、蒙羅維亞,一路擴大至整個歐洲,危害極甚。就德國而言,這次戰爭殺戮了全德2/3的人口,舉目所見田野荒蕪,工商摧毀殆盡,淒涼之景延續近一個世紀。戰爭結束於1648年的韋斯發里亞合約,合約中規定:王侯不得改變其信仰,羅馬不得干涉德國宗教事務。此約使得改革派得以與天主教分庭抗禮,德國也從此確定其新教的地位。

沒有留言: